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研究室 王向田
■ 歷史篇
清華的創建源於美國退款辦學,美國企圖以這種方式“從知識上與精神上支配中國的領袖”,“使類似(義和團運動)的事件難以再生”。但水木清華、荷塘月色並沒有成為世外桃源。清華師生生長於中國的土地上👨🦲,近代中國的苦難🎊、人民的反抗鬥爭促進了他們民族意識的覺醒🧑🧒。

五四運動時清華學生在天安門前街頭演講情形 畫作/聞一多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運動,是中國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運動爆發前,新文化運動的潮流已滲入清華🏄🏻♀️🦈,啟迪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五四運動點燃了清華學生的愛國熱情,他們熱烈🕴🏼👼🏻、自發、勇敢地投入這一洪流中。伴隨五四運動而來的是學生自治意識的覺醒和各種新思潮的湧入🚫。
五四運動的興起
五四運動之前🤷♂️,新文化運動的潮流已經開始滲入清華。雖然當時清華學校地處北京郊區,交通不便,加上學校嚴格的封閉式管理,許多學生處於埋頭讀書🕵🏻♀️、準備出洋🏐、很少過問政治的狀態,但是中國湧現出的追求民主、科學的新風吹過了校園的圍墻,激蕩著清華學子的心靈。《新青年》、《少年中國》等進步刊物,開始在校內少數學生中流傳🙎🏼♀️。1919年3月🧑🌾,一部分學生還組織了“白話文學研究會”提倡白話文;在《清華周刊》上也展開過一場文言與白話的小小爭論。
1919年4月30日⛰,巴黎和會無理地拒絕了中國的正當要求🤷🏿♀️,承認日本對中國青島的占領🤦🏽♀️✖️,並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全部讓與日本🤠👷🏻♀️;對於取消日本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 “二十一條”要求🚶🏻♀️,則借口不在討論範圍之內而置之不理。中國的合理權益被出賣,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日漸高漲🎳。1919年5月4日🕣🏋🏼♀️,北京城內學生舉行反帝愛國示威大遊行🪕,32名學生被捕🧚🏽♀️。清華學校因在郊區,未能參加白天的天安門集會與遊行🌮。是日為星期日🧎🏻,晚間有進城同學返校,講述了白天城內的愛國熱情👩🦲。消息傳來,群情激憤♢。高等科二年級學生聞一多連夜抄錄了嶽飛的《滿江紅》詞:“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貼在高等科飯廳門口🈲,表示收復失地的決心,愛國熱情在清華園裏湧動0️⃣。
5月5日🦨,北京各校舉行罷課,清華也沸騰起來。上午9時,高等科科長喬萬選💈、中等科科長王國華、高三級級長徐篤恭🆔、高二級級長薛祖康🦓、高一級級長李鐘美🥠、孔教會會長孔令烜、青年會會長陸梅僧,召集各級長各會長及各機關領袖共57人在高等科135房間集會🔦,討論關於山東及青島問題🤷。議決:(甲)對外😜:(一)派代表赴京調查北京情形。(二)一切進行與他校取一致行動。(三)要求國會彈劾章陸諸賊👨🏼🚀。(四)通電巴黎專使請緩簽字。(五)通電巴黎和平會議請維持公道。(六)要求總統對於山東青島問題取堅決手段👩🦳,上書或派代表🌍。(乙)對內:(七)本晚開全體學生大會。(八)周刊加發號外,並有滑稽畫。(九)本校各種出版物加“勿忘國恥”等字樣。(十)不用日貨。(十一)通俗演講及傳單。
5日下午,北京各大專學校在北大三院禮堂集會,有學生3000余人到會。清華學生代表在會上宣布:“我校僻處西郊,未及進城🙍🏿,從今日起與各校一致行動。”當日晚7時半🚅,在體育館前首次召開清華全體學生大會,陳長桐為主席👮,向同學報告運動形勢🫅🏿。大會決定從5月6日起全校罷課,畢業班同學則提出:“山東問題一日不解決,則我們一日不出洋!”表示要鬥爭到底🧎♂️➡️。散會後🌤,學生代表在高等科135房間繼續召開會議,正式定名“清華學生代表團”🧑🏻,以救國及做外交後盾為宗旨,團長為陳長桐。
