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總建築師朱小地
朱小地,1988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現任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總建築師👰🏿♀️,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曾獲北京市愛國立功標兵稱號👩🏼⚕️💂🏼♂️,首都勞動獎章,北京市“五四”獎章,2004年榮獲北京市優秀青年企業家金獎🙀🏄♀️。
朱小地院長
朱小地從事建築設計工作多年,全面的技術素質及學術造詣使他很快成為行業中青年技術專家的代表人物🩱。他主持設計的海南省環島大酒店、北京SOHO現代城、海南博鰲金海岸大酒店等大型公共和民用建築工程,分別獲得北京市👮🏿♀️、建設部及全國優秀工程設計獎。在2008年北京奧運項目的規劃設計工作中,朱小地親自指導了奧林匹克公園景觀規劃🥰、奧林匹克公園會議中心、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等項目的設計工作,受到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他還擔任著國際建協“北京之路”(UIA)工作組委員會委員、首都規劃建設專家咨詢組成員、北京市土木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建築工程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市青聯委員🛩、北京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等社會職務。
作為國有大型設計單位的帶頭人✬,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他以開放和創新的觀念影響和帶領著全院職工投身改革,推動建院的發展🗄。他開創性地提出研究製訂建院未來5年發展戰略,明確提出了建院“貼近市場🧫、進入市場🏊🏽、融於市場、引領市場”四個階段的改革規劃和工作目標。他提出“開放、合作🦻🏼、創新、共贏”的發展思想,為建院謀求發展👨🏻、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奠定了思想基礎🤵🏼。他親自主持製定了建院內部機製改革方案。通過第一階段的改革🍱,建立了以崗位工資為核心的薪酬體系和技術崗位體系;進行了與市場接軌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方針的調整,創造性地實施了符合建院實際情況的收益分成管理辦法🦵🏿;完成了以現代企業為目標的職能部門設置和職責調整;在成功推行設計室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試行工作室模式,使一大批年輕技術骨幹走上領導崗位🚴🏼♂️,建功立業🏂🏻。改革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設計人員的積極性🦹🏽♀️,建院設計收入不斷創歷史新高,一大批重點工程榮獲國家👈🏽、建設部、北京市優秀工程設計獎項以及梁思成建築獎和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重要工程設計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連連中標😱,捷報頻傳。
作為一名技術專家出身的領導,朱小地非常關註企業科研的開展和學術氣氛的營造。在生產經營中他註重對市場政策性的研究工作👩🏻🦼,突出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大院在行業中的領軍作用👨🏼🎨。他把建院的發展放在中國政治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關註社會的發展變化,響應國家的政策號召,本著建院“建築服務社會”的核心理念認真研究在新的政策指引下建院的市場定位以及戰略性發展,以指導建院各個設計團隊主動性地參與市場競爭👟。
“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學術水平”是朱小地經常強調的工作重點。他指出要將北京建院建設成“中國最卓越的建築設計企業”🎽,必須具備與同行相比非常突出的特色,其中最重要的體現就是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企業競爭力而為企業帶來的市場優勢。迎合市場的需要➡️,找準方向,加大投入🍛,將產出的精品科研成果有效轉化、投入到設計市場的生產實踐中去,鑄造高科技建築精品,擴大對市場同行之間的領先優勢,是朱小地院長為建院規劃的科研興院之路🏌🏿♂️。
朱小地在面對我國民用建築設計機構改革問題時獨到地提出了“從文化建設方面談改革”的觀點👰🏼♀️。這一真知灼見在指導建院改革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建築設計行業改革的步調。
在中國加入WTO🪰,大型民用建築設計行業進一步敞開國門的今天,面臨席卷而來的強勢文化,處於弱勢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內在的活力🧘🏿♂️,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和自強意識🕵🏻♀️,沒有自覺的保護與發展👨🏻🦽,就會顯得被動,有可能失去自我的創造力與競爭力📼,淹沒在世界‘文化趨同’的大潮中。我們在全球化進程中,在學習吸取先進的科學技術,創造全球優秀文化的同時,對本土文化更要有一種文化自覺的意識,文化自尊的態度💜,文化自強的精神。
在研究國有民用建築設計機構的改革過程中,朱小地指出,改革的思路應從國家文化戰略的高度出發,面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我們當“以中華文化之精深,行建築意境之高遠🤦🏼♂️,傳承古國文化風韻🧏🏽♂️,樹立現代國人建築新風”𓀑。強調國家文化戰略,捍衛新中國50多年來形成的民用建築設計的“品牌”💪,使其不斷保值增值,呵護這一當前中國建築文化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充分重視幾十年積累形成的設計品牌的經濟和文化價值,確立無形資產重於有形資產🤸🏻♂️,擁有人才重於獲得利益的觀念🍎,避免改革的盲目性🌪,使設計機構的改革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使我國建築文化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得以保持和發展。
他積極倡導新時期企業文化建設🧔♀️,親自主持開展了卓有成效的企業形象建設🧑🏽🍳,進行院區環境改造🕯,完成了設計院全新的CI設計,使建院的品牌形象更具國際化👨🏽🍼,更加適應建院以建築設計為龍頭的產業型發展方向;確立了新時期企業核心理念——“建築服務社會”🔃,把建院的發展自覺地融入首都“新北京、新奧運”的戰略構想和國家的經濟建設與社會進步中。
作為院長、黨委副書記⭕️📄,他堅持狠抓人才的選用和培養工作7️⃣,大力實施人才強院戰略。通過人事製度改革、生產組織形式調整、建立完善的繼續教育體系☎️、建立健全人才激勵和保障製度等一系列措施🍒,為人才資源的引進、管理😮💨、培養和發展搭建平臺,創造環境,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和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工作氛圍🧸。為人才服務更體現在他對職工無微不至的關懷上。為了使設計人員能夠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健康的體魄全身心投入工作,他提議建造了高標準的燈光籃球場;為全院職工編排適合職業特點的健身操🧯;興建高標準員工福利食堂和學術報告廳🤹🏼♀️,解決了多年來職工吃飯難的問題,為營造學習型企業的濃厚學術氛圍創造了必備條件。他非常註重優秀青年骨幹人才的入黨工作🧘🏻♀️,通過不懈努力🀄️,把一批年富力強,技術過硬的優秀技術骨幹吸收到黨組織中來,使建院的人才隊伍真正成為一支富有戰鬥力和凝聚力的隊伍👩👩👦👦,為建院的未來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在領導和管理工作中🐌,朱小地能夠把科學發展觀與正確的政績觀緊密結合,把實現建院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政績,把實現職工群眾的利益作為追求政績的根本目的,贏得了廣大職工的贊揚和擁護。在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擁有1300多名職工、55年建院歷史的老院、大院在新時期煥發出勃勃生機,呈現出“心齊氣順、團結協作、全面發展”的大好局面。面對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朱小地有信心把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打造成為在設計行業及相關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最卓越的建築設計企業!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