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蓽路春風 功勛卓著──記中國半導體器件物理和光電子學開拓者高鼎三

2021-08-04 | 沈俊鴻 |

20014月🗼,一位87歲高齡的老人🧑‍✈️,在闊別江蘇江陰半個多世紀後重返故地🧉🦷。

54年前,他曾回來與江陰和外婆告別👂🏻,然後遠涉重洋,留學美國💆🏽📢。8年後,他沖破阻力🧑🏼‍🚀➿,毅然歸來🧝🏼🥺,報效祖國♒️。40多個春秋♙,他執教於學府講臺,攀登於技術高峰,嘔心於科學殿堂。他對我國光電子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譽為中國半導體科學研究的奠基人、“鋪路石”。

鬥轉星移,今非昔比。新世紀的第一個春天🧒,當他重新踏上江陰這塊土地🏷,一個繁榮🛁、昌盛、文明、整潔的新港城展現在面前🧙🏿,他激動不已👱‍♀️,心潮難平🫷🏿。在江陰的幾天裏👨🏼‍🏭,他尋覓著留在他記憶中的歷史痕跡,追索著刻在他腦海中的滄桑舊事;他忘不了在這裏度過的那段歲月🤳🏿,忘不了在這裏經歷的人生轉折;他仍記得當年的江陰城墻913步長,他坦陳閻應元率領江陰人民浴血抗清守城81天的悲壯史詩對他影響極大、印象極深🙌。盡管江陰並非他的原籍⬅️,但是他卻視揚子江畔的這方水土為故鄉🧑🏿‍⚕️,以江陰人自居,甚至情真意切地表示,一旦讓他退休,希望能在這裏度過他的余生。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學電子工程系名譽主任高鼎三教授。

高鼎三院士

苦寒梅香

高鼎三1914年生於上海🥁,其父是江蘇宜興丁蜀鎮人。在他一歲半的時候,父親慘淡經營的陶器店難以為繼🤦🏻‍♂️,便只身北上另謀生路。母親帶著三個孩子回到娘家江陰,在關帝廟附近租下房子,靠一架縫紉機起早熬夜為人家加工衣服維持生計。高鼎三5歲那年🐼👈🏼,10歲的大哥在貧寒中因病夭亡,他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難以愈合的創傷。

靠著外祖母的體貼和幾位舅舅的資助,高鼎三在7歲那年和二哥跨進了江陰觀音寺小學的校門。生活的艱難成為激勵他們刻苦學習的動力😘。他和二哥的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那時候,除了母親和外祖母外,姨母曹簡禹是他們最親近的人🚡,兄弟倆最喜歡聽她講特洛伊戰爭🛀🏼、木馬計🧉、人面獅身等希臘故事🤾🏼‍♂️,那些古今中外的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傳給他們知識,帶給他們歡樂。

在觀音寺小學讀了一年書🙎🏻‍♀️,母親又帶著他們離開江陰,到北京和父親團聚。盡管生活依然清苦,但高鼎三又有了讀書的機會🥎,北京師範大學幾個好心的學生🌴,自發為念不起書的窮孩子辦了一所平民小學💆🏿‍♂️,不收學費。高鼎三憑借其聰慧和刻苦🤵🏿‍♀️,學習成績在班上常常是第一名,深受師長們的喜愛。一位叫胡問軒的教師特地獎給他一個青銅墨盒💻🙇🏽,上面鐫有“鼎三學弟清玩”。這個紀念品高鼎三珍藏了70余年。

在北京期間,家中常常揭不開鍋👰‍♀️🧑‍🎓,只得靠典當糊口,三年裏一共66張當票。父親的店鋪又一次破產後,舉家出關,投奔東北營口的伯父。在高鼎三的記憶裏◽️,這時候的家境更是困苦不堪,吃的是高粱米,連下飯的菜也沒有🌶,有時在高粱米飯裏倒點醬油,已經算是奢侈的了💃🏽,還免不了被母親嘮叨幾句。

