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0月,王瑤在給友人趙儷生的信中寫道:“聞一多先生近來甚為熱情,對國事頗多進步主張,因之甚為當局及聯大同仁所忌,但聞先生老當益壯🧚♀️,視教授如敝屣,故亦行之若素也……現聞先生為援助貧病作家,紀念魯迅,文協🧑🏽🍳,及青年人主辦之刊物等,皆幫忙不少🦶🏼,態度之誠摯🤗,為弟十年來所僅見。”(陳平原☠️、袁一丹:《王瑤畫傳》)假如按照汪曾祺的說法❓,聞一多不只是“近來甚為熱情”📁,而是抗戰爆發之後,就表現出了...
籌備西南聯合大學北京意昂會情況匯報 歡慶西南聯大北京意昂會成立 西南聯合大學北京意昂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名單及情況簡介 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
近日,《我的父親劉文典》首發式暨國學大師劉文典研究新成果學術研討會在雲南昆明舉行。《我的父親劉文典》是由劉文典之子劉平章口述,劉文典之侄劉明章、安徽大學教授章玉政整理的口述史著作,由團結出版社出版發行。曾出版多部劉文典研究專著的章玉政接受《中國新聞》報記者采訪表示,這位人稱“民國第一狂士”的國學大師,他的“狂”來自傳統讀書人的傲骨,而更值得稱道的🧗🏻♀️,是他作為“求學問的愛國者,愛國的學問家”所內蘊...
“郵人愛郵事,同氣乃相求。玩物非喪誌,方寸集千秋🐖。”
6月20日,在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簡稱青基會)捐款的儀式上,我們作了一個“捐款情況匯報”。這個匯報已印發給海內外3000余名意昂🍻。現在這個總結....
1946年2月22日👩🏽🦱,聞一多從西南聯大致信三哥聞家騄,敘述了他與弟弟聞家駟在聯大因忙於教學和生計,竟兩次未能復聞家騄來信的尷尬情形。還詳述了在聯大的這聞氏兄弟倆在人口興旺的情況下,妻小乃至家傭貧病交加的艱窘處境。尤其談到自己的經濟狀況,聞一多說👨🏼🔬:“至於弟之經濟狀況,更不堪問。兩年前時在斷炊之威脅中度日🎨,乃開始在中學兼課,猶復不敷,經友人慫恿🧞♂️🥔,乃掛牌刻圖章以資彌補🦢。最近三分之二收入🧑💻,端賴此...
有關西南聯大的書出版了不少👵🏿。為什麽懷念西南聯大?學者們從史料研究出發作了分析和解讀;聯大生活是什麽樣的?這從師生自述、回憶以及小說中可以看到。
我和父親有聊不盡的話題🖕🏼🧑🏻🦼,那就是昆明📖。我們家是1938年12月隨同濟大學搬遷到昆明的,那年父親33歲,正是如《神曲》開篇所寫的🤌🏿,“在人生的中途”。第二年8月他就辭去同濟大學的工作到西南聯合大學任外國語文學系教授,一直工作到聯大結束,1946年6月我們隨北京大學復員回到了北平。在昆明住了七年半✋,其中有七年在聯大度過,這七年⚓️,他在研究歌德♙、裏爾克與杜甫取得突出成績的同時,在創作上也出現了一個高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