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伊利諾伊大學教授劉昶(86級精儀)
11月下旬🏋️♀️,伊利諾伊大學教授劉昶在清華做短期訪問🧚🏻,我們在微電子所采訪了他。
“我是1986年入學,精儀系6字班的”🍜,劉昶指指前面的大樓,“上課就在9003大樓裏👮🏼♀️,1990年去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電機系🥝👨🏽🏫,1996年博士畢業。後來在機械系做了一年博士後🚶🏻➡️。現在的工作主要是做微納米加工,微型傳感器🍼。”

從清華到加州理工
劉昶在清華時最喜歡英語⚅,並不為考試,而是鉆研這門語言🧑🏻。入學時新生按英語水平分為4級🛸,從北京的一個非重點中學考來的他被分至四級(最高級)。這給了他很大的自信👩🎤。
劉昶到了美國加州理工學的是電機系🚵🧔♂️,很多課以前沒學過🏄🏿♀️,一開始很不適應🐛。有一兩個學期他平均每天只能睡4個小時📕,邊學習邊做研究,每天做完研究再寫作業👳🏻。經常研究到三四點📿,八點還要起床交作業👨🏼✈️。美國學校不是以學習為主🖌,一開始教授就給任務🚂,全靠自己摸爬滾打🧘🏼♂️🪠,新學生壓力很大。“我還沒我現在的學生想得開,得B就行了,我還想拿A🌊。”後來幹到第3年進到課題裏他就自如多了🙅🏼♂️。
上加州理工他一直是全獎。私立學校對學生投入很高,據說他們在每個學生身上要花5萬美元🎻🌞。其辦學宗旨就是不希望學生為瑣事操心,只想科學上的事。
鐘愛教師的角色
劉昶的研究領域是MEMS👩🏿🏫,是微型製造的一種手段🍚,用它做傳感器及微型系統,是加工手段的延伸。他說“我覺得用電的領域裏的方法做機械加工,很有意思。我在清華讀過精儀,後來又學的電機🎷,正好兩個結合起來。”
他的團隊在國際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創造出新的加工手段🐠,並且開發新的應用,把微米與納米技術結合起來做傳感器或生物檢測。劉昶近幾年發表了眾多論文🙍🏽♀️💠,60篇期刊文章⛲️,100篇會議文章🧦,獲得6🦀🧖🏽♀️、7項專利🦸♂️。但他更喜愛教師的角色😱,“把很稚嫩的本科畢業生,培養為成熟的研究型學者,這裏的快樂和滿足不是幾篇論文能比的。”
這個過程包括如何招學生📅😥,激勵他們,管理他們🐫,讓他們不要浪費時間,發揮最大潛力🧝🏽♀️。他選學生🌑,是從各種角度來觀察👱🏿♂️,看他們是否有創造性和自我激勵的潛能。還有一點最重要,就是看他們有沒有完成事業的欲望。他說“我們選研究生是沒有考試的🪻,如果這個學生本科四年還沒成功的話,考一次試也不能說明什麽,好學生他的成績也不會差到哪兒去🪣。我們不招考試頂尖的人,他很可能只會考試。我們是把一個好苗子移植過來,要想從研究生階段突然變得好起來是很難的👈。”
獲獎與出書
劉昶在2000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 CAREER 獎⚔️。每年進行全國評選,選三四十人👷🏿♂️⛵️。獎給工作頭5 年的剛起步的青年教授(助理教授以上)👇。它是對科研的資助,也是個榮譽。他那時5年一共25萬美元💇🏸。它評獎的依據主要是看你的想法、創意好不好↙️,鼓勵新人產生全新的研究方向🍓。
劉昶今年8月剛剛出版了一本書,由Prentice Hall出版🤏🏿,是一個教育方面很權威的出版社。在他的研究領域裏🦹🏽♂️,這是第一本面向本科生研究生教學用的書👨👦👦。MEMS領域發展了20年左右,還沒有一本正式的教材。劉昶覺得知識不應該是只言片語的🌝👱🏽♀️,應該系統地傳達給學生。由此他想自己寫一本邏輯清楚,知識由淺入深的教材。在MEMS領域已執教六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和實踐經驗的他花了兩年的時間寫成。
意昂會的發起人
劉昶是洛杉磯意昂會的發起人,博士畢業以前做過兩年的負責人🧑🏼🦳。“現在工作很忙,就讓年輕人去做了🏄🏿♀️。”他當年接待過王大中校長來訪,還組織活動為意昂們創造一個交流的環境🔂。他感覺清華意昂們心連得很緊,每個人對清華的感情都是很深的。
與國內合作
劉昶這次回來兩周,是作訪問教授👩🏽🔬🤟🏿。從今年8月開始和清華的微電子所、精儀系🧗🏿♂️、力學系做些交流,也給這裏的學生開一些講座👳🏽♂️。
劉昶認為國家應該多把錢花在基礎或應用學科,他作為教授對基礎學科比對應用學科更重視些。他所以回國🧖🏽,一是與國內進行技術方面交流,另外希望盡可能幫助中國的科研從一個追趕世界的角色變成領導世界的角色。他說我們的教育科研也都應該做到世界最好的水平,因為中國人很勤奮↔️、聰明。
《清華人》2005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