在營口呆了一年🤽🏿,實在熬不下去了,母親帶著他們兄妹4個又回到了江陰👨‍👨‍👧‍👦。這一年春節過後,13歲的高鼎三被二舅帶到常州,進南大街“天綸和”綢布店當學徒。每天黎明即起💂‍♂️,下門板🧑🏻‍🦰、打水、掃地⚫️、擦櫃臺,清洗茶壺茶碗以及款待貴客用的水煙具。店裏4個學徒中,他最小💃🏼🧘🏻‍♀️,由於他不善交際🛃,不會討好師傅,因而別人不願幹的臟活累活都由他幹。

盡管離開課堂當了學徒,高鼎三卻見縫插針,堅持學習⏭。白天站櫃臺,每天的報紙他都翻個遍,晚上打烊後他便練習書法。更令他欣喜的是🤵🏽🧑‍🧒,16歲那年👰🏽,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函授英文科學習的二哥,介紹他報名函授國文科。於是他邊打工邊學習,漸漸地,不僅寫文章有了長進🧖🏻‍♂️,居然還能試著填詞作詩。這期間,他得以涉獵文史哲等社科領域,對歷史知識尤感興趣🐦‍🔥🙆🏻‍♀️。

4年後學徒滿師🏌🏿‍♀️,高鼎三成了店裏的小職員,老板看他厚道勤快🚴🏽‍♂️,上進心強,又寫得一手好字,便安排他管帳、盤倉,收發往來錢款等🧞‍♂️📓,工錢由每月三毛漲到每月兩塊大洋🎗。就這樣,他在綢布店幹了7年。

17歲的高鼎三在常州天綸和綢布店

1933年🧑🏼‍🤝‍🧑🏼,上海“一•二八”抗戰後,市場蕭條,滬寧線一帶許多店鋪都開不下去了,高鼎三所在的“天綸和”綢布店也隨之倒閉。

峰回路轉

失了業的高鼎三異常苦悶🤵🏿‍♀️,他住在二舅家,沒事幹,便練字填詞消磨時光。正在這時,姨母曹簡禹從美國留學歸來👩‍⚕️🔚,問他今後打算怎麽辦🙅🏼‍♂️。高鼎三表示還想念書,姨母認為他有誌氣🚶‍➡️,便鼓勵他:“一個人要有理想,就是幻想也好。有理想🙅🏻‍♂️🐑,就有可能實現。沒有理想🧎,一事無成。”

姨母把高鼎三從常州帶回了江陰,並建議他報考上海大同大學附中🤝,繼續學業。此時的高鼎三已20歲🎰,可是算起來連小學都沒讀完,如今卻要去考高中👩‍👩‍👧‍👧,尤其是英語📇、物理、化學、代數🕞、幾何等課程從未接觸過。姨母為他提供了教科書🧩,幫助他製訂了學習計劃,並教了他十幾天英語,給他開了個頭,然後就去上海教書了。在姨母的鼓勵下,高鼎三開始以驚人的毅力埋頭自學。功夫不負苦心人👂🏻✫,憑借過人的天賦和勤奮🧑‍🦽‍➡️,高鼎三硬是在半年多的時間裏自學完初中全部課程。

1934年,高鼎三終於考取上海大同大學附屬高中🫵🏽⚀,而英語竟然還考了個第二名🫲🏼。校長對這位奇才大為贊嘆,不僅破例允許這位大齡學生在校內半工半讀🧏🏽‍♂️,而且還免了他的學費。由於他品學兼優😼,出類拔萃,第二學期住宿費也免了,第三學期還免了體育費、實驗費和圖書館費,到了第五學期更是把夥食費都全免了🧔。三年間,高鼎三紮紮實實地學完了高中課程,以優異成績畢業🦻🏼。

高鼎三高中畢業照(1936年)

1937年夏,正當高鼎三考取上海交通大學和“吳蘊初清寒教育基金”時,“八•一三”事變爆發👩‍🦼,不久𓀆😜,上海淪陷。於是,高鼎三流亡武漢大學物理系借讀。一年後,日軍逼近武漢📯,武大遷往後方。高鼎三懷著一腔救國熱忱😧,投筆從戎,考入“中央軍官學校”(前身即黃埔軍校)🤏🏻,不料👳🏼🈯️,一星期後⛔️,因眼睛近視射擊打不中靶不得不退學。

高鼎三在西南聯大(1939年)