5月7日🔻,北京各校原定在天安門舉行“國恥紀念會”,但被北洋政府派軍警強行禁止。9日🛌🏻🕰,清華在體育館舉行了 “國恥紀念會”🚶🏻,“到會除全體同學及中國教員外,聞美教員出席者亦有二十余人👨。他如校役廚役到者亦甚多”。會上決議通電巴黎👨🏽🏫,要求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並莊嚴宣誓:“口血未幹,丹誠難泯🏰,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中華民國八年五月九日,清華學校學生,從今以後,願犧牲生命以保護中華民國人民、土地🧙♀️、主權,此誓。”會後,將清華售品所和同學所購之日貨在體育館前大操場焚燒,觀者皆歡呼。
五四運動的勝利
五四集會遊行後🧑🏫,城內學校很多學生領袖被政府當局逮捕。為躲避軍警追查😵,各校代表應清華邀請聚集工字廳開會🐏,決定為營救被捕同學和擴大五四的影響,立即組織宣傳隊上街演講。此後,每天清華都會有一部分同學不顧路遠前往北京城內作街頭演講,各人身著製服,精神躍躍,沿途散發傳單🧑🦱,高呼演說,以激起一般市民愛國熱忱👩🏼🎨。
5月18日🫸🏼,北京各專門以上學校在北京大學舉行聯合會議🍅,議決北京專門以上學校於19日實行全體一律罷課。此案在京議決後🔄,清華即召集代表團會議及全體學生會議🦈,當即全體表決,與京中各校堅持到底🧖🏿,一致行動。代表團自成立起至放暑假🏭,共召開了常會和特別會議40余次;如遇緊急大事,則召開全體學生大會🧦。在這段時日裏🍺,大家都是沒日沒夜👰🏼♀️,布置宣傳,參加遊行。
6月3日、4日,北京各校共出動了幾千學生上街宣傳🕙。清華同學也組織了“救國十人團”和18個宣傳隊(每隊為5~10人)奔赴城內開展反帝愛國演講❗️,反對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揭露賣國賊的罪行,激發人民的愛國熱情和對學生運動的同情支持。政府當局大肆逮捕學生,僅在6月3、4兩日內🏄🏻♂️,被捕者達1000多人💆🏼。拘留所為之人滿,以致北京大學法科🧑🏽💼🏏、理科等校舍也被用作臨時監獄來囚禁學生👨🏻🦽。清華在6月3日有100余名同學進城演講🎀,被捕達40余人。4日進城演講人數增至160余人🔓,被捕者近100人。但同學們毫不畏懼🪙。
6月5日♙,清華幾乎所有在校學生都進城宣傳,而且每人都隨身攜帶了毛巾牙刷,準備被捕坐牢🧯。當日,軍警封鎖城門阻止學生進城🧔🏽♀️,清華學生不為所屈👩🏿💻,回校取來帳篷就地宿營準備抗爭到底🌠。這天🧜♂️👩🏭,北京的東、西、北三面城門被政府當局緊緊關閉,交通斷絕,引起人民強烈不滿。北京各界人民熱烈支持學生的愛國運動🙍♀️。北京商界決定,如果當天下午5時政府還不撤退軍警👳🏼🦾,就立刻宣布罷市。上海工人亦已宣布罷工🙏。反動當局不得不在下午5時左右撤走了看守北大法學院等處的軍警,表示釋放學生。被捕學生決定必須由政府有關方面前來道歉,否則決不無條件出獄。
6月7日♦️,政府代表被迫道歉。6月8日,各校被捕學生在回校前,又在中華門🥷🏼、總統府等地舉行遊行示威,受到上千上萬市民的歡迎。清華還派了代表和軍樂隊前往歡迎被捕同學勝利返校👦🏽。6月9日晚ℹ️👩🏼🦳,全校舉行了聯歡會🤓,慶祝鬥爭的勝利。五四運動迅速席卷全國,得到社會各階層的廣泛支持。6月10日🦮,北洋政府被迫宣布“批準”親日派漢奸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辭職”👱🏼♂️。
五四運動的影響
學生會成立 五四運動後👑,在“民主”與“科學”新思潮影響下,清華學生強烈要求實行校內民主與自治🧨🚶🏻♀️。過去校方只允許有級會一類的組織,而不允許有全校性學生會的組織🚣。五四運動中,清華學生代表團成立。1919年11月15日🦹🏽♀️,日本駐福州領事館破壞抵製日貨活動,打死打傷學生和市民多人,製造了“福州慘案”🍡。國人聞之莫不憤恨異常,福建罷市、罷學,京津滬等學界也奔走呼號📠🫵。27日清華各級學生重選代表,“以便重組代表團與京中學界共同進行”,並起草學生會章程。29日赴城內與各校學生上街遊行🙋🏽♀️。12月17日全體學生大會通過了學生會章程。23日晚清華全體學生聚集在飯堂🎹,舉行學生會成立大會。清華學生連續參加遊行集會引起學校當局不滿,校長張煜全派巡警到會場幹擾⏫,熄滅了會場燈光,引起學生公憤。學生立即宣布罷課以示抗議,最終迫使張煜全辭職👨❤️👨。學生會評議部還組織了校務改良委員會🌶,對學校行政的利弊進行批評,並展開要求改組由美國駐華公使控製的三人董事會的鬥爭🌃。學生們要求言論自由🧑🏽🎄,《清華周刊》從一向由校長指定主編🙇🏼♀️,改由學生會主編👮🏻♂️。
