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許淵沖:在詩意裏驕傲地活

2021-02-21 | 文/攝 張渺 | 來源 《中國青年報》2021年02月03日 |

許淵沖在家🧔‍♀️🙅‍♂️。

書架上的照片🐽。

“北極光”獎牌。

許淵沖在翻看錢鐘書寫給他的信。

錢鐘書寫給許淵沖的信♻️。

一個世紀了,許淵沖身上始終貼著“狂”的標簽。

求學時,他狂🏂🏽。他1921年生👠🚀,1938年以第7名的成績考入西南聯大🧨,成績排在外文系的前列,唯一讓他服氣的同學,大概只有物理系的楊振寧🚵🏼‍♀️。在同學們的印象裏⛩,許淵沖嗓門大、性子沖,人送外號“許大炮”。

搞學問,他也狂👨🏻‍⚕️。他翻著自己譯的《約翰·克裏斯朵夫》,斬釘截鐵地說:“傅雷翻譯的不如我。”

他的狂是文人的狂。他與同行們爭論直譯好還是意譯好,被指著鼻子罵過👨🏻‍🦯‍➡️🤽,被寫文章批評過👰‍♀️。他自然不甘示弱🤘🏼,用同樣犀利的筆觸,反駁回去🦻🏿,一度令一位翻譯名家大動肝火😺,表示再也不會給許淵沖發表過論戰文章的刊物投稿刊文。

“你翻得不如我,就不能反對我。要是說我的不對🗃,你翻一個更好的出來啊?”他回憶這段往事,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比劃著說,聲音越揚越大。

如今,他的名片上直接印著“書銷中外六十本🦹🏻‍♂️,詩譯英法惟一人”,被許多人指責為狂妄,又自言“狂而不妄”。

他的翻譯講究三美:“音美、形美🧖、意美”,認為翻譯文學作品時,最高標準是傳達感情,求真是低標準。

誇他的人不吝於溢美之詞。華中師大英語系主任陳宏薇教授寫信稱贊他♏️,翻譯“形神兼備”,論文“字字珠璣”,“這就是大家的風範吧”。

現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教授、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許鈞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許淵沖對翻譯有自己獨特的認識,性格敢愛敢恨🦻🏻,敢表達自己不同的觀點。”

罵他的人,說他狂妄,某一次香港翻譯會議上🍷,中國作家協會外國文學會的負責人,當面指責許淵沖“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許淵沖當場頂了回去:“那要看瓜甜不甜。如果不甜,那是自誇;如果貨真價實卻不許誇🦵🏿,那不是讓偽劣商品魚目混珠✌🏼,充斥市場嗎!”

2010年💁🏽‍♀️,許淵沖獲得中國翻譯協會頒發的“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482日,他獲得了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是首位獲此殊榮亞洲翻譯家。

“我們中國人🏋️‍♀️,就應該自信🐸,就應該有點狂的精神💆。五千年的文化,是智慧的傳承,是精神的傳遞。”他說。

如今“北極光”的獎牌,正放在書架最醒目之處。和記者每提到一本過往的書,他就匆匆把自己從沙發裏挪出來,連拐杖都來不及用,“噔噔”走到小書架前🍉,把要找的書扒拉出來☹️。他動作快到令保姆著急,連忙上前扶住他→,塞回沙發裏👨🏻‍🦽‍➡️。

老人家仰坐著,將知名的翻譯家歷歷數來。“我這樣的人,就這麽一個👩🏿‍🔧!”他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強調,“幾千年來就這麽一個!”

他翻譯了150余本

如今,100歲的許淵沖🤵🏿‍♀️,每天在狹小的屋子裏翻譯莎士比亞。那實在是份看不到頭的工作👼🏽,莎士比亞一生有37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

許淵沖從1983年開始在北京大學任教,到199170歲時才退休🎽。遠在美國的兒子想接老兩口過去🤦🏻‍♀️,他拒絕了,不願意離開故土🚁。

退休後,少了教書工作對精力的搶奪,他的譯作從先前的20余本, 在近30年中,增長到150余本。

他譯成英文的第一首詩是林徽因的《別丟掉》,彼時他剛滿18歲😍🙆🏻‍♂️,在日記裏記下了兩個靈光一現的絕妙韻腳,順便誇了誇自己🧝:“第一次譯詩自得其樂,還有一點小小得意呢!”