此後ℹ️🔱,高鼎三歷盡艱辛⛰,經四川樂山輾轉到達昆明,轉入西南聯大。當時🙅🏽‍♀️,處於戰爭時期的學習環境十分艱苦。下雨天在簡陋的教室上課,教授要放開喉嚨大聲講,才能蓋住外面的風聲雨聲。吃飯時👨🏿‍⚕️,米飯裏滿是沙子。日軍飛機來轟炸時,還得跑警報🔦,有一次,學生住的草房給炸了。盡管如此,在“剛毅堅卓”這一校訓勉勵下🏃‍➡️,高鼎三和同學們滿懷“千秋恥👈🏽,終當雪”的愛國激情🖕🏼,學習的氛圍特別濃🐴。

西南聯大全班同學和周培源一家合影

在聯大教室前

在聯大宿舍前

1941年,高鼎三從西南聯大物理系畢業。時任西南聯大理學院院長兼物理系主任的吳有訓正負責主編“中央研究院”刊物《科學記錄》🏌🏿‍♂️,他十分賞識高鼎三🧑🏼‍🎓,邀請高鼎三當他的助手,擔任《科學記錄》助理編輯,兼西南聯大物理系義務助教。這期間,高鼎三經西南聯大物理系同班同學王代璠介紹,與他的妹妹、長沙籍姑娘王代薔相識。1944年🏃🏻‍♂️‍➡️,已是而立之年的高鼎三與王代薔在昆明結婚。翌年5月❤️‍,女兒高羅以出生。不久,傳來了日本投降的消息👨🏿‍🏭,西南聯大校區一片歡騰,高鼎三和師生們終於興高采烈地迎來了抗戰勝利的一天👳🏼。

留學生涯

1946年,高鼎三攜妻子👨🏽‍✈️、女兒離開昆明👩🏼‍🎤,從重慶乘船順流而下,到了南京🙅🏽‍♀️,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總部。第二年2月,兒子高路加在南京誕生。抱負遠大的高鼎三沒有沉溺於溫馨的小家庭,他決定爭取出國深造。這年秋天,在全國眾多學子的激烈競爭中🏄🏻‍♂️,他脫穎而出,如願考取公費留美。

出國前👋🏼,高鼎三將妻子王代薔和兩個孩子送回她的老家長沙。畢業於湖南省立女子師範學校的王代薔出身書香門第🦣,自幼父母雙亡。她的父親、叔父早年均留學日本👩🏻‍🦼‍➡️。曾任翰林院編修、國子監祭酒、嶽麓書院山長🤏🏻,並在擔任江蘇學政駐節江陰期間創辦了南菁書局的王先謙,則是她祖父的同輩兄弟。高鼎三留美8年間🧕🏼,剛毅、賢淑的王代薔帶著一雙年幼的子女𓀌,在家鄉王家祠堂教書度日👵🏼。

將妻子兒女安置好以後🙇🏼🤹,高鼎三又特地回到江陰,與外祖母等親人告別,與從小哺育他成長的這塊熱土告別。194711月🦸🏻‍♀️📘,高鼎三和赴美求學的其他中國學生一起乘坐美國“美琪將軍號”輪船駛離上海港🚂🐫,這是國民黨撤出大陸前的最後一批公費留學生🧑🏿‍🍳。半個多月後🧜🏼‍♀️,“美琪將軍號”抵達舊金山💇🏻‍♂️。

194711月,高鼎三乘美琪將軍號赴美

高鼎三進入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院攻讀物理專業💺。一年後🎎,國內經費因時局動蕩而斷絕,他只得通過任兼職助教解決學費來源💑,並在校內打工維持日常生活🤜🏽。

留學時在加大鐘塔前留影

當時,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正執教於加州大學👲🏼,這位看上去頗有西方紳士風度的常州籍博士,經常邀請高鼎三和其他中國留學生一起去家裏作客,後來還讓高鼎三在他家住了一年多🍣。趙元任的夫人楊步偉是一位豪爽🏟、開朗的知識女性,每當家中有客人留飯,她往往親自下廚招待。

酷愛音樂的趙元任彈得一手好鋼琴🔌🦝,當他在鋼琴前坐下🛀🏼,音樂的旋律在他的手指下響起時⏲,高鼎三和同學們便跟著唱了起來。那時候,他們最愛唱的一首歌曲是《教我如何不想她》。當年,趙元任的好友劉半農留學倫敦🪰,他以發自肺腑的思鄉愛國之情寫下了這首詩歌,同在歐洲留學的趙元任為之譜上曲♿️,從此,這首動人的歌曲在海內外廣泛傳唱。

“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

微風吹動了我的頭發,教我如何不想她🤩?

