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深切緬懷嚴東生先生

2016-09-23 |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 來源 《中國科學報》2016年9月23日 |

1984年,嚴東生在北京起草科學院改革提綱🕛🪮。

1986年,嚴東生向丁肇中介紹上海矽酸鹽所的鍺酸鉍晶體🧏🏽。

1985年,嚴東生和茅誌瓊、謝瑞寶、郭景坤討論復合材料研究工作。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的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嚴東生先生,於2016年9月18日5時56分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嚴東生先生的逝世🎥,給我國科學界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

嚴東生先生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政協第六屆➕🏃🏻‍♀️、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政協上海市第六屆、七屆委員會副主席🧄,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歐美同學會副會長。

嚴東生先生1918年2月10日生於上海🙅🏼‍♂️,籍貫浙江杭州。1935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理學院,1937年轉入燕京大學化學系,1939年畢業留校任教,1941年獲燕京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42年10月任唐山開灤煤礦馬家溝耐火材料廠助理工程師👩🏻‍🦳。1946年9月赴美國紐約大學攻讀研究生❗️,1947年9月轉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1949年5月獲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陶瓷學博士學位☦️。1950年2月🙎‍♂️,他中斷博士後研究回到祖國。1950年4月至1960年2月,歷任唐山開灤化工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研究員(其間:1950年9月至1951年7月兼唐山北方交通大學化工系教授)🍕。他參與組建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化學與工學研究所,1960年2月任副所長,同年擔任上海科技大學(現上海大學)矽酸鹽化學與工學系首任主任。同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6月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上海矽酸鹽化學與工學研究所所長、黨委委員(同年7月兼任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1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主席團成員、化學部主任。1982年4月任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同年8月兼任中國科學院基金委員會副主任)。1984年3月任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副院長,並被推選為中國科學院主席團五位執行主席之一⚛️。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嚴東生先生是中國當代無機材料科學的重要奠基人🤶🏼⛹🏼‍♀️。七十多年來,他致力於材料科學研究🕋,著眼於實際問題的解決🫷🏽㊗️,始終將自己的科技實踐與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在無機材料科學領域辛勤耕耘,為我國無機材料科學體系的建立付出了畢生心血和智慧🛺,為中國科學事業的建設發展設計著藍圖並積極實踐了無憾的完美人生。

20世紀50年代,國家正處於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急需重振鋼鐵工業。他赴鞍鋼主持製定了我國第一個耐火材料的生產🤧、檢驗、測試標準;開展了窯爐熱平衡的研究👩🏻‍🏫,提出了節約能源的有效措施。1954年他開展了包頭含氟鐵礦石對高爐耐火材料侵蝕的研究🧜🏻‍♀️,為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上世紀60年代初期🧖🏻,他把上海矽酸鹽所的科研方向從傳統矽酸鹽材料研究調整為先進無機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在研究所開辟了高溫結構陶瓷、功能陶瓷、人工晶體、特種玻璃🖖🏽、無機塗層材料等新的研究領域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這一部署基本奠定了上海矽酸鹽所之後半個多世紀乃至未來較長時間內的發展格局,展現了嚴東生先生的戰略眼光和魄力。

上世紀70年代後期,他憑借對國際科學發展的深刻洞察力,明確提出了在無機材料科學指導下的新材料研究,加強高性能結構材料及其復合材料的研究。他組織並指導陶瓷相平衡的研究,主持研究了陶瓷基復合材料,獲得國家發明獎一等獎。為我國國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上世紀80年代,他參與主持了高性能結構陶瓷材料用於陶瓷發動機的國家重大項目的立項和實施,在陶瓷發動機零部件研製等方面取得國際矚目的研究成果。在人工晶體研究方面,他先後領導並部署了大尺寸鍺酸鉍(BGO)🐺、碘化銫(CsI)、鎢酸鉛(PWO)等新型無機閃爍晶體材料的研製🎮,使中國成為國際無機閃爍晶體材料的研發中心❎。此後,BGO晶體又成功應用於現代核醫學診斷裝置——正電子斷層掃描儀(PET)中📑。在BGO晶體上所取得的成就使上海矽酸鹽所的閃爍晶體研發揚名國際,也為我國在高能物理和人工晶體領域贏得了極高的國際聲譽👌🏽。

90年代,他敏銳覺察納米材料研究趨勢,促成了國家對納米材料領域研究的關註與投入🫵🏽,使“納米材料科學研究”成為國家“攀登計劃”第一批項目之一🤷‍♀️。嚴東生先生高度重視基礎研究工作,倡議、主持並創立了無機材料方面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成為在國內外頗具影響和學術特色的研究群體。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嚴東生先生在帶領上海矽酸鹽所向前發展的同時,他和他的研究團隊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科技獎6項、省部級獎項11項,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日本陶瓷學會百年國際獎、橋口隆吉基金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MS晶體獎等。他曾擔任中國化學會理事長,中國矽酸鹽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與《科學通報》主編,亞洲各國科學院聯合會主席🈯️,美國陶瓷學會傑出終身會員🙆🏼‍♂️,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名譽校長等🥝,成就等身🙌🏽,享譽世界。