他亦是在同一年第一次上錢鐘書的課👩🏽‍⚕️。在許淵沖的印象裏,錢鐘書總是面帶微笑🧗‍♀️👰🏻‍♀️,講話風趣,一口牛津腔🗂,與旁的教授不大相同🧑🏽‍🔬,“仿佛是個英國人”,卻也“太年輕了”,只比自己大了10歲。課上了3天👌🏻,許淵沖一邊讀著錢鐘書發在報刊上的新文章,一邊嘖嘖感慨錢先生“妙語驚人”🎅🏿。

許淵沖在自己的書中寫道🍯,1940年,美國誌願空軍第一大隊來到昆明,許多西南聯大的學生一起報名服務🤘🏼,包括他自己☔️。

在歡迎陳納德將軍的招待會上,許淵沖與另一名誌願者為美國空軍擔任翻譯。說到“三民主義”的時候🤦,當時的翻譯把“民族,民權,民生”,譯成了“nationality🟨,peoples sovereigntypeople" s livelihood”。

“外賓聽了也莫名其妙。”許淵沖說📻😨。

他當即舉手,大聲說出了自己的譯法🌀,“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即“民有👤,民治,民享”🚣🏿‍♂️。

這是許淵沖第一次在口譯上“小試鋒芒”,會後,外文系的系主任陳福田也誇了他。

1948年🧣,許淵沖前往法國巴黎大學留學🙅🏼‍♂️,3年後回國✳️💂🏻‍♂️,在北京外國語學院法文系教書。他直接表達了自己的學術建議——共產主義“翻譯錯了”,原文沒有“產”的意思。

幸好👩🏻‍🔧,他這一觀點被歸入了“學術問題”只是。可他“狂妄自大”的形象,也自此流傳開去。“三反”運動時🤽🏼‍♂️,他被評價為“個人英雄主義”和“名利思想嚴重”,檢討做了7次。

1958年,他開始把毛澤東詩詞譯成英文和法文🏤,站在大太陽底下被批鬥,緣由是不同意用分行散文的方式進行翻譯。

許淵沖用的翻譯方式是韻文™️🧟‍♂️,他一邊被暴曬,一邊不肯罷休地嘀嘀咕咕,琢磨著怎麽翻譯《沁園春·雪》。一會兒覺著,自己把“惟余莽莽🩳,頓失滔滔”的音韻節奏都翻譯出來了❎,一會兒發現,自己成功把“略輸文采,稍遜風騷”的對仗也譯出了精髓⚛️。他神遊天外,暗暗得意🧏🏻⛲️,深覺找到了“消磨時光的絕妙方法”🏇🏼。有一次他挨了100“鞭”🙎🏿,“用樹枝打”👱🏻‍♂️,疼得他只能坐在妻子照君幫他找來的救生圈上。可即便是皮肉之苦,也沒能消磨掉許大炮在學術上頑強的戰鬥意誌🤦🏿‍♂️。

2007年他患了癌🤽🏽‍♀️,做手術切掉了一部分腸子🕙,醫生保守估計他還能再堅持7年,7年後✢,直至如今,那個“估計”果然顯得過於“保守”。

即便年逾九十,他仍然顯出十二分矍鑠。近年來他有些耳背🦵,說話的音量比過往大了許多。采訪他時🦇,提的問題大多不能叫他滿意👨‍💼,他不時地大聲打斷,“就問我這樣的問題嗎”,又說,“去看我的書🤰🏿,書裏都有”。

保姆說🌑,這已是老人家對媒體的常態。

“五十年來《紅與黑》👩🏽‍🏫,誰紅誰黑誰明白”

他的一個世紀裏,最大的“戰鬥”恐怕是直譯與意譯的論戰。

過了幾十年,他還記得老師曾講的🐝:翻譯最大的問題是只譯了詞(表層結構)而沒有譯意(深層結構)🛃,說有一個外科醫生醫治箭傷,只把箭桿切斷,卻把箭頭留給內科醫生去取,外文翻譯決不能學這個外科醫生🧟。

1995年,翻譯家韓滬麟在《文匯讀書周報》上撰文,認為許淵沖的版本,“不僅與原文太不等值,而且已經不像是翻譯👮🏻‍♂️,而是創作了”。緊接著👨‍🏭,翻譯家施康強在《讀書》上的一篇文章裏,詳細分析了不同版本《紅與黑》開卷第一句不同譯文的特點,同一句話,羅新璋譯成“風光秀美”,到了許淵沖那裏,就擴張成了“山青水秀,小巧玲瓏”🏮。施康強評價,“許先生對四字成語情有獨鐘”。