……

枯樹在冷風裏搖,野火在暮色中燒。

西天還有些兒殘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在留學美國的那些日子裏,每當高鼎三唱起這首歌,心中便蕩漾起對祖國👳🏿‍♂️📯、對親人的無限思念之情𓀂。

高鼎三在寓所前(1948109日)

1949年秋,當新中國誕生的消息從大洋彼岸傳來🥸,海外學子高鼎三感到極其振奮。他打定主意👨🏽‍🚒,待學業完成🙍🏼‍♀️,即回去參加新中國的建設。後來,在舊金山唐人街一家電影院,他第一次看到大型紀錄片《新中國》,當銀幕上出現毛主席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場景🙅🏼‍♂️,他激動得熱淚盈眶🕵🏻。

1951年🎰,高鼎三以出色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後🎰,開始攻讀博士學位。誰知此時的中美關系因朝鮮戰爭的升級而日趨緊張,美國政府聲稱,不允許在美國攻讀理工科的中國留學生回國✡︎,並許諾對願意留下的將發給學習經費。然而𓀙,性格內向的高鼎三在壓力和誘惑面前卻公開聲明:“我既不要你的錢,也不受你的約束和擺布🔛,我一定要回到祖國去!”作為加州大學中國學生會副理事長🥷,他積極組織並參與留學生爭取回國的鬥爭👃🏽,他們給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寫信,要求允許返國。

眼看攻讀博士學位已進入最後階段,即將舉行論文答辯,卻由於他回國的態度十分堅決,與導師失和。高鼎三義無反顧,憤然放棄博士學位🍶,於1953年夏中斷學業♦️,離開學校🧁,進洛杉磯美國國際整流器公司任研究員。

赤子歸國

高鼎三就職的公司主要生產硒整流器🆒,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市場占有率很高。正值不惑之年的高鼎三是美國名牌大學的高材生,進公司後從事的高新技術正好與他的專業對口🙋🏽,為他施展才華提供了用武之地。由他主持研製的新型半導體大功率整流器獲得成功👿,後來被用於美國火箭發動機以及化學工業、自動控製系統中。德籍猶太人老板對他出色的工作深為賞識🎾,一年半內連續給他4次加薪🪡,並一再表示要給他把薪金加到公司最高檔,還催促他把夫人🧜🏿‍♀️、孩子接到美國來,由公司負責請律師辦理有關法律手續,並支付全部旅費和安家費📪。

然而😢,高鼎三“身在曹營心向漢”,如此豐厚的待遇、優越的條件🍀、輝煌的前程並沒有能留住他的心。祖國正在加快經濟建設的消息傳來,更使他迫切要求回國⚡️。他多次向美國移民局交涉🚢🖕🏻,並且又向美國新任總統艾森豪威爾寫信🧬,表達要求回國的意願👝。與此同時,他的妻子王代薔在國內也給周恩來總理寫信,希望能為高鼎三回國提供幫助。

19544月,日內瓦會議召開,中美開始大使級談判👨🏻‍💻。在談判桌上,中國國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向美方嚴正提出了中國平民返回祖國的問題。在此後的談判中🖕🏿,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從美國夾帶回來的一封信函和高鼎三的妻子王代薔等中國留學生家屬寫給周總理的信件,成為美方阻撓中國留美人員回國的證據🧘‍♀️。經多方交涉,美國在巨大的壓力下終於同意在美的中國科學家及留學生回國。

19555月✩,高鼎三放棄優裕的工作、生活條件,毅然踏上歸途,6月終於回到了魂牽夢繞的祖國🧑🏻‍🦼‍➡️。他從廣州直奔長沙🚵🏿‍♂️,與分別了8年的妻子兒女團聚👩🏻‍🚒,然後攜全家前往首都北京,到教育部接受工作分配。

