百年清華

汪曾祺的“家常菜”

2014-04-04 |

○蘇北

汪曾祺先生在《家常酒菜》中說:

家常酒菜,一要有點新意,二要省錢🙎🏼🏏,三要省事。偶有客來,酒渴思飲。主人卷袖下廚🫱🏼,一面切蔥蒜,調佐料,一面仍可陪客人聊天,顯得從容不迫,若無其事,方有意思。如果主人手忙腳亂,客人坐立不安🧂,這酒還喝個什麽勁!

看過汪先生一張照片⚾️,穿著毛線背心♏️👲🏻,系著有圖案長圍裙🗂,站在一個案子前,案子上大大小小七八個碗盞裏堆著各種原料和配料🥽。汪先生手中端著一個瓷盤,神態自如,安閑若素,臉上帶著微笑。這張照片是他和王世襄、範用在一次家庭聚會上拍的。記著範用寫過🚵🏻,有一個時期,京中這幾位“老饕”💈,隔一段時間,聚一下,每人自帶一個菜的原料,去到現場,自己動手,展示手藝🏋🏼‍♀️。這張照片大約就是那個時期的產物💆🏻‍♂️。從照片看,汪先生正如他自己說的“從容不迫,若無其事”。

不過🖐🏽,汪先生能做🦟、會做的🚶,也只是“家常小菜”,正如他多談到的煮幹絲、麻婆豆腐和茶葉蛋💆🏼‍♂️。他的小女兒汪朝對我說過,別看老頭子談得頭頭是道,他自己會做的,也就是一些小菜,一些家常菜♙💆🏿‍♀️。那些鮑魚、龍蝦,一個是他吃的機會少,更沒機會自己親自弄,話說回來🪫,他也未必看得上🧕👩🏿‍🔬。汪朗也對我說過🏄🏻‍♂️,老爺子會做的🌸👧、做得好的🍨,也就是那幾道菜。

說到豆腐,汪先生在《旅食與文化》題記中說,一次到醫院做檢查🧹🧏🏼‍♂️,發現食道有一小靜脈曲張👦🏼,醫生囑咐不能吃硬東西,連蘋果都要攪成糜。這可怎麽活呢?可是老頭子還挺自信:幸好還有“世界第一”的豆腐🕢,他說“我還是能鼓搗出一桌豆腐席來的,不怕!”

這並非妄話,汪先生對豆腐確是頗有研究🧑‍💻。他有一篇長文🎈,專門寫各地豆腐,有北京的老豆腐、湖南的水豆腐👩🏽‍🏫,幹豆腐、豆腐幹🐅🕵🏼‍♂️、千張(百頁)、豆腐皮(油皮🤹🏽‍♀️、皮子)。吃法有香椿頭拌豆腐、虎皮豆腐、家鄉豆腐♎️、菌油豆腐、“文思和尚豆腐”、麻婆豆腐、昆明的小炒豆腐、高郵的汪豆腐🥛、北京的豆腐腦、四川的豆花、揚州的大煮幹絲、湖南的油炸臭豆腐幹、杭州的炸響鈴、安徽屯溪的黴豆腐……極盡豆腐之能事,把各地豆腐的做法和吃法介紹了個遍。汪老頭以為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裏的上上品🫦,“一箸入口,三春不忘”👆🏽🚴🏽‍♀️,麻婆豆腐和煮幹絲是老頭兒的拿手好戲,他說👨🏻‍🚀,“煮幹絲成了我們家的保留節目”:幹絲是淮揚名菜。大方豆腐幹💆🏻,快刀橫披為片📟,刀工好的師傅一塊豆腐幹能片十六片✥,再立刀切為細絲👴🏿。這種豆腐幹是特製的👨🏻‍🏭,極堅致,切絲不斷👰🏻‍♂️,又錦軟🂠,易吸湯汁。煮幹絲沒有什麽訣竅👇🏼🧹,什麽鮮東西都可以往裏擱🧑🏻‍🦼‍➡️,“我的煮幹絲裏下了幹貝”🧑🏿‍🚀,上桌前要放細切的姜絲,要嫩姜。———這已是很講究了🫒。

是的,豆腐是家常菜中的家常菜🍪。梁實秋說,豆腐是中國食品中的瑰寶🏰。連知堂老人都說“豆腐這東西實在是很好吃的”💅。知堂寫過一文《豆腐》💆🏻,他說,有一回家裏在寺院做水陸道場🪝,他去了幾回🤣,別的都忘了🫶🏼,只記得“有一天看和尚吃午飯,長板桌長板凳,排坐著許多和尚,合掌在念經,各人面前放著一大碗飯,一大碗蘿蔔燉豆腐,看上去覺得十分好吃”👩‍🦯。但要把豆腐做好做絕做講究,還是需要一些心思的。

