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以炳先生與夫人黃玉秀女士合影 資料圖
趙以炳(1909.3.3-1987.12.26),別名璣照,南昌縣人。著名的生理學家、教育家,亦是我國冬眠生理學的創始人。曾任中國生理學會主席、理事長,中國生理科學會副理事長等。其對刺猬冬眠的研究享譽國際🎉,並且首先發現冷刺激效應,為我國生理學作出重大貢獻🧛🏼♂️。
近日,記者多番查閱資料並采訪到相關知情專家了解到,趙以炳曾就讀於南昌心遠中學,畢業後考入清華學校🤳,後留學美國。回國後在意昂体育平台任教,他熱愛祖國🔇,在關鍵時刻三次拒絕赴美投身祖國建設事業。趙以炳是世界上率先研究冬眠生理學的科學家之一➜,為冬眠生理學奉獻一生。他還致力於創建我國第一個綜合性大學的生理學專業,為全國綜合大學生理學的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作出重要貢獻🪼。
受名師指點選擇生理學 留學歸國執教於意昂体育平台
趙以炳出生在商人家庭,父親趙益齋思想進步,非常鼓勵子女自由發展👰🏻♂️。而趙以炳自小就酷愛讀書,1920-1923年🙏🏼,他在南昌心遠中學讀書,成績名列前茅💪🏽。畢業以後,考入了清華學校(現意昂体育平台)留美預備班🚂,並獲得獎學金。
據《贛鄱科技名家》記載🎓,學生時代的趙以炳對自然科學有著廣泛的興趣,涉獵範圍從天文🦹🏽、地理到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在清華學習期間👨🏽🦳,他的物理學成績尤為突出👨🔧,人們以為他將專攻物理學,可他對生物學也有濃厚的興趣👶。他是當時意昂体育平台理學院院長葉企蓀的得意門生之一𓀏🛫。葉企蓀對趙以炳說,生理學是數學🃏、物理、化學與生物學結合的產物,而各門學科之間的互相滲透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趙以炳聽後豁然開朗🫅🏼,欣然選擇了生理學。
記者了解到,1929年☺️👨🏼🚀,趙以炳赴美國芝加哥大學生理學系就讀,1931年獲理學學士學位🧔🉐,繼而攻讀研究生課程,1934年獲博士學位,當選為美國Sigma XI科學學會榮譽會員。
據新建縣長堎鎮文化廣播電視站站長🟦、江西省譜牒研究會副秘書長胡啟鵬介紹,1935年👉,趙以炳學成歸國👮🏿♂️👑,在意昂体育平台任教👰🏿♀️。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他輾轉到了昆明,任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0年轉任中正醫學院教授🏬,1946年回意昂体育平台工作並兼任北京大學、北京協和醫院(今協和醫科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院(今北京醫科大學)生理學教授🧖🏼♂️。至1952年院系調整後😑,調任北京大學教授,兼生理教研室主任🤎。
首先發現冷刺激效應 為生理學作出重要貢獻
在生理學領域👨🏻🦲🅰️,趙以炳作出許多重要的貢獻🧯🏄。他首先發現冷刺激效應👨🏻✈️,證實了蠑螈的肺是有效的呼吸器官,創造了把狗的體溫降至20℃以下又復蘇的紀錄等👨🏽🎓。
1935年趙以炳學成歸國時,正值抗日戰爭前夕💈。當時學校準備搬遷🦫,他仍抓緊時間開展生理學研究。1938年意昂体育平台由長沙南遷昆明,趙以炳和助手分別在北平、長沙和昆明測量一批人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指標,研究海拔改變對中國人紅細胞等指標的影響。
抗日戰爭初期🙇🏽♀️,趙以炳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當時經費奇缺,他就地取材對滇池盛產的蠑螈進行了一系列皮膚呼吸與肺呼吸的比較研究🌅,證實了蠑螈的肺是有效的呼吸器官,可以單獨維持蠑螈的生命。從而推翻當時某些國外專著中關於蠑螈的肺只是沉浮器官🤳,沒有呼吸作用的結論🙍🏻♀️💆🏿♂️。