19555月,高鼎三在回國的船上

當時,位於長春的東北人民大學(現吉林大學)物理系教授朱光亞剛被中央調去參加研製原子彈,教育部向校長匡亞明許諾,今後有物理專業的留美學生回國,第一位便分配去接替朱光亞的工作。正好此時高鼎三從美國回來🙆🏼‍♂️👩🏼‍🦱,而他的母親、兄弟🛠、妹妹又都生活在沈陽,因此,教育部希望他能去東北人民大學🏍。其時👳🏿‍♂️,中科院、復旦大學、南開大學等一些條件優越的院校都熱誠地邀請高鼎三去工作✷,他本來可以從中任選一個單位,而他卻表示完全服從組織分配,毅然決定去條件還很艱苦的東北人民大學工作👽。

是年9月♠️,高鼎三帶著妻子兒女前往東北任教,火車到達長春時,已是晚上,天空中正下著雨,出了站臺💁🏽‍♂️🧙🏻,高鼎三雇了一輛馬車去學校。夜幕中,當年戰爭期間留下的斷壁殘墻不時地映入他的眼簾。就在這塊曾經彌漫著硝煙的土地上,高鼎三紮下根來🙆🏻‍♂️,開始了他那漫長的教研生涯。

蓽路春風

二十世紀50年代初,半導體研究和應用開始在世界範圍內成為尖端科學領域的一門課題🩺,處於領先地位的美國也才剛剛起步,而我國當時在這一領域幾乎一片空白。

從美國回來的高鼎三深知半導體技術的重要性及其廣闊前景🏑🧤,1956年初,在北京中國物理學會會議上,他率先提出我國應盡快在半導體領域開展研究,爭取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半導體研究小組(1957年)

在學校的全力支持下📽,以高鼎三為首的科研小組邁出了半導體研究的第一步🙇🏼‍♀️。與他工作過的美國國際整流器公司相比,這裏的實驗條件差多了,但是🌛🤥,一想到這是為自己的祖國在幹,困難再多,他也毫不畏縮。他顧不得吃飯睡覺🕯,分不清白天黑夜,實驗室早就成了他的第二個家🧑‍💼。他帶領小組成員自己動手🍭,因陋就簡👲,千方百計配齊了所需的實驗設備。當時🦗,實驗中最最關鍵的原材料鍺單晶體國內尚未研製出來🧄🧜🏼‍♀️,高鼎三毫不猶豫地無償捐獻出他從美國帶回來的極其貴重的鍺單晶片。1956325日,高鼎三和他的夥伴們終於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個鍺大功率整流器,揭開了我國半導體研究的序幕。消息傳出,舉國振奮。當時《人民日報》等全國省級以上的報紙紛紛進行了報道,並刊登了照片🙂‍↕️,電影製片廠還特地拍了新聞紀錄片。

緊接著,他們又馬不停蹄地相繼研製成功點接觸二極管Ⓜ️、三極管,這些研究成果均達到了當時世界先進水平。以高鼎三為首的半導體研究小組向當年黨中央提出的全國12年科學規劃獻上了一份厚禮。從此,半導體器件材料的研製在全國範圍內蓬勃展開。

19593月,高鼎三創建了全國高校第一個半導體系(90年代改為電子工程系)📪🤽🏿‍♀️,並擔任這個系的主任達30余年之久。同年,他還倡導籌建了長春市半導體廠,並創辦了中國科學院吉林分院半導體研究所(現中科院長春物理研究所)。他在教學實踐中提出理化結合和理工結合的辦系方針,並把獨特的教學、科研觀念融入實際工作🏄🏻‍♂️,將學校與科研所、工廠聯合起來,形成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體系,從而使他所主持的半導體系成為我國培養半導體專業人才最多的教學基地。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他帶出來的學生素以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踏實的工作作風著稱。

他在教學🏃🏻‍♀️‍➡️、科研實踐中編寫的《晶體管原理講義》,作為我國半導體領域的開山之作👍,既闡述了基本原理,又講解了具體工藝🚽,堪稱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典範,出版後成為國內眾多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半導體生產企業的權威教材。為了讓學生們拓寬視野,他還與助手合譯了史密斯所著《半導體》一書。