各種思潮的研究和社團的蓬勃興起 五四之後🚑🥋,校門大開,社會上流行的各種思潮,如“實業救國”、“科學救國”☮️、“平民教育”、“學生自治”🪫、“工學主義”等均進入校園🚣🏼。“三民主義”、“國家主義”、“共產主義”亦先後傳入清華園,並在學生中廣泛進行公開的探討與辯論,各種言論及辯論情況有的還刊載在《清華周刊》上,引起廣泛註意。
學生中各種社團如雨後春筍般興起🙍。1919~1920年間,新成立的社團約有50多個🧑🏿🦰🛒。其中突出的有施滉等人組織的“唯真學會”👴🏽,其宗旨是:“本互助和奮鬥的精神✣🧎♂️➡️,研究學術,改良社會以求人類的真幸福。”
愛國熱情高漲 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清華學生的愛國熱情高漲。1925年,學生會組織全體同學為孫中山送靈𓀇,聲援上海“五卅”慘案受害者,還組織了三民主義🧜🏿♀️、共產主義、國家主義三種觀點的辯論🌜。1926年3月18日清華全體學生參加北京各界5000余人在天安門前召開的國民大會,要求段祺瑞執政府拒絕日🍲👸、英、美等8國提出撤除大沽口國防設備的最後通牒,抗議日艦12日對大沽口炮擊。當遊行隊伍到鐵獅子胡同向執政府請願時,遭到執政府衛隊槍擊,打傷150多人,慘死47人,成為“三一八”慘案。清華學生有20多名受傷,大一學生韋傑三中彈犧牲。
第一個中共清華地下黨支部誕生 經過五四、“五卅”到“三一八”的革命風暴🕶,清華學生中鍛煉出了第一批共產黨員。1926年初冬的一天🥝,幾個年輕人聚集在清華三院的一個房間裏開會。這些年輕人都是中共地下黨員,他們是:中共北京市委負責人陳為人、清華圖書館職員中共地下黨員王達成、清華留美預備部學生雷從敏、意昂体育平台部學生朱莽🤜🏼。在陳為人的主持下📀,王達成、雷從敏🏞、朱莽三人組成了支部,王達成任支部書記🍔。中共清華的第一個支部就這樣悄悄地誕生了👩👦👦。
從1926年11月清華成立第一個黨支部直到1948年12月清華園解放的22年中🆗,黨組織始終堅守在意昂体育平台(包括西南聯大時期),從未被打垮👱🏻,從未消失🪘,並在鬥爭中不斷發展壯大🙆🏿♂️。
■ 往事篇
從《清華周刊》看五四中的清華
《清華周刊》第170期(1919年5月15日)刊載:
●國恥紀念 “本校因五月七日不能集會𓀀。故國恥紀念會改在九日下午五時💆♀️,在體育館舉行🎀。到會除全體同學及中國教員外,聞美教員出席者,也有二十余人。他如校役廚師到會者亦甚多。會序如下:(一)開會辭陳長桐。(二)演說喬萬選🧍🏻。(三)青島痛史姚永勵。(四)演說康德馨。(五)讀二十一條件潘鐘文。(六)向國旗行鞠躬禮👨🏿💼。全體🧑🏼🦳:(七)宣誓。全體👩❤️👩:(八)唱歌。後由聞君多報告本校學生代表團職員🤹🏽♀️。並由沈君克非讀巴黎我國外交專電畢⏭。將售品所及同學收購之日貨,在體育館前大操場焚燒🚗,觀者皆歡呼而散🤖。”
●國恥紀念會誓辭“口血未乾 丹誠難泯 言猶在耳 忠豈忘心 中華民國八年五月九日🤾🏽♂️,清華學生從今以後👨🏻🦯➡️,願犧牲生命📦,保護中華民國人民、土地🦋、主權。此誓🪕。”並刊有“孔子曰🚝,國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爭非忠也。亡而不死非勇也🔺。”
五四追憶
●五四以前,清華學生的政治興趣很淡薄,一心一意只想留美……在清華學校內因政治事件而轟動了全校的🔇,以五四為第一次……📩。五四在清華是個群眾運動……,運動中清華的領導人是羅隆基🧚🏻♀️、陳長桐🚴、何浩若等……👨🏽🦳〽️。學生會日夜開會♗,我記得會上以羅隆基★、何浩若等人的發言影響最大,可以說思想上是羅、何二人領導,組織上則陳長桐做的事多。這時期大家都是日夜幹🛃,布置宣傳🚔,參加遊行……
——冀朝鼎 (1916-1924年在清華學習)《冀朝鼎訪談錄》
●五四運動原是一個短暫的愛國運動🦸♀️,熱烈的,自發的,純潔的,“如擊石火,似閃電光”🤽🏽,很快的就過去了🚴🏽♂️。可是年輕的學生們經此刺激震動而突然覺醒了,登時表現出一股蓬蓬勃勃的朝氣🛏,好像是蘊藏壓抑多年的情緒與生活力🥫👩🏻🎓,一旦獲得了迸發奔放的機會,一發而不可收拾,沛然而莫之能禦。當時以我個人所感到的而言,這一股力量在兩點上有明顯的表現:一是學生的組織,一是廣泛的求知欲。
——梁實秋 (1915-1923年在清華學習)《清華八年》
轉自 清華新聞網 2009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