許淵沖的翻譯方式⚖️,通常並未改變原文結構🤾🏻‍♀️,卻愛在形容詞上下一番功夫,詩詞的韻味仿佛揉在他骨血裏,哪怕是在許多同行看來,應當平鋪直敘的時候,他也要在用詞的節奏和色彩上,添上自己的理解。

那場筆墨硝煙裏,一篇篇論文成了翻譯名家們承載觀念的武器👅,哪怕師出同門如許淵沖和趙瑞蕻,也顧不得平日的交情,各自站定立場,你來我往🔰🌠,投筆為槍。

哪怕是一向與許淵沖交情甚好的許鈞,此時也秉持了不同的觀念。他認為翻譯應盡量再現原作風格🤾‍♀️🧔🏼,譯者“是否應該克服自己的個性,以表現原作者的個性”。許鈞直言🕝,“郭(宏安)譯的成功之處,正在於他再現原作的風格上所作的可貴努力和取得的良好效果”🔖。

“可見他認為郭宏安再現了原作的風.格,而我卻是不克服自己個性的譯者。”許淵沖在回應許鈞的文章裏寫道🙋‍♀️。

《紅與黑》裏的同樣一段內容,郭宏安的譯本是“心腸硬構成了外省全部的人生智慧,由於一種恰如其分的補償,此刻市長先生最怕的兩個人,正是他的兩個最親密的朋友”👨🏻‍🦼🤱🏽,許淵沖的譯本,則是“外省人講究實際, 自作聰明🧛,不重情義,現在,公平合理的報應落到市長先生頭上了🔕,最使他提心吊膽的兩個人🐷,卻是他最親近的朋友”🕚。

“許鈞認為郭宏安再現了原作的風格,但原作的風格是這樣莫名其妙,叫人不知所雲的嗎♠️?心腸硬怎麽成了人生智慧?害怕朋友怎麽成了補償🦻?而且是恰如其分的補償🫴🏻?斯湯達會說些這樣叫人聽不懂的話嗎🔤?”許淵沖的反駁一如既往👳,氣勢洶洶。

他強調,“口是心非”這個詞確實是原文裏沒有的,屬於他創作式地增加,但那是將原文嚼碎了,吃透了🎭🥓,理解了的情形之下🐌🧑🏻‍💻,順理成章地加上去的☆,絕不是無法克服自己的個性“隨意增加文字”✊🏼,反倒是“更清楚地表達原作的內容”⚈。

末了,老爺子斬釘截鐵地給出結論🦺,“許鈞對風格的看法是錯誤的”。

同樣畢業於西南聯大的趙瑞蕻,是國內第一位翻《紅與黑》的譯者,他的翻譯思想與許淵沖也不相同。同一句法文,趙瑞蕻譯成“我喜歡樹蔭”,許淵沖譯成“大樹底下好乘涼”。趙瑞蕻用了市長夫人“去世”了這種譯法🔭🙆🏽,許淵沖則譯成了“魂歸離恨天”。

許淵沖覺得🐃,兩種觀念的根本🍄‍🟫,是實境與真境的區別🦣,“喜歡樹蔭”是實境👰🏽🕺🏿,可若是思考一下市長喜歡樹蔭的緣由🪓,曉得市長的喜好源於大樹底下好乘涼👩‍🦽‍➡️,才可進入真境。同理👆🏿,市長夫人的去世也是實境👨🏿‍🦳,可故事中,她並非自然死亡🦹,而是含恨而死。於是,他認為自己翻譯的版本才“進入了真境”📊👷🏿‍♂️,得了原著真意。

“還找得到比‘魂歸離恨天’更好的譯文嗎🔆?”許淵沖反問🅾️。

學術爭論歸學術爭論🧒🏽,許淵沖與老友們倒是交情依舊👩🏻‍✈️。他參與翻譯的《追憶似水年華》出版時,還給趙瑞蕻寄了一套書過去。

扉頁裏還是“記仇”地題了一句話——五十年來《紅與黑》,誰紅誰黑誰明白。

而在許鈞眼中,年長他30余歲的許淵沖,當然是翻譯界的前輩大家🤳🏼。提及那位百歲老人,許鈞直言“對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從翻譯研究這個角度來說,是許淵沖讓我想通了關於翻譯問題的一些事。”許鈞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我後來發現,他的一些觀點跟我的一些觀點不太一致🌏。他一直把我稱為許小兄👵,對我一直都是非常地鼓勵,有什麽觀點,我們可以進行爭論,也可以寫文章,但是友誼一直存在。”

