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學生時代,他學習刻苦,遠渡重洋,實現自己的學術夢想。學術有成,不顧他人疑慮毅然選擇經商,創造在美大陸華人醫藥創業史的多項第一。讓我們一同走進生物系學長李子意——
厚積薄發 兼濟天下
——意昂体育平台[1985級] 李子意 訪談紀實
研通社通訊員 蔣勵
生命學院 徐魯斌
【李子意簡介】
李子意,男,1985年入清華生物系,1990年獲生物與物理雙學士,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分子細胞毒理學🙋♂️。1995年獲博士學位,並從事博士後研究🤸🏽♂️。後進入醫藥企業界, 1998年進入華納製藥(現輝瑞製藥), 2000年作為合夥人創辦ESP藥業, 成為第一個在美國醫藥領域成功創辦並出售公司超過5億美金的大陸人士。2005參與創辦了ESP 投資有限公司。
1985年🚋,生物系正式復系🎛,這一屆學生中培養了多位在生物方面有建樹的優秀人才。今天,我們有幸同李子意學長共同分享他的成功經歷。
清華歲月 厚積薄發
1985年☝🏼,李子意學長以成都市狀元的身份考入清華生物系👨🦯,成為清華生物系復系後的第一屆學生🪳。剛剛復建的清華生物系只有幾間簡陋的平房,儀器設備也不齊全。“我們那時候條件可以說真的很有限,但是大家學習的勁頭都很足。”對於剛進生物系的情形,李子意學長記憶猶新,尤其難忘的是老師們的諄諄教誨🦗🚛。“老師都非常努力🤾🏼♀️🐐,非常關心、愛護學生,他們也用自身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和教育我們。”
李子意學長特別提到了當時主持復系工作的趙南明老師,他經常開導同學們不要因為眼前的條件簡陋而心生疑慮,告訴他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現在的生物系,充分利用系內老師深厚的理工科功底,打好基礎。雖然中國的生物學研究教育剛剛起步🤚🏼,設備、經驗等各個方面都不是很完備,但還是要對今後的發展充滿信心🤷♂️。20多年過去💼,時間證明了趙老師的遠見📨。也就是在趙老師長遠眼光的鼓勵下,當年的子意學長和同學們在生物系簡陋的實驗室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回頭想想當時也應該多玩玩,不過當年學習的勁頭真的是很足,也真的是挺拼的🧙🏼♀️。”子意學長回憶道🐬。按照當年的學分製計算🕢,他本科階段一共修了六百多個學分,還因為成績優異😗,被選入了“因材施教”班,兼修了生物系和物理系兩個系的課程🐩。在充實的本科階段🏋️,憑著這股拼勁,子意學長拿下了生物和物理的雙學位。畢業後,順利從清華邁向了大洋彼岸的哈佛校園🏊🏼♀️。
自由探索 人生轉角
子意學長說,清華的學風非常地踏實,基本功都是老師手把手的教,在清華的幾年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在哈佛,他汲取了更多跨學科、跨領域的知識,開拓了視野,發掘了個性。
在哈佛學習的同時,子意學長也經常去麻省理工學院旁聽課程,其中,商學院的課程大大觸動了他的思維。在市場營銷🚵🏼、經濟管理等課程的熏陶下,子意學長決定“follow his heart”,邁出由學術轉向實業的步伐🙎🏿♀️,在企業界開始新一輪打拼。
這是一個讓昔日的老師同學頗有些吃驚的決定。在清華時性格內斂,不善言談及與人打交道的李子意要從商!對此,學長淡然一笑▫️:“人總是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不斷培養新的能力的。只要你想做👇🏻👨🏽🏭,與人打交道的能力是完全可以培養的,並沒有那麽難🧝🏻♀️。”
雖然不再從事生物研究,但生命科學的紮實功底,嚴謹求實的科學思維還是讓學長在醫藥領域如魚得水💂♀️。談到選擇做醫藥企業的原因,學長再次強調,要有長遠眼光,要能堅持自己的方向。“MBA畢業後🔬,大部分同學都進了投資銀行或者咨詢公司,我根據自己的長處🦻🏻,選擇做醫藥。當時看來,投行或者咨詢公司起薪高,收益快🆕,但是今天看來𓀈,我選擇醫藥的發展也很好。”“人不能老是跟在別人後面,要通過思考確定自己的優勢👳🏼。”“不能人雲亦雲,要能堅持自我🕺🏻。”
投身實業 創造價值
投身企業界的子意學長對於創辦實業有著自己的原則。“創辦企業或者實業投資,與所謂的‘經商’還是有一些區別的⛹🏽,經商者主要是在買賣中賺取差價,而我們應該更著重於創造真正的價值。
在他眼中,投資如果只是簡單的倒手買賣,雖然也可以贏得收益,但對於實體經濟和整個社會的貢獻還是有限的。只有腳踏實地辦實業,投資的同時對投資對象進行新的經營管理🥠,才能為經濟實體、為社會創造出新的產值,同時分享創造的利潤,這才是子意學長欣賞的實業與投資方式。