1962年,高鼎三指導研究生展開“矽大功率整流器及擴散技術、晶體外延生長技術和光刻技術”課題研究🧔🏿‍♂️。在第二年召開的全國首屆半導體器件會議上,吉林大學半導體系的這一國內首創項目👩🏼‍🔬,被評價為全國同類工作的最佳水平👦。1964年,高鼎三領導的半導體系又在國內首次用液相外延生長法製成同質結半導體激光器。

觸覺敏銳的高鼎三並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果,他十分註重了解和捕捉海內外動態,密切跟蹤國際先進信息,不斷為他的學生開設新課。早在1958年🧏‍♀️,他便帶領畢業生對鍺光電二極管📳、光敏及熱敏電阻等課題展開研究👨‍🚒👩🏻‍🦳。來校訪問的蘇聯專家桑都諾娃對他們的研究課題如此廣泛尤其是已經涉及光電子(砷化镓)領域感到驚訝🙌🏽。1964年,在高鼎三的倡導下🧏🏽‍♀️,吉林大學半導體系的科研方向開始逐步向光電子學領域轉移🤘🏽。

遠見卓識

正當高鼎三滿懷報國熱情🏟🧈,在教學🙃、科研中捷報頻傳之際👐,“文化大革命”風暴驟起,席卷全國。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劫難中,廣大知識分子被作為“臭老九”、“反動學術權威”遭受沖擊和迫害。心懷叵測的“四人幫”為了給周總理羅織罪名,妄圖把1954年日內瓦會議後得以回國的留美學生統統打成“特務集團”成員,高鼎三同樣未能倖免👨‍🦯,他被作為“特嫌”遭到隔離審查,後來🙎🏻‍♂️,夫婦倆又被下放農村,落戶吉林市郊縣務農💖。所幸兩年後,因上級下達的一項科研任務需要他去完成,這才讓他從農村返回學校。

胸懷坦蕩的高鼎三沒有計較運動中受到的委曲,他又回到實驗室,投入他所鐘愛的科研工作👩🏿‍🦳。1976年🏃‍♂️‍➡️,他主持並親自參加國內第一個室溫連續工作的鋅擴散砷化镓平面條形雙異質結激光器的研製獲得成功。“四人幫”被粉碎後,這一重大成果在1978年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上獲得大金獎。

鄧小平關於“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講話,使全國的科技工作者如沐春風,如聞戰鼓。年過花甲的高鼎三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去。為了培養年輕人才,他甘為雲梯😟🖋,甘當尖兵🧥,他總是把剛開不久的新課或研究課題讓給助手或學生,而自己再去開新課,探索新課題。同事和學生都贊嘆高鼎三做的是篳路藍縷的工作。每當發表文章,或是項目鑒定、成果獲獎時,淡泊名利的高鼎三總是把自己的名字署在最後💌。而涉及到學術爭論,他卻勇往直前🛀🏻,從不畏縮🚣🏻‍♂️。

1978年冬,在教育部召開的全國高教科學規劃會議上,許多專家都紛紛強調微電子的重要,而獨具慧眼的高鼎三一言千鼎,他提出不可忽略影響21世紀人類進程的還將有光電子學和光電子技術。在他積極爭取下,光電子學被列入了規劃💇🏽‍♀️👩🏻‍🔬,並為系裏獲得迄今為止最多的一次性資助63萬元,從而以此為契機,開辟了光電子研究這一重大課題。

20世紀80年代👏🏻,高鼎三在做實驗

1980年,在高鼎三主持下,吉林大學半導體系在國內首次研製成長波長雙異質結激光器🧑🏿‍🎄。1983年又在國際上首次研製成波導互補激光器🏌🏻‍♀️,這項世界首創的重大成果榮獲我國科技界最高榮譽國家發明獎。

盡管光電子領域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光電子技術卻尚未列入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之中⚠️。1986年,在國務院召開的“863”高技術會議上,作為課題討論的參與者,高鼎三深刻地闡述了光電子在未來高科技領域的研究✍️、應用價值🗻,並詳細論述了美國、日本、西歐光電子技術發展的水平及戰略👂🏻,他大聲疾呼✮,忽略光電子,將來要吃大虧,要拖我國現代化的後腿🔲!在他的力促下,此次會議終於將光電子技術研究列為“863”高科技發展的主題項目🟣。