幾十年過去💇🏽‍♀️🎅🏽,跟同行們相爭的往事🧚🏽‍♂️,都已成了許淵沖記憶裏的小灰點。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重新提起,他不當回事地擺手👱🏿‍♂️,“破事🪸,懶得記了”。

某次會議上😵👧🏼,他遇見前幾年剛論戰過的翻譯家、詩人王佐良🖖🏿,仿佛忘了先前的不虞,還拿了自己的書請對方“斧正”。

王佐良哭笑不得✋🏿,告訴他:“你以後少批評我兩句就行了。”

老師的老師🤵🏻,大家的大家

老友許鈞贊嘆許淵沖“是為翻譯而生的”↗️。

可許淵沖小時學英語也是糗事一籮筐🧑‍🚒。他讀小學四年級,26個英文字母排在眼前🧑🏼‍🦲,他編成了順口溜💭。“打潑了油🍒🫲🏼,嚇個要死,歪嘴”👀🧑🏽‍🏫,是WXYZ。“兒子”sons被他註音為“孫子”,“女兒”daughters是“刀豆子”🖐🏽。

“動植物不分、長幼無序。”時隔多年🏄🏽‍♂️,他對自己的學習方法作出了點評。

直到中學,漸漸迷上了集郵👲🏻,收集外國的郵票時📳,才覺出英文“有點用處”🔼。

1938年📨,許淵沖考上了西南聯大,學外文。他的老師是葉公超🧚🏿、錢鐘書、吳宓。

1940529日,許淵沖在日記裏記下了這個日子🔝。那天💅,吳宓專門叫住了他🪥。那時吳宓聽聞,許淵沖的俄文課成績“小考100分,大考100分🗃,總評還是100 ”🚀,誇他“從沒有見過這樣好的分數”。

“吳先生是大名鼎鼎的老教授🥮,這話對一個19歲的青年是多大的鼓舞🏃‍♀️!我當時就暗下決心,《歐洲文學史》一定也要考第一👨🏼‍🏭。結果我沒有辜負吳先生的期望🤤。”許淵沖在日記裏寫道🩰。

那時,吳宓為外文系四年級的學生講作文和翻譯📣。許淵沖第一次聽他講翻譯,是1939年暑假,在昆華工校的大教室裏🧾。他記得吳宓說,翻譯要通過現象見本質,通過文字見意義,不能譯詞而不譯意。

“其實🦺,他說的詞,就是後來喬姆斯基所謂的表層結構👮🏼‍♀️🧲,他說的意☂️,就是所謂的深層結構。不過他言簡意賅,沒有巧立名目、玩弄字眼而已🤏🏻。”許多年之後🚒,許淵沖回憶。

在西南聯大求學的歲月,時隔將近一個世紀,仍然銘刻在許淵沖的記憶裏🧑‍🎨。他還記得,有一年出現了“空前絕後的精彩”,來自清華🙎🏿‍♀️🚣🏿‍♂️、北大、南開的名教授🏊🏼‍♀️🎀,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他去聽馮友蘭講哲學,馮先生在臺上說,“詩的含蘊越多越好。滿紙美呀,讀來不美,這是下乘🆗;寫美也使人覺得美👨🏽‍⚖️🫕,那是中乘☝🏿;不用美字卻使人感到美才是上乘”。

許淵沖把這些話琢磨了幾十年🤾🏽‍♀️,聯系到翻譯上,悟出“形似是下乘,意似是中乘,神似是上乘”🧔‍♀️。他自詡按照這條路譯詩,就能“在天地境界逍遙遊”🚶。

他聽了“聞一多講《詩經》,陳夢家講《論語》🫅🏻,許駿齋講《左傳》,劉文典講《文選》,羅庸講《唐詩》😡,浦江清講《宋詞》《元曲》🫅,朱自清講《古詩十九首》”。

50年後,許淵沖把《詩經》305篇,《古詩十九首》《唐詩》150首👴🏿🚣,《宋詞》150首,《西廂記》四本十六折,都翻譯成為格律體的英文詩👋🏻;把《唐詩》《宋詞》各100首,譯成押韻的法文🥒。