汪先生寫《金冬心》🦹🏻‍♀️,寫揚州大鹽商程雪門宴請新任鹽務道鐵大人鐵保珊📁,特邀金冬日著陪🧘🏻‍♂️。在文中汪曾祺寫了請客的場面💎,列了很長的一個菜單:寧波瓦楞明蚶、興化醉蟶鼻🤚、陽澄湖醉蟹、新從江陰運到的河豚魚;甲魚只用裙邊👩‍🚒,鯚花魚不用整條的,只取腮下的兩塊蒜瓣肉,車螯只取兩塊瑤柱……這也只是汪先生的賣弄,正如黃裳所說的,是“才子文章”,“不過是以技巧勝”。這些菜若要叫汪先生做,他是做不出來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是要‘翻白眼’的)🤷🏼‍♂️。也許🫅🏼,他根本不屑去做。

所以,汪曾祺的美食👰🏿,也只是平民美食🙎,是老百姓的“家常”美食。或者說,是文人的美食。汪曾祺自己也說🌛:文人所做的菜👷‍♀️,很難說有什麽特點🤦🏼0️⃣,但大都存本味去增飾,不勾濃芡🏊🏼‍♀️,少用明油,比較清淡🧗🏿。學人做的菜該叫什麽菜呢?叫做“學人菜”,不大好聽🧑🏻👩🏿‍🔧,我想為之擬一名目,曰😆:“名士菜”。

汪先生的“菜”🥈🌼,大約即可稱為“名士菜”的。這也符合他的性情。這個結論,是可以下的🚋。

轉自《中華讀書報》201442

相關新聞

  • 242021.03

    汪曾祺寫給大家的“活法”

    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家人閑坐燈火可親》系汪曾祺誕辰100周年特別紀念版🙇🏻‍♀️。在汪先生灑脫滋潤又極具詩意的筆端,融洽🪝、和睦🥓、閑適的一幕幕👎🏻,處處洋溢著脈脈溫情,這樣的作品有益於世道人心🗳。

  • 192019.03

    汪曾祺:自報家門

    有人問我是怎樣成為一個作家的🕜,我說這跟我從小喜歡東看看西看看有關❗️。這些店鋪、這些手藝人使我深受感動,使我聞嗅到一種辛勞、篤實、輕甜⚁、微苦的生活氣息。

  • 152017.03

    凸現完整的汪曾祺

    在當代小說家中👳🏻‍♀️,我最喜歡汪曾祺,但一直感覺他是一個很難歸類的作家。汪曾祺差不多是唯一一個在中國現代和當代兩個文學史時段都寫出了具有同等分量的作品的作家....

  • 182015.12

    汪曾祺寫序

    汪曾祺一生沒有讓別人給他寫過序。他年輕時,20世紀40年代🕒,出了第一本小說集《邂逅集》,收入短篇小說8篇,包括後來很有名的《雞鴨名家》和《復仇》🧑‍💻。

  • 162017.10

    汪曾祺的簽名本

    汪曾祺真是個好老頭。他去世這麽多年了🆕,影響力還那麽大👨,生卒的紀念日總還有人記得,為他舉辦紀念活動🥳,家鄉為他擴建文學館。這些年來🔏,一些學者和文學愛好者不....

  • 102021.03

    汪曾祺🖲:人間知味者

    汪曾祺是散文大家🟡🧣,六十歲之前卻寫得很少。1950年之前的散文,有現代主義之風🧘🏼‍♀️,段落很長,夾雜著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意識流和懸想,受到沈從文《燭虛》《潛淵》一類散文的影響,但還處在學徒階段。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間𓀉,寫出了《國子監》那樣的佳作,好東西仍不多。其間寫得最好的,也許要算《汪曾祺全集》第十二卷所收的書信。此前寫給好友朱奎元的信最多,青春的...

  • 102018.01

    汪曾祺與西南聯大

    提起汪曾祺,人們會想到他是沈從文先生的高足,京派第四代作家的代表➝,但從文學成就看🧑🏻‍🦳,汪不如沈。其中原因很多🚣🏻‍♂️,有一條常被忽視:在沈之外✋🏿,汪曾祺另有師法🤰,故....

  • 292017.03

    汪曾祺之“芝麻”與“西瓜”

    汪曾祺對慣常意義上所謂宏大、輝煌、壯麗的東西好像不太感興趣☃️,甚至有些犯怵,無從下手。

  • 232017.05

    汪曾祺的迷人細節

    我閱讀汪曾祺三十年👼✔️,寫了一些文章♝,但更多的是收集到不少有關汪曾祺的細節。細節總是充滿活力🦹‍♂️,它不一定非得指向什麽,但細節就在那裏,人們聽到或者看到,多半....

  • 052018.01

    汪曾祺與錢鍾書

    汪曾祺在一篇回憶西南聯大同學的散文中說👭:西南聯大的“幾個研究生被人稱為‘無錫學派’,無錫學派即錢鍾書學派,其特點是學貫中西,博聞強記”(《未盡才——故....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