19875月,高鼎三又積極推動並受命主持由吉林大學、意昂体育平台及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組建的我國唯一的集成光電子學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實驗室的創建,成為我國在光電子研究領域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裏程碑🧑🏻‍🎓。

高鼎三在辦公室(1988年)

此後🧘🏻‍♀️,人們從美國的星球大戰🧑‍🧒‍🧒、歐洲的尤裏卡計劃、世界範圍內信息高速公路的飛躍發展中🪸,越來越感受到光電子技術發揮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海灣戰爭打響以後🪃,國際上盛傳“光電子打敗了微電子”🤹。人們發現,正是有了光電子技術的大力推廣🥌、應用,才使我們今天生活的這個世界如此色彩斑斕😩。實踐驗證了高鼎三教授當年執著進言的預見性和科學性🦑。

老驥伏櫪

“壯心未與年俱老”、“不用揚鞭自奮蹄”。改革開放為我國科技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年逾古稀的高鼎三愈發顯得老當益壯。“七五”期間他與同事、學生承擔的國家科委“863”計劃項目“可見光激光器”及其它科技成果,多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上世紀90年代🫖,高鼎三指導博士生開展了大功率光控雙向晶閘管的研製🕵🏻‍♂️。他主持的科技項目碩果累累,頻頻獲得國家部委以上科技獎,並在國內外學術雜誌上發表論文100余篇。

為了加強與國際同行的交流👩‍⚕️,他先後於1979年去荷蘭,1981年赴舊金山,1988年飛往洛杉磯,出席“光纖通信與光電子學國際學術會議”🤦🏽‍♂️。90年代,他還先後接待了來訪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日本半導體器件專家江崎、美國物理學家楊振寧等各國著名學者👩🏻👩🏿‍💼。

重返伯克利加大(1981年)

卓越的成就使高鼎三在學術界享有崇高的威望𓀊,並贏得了“德高望重,功勛卓著”的贊譽。吉林大學40周年校慶時特地向他贈上“蓽路春風”光榮匾😝。1994724日,在他生日那天,吉林大學電子工程系舉辦了“熱烈慶祝建系35周年、祝賀高鼎三教授80壽辰”的紀念活動👐🏻。中國科學院三位院士發來賀電🦸‍♂️:“在您的關懷指導下🙍🏼‍♀️,我國的光電子事業從開放實驗室到‘863’計劃有了重大的發展🦽,這一切都是與您的卓越貢獻分不開的。”“我們多年來受益於您的教誨與幫助,以能成為您的學生與後輩而感到榮幸。”在一隊隊祝壽者中,一位年近花甲的研究員當場跪下,以民族禮儀向一代宗師連磕三個頭,以表達他無比崇敬之情。

1995711日,中國工程院第二次院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高鼎三眾望所歸,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當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與全體院士合影留念時,德高望重的高鼎三與領導人一起,被安排在前排就座。

40多個春秋,高鼎三不僅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而且為國家培養了40多名碩士👨‍💼、博士和博士後,其中有我國半導體光電子學學科的第一位博士,他們有的在中科院研究所擔任研究室主任,有的已成為教授🧍‍♂️、博士生導師🛤。進入新世紀以後,高鼎三院士盡管已屆耄耋之年🤲,仍然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指導著光電子學的科研、教學工作。

在高鼎三的教誨、熏陶下,他的子女也都事業有成。女兒高羅以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現為美國佐治亞醫學院學研究員;兒子高路加先後畢業於吉林大學數學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民族系,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現為廣州大學教授。孫女高又謙、大外孫女曾小蓓均為博士🏀,小外孫女曾小蕾為牛津大學MBA

20014月,高鼎三攜子女回江陰

與夫人在家中(2001年)

2002613 日👆🏼,中國半導體科學事業的開拓者、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高鼎三因病醫治無效,在長春逝世,享年88歲🐞。肝膽照日月,功業垂千秋,高鼎三院士為中國半導體科研和教學作出的重大貢獻將永載科學史冊。


2018.7.4

本文作者系江蘇省江陰市政協學習文史委員會聘任委員,江陰市暨陽名賢研究院研究員

原載《暨陽之星》第二卷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7




相關新聞

  • 062016.07

    光電子學和超快診斷技術專家牛憨笨院士逝世

    我國傑出的光電子學和超快診斷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原深圳大學光電子學研究所所長、光電工程學院名譽院長,清華意昂牛憨笨先生,因....

