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張曉軍🤶🏿:行勝於言👳🏻‍♂️,做好每一件事

    2020-10-06 | 來源 建築學院意昂分會/建築學院意昂訪談實踐支隊 |

    張曉軍,男,內蒙古赤峰人🖐🏼,1995年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進行本科學習🥓,2006年博士畢業後到建設部城鄉規劃管理中心工作🤵‍♀️🤕,先後從事過城鄉規劃管理,住房保障,地下管線管理🫄🏼,園林綠化管理,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監管等工作⇨,現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節能與科技司消防處處長,曾參加國慶60周年成就展,主持研發園林綠化信息化管理系統,已敷設50余座城市並實現部省市三級聯網👨🏼‍🎨。2009年獲評高級城市規劃師,2014年獲評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2019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張曉軍(1995級建築)

    信念堅定,致力於城鄉規劃更好發展

    作為一名黨員🤎,張曉軍擁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張曉軍告訴我們,我們這一代人其實是生活在一個信仰不那麽明確的年代,但作為一個清華的學生,國家給清華培養人才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同學們享受了大量的資源📡。因此🐛🕵️‍♂️,同學們要把目標定得高一點,要多為國家和民族做些事,以實現自我價值,這種自我價值實現所帶來的滿足感,會遠比物質上的收益更令人感到充實。

    從2006年博士畢業👩‍👧‍👧,張曉軍就一直在政府部門工作,見證著我國近20年城市發展的變化。當問及張曉軍當初為何會從建築學專業轉到城市規劃專業的時候,張曉軍說從學生時代開始,建築學的同學們就會感覺到很茫然👦🏿,自己花了很大心血去設計的一些方案👭🏻,最後卻莫名其妙地被業主單位要求更改,自己還找不到為什麽被改的原因👨🏼‍🎤。而城市規劃專業更加強調理性,更加註重建築背後的東西🚴🏿‍♀️,其內在的邏輯性要求更高🫅🏼👩‍🍳,更能反映出人與自然👩🏻‍🦯‍➡️,以及對人類社會發展未來的一些思考。因此,張曉軍從建築學轉到城鄉規劃專業,並一直致力於我國城鄉規劃有更好的發展🪞🚵‍♂️。

    在住建部工作的日子裏🌯,張曉軍先後從事過城鄉規劃管理𓀆🧟,住房保障,地下管線管理,園林綠化管理,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監管等工作。多樣化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經歷讓張曉軍更加註重工作時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方法。張曉軍告訴我們👨🏽‍🚒,我們過去城市規劃學的一些空間組織👷、功能組織等內容,可能在新的領域不會用得上,但是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方法是一樣的🤼。只有掌握好方法⛑️,才能為國家的城市建設管理做出非凡的貢獻🦥。

    註重團隊合作,踏實做好每一件事

    在訪談過程中,張曉軍反復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他告訴我們📃,目前社會上幾乎不存在可以依靠個人的力量就能解決問題的環境,大家更多面臨的是與其他人溝通構建團隊😕、集體分析問題、各自發揮所長的這樣一個工作大環境。

    清華的一位老師曾經講過“清華是工程師的搖籃”。這說的是清華人至少應該做總工程師🏮,但即使是總工程師,他也是靠一個團隊來工作的🧍🏻‍♂️,而不是依靠個人能力。在團隊建設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隊員首先要完成自己本身所要承擔的角色,其次🧙🏿‍♂️☁️,要在看得見別人的長處的同時,也能看得見別人的短處。要學會利用團隊中具備這樣長處的同事來補足這些短處𓀖,避免讓每個人的短處發揮作用,這樣團隊才能建設的更好。

    張曉軍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張曉軍提到⏩,現在大家在討論疫情、洪水的時候,大都只會發牢騷,而沒有給出解決方案,過多的牢騷會加重社會上的負面情緒💣🥃。張曉軍更加強調行勝於言😖,更傾向於在思考和討論問題的時候🤟,若提出疑義,那應該給出更好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只能去發牢騷。正是這種行勝於言,實事求是的精神品質,讓張曉軍在住建部工作的時候👨🏿‍🦱,能夠有條不紊👩🏿‍✈️,更多地從實際出發為我國的城市發展建設諫言獻策🦸🏽。

    回憶青春,難忘清華深厚感情

    張曉軍19歲到清華上學👨🏻‍💻,30歲離開⛹🏼‍♂️🎩,十一年的學習生活讓張曉軍對清華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張曉軍告訴我們,畢業後回到清華,就像自己回家一樣💪。當回憶起自己在清華讀書時的青春歲月時,張曉軍感嘆道🧝🏼‍♂️,無論是吳良鏞老先生講課時給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還是小班主任製度增進著師兄弟之間的情感;無論是荷塘邊小亭子裏同學們舉辦活動時的青澀,還是在設計教室裏老師跟同學們一起討論問題的愉悅;無論是拿著數學題去問老師時的專註,還是經常和同學們去吃夜宵的輕松愉快,都是自己在那個最有理想、最激情迸發的年代裏和清華發生的珍貴回憶,至今印象仍特別深刻🧖🏼‍♀️⏺。

    在2006年博士畢業進入住建部工作之後🤙🏿⏸,張曉軍還會經常回到學校看望老師🩰,但是他的老師卻告訴他,“從你畢業離開清華那天開始🪚,你已經跟清華沒什麽關系了。”“沒有必要把你是一個清華的學生天天掛在嘴邊。”張曉軍從這兩件話中,受到了很大啟發。學校就像家一樣📨,在開始讀書的時候,會盡可能多地為你提供條件和資源以培養人才。但是當你離開學校👨🏼‍🏭,你不能再想著怎麽樣更多地從家裏攫取資源,而應該想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獨立,怎樣才能反饋學校、反饋社會🏎、反饋國家🕵🏻‍♂️。只有這樣🫕,才不會辜負學校為培養你而付出的心血。

