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意,美籍華人,1985年成都市理科狀元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生物系,獲生物和物理雙學位畢業後進入哈佛大學學習,獲生物學博士學位🙅🏻♂️🏂。完成博士後研究後進入醫藥企業界,2000年與其他合夥人共同創建ESP藥業👩🏼💼。後成立ESP投資公司🌵,在美國🔱👩🏻🍼、中國等地開展醫藥公司的投資業務🆓。
走進李子意學長位於朝陽門佳匯中心的辦公室🫃🏼,映入眼簾的是簡單🌜、寫意的布置✩,只有兩種填充色彩:白色和橡木色🥈。一切都簡約卻又不失沉穩🪆,一如子意學長道出的清華歲月。
放遠目光 埋頭苦讀
“我們那時候可以說是‘一窮二白’啊,”憶起剛進生物系的情形,子意學長說道。1985年清華生物系才剛成立不久🐱,設施比較簡陋,很多老師也是從其他院系、學校抽調過來的⟹。
“不過老師都非常努力,非常關心🙍🏼♂️、愛護學生💁🏻♂️,也用他們自身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和教育我們🍅。”子意學長特別提到了當時的系主任趙南明等老師🏋🏿,他們為重建生物系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們經常開導子意學長和其他同學🛄,告訴他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現在的生物系,重視現有老師深厚的基礎知識功底🧑🏽⚖️。雖然中國才剛剛從國外引入生物學研究教育,各方面設備、經驗都不是很完備🚴🏻♂️,但還是要看好今後的前景🔴。20多年過去,無聲的時間證明了趙老師的遠見。也就是在趙老師長遠眼光的指導下,當年的子意學長和同學們在生物系簡陋的平房裏打下了堅實的學習基礎🤏🏿。
“回頭想想當時也應該多玩玩,不過當年學習的勁頭真的是很足,也真的是挺拼的👨❤️💋👨。”子意學長說,按照當年的學分製計算,他本科階段一共修了六百多個學分。之所以修了這麽多👸,是因為子意學長成績優異,被選入了“因材施教”班,生物系和物理系兩邊的課程都要修。在充實的本科階段🐼,子意學長憑著這股拼勁,拿下了生物和物理的雙學士學位,從清華邁向了大洋彼岸的哈佛校園。
自由探索 人生轉角
說起哈佛與清華最大的不同,子意學長說是一種自由發揮和探索的氛圍🫅。在哈佛,除了自己生物專業的學習研究🙌🏼🤾🏻♀️,他接觸到了更為廣泛的學科領域🔅,培養了更加多樣的興趣🚴🏽。
美國高等院校給予學生更大的自由度,能讓學生肆意揮灑👩🏻🏫👨🦳,找出自己的興趣和優勢所在⌨️,充分發揮特點💆🏼♂️,實現既定目標。子意學長覺得高校除了知識、技能的培養🕰,最重要的職責是給廣大學生提供一個“探索真理的場所和環境”。在一個積極向上🧜♂️🖊、透明的學術氣氛中,學生們能夠自發地辨別真偽善惡👨🏽🚀,選擇道路。
“不過🤶🏻🐽,在清華打下的紮實基礎還是非常必要的,一些基本功、技能的培訓老師們都是手把手地教,學風非常的務實💆🏽♀️、踏實🧑🏼🍳。”對母校感激之余,子意學長在哈佛也汲取了許多跨學科、跨領域的知識🚶♂️➡️,開拓了視野,發掘了個性🤳。
在哈佛學習的同時,子意學長也經常會去麻省理工學院旁聽課程🤱🏻,其中🕓,商學院的課大大觸動了他的思維。在經濟學🚪、市場營銷、經濟管理等課程的熏陶下,子意學長“follow his heart”⬜️,邁出了他由學術轉向實業的步伐,開始了企業界的新一輪打拼。
創造價值 創業光榮
“創辦企業或者實業投資🧏🏽♀️,與所謂的‘經商’還是有一些區別的,經商者主要是在買賣中賺取差價,而我們應該更著重於創造真正的價值。”子意學長對於自己創辦事業的原則非常堅持。