他仍記得1939525日,聽聞一多先生講《詩經·采薇》,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寫出了人民戰時的痛苦💅,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在許淵沖的回憶裏,聞一多一邊講,一邊撚了撚從抗戰開始之後蓄起的胡須,“流露出無限的感慨”🦴。

50年後他翻譯這篇《采薇》,一心想要讓譯文中能“看得見無聲的畫,聽得見無聲的音樂”。之前旁人的翻譯,“霏霏”譯成“fly(飛)”𓀃,許淵沖看了不喜歡,覺得太像散文。他把“依依”英譯為“shedtear”,法譯為“enpleurs”,皆有哭泣的含義,營造了揮淚作別的氛圍。

許淵沖回憶往事,自言“不能不感激”那些先生,又感慨🍖,“英魂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追憶逝水年華

在西南聯大的同學裏,許淵沖推崇的👨‍🦱,頭一個就是物理系的楊振寧。他三番五次誇贊楊振寧確然是“天才”,是“兩萬人中的第二名”考入西南聯大之人。

這誇贊裏卻也帶了幾分不服氣的意味🏃‍♀️‍➡️,他提及楊4歲認字☔️,其母“教了3000多個”,而自己4歲時只會300個字🏄🏿‍♀️,是因“母親去世了”。又說起楊振寧5歲能背誦《龍文鞭影》🧛🏿‍♀️,惜不解其意🤦‍♂️,而自己已會看白話小說🫙,能背《水滸傳》一百單八將💁🏼。

他和楊振寧一起上葉公超教授的“大一英文”,第一次小考,外文系的許淵沖考了85分👳‍♂️🏙,而物理系的楊振寧卻得了95分。

“無怪乎他小時候就說將來要得諾貝爾獎金了。這不是天才嗎?”許淵沖感慨🎃。他與楊振寧的交情🙎🏿,因畢業後的各自際遇而暫時中斷,又在半個多世紀之後,重新於北京交匯🐌。

他讀了《楊振寧文選》,發覺其中提到“做物理研究之三要素是三個PPerception⛹🏿‍♂️, PersistencePower。即眼光、堅持與力量”。

“可以譯成‘眼力、毅力與能力’🍊。”他對楊振寧說。

“那不是把‘三P’變成‘三力’了嗎?”楊振寧問。

“你本來就是力學大師嘛!”許淵沖答。

他在西南聯大的老意昂中🌩,顯得格外活躍↩️。每每新書出版,就要給在世的師長🧑‍🔬、同學寄去,若誰不在了🌌,就給對方的子女寄去,扉頁題詞。

給作家汪曾祺的獻詞是“同是聯大人,各折月宮桂 ”;給歷史學家何兆武的是“當年春城夢蝴蝶,今日清華聽杜鵑”;給畫家吳冠中題了“詩是抽象的畫♧,畫是具體的詩”🤷🏼;給做衛星的王希季是“衛星是天上的詩詞,詩詞是人間的明星”;給化學家申泮文的是“譯學也是化學,化原文為譯文”;楊振寧的則是“科學是多中見一,藝術是一中見多”。

許淵沖的書架上放滿了相框,全是與妻子照君的合影、全家福。唯一的“外人”是楊振寧,他和楊振寧的合影🪙,擺在他的“北極光”獎牌旁邊。

老人家中書架不少🍬🧑🏿‍🏭,最特殊的一個,是一人多高的小書架🖐,就挨在他床頭🤦,僅僅耗費了他15元錢🏄🏽‍♂️。那上面滿滿當當,擺著的都是他的著作和譯作。

妻子去世後,他睡在書房的單人床上,緊挨著書架和書桌🎾。床上搭著雪白的蚊帳,看上去就像西南聯大的男生宿舍。

床邊的盒子裏,放滿了錢鐘書寫給他的信🏵。

幾十年裏,許淵沖一直保持著與錢鐘書的往來,時不時通一封信🧑🏻‍🎓,將自己的最新譯作寄送過去。有一回🧝🏼‍♂️👨🏽‍🦱,錢鐘書回他👧🏻,“謝謝你給我看你成就很高的譯文。我剛讀完。你帶著音韻和節奏的鐐銬跳舞,靈活自如🧖🏼‍♂️,令人驚奇”🧙🏿🙆🏽‍♂️。