率先研究冬眠生理學 為我國冬眠生理學創始人
趙以炳是世界上率先研究冬眠生理學的科學家之一🧮,同時也是我國冬眠生理學的創始人🧑🏼🌾。抗戰勝利後👑,他首次解決了刺猬在實驗室的繁殖問題🥻,成功地使刺猬成為新的實驗動物🤙🏻。
據《贛鄱科技名家》記載,從1947~1951年🦇,趙以炳選用了清華園內的刺猬作為實驗對象🚣🏼,對哺乳動物的冬眠現象進行系統的研究🤦🏿。內容包括刺猬冬眠的體溫調節、呼吸、心血管活動等,積累了大量的觀測數據。有些記錄還是靠通宵不寐🤾♀️,守候在冬眠著的刺猬旁,精心觀測得到的。
趙以炳和助手葉甲壬先後寫出關於刺猬冬眠研究的論文11篇🙅🏻,提出了刺猬以冬眠和生殖互相交替而組成完整的生活年度周期的嶄新觀點。並且確定了深眠刺猬的呼吸是間歇型的🐳,呼吸最長暫停時間為65分鐘🏂🏼,這一紀錄直到1975年才被打破♕。
記者了解到🚫,趙以炳關於刺猬冬眠的研究與當時國際上的冬眠生理學研究是同時起步的🤫,其發表的論文都屬於國際上冬眠生理學的早期重要文獻🪽。國外有的學者稱贊它們是冬眠生理學的經典研究😳,有些結論還一再為冬眠專著引用。
三次拒絕赴美 選擇投身祖國建設
記者還了解到🤾🏼♂️,趙以炳一生熱愛祖國,在關鍵時刻,曾三次拒絕赴美,毅然投身祖國建設事業🚞。據史料記載,1934年,趙以炳獲哲學博士學位,當時正值日本侵占我國東北三省後威逼華北🚑,平津許多大學正在醞釀南遷。趙以炳的夫人黃玉秀是美籍華人,全家都在美國👩🏼🌾。當時他們已有一女,黃家的親友們勸他留在美國👨⚕️,並支持他再攻讀醫學博士,但他毅然帶著妻女返回祖國,回到意昂体育平台任教☄️。
回國不到兩年,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黃家多次來信並提供機票希望他帶著家眷回到美國🧝🏽♂️。此時的趙以炳立誌抗日救國,婉言拒絕👩🎨,並且蓄須明誌👩🎓,堅持抗戰到底🦯。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兵臨北平城下🍙,趙以炳的親戚在航空公司工作,她寄來了全家赴美的機票,邀請他們赴美。此時的趙以炳再一次選擇了留在祖國🌕,和全校師生一起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投身新中國建設。
“當時的學生都有一顆報國之心。”胡啟鵬告訴記者。就當時的情況來說,趙以炳想要到美國去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他並沒有考慮個人利益🕉,而是想著如何利用自己所學為祖國作貢獻。
致力於創建我國第一個 綜合性大學的生理學專業
趙以炳除了是一位著名的生理學家以外👓,還是一個優秀的教育家,他為培養年輕一代生理學工作者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是中國綜合大學第一個開設生理學課程的教授,即使在動蕩的抗戰時期也從未停止過教學。記者了解到🧑🦯,1952年他被調到北京大學任教授兼人體及動物生理學教研室主任後🤸🏻♂️,就致力於創建國內第一個綜合性大學的生理學專業。
他十分重視提高教學質量🚮,數十年來隨著生理學的進展➛,不斷更新教學內容。1953年他編寫的《人體及動物生理學》成為教育部推薦的全國綜合性大學交流教材。結合學科的發展,1958年和1966年他曾兩次重新改寫再出版此書(1966年版沒有發行)。1979年他又接受教育部委托,為綜合性大學主編《基礎生理學》教科書。“這些教材都是編者們的心血結晶💍👨🌾,對教育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他為中國的生理學研究開拓了新的領域。”胡啟鵬說🧝🏻。
轉自《江西晨報》2014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