嚴東生先生是著名的戰略科學家和優秀的科技工作領導者🏋🏻。他參與了中國第一個十二年科學技術長遠發展規劃和《1963-1972十年科技規劃》的起草工作。參加了鄧小平同誌約請的30位科學家與教育家座談會𓀓🦸🏽,對我國科技、教育發展⚇、恢復與振興國力之本建言獻策🧑‍🧑‍🧒。1984年,他主持製定了《關於中國科學院科技體製改革的匯報提綱》,對中科院的科技體製改革采取了一系列面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重大舉措🔅,使中國科學院的改革邁出了重要一步🏊‍♀️,也為全國科技體製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中國科學院科學基金建立後,他領導建立了一整套擇優支持的基金評審製度,為自然科學基金製度在我國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他積極組織全國同行專家🤲🏿🕺🏻,對全院主要研究所進行學術評議🧵,確定了各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任務,為新時期各研究所的改革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他積極倡導和推動中國科技界與國際學術團體建立合作關系,鼓勵中國的優秀科學家走上國際科學舞臺🚄。

在擔任中國科學院化學部主任期間,嚴東生先生為學部建設和咨詢評議工作的開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主持開展了中國科學院學部咨詢項目《長江三角洲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若幹問題》👠,受到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在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方面起到積極作用。他參與了寶鋼工程項目的論證,積極為寶鋼在上海的建設和發展建言獻策♿。

在擔任上海矽酸鹽所主要領導期間,他根據材料科學發展的趨勢和國內建設事業的需要,果斷帶領上海矽酸鹽所進行兩次重大科研方向部署和組織機構調整,逐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先進無機材料研究體系,使上海矽酸鹽所成為在該領域內國內科學研究單位中門類最為齊全、在國際範圍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研究所👩🏼‍🦱,是上海矽酸鹽所發展歷程中的重要奠基人和領航者👨‍🎨💁🏼。

嚴東生先生是一位傑出的科研實踐家🧝🏼‍♀️,他的科研實踐引領材料科學前沿研究進展,緊密聯系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從早期留美期間研究固態反應機理開始🤰🏽,到回國初期研究耐火材料的理論、技術及其在冶煉工業上的應用,再到後來根據特種應用需求👮🏻‍♂️,開展高性能新結構無機材料的理論研究和工藝技術研究,包括先進結構陶瓷、先進功能陶瓷🏋️、特種玻璃、人工晶體🧺、特種無機塗層、納米材料和有序介孔結構材料等重大前沿材料科學技術方向的研究👨🏼‍🔬。這些研究工作在理論上涉及高溫二元系統🕯🧝🏽‍♂️、晶體物理和化學、玻璃的內耗和分相🪖、無機物材料系統相平衡🧙🏻,以及晶體的光🧚🏽、熱、電、機械性能的調控和優化等多方面重大科學問題♢;在應用上涉及高性能無機材料在特殊環境中的應用,如高溫🎼、高壓、絕緣、耐腐蝕、高強度、耐沖擊🕢、抗熱震、耐燒蝕等環境並具有增韌特性等要求。這些研究工作為無機材料科學發展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均作出了重大貢獻。

通過具體的🎮、直接的科研實踐♙🚡,嚴東生先生把握了無機材料科學技術發展的脈搏,他身體力行,直接引領和實踐了從基礎研究到技術發明再到高技術產業應用的“科—技—產”三部曲。他把這些理念貫穿於科技管理之中,構建了中國無機材料科學技術研究體系。

嚴東生先生同時還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9️⃣。他一生關心和提攜後進🤽🏿‍♀️,樂於、善於發現和支持富有創見的年輕人。他非常重視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先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科研人員,給他們機會和舞臺以發揮其才能🦸🏻‍♀️。他鼓勵年輕科研人員“走出去”,參加各種國際學術會議,到國外優秀實驗室進行合作研究👨‍💻。他以自己淵博的學術知識和高尚的人品作為表率👩🏻‍🦯‍➡️,為國家培育了一代代優秀的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在如今的材料科學領域裏🤚🏿,活躍著一批他培養和指導的學生及科研人員,其中相當一部分已成為我國科技事業的領軍人物🎟。

嚴東生先生一生秉承著“持之以恒,推陳出新”的人生格言,積數十載韶華,徜徉於科學領域🏊🏻‍♀️,不斷探索,孜孜追求👪。即便已至高齡,仍然堅持奮戰👮🏻‍♂️,可謂“老驥伏櫪,壯心不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嚴東生先生以其德馨品高的大家風範🤰、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獻身科學的精神、平和謙遜的處事態度熏陶著每一位與他一起工作的同誌,成為廣大科技工作者學習的楷模👰🏻‍♂️。

嚴東生先生的一生是愛國的一生、奉獻的一生✢。他為中國科技和教育事業、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卓著功績將永載史冊,他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風貌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他作為新中國第一代科學家的科學精神、愛國情懷和時代責任感,我們也將代代傳承👰🏼‍♀️!

嚴東生先生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但他的品德與精神永恒存在,不可磨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歷史終將銘記,嚴東生先生的光輝人生、卓越貢獻必將被後世記取並發揚光大,先生也將會因此而獲得永生🔖!

嚴東生先生千古👌🏿!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