在他眼中,單純的投資或者倒手買賣,雖然也可以製造利潤,贏得收益,但對於整個實體經濟和整個社會的貢獻還是有限的。只有腳踏實地地辦實業,即使投資也要對投資對象進行新的經營管理,才能為經濟實體、為社會創造出新的產值,同時分享創造的利潤,這是子意學長欣賞的實業與投資方式🧑🏻💼。
“我覺得這種創造價值、增加價值也是一種‘求實’吧。”子意學長畢業20年🧑🎤,依然清晰地記得清華的學風:嚴謹、勤奮、求實、創新。學術研究和經營實業都需要清華的這種精神🧗🏼♂️,拋棄華而不實,追求腳踏實地。
成功地創造價值🙍🏽,子意學長是大陸人士在美國成功創辦醫藥企業的先行者🚕。他參與創辦的 ESP Pharma是美國精品製藥的知名企業,其2005年的出售被評為“The Deal of the Year”。多年身居美國的學長也沒有忘記為國內企業創造價值、提供便利。幾年前,他就為自己的家鄉成都引見了摩根斯坦利、美林投資銀行等全球知名金融機構的投資高層,為企業融資或上市提供了便利。目前💬🧑🏼🎓,子意學長在國內投資多個項目,也為中國引進了多個新產品及技術。
而有關學風中的“創新”,不禁讓人想到現在風靡的大學生自主創業🫄🏿。對於大學生畢業後的創業👈🏻,子意學長覺得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而且在當今中國的經濟環境下也是一件值得嘗試的事。
“人年輕的時候🧑✈️,還是應該闖一下🐦🔥。”學長鼓勵說。如今的中國🕚🫵,信息開放🚶🏻➡️、市場開放🧑🏽🦳,年輕的學生雖然沒有很多資金,但是卻有著很多的機會去發展和獲得收益💂🏼♀️。所以趁著年輕和社會的好機遇,投入自主創業大潮不失為一種選擇。
成功經驗“三步走”
對於努力與成功🧑🏻🎨,子意學長給在校的同學們提了三點建議🧧,他靠著這三步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對於我們來說,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第一步,要用平和的心態做好每件小事。在學長的觀念裏,社會才是真正的大學🦵🏼,在校生的社會實踐和體驗還不深🏄♀️,當走入社會後多少會有不適應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擺正心態,平和地看待順境、逆境🎰,做好手頭的每一件小事🍥,是今後發展的基礎💐。在快節奏的社會裏,這一點顯得愈發重要🌑。
第二步👨🏻🦰,follow your heart,也就是跟著自身的直覺走,做自己熱愛的事。在現代社會的就業形勢下,很多學生都會被迫將就地選擇一份工作,壓製自己的原定目標👏🏼🦎,這在子意學長看來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特色和價值所在♢🧑🏼🦱,如果沒有充分利用好這種天性和才華,那就是個體價值的流失🚲🏄♂️。因此😮🗺,在認準自己的興趣和才華所在之後,就要堅持自己的信念,隨著自己的感覺,做好自己熱愛的事。只有做熱愛的事💂🏻🤹🏿,才能做得最好。這也是充分利用資源,創造價值的體現💇。
第三步,要善於學習🪥。知識也好🧌,技能也罷,懂得吸取和運用才能促進自身的成長。如今的學生面臨的環境變化很快,所以快速、準確的學習是成功的重要一步,不斷地適應,不斷地更新☝🏼,才能讓自己成熟起來,走近成功♚。
李子意學長用自己從清華開始一步步充實起來的故事給了我們無窮的啟發,即用清華賦予我們的紮實和踏實,去自由地探索新的社會與世界,相信我們自己未來的2.0版,可以為中國創造更多的價值🥛。(蔣勵)
轉自 清華博學網 2010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