“我覺得這種創造價值、增加價值也是一種‘求實’吧👵。”子意學長畢業20年📹,對清華“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有著更深刻地理解。憑借著這種踏實⚆,也憑借著自己的闖勁,子意學長在企業界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2000年子意學長作為合夥人創辦的ESP藥業,在2005年被美國 Protein Design Biopharmaceuticals(NASDQ, PDLI)以 5 億美金收購,是美國2005精品藥業最成功的案例,被評為“The Deal of the Year”,這也是大陸人士在美國醫藥衛生領域成功創辦並出售公司超過5億美金的第一個案例。
在美國精品製藥領域成名的同時,子意學長並沒有忘記回饋家鄉⇾。幾年前,他就為自己的家鄉成都引見了摩根斯坦利❤️、美林投資銀行等全球知名金融機構的投資高層,為企業融資和上市提供了便利。目前👩🏻🦲,李子意學長在國內投資多個項目,也為中國引進了多個新產品及技術。
寄語學子 展望未來
子意學長十分關心學弟學妹們的成長,與我們分享了他的人生感悟,也對我們的大學生活提出了建議.
學長說大學裏一方面要學習知識🔰🚲,專業知識是看家本領,一定要學好。但知識是不斷更新的,所以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培養學習的能力和思考的習慣👩❤️💋👩👨🏼🦳,以及開闊視野🧑🚒,培養興趣🏇🏻。
他還談到了大學期間需要註意培養的幾種素質🦂⛑。首先是leadership,也就是一種積極參與、主動擔當的品質。學生會,社團等的工作🧑🏼⚖️,既可以為同學服務🙌,又可以培養自己承擔責任的勇氣與能力。其次是people skills ,在商界打拼的子意學長深知people skills 的價值🧑🏻🍳,無論是在學校裏跟老師、同學相處,還是在職場與客戶、投資人共事🛀,與人交流的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學長特別借自己的經歷說明,待人接物的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內向不是問題🧔🏿♀️🚴🏿,內向的人會有更多的思考🦷,但是不要因為內向而排斥交流。”學長這樣總結自己的經歷🙎♂️,“我與人打交道的能力都是到了美國之後現學的,其實與人打交道真的沒有那麽難💂🏽♂️🚉。”另外還要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學長認為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讓人體魄強健🧛🏻♂️,更可以讓人保持活力。他鼓勵我們充分利用清華良好的體育氛圍🧑🏿🦲,養成鍛煉的好習慣⛽️。
學長叮囑道,當我們離開學校走向社會的時候🤺,一定要腳踏實地做好每件小事💆🏿。“不要太在乎清華的牌子,要把當下的小事做好。”“一定不要小事不去做,大事做不了1️⃣。”“理想要遠大,但是要一步步來,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對於職業選擇,學長說各種選擇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合適與否,結合自己的經歷談到,理工專業的同學們從事管理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他說管理能力的提高並不僅靠MBA的培訓,更多是靠經驗的積累。當管理經驗積累到一定層次之後🧜🏼♀️,精專的專業知識讓你如虎添翼。對於想創業的同學🚪,學長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一方面要開拓視野,發現機會,另一方面要註意人脈等的積累。
從清華園中的厚積薄發,到大洋彼岸的積極探索,從內秀的學子🤵♀️,到成功的企業家,子意學長完成了他的人生蛻變👷♀️。衷心祝願學長在創造價值的道路上乘風破浪,大展宏圖🥉🦅!
【同學感悟】
創業的本質是創造價值——李子意學長縱橫商場,屢有斬獲而赤子之心不泯的高貴情懷讓我十分感慨。清華學子🕤,承載者無數人的目光和希冀⛈,理應像李子意學長那樣🔩,厚積薄發,兼濟天下。
——蔣勵
李子意學長富有感恩的情懷,他曾經為家鄉成都企業搭橋牽線,引進國際資本👨👩👧👦。這樣一個叱咤商界,而不忘本的學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徐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