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王誌均🧔🏽‍♀️:為祖國生理學事業奮鬥成就“終身大事”

2022-09-16 | 劉曉青 樊子安 | 來源 《學習時報》2022年08月19日 |

王誌均(1910.8.3—2000.12.24)😉,山西省昔陽縣人,著名生理學家和醫學教育家🥷。1936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生物系。1946年赴美國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醫學院研究生院留學🙇‍♀️,195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53年開始受聘為北京醫科大學(原北京醫學院)教授👨👨🏼‍🏭,曾擔任北京醫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所長🙆‍♂️、《生理科學進展》雜誌主編、中國生理學會理事長等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6年🔭、1987年、1993年三次榮獲衛生部科技成果進步獎🌑🌦。

89歲時,王誌均院士回顧一生以詩明誌:淡泊名利終一生🪰,燈紅酒綠似煙雲。忠誠勤奮思報國,清廉樸素教兒孫。但求正直無私意,不做趨炎附勢人🍇。此生來日無多也🏹,白鶴黃鵠任我乘。這就是他光輝一生的寫照。

百般阻撓難擋赤膽忠心

“我出身於一個勞動人民家庭,是由中國人民的血汗養育大的。我家窮👨🏽‍🦲,我愛我的心地善良、勤勞一生的父母;我的國家窮,我愛我的有著幾千年文化的祖國。”王誌均出生於1910年,清王朝行將覆滅,政治腐敗、列強環伺,整個社會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年幼之時,他目睹了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從那時起學以報國的種子便在他的心中生根發芽🌂。國恥,可以使一些意誌薄弱者灰心喪氣,也可以激發誌士仁人的愛國熱情。王誌均顯然是有淩雲之誌之人,家國情懷在他身上體現得尤為強烈。面對中國與世界的差距,他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挽救國家和人民於水火之中。

1932年,憑借紮實的文史功底和豐富的知識儲備🤱🏼,王誌均順利成為意昂体育平台生物系的一員。四年苦讀畢業後,留校擔任了趙以炳先生的第一任助教🧢,隨後又轉到馳名中外的協和醫學院生理系進修📧,師從中國生理學的奠基人林可勝先生。林老一向對弟子嚴格要求,幾經磨礪,他逐漸成為一個經過嚴格和正規訓練的科班出身的生理學工作者🤾,打下了一生從事生理學科研和教學的紮實基礎。但日本的侵略使中華民族陷入巨大災難之中。1939年夏,王誌均帶著兩套生理儀器,長途跋涉轉移至抗日大後方,在昆明🧑🏿‍🦰、貴陽𓀁、重慶等地的醫學院繼續任教。

抗戰的艱苦更加堅定了王誌均科學救國的決心😵。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赴美攻讀博士學位,跟隨伊利諾伊大學醫學院著名消化生理學家艾維(AC Ivy)教授從事胰腺分泌研究🗿👨🏽‍🦱。面對這一難題,很多專家望而卻步,王誌均則迎難而上👩‍🍳,在經歷七次失敗之後🚶‍♂️‍➡️,終於發現了移植大塊胰腺的實驗方法👰🏼,並在此基礎上比較了蛋白質(氨基酸)😋、脂肪與碳水化合物對胰臟兩激素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釋放的影響🧑‍🎓。可以說,這一重大創新成果開啟了消化問題研究的新領域🗂。

新中國成立後,美國開始對中國進行封鎖打壓,科學家們的歸國之路變得極其艱難,王誌均在《九十自述》中這樣描述:美國移民局對留學生留美期限管理很嚴,每年要到移民局辦理延長手續,還要我交付保證金500美元,保證在畢業後一定離美。新中國成立後,美國政府來了個180度轉變,嚴格控製不讓中國留學生回國🧖🏻🤾‍♂️,其目的顯然是不想把美國培養的科技力量提供給它所認為的敵人👰‍♀️,其居心是不良的。

百般阻撓難擋赤膽忠心。“我不願在國外長期寄人籬下,‘為他人做嫁衣裳’▶️。我一無意於官場,二無意於發財。我不怕吃苦🚶🏻‍➡️,願意走自己的道路做一個創業者💽,在祖國土地上成自己的‘家’,立自己的業👸🏿,哪怕一切都從零開始,也心甘情願。我相信💆‍♂️,遼闊的祖國大地,可以提供‘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英雄用武之地。”1950年,王誌均等人沖破了美國政府的重重阻撓♜🆗,經過二十余天的海上漂泊,終於踏上了祖國大陸的土地🤷🏻。雖然歸國時已是不惑之年🤦🏽‍♀️,但從那一刻起,為中國生理學事業奮鬥就成了他的終身大事