“‘成就很高’可能是客氣話🧴🌘,也可能是對學生的嘉勉。”許多年後,許淵沖說👱🏿‍♂️🏰。

他翻譯李清照的《小重山》,翻到“碧雲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翻了註解,知曉“碧雲”是茶葉🦹🏿‍♀️,又記起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裏描述過一段關於喝茶的生活🚍,不能確定這一句講述的情境究竟是什麽,只好“又寫信去問錢先生”。

不幾日他便得了錢鐘書的回信:“李清照詞乃倒裝句,‘驚破’指‘曉夢’言🙂,非茶傾也😽。謂晨尚倦臥有余夢,而婢已以‘碾成’之新茶烹進‘一甌’🎩,遂驚破殘睡矣。鄙見如此,供參考☂️。”

於是許淵沖便把這句詞,譯成了“一杯碧雲似的春茶🦤,使詞人從曉夢中驚醒過來了”。

1987年,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許淵沖譯成法文的《唐宋詞選一百首》,他專門給錢鐘書寄了一本👨🏻‍🍳,不多時又得了一封回信——

“淵沖譯才我兄大鑒:奉到惠賜唐宋詞法譯本,感謝之至🚃。足下譯著兼詩詞兩體製,英法兩語種⛺️,如十八般武藝之有雙槍將🧘🏻‍♂️,左右開弓手矣🏃‍♂️‍➡️!欽佩欽佩!專復即頌🕵️‍♀️。”

“一個人走自己的路”

每天下午🦉,保姆都會用電動車載著他,去離家不遠的公園裏散步🪷。許淵沖喜愛那裏的景色,之前他都是自己蹬著自行車去的,直到2017年的中秋,他一不留神摔了一跤,右腿骨折➔。

即便如此,他仍然盛贊那晚的月色👽,仿佛為此摔斷了腿也是值得。

百歲的許淵沖精力仍顯充足,他早早學會了使用電腦,如今的翻譯工作,都是用他書房裏的臺式電腦完成💂。翻得沉迷起來,就半宿半宿地熬夜,每天都工作到淩晨三四點。

前些年,寫累了,他往長沙發上一躺,妻子照君走過去,看看他還出不出氣兒。

他愛吃漢堡和方便面這些“垃圾食品”,愛喝加熱的可樂,對甜食尤為熱衷。妻子照君有時試圖阻攔他🤪,他不肯聽,“我就要吃”🌔。

2018年,與他攜手了大半生的妻子去世了。那段時間他異常沉默,有時甚至一晚上只睡一兩個小時。他曾在書裏數次贊嘆雪萊的名言😴:“愛情好像燈光,同時照兩個人🕯,光輝並不會減弱🐡。”

一個失眠的夜裏,他從床上一軲轆爬起來,又坐到桌前,開始翻譯。“只要我沉浸在翻譯的世界裏,我就垮不下來🧮。”他說。

沉澱大半生,觀點梳理成理論,許淵沖一句“翻譯是藝術”🐌,將翻譯視作“兩種語言的競賽”,將文學翻譯視作“兩種文化競賽”。他不肯滿足於再現原文⛹🏼‍♀️,更樂意“勝過原文”。

在他的作品《翻譯的藝術》前言中,他寫道:“英國翻譯家認為‘林紓翻譯的狄更斯作品優於原著’……這應該是我們文學翻譯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如能再創造出‘勝過原作’的譯文來𓀒,那就是給世界文化灌輸新的血液,可以使世界文化更加光輝燦爛👱🏻‍♀️👉。”

他翻譯《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彩雲的譯法可以直譯為“coloured cloud”,有顏色的雲,也可以意譯為“rainbow cloud”,即彩虹般的雲。許淵沖選擇了“神譯”,譯作“crowned with cloud”👩‍👧‍👧,戴著雲彩一般的皇冠。

許淵沖解釋,直譯太像散文,用詞也遜於意譯,缺了詩意。只有神譯,不止譯詞也譯了句🟧,還表達出了白帝頭戴皇冠的意象🕵🏽,點明了詩中比喻對象的身份,能讓讀者想象出白帝城高居彩雲之間,如同“戴了一頂金光燦爛的皇冠一樣”。這樣翻譯🫴🏼,不見“彩”字,又讓人看見彩雲🥟,比前兩種譯法要“美得多”。