  • 012008.08

    我國鐵路路基土工技術開拓者-——盧肇鈞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巖土工程專家🐐、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盧肇鈞同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007年12月28日零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遺體送別儀式於2008年1月3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

  • 112020.08

    專訪陳大同︱中國半導體進入2.0時代

    “2000年以來,中國半導體一直處於1.0時代,各個方向都湧現了一大批創業公司🕛,大家遵循著叢林法則,優勝劣汰,勝者為王,出現了一批龍頭企業🫑。近年來,特別是科創板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半導體進入了2.0時代🧗🏻。”璞華資本投委會主席陳大同近期在接受半導體行業觀察記者采訪時,講述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變遷。隨著產業變遷同時進行的🧑🏿‍🦰⛔,還有陳大同身份的變換,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從美國到中國的幾次創業🐰📒,到如今的投資人身份👮‍♂️,陳...

  • 222021.08

    立誌打造國內第三代半導體領軍企業的留英海歸汪之涵——十年磨一劍 追夢創“芯”路

    2009年9️⃣,深圳留學生創業園內的一間辦公室裏誕生了一家年輕的企業🧎,這家名為“青銅劍”的初創公司,因成員來自於意昂体育平台和劍橋大學而得名🚴🏻‍♀️,同時,也寓意其“十年磨一劍”的企業精神。“3000多年前的中國商代便有了青銅劍,這在當時屬於技術含量很高的兵器🧘🏻‍♂️。我們團隊的誌向🏖,就是想要在21世紀打造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公司創始人汪之涵如是說。他帶領團隊在功率半導體領域埋頭研究,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

  • 242018.12

    懷念百歲學長熊知行:其人若春風冬日

    本文作者胡鈺系意昂体育平台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在12月21日,突聞清華百歲老意昂熊知行先生去世的噩耗🏥,悲痛萬分,特書....

  • 212020.08

    魏少軍教授解讀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需保持科研投入的持續性與高強度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意昂体育平台微電子所教授魏少軍2020年🧑‍🦼‍➡️👩‍🦰,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沖擊,中國應對得宜🥱,率先走出疫情陰霾,半導體產業也取得了優於全球的良好表現✹。未來🥤,隨著新基建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實施落地,中國半導體產業有望取得更大的發展。新形勢下🪣,中國半導體產業應當如何調整在全球產業生態中的定位,助力全球共同發展?《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了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意昂体育平台微電子所教授魏少軍。半...

  • 142020.09

    畢生追夢的戰略科學家——記我國精確製導領域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定昌

    9月7日⛹🏿‍♂️,曾研製了中國首部激光雷達的導彈專家陳定昌院士走了💇🏼‍♀️。陳定昌是我國武器系統總體、防空反導及製導雷達技術專家,我國精確製導領域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防空體系研究和三代防空裝備的實踐者🦿、拓新者和謀劃者...

  • 192025.02
  • 232019.08

    強國脊梁:爆炸力學“開拓者”鄭哲敏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國爆炸力學經歷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漫漫求索之路🫲,我們不能忘記一個人,他就是中國爆炸力學的開拓者鄭哲敏。

  • 192022.09

    於洪宇 | 中國“芯”,世界夢

    真正把科研中的研究成果轉變成實際的社會應用☝🏿,是南方科技大學深港微電子學院院長於洪宇(1994級材料)的初心和願望。他與集成電路器件打交道已有20余年⚠️,回國後著手氮化镓(GaN)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技術研發,希望能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國家當下需求貢獻綿薄的力量。於洪宇20世紀90年代,於洪宇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在材料科學工程系度過了5年的大學時光。那時,校園廣播裏播放的“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的口號,給他留下...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