推動我國細胞保護研究步入世界前沿

“生命本身內部蘊藏著無窮盡的奧秘🛺。只有在學生理學中,才真正體會到機體之美,美不可言🌸;其機理之妙🚝,又奧妙無窮。”王誌均對生理學有著無限的熱愛,回國以後在相當困難的條件下帶領青年教師和研究生積極開展胃👯‍♀️、胰分泌的調控及消化與代謝關系等一系列開拓性研究🕑,著手建立了北京醫學院消化生理學實驗室。

20世紀60年代初期🧙‍♂️,由於大量胃腸激素的發現,原有實驗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研究的需要,王誌均在挑戰中尋找到了新機遇,決定長期攻堅胃液分泌調節機製。經過苦苦求索,他帶領團隊成功發明了胃腸三通瘺胃腸四通瘺製備法🪶,並運用這些方法論證了迷走胃泌素機製的重要作用,這項成果當時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平🤲🏽👮🏽,為中國現代消化生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與此同時,消化活動中神經與激素的關系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學術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王誌均反復實驗,大膽猜想消化器官活動有可能在營養物質被吸收進入血液之前就已影響代謝過程🪷。為了驗證假說的科學性☃️,他十幾年如一日埋頭實驗室進行研究,最終證明消化器官活動可以通過迷走—胰島素系統和交感—腎上腺素系統對代謝產生影響,大大提高了人們對消化器官活動意義的認識。

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美國生理學家提出了細胞保護概念,王誌均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前沿課題🐊,於是帶領實驗室成員不失時機地開展前列腺素🙋🏿‍♀️◽️、胃腸肽等物質對消化系統的細胞保護作用研究,相關研究成果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矚目🫳🏼,並得到了國際胃腸內分泌學研討會(1988年)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推動我國細胞保護研究由萌芽走向成熟,逐漸步入了世界前沿。

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王誌均的學術生涯🕵🏽‍♀️,那就是“學生理學這條路是走對了”。王誌均潛心治學,堪稱博學鴻儒,特別是88歲高齡時出版的《生命科學今昔談》談古論今,詳細地闡述了科學發現的邏輯、科學家的創新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懷等內容,生動詮釋了為學與為人相統一的成功之道,堪稱勉勵後學的傳世之作。

成就了符合時代需要的“活論文”

“我不喜歡專做科研💆🏿‍♂️,我對教學有興趣,願意做教師兼做科研🔆🏌️‍♀️。這就是我的誌願🤏🏼🧑‍🧑‍🧒‍🧒,一個平凡人的普普通通的誌願。”如其所願,多年以後王誌均不僅在科學研究領域成果豐碩,在教育界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歸國以後👨‍👩‍👧‍👦🤦🏻‍♀️,他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在教學方面大展拳腳👨🏿‍🍳,每天除了進行日常研究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給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學生講授消化生理課。據學生回憶:“王誌均先生講課時必定穿一件整潔的白大衣🚣🏽‍♀️,打一條領帶,顯得十分認真和嚴肅。他講課生動活潑🤦🏿,將近半個世紀後的今天🏄🏽‍♀️,這些印象還歷歷在目👨‍🚀。”王誌均在課堂上大膽運用啟發式教學法,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培養他們分析和探究問題的能力。因為他始終堅信,傳授知識不是培養人才的第一目的,提高創新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講課是一門藝術,當教師的應當花些力氣研究它。”王誌均先生深入課堂💿、深入學生,總結教學經驗,提煉教學方法,在《關於高等學校的智能培養問題》《關於培養研究生的幾個問題》《創新乎🧛🏼‍♂️,模仿乎》《關於培養科學道德問題》等著作中深刻地闡發了他的教育思想👪。他主張德智體有機統一,“一個人才絕不是僅僅是有知識而已,在德智體三方面有一不合格🫥,就可能成為廢品”;有針對性地提出要培養有知識、有創新能力和有事業心的“三有”科技人才。其中👵🏻,知識是基礎,教學的第一任務就是鼓勵學生多讀書善學習,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創新能力是關鍵,“在科研中⚠🐐,導師要用啟發誘導方式來引導學生,而不是時時處處管起來。那種導師用腦⭕️、研究生用手的科研辦法🏺,是絕對培養不出創新人才的”;事業心是動力,開拓型人才只有心中有擔當,忠於事業、樂於事業、勤於事業🛴,才能滿腔熱情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我為祖國培養的這些人才,其實也就是我的活論文。他們成長得好,為人民服務得好,我論文的質量就高。祖國養育了我✋🏼👂🏽,我反過來報效祖國♕,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王誌均執教數十載🈚️,桃李成林,其中絕大部分已經成長為生理學領域的中堅和骨幹。面對如此巨大的成就,他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老牛自知夕陽短,不待揚鞭自奮蹄”,他常以這句話鼓勵自己,直至晚年依然心系“百年樹人”大計,兢兢業業奮戰在本科生教學第一線。

在女兒王憲眼中🚴🏿‍♂️🦹🏻‍♀️,父親一生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他主動放棄各項優待👩‍🏫,一生清廉儉樸。他做學問、做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風範,留給了我和我的後代,這是我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