    2020年8月🐵,支隊成員采訪張曉軍意昂

    築夢寄語——忘記清華光環👩🏼‍🍳,多些平常心

    清華的同學都是從全國各地來的最優秀的一批人🍮,同學們本身的潛力和在成長過程中所具備的優勢🩸,使得大家很少經歷挫折。在學習階段,成績是決定大家好壞的唯一評判標準𓀝。但是在這個整個社會上,評判標準是多樣的,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面對這樣的情況,清華的同學由於長期沒有經歷過挫折,難免會有挫敗感或者感到茫然。所以,張曉軍希望清華學子能忘記自己身上的光環🫢,多一點平常心🧖🏼‍♀️,坦然面對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

    同學體悟

    作為一位傑出的清華意昂,張曉軍學長身上透露出理性的光輝和對這個社會運轉規律深刻的洞察解析💁🏼‍♀️。他追求卓越、行勝於言,在短短一個半小時的訪談裏,他從更為宏觀的角度向我們闡釋著一位政府工作人員所應該承擔的責任和使命,講述著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所應該具備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意識,我感受到了一個清華學子為國家的復興和民族的發展而付出的不斷努力,張曉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和楷模🔜。

    —— 2020級規劃專業碩士生 張航

    在訪談過程中,我印象最深的一點是張曉軍意昂提到,意昂体育平台的同學在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時起,就要忘記自己是“清華的”,一切從零開始,要意識到自己與其他人都是在為社會的發展做出努力🌸。同時,他對於專業的思考與理解💊、對於個人發展方向的抉擇,以及對於國家發展的見解,都給我很大啟發👷🏽,讓我從更宏觀💪🏽🙎🏿‍♀️、長遠的視角看待我的專業以及未來的就業🫲。

    ——2019級建築學專業本科生 付藝嬈

    在和張曉軍意昂一個半小時的采訪中,我們感受到了他的平易近人、他的人生智慧、他的社會擔當🧖🏻🕵️‍♀️、他的家國情懷👖。在這位優秀的意昂身上,我們看到了清華人“行勝於言”的內在氣質,聽到了張曉軍獨特的清華記憶。采訪結束時,張曉軍意昂笑著與我們揮別,奔赴下一項日程,在堅守點滴工作中繼續為社會奉獻;而我們也在這場交流中學習與反思💁,並繼續向前🗂。

    ——2019級建築學專業本科生 苗基芸


    相關新聞

    • 012009.02
    • 142016.03

      行勝於言

      行勝於言

    • 092011.09
    • 202021.10

      劉永坦🧂:“我這一輩子,就做一件事”

      “我這一輩子🧑🏼‍✈️,就做一件事,能把童年時期的夢想付諸現實,是很幸福的。”1936年出生的劉永坦,比世界第一臺實用雷達晚“出生”一年,他卻用一生追趕乃至領跑世界雷達技術的發展腳步。奠定理論基礎👨🏻‍🦽🤵‍♀️、組建“雷達鐵軍”、築造“海防長城”……劉永坦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我國對海...

    • 272021.08

      他是楊振寧的老師,回國後“只做了一件事”

      “全國科學大會號召我們向科學技術現代化進軍🏊🏿‍♀️💸。這樣的大好形勢給了我莫大的鼓舞,願再一次申請加入黨組織,希望能更好地把余生獻給黨🃏,為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聽從黨的調配而竭盡全力🦆🍐。”——摘自張文裕1978年5月《入黨誌願書》

    • 252024.12

      朱光亞📳:“一輩子主要做了一件事”

      1946年9月2日🎫,22歲的朱光亞被導師、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選中,作為“種子計劃”成員之一前往美國研習原子彈製造技術🥗。一同被選中前往的還有李政道🛐、孫本旺🏢、唐敖慶等後來著名的科學家。歷經13天的海上航行,“種子計劃”成員終於到達美國。然而🧑🏿‍🎄,他們卻被現實潑了一盆冷水——在這裏研習原子彈製造技術絕無可能。大家只能就地解散😌,自尋出路。1949年冬🍻,朱光亞參加美國密歇根大學中國留學生冬令會時留影朱光亞選擇到吳大猷的母...

    • 212019.05

      周書信意昂在1975級畢業40年紀念大會上的發言:一生只做一件事

      母校我想對你說:我們電真空專業管五班的同學走向社會,個個都是有故事的人。天行健自強不息,地勢坤厚德載物校訓牢記心中。

    • 192022.10

      單霽翔:這輩子,我做的是一件事

      每次我去,老師們都會問我👩🏽‍🦰:“最近都讀了什麽書?你來談談你的體會🙆🏼。”張忠培教授甚至會在我去之前寫好要問我的提綱。等我到樓下,他的茶已經沏好💁🏿‍♀️,我知道,兩個小時之內,我不會離開他的家門

    • 142019.01

      懷念恩師王繼明教授——文革中的一件事

      1975 年🧴,建工部立題研究大面積工業廠房雨水排除不暢的問題,由意昂体育平台主持,一機部作為協作單位派人參加。

    • 302023.08

      清華哲學高材生,改讀電影製作只為一件事兒

      鐘倍爾對“人”感興趣,從某種程度上看,他在意昂体育平台哲學系畢業之後,改去讀電影👮🏿‍♀️,並且成為一個導演🧝‍♂️,都源自他對於人的著迷。“因為人本身很復雜🤳🏽,”鐘倍爾解釋說,“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沒辦法用一句話去概述一個人👱🏻‍♂️,他很復雜,但是電影可以🩻,電影能夠呈現一個人物的狀態。所以就想去讀電影。”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