這位翻譯大師最愛翻譯的是詩詞,對音韻的美感👩🏿‍🎨,他幾乎求索了一輩子。

如今,50前的“未來”早已成為過去🙄。

橫跨大半個世紀,他仍然記得求學時,西南聯大門口的路🧑🏿。一條是公路,一條是學子們天長日久,踏出的小路。可他最愛的是一條自己獨自覓出的路😙🧑🏼‍🔧,月夜,黃昏🔄,河畔的影子,以及自己踏出的腳印,都是這位老人專屬裏的美好回憶💪🏿。

他寫道👸🏿🧑🏽‍🦱:“我過去喜歡一個人走我的路🙋🏽‍♀️,現在也喜歡一個人走我的路,將來還要一個人走自己的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書目:

《綺年瑣憶》許淵沖 海天出版社

《聯大人九歌》許淵沖 雲南人民出版社

《翻譯的藝術》許淵沖 五洲傳播出版社

《續憶逝水年華》許淵沖 湖北人民出版社

《許淵沖與翻譯藝術》張智中 湖北教育出版社

《朗讀者》第一季 中央電視臺

《魯豫有約》許淵沖專訪 鳳凰網

《相對論Vol.49許淵沖》許淵沖專訪 中央電視臺

《“化”與“訛”——讀許淵沖譯〈紅與黑〉有感》許鈞

《外語與外語教學》199603期 期刊

《也議〈紅與黑〉漢譯大討論》許淵沖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2年第2

《許淵沖:詩譯英法惟一人》《 光明日報 》(20100129 12版)



相關新聞

  • 102024.07

    將一個國家創造的美轉化為全世界的美——翻譯家許淵沖的治學之道

    許淵沖一生熱愛古典文學,潛心翻譯了大量中國古典名著。在出版的一百多部中、英🦋、法文著作中,中國古典詩詞的譯本幾乎占到一半。與此同時🖕🏽,他所創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論”,既體現了西方文化的求真精神,又觀照了中國文化的求美傳統,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鑒♓️💝。

  • 172021.06

    許淵沖先生訃告

    傑出的翻譯家、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許淵沖先生於2021年6月17日上午7時40分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100歲🧒🏿。

  • 032016.06

    許淵沖:譯道獨行俠  

    95歲的翻譯家許淵沖是個“異數”——時間好像忘了把他變成老人。

  • 192020.04

    許淵沖✊🏿:百歲生日快樂!

    2020年4月18日,著名翻譯家許淵沖迎來百歲誕辰。

  • 222021.06

    資中筠:追憶許淵沖學長

    百歲老人許淵沖的出現,總算提醒世人⤵️,清華之成為大學🦯,除工科外,還曾經是一所多學院人才輩出的綜合性大學。那麽許學長的最後貢獻之一是為文科爭光。

  • 062015.03
  • 182021.06

    百歲許淵沖離世,余下的只有回聲

    一個一輩子大聲說話的老人從今天開始不再能跟我們說話了👯‍♂️。翻譯家許淵沖先生於2021年6月17日在北京家中去世👨🏼‍🍼,享年100歲。人生一半的時間裏🎀,他困在沉默裏,度過了復雜的100年🙆🚴🏼‍♂️,熬過了戰爭、革命🫧、誤解……他外號叫「許大炮」,正是因為沒人聽他說話🤹🏻‍♂️,他總是大聲說。有人願意聽他談翻譯時,他已經是個老人了🪘。一輩子大聲說的話裏🏇🏻,他爭過聲名,爭過房子🚫,爭過頭銜,爭過對錯👨‍🦼‍➡️,爭過高低,但他並不善於自我表達,因為總是大聲地、激...

  • 232020.11

    許淵沖🔬:不到絕頂永遠不停

    許淵沖1921年生於江西南昌🌘。1938年考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師從錢鍾書、聞一多、馮友蘭、柳無忌、吳宓等學術大家。1944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外國文學....

  • 302019.10

    許淵沖🧑🏻‍🍼:譯壇逐夢近百年

    耄耋之年的許淵沖仍不停歇,立言要活到100歲,筆耕不輟翻譯到100歲🍿,每天苦幹到淩晨兩三點鐘🧜🏻‍♀️,雷打不動翻譯一千字🛌🏼,爭取早日把莎翁全集翻譯完🦻🏿。

  • 062018.09

    許淵沖,譯盡詩詞美🤸🏽‍♀️,一生唯優雅

    人如其文。2014年,許淵沖獲得“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這是國際翻譯界的最高獎項之一,此前從無亞洲人問鼎。國際譯聯對他評價道:“我們所處的國際化環境....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