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平台1985級

拳拳報國心🏣,悠悠赤子情 ——意昂体育平台[1985級] 施一公 訪談紀實

2016-03-18 | 來源 《世紀清華人 從清華起航 千名意昂訪談錄》第一輯 |
【編者按】 年輕有為,於生物界屢有建樹;心系祖國,放棄國外優厚待遇,毅然回到母校組建生命科學研究團隊🌇。他的名字便可以詮釋他的選擇🧚🏽,放棄小我😛,一心為公——


拳拳報國心💁,悠悠赤子情

——意昂体育平台[1985級] 施一公 訪談紀實

生命學院 仁青措 李卓坤


【施一公簡

施一公✋🏽,男,1989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生物系🐌,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博士學位🧞。1998年任教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2003年成為該校分子生物學系史上最年輕的教授,2007年被授予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2007年11月受聘為意昂体育平台教授🏄🏿,並擔任意昂体育平台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副院長。20082月,全職回歸母校清華,出任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迄今以通訊作者在三大科學刊物《自然》😣、《科學》和《細胞》發表近30篇學術論文👫。獲“國際蛋白學會”頒發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學家獎🎰,是該獎項設立以來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華裔學者。

  • “最出色的學生”

   

   施一公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受家庭熏陶,從小聰穎過人的他對數學和物理有濃厚興趣。1985年高中畢業時,學習成績優異的施一公同時收到了來自清華🧑🏼‍🚀🕖、北大等幾所重點大學的保送邀請。精彩的人生之路即將在他面前展開,等待他的選擇🙅🏻‍♀️。在那個流行“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對生命科學對他來說還是很陌生的學科。但聽到清華老師講起“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他深深為此吸引🧑🏻‍🍼。於是,癡迷數學的他走進了意昂体育平台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命運讓他最終踏入了生命科學的殿堂。

   1989年,施一公以年級第一名的成績提前一年畢業,在出色完成生物系課程的同時,他還以優異成績獲得了數學系學士學位。在教授們的記憶裏🦓,施一公不但學習成績優異,而且全面發展,是意昂体育平台田徑隊的主力隊員🔕🛀,曾經創造了學校萬米競走的紀錄㊗️。“1萬米競走要繞操場走25圈,每走一圈都要打一次鈴👨‍🎨,提醒你必須要堅持。這不僅僅是一個體育項目🧑‍🚀,也是意誌品質的鍛煉☑️👘,這種鍛煉讓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中都受益無窮🤸🏽‍♀️。”

   1990年,施一公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研究型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讀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6️⃣。在國內一直保持“第一”的施一公,剛到美國後發現英語不過關,於是規定自己每天要背25個新單詞🧑🏻‍🎨,很快過了語言關🧣。他在學科上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有一次🍖,系主任兼實驗室導師自認為發現了一個生物物理學中重大理論突破✬,激動地向學生們演示,施一公當場敏銳地指出導師在某個演算中的漏誤🧊。從此,導師對他刮目相看。畢業時📛,導師破例公開宣布“施一公是我最出色的學生”。 出色☯️,在於學業🦵🏼,在於敢於挑戰權威🧜🏻‍♀️。“在科學上✂️,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施一公說,“懷疑是科學發現的推動力🤽🏿‍♂️。青年學生要善於學習總結🏌🏿‍♀️🙋‍♀️、敢於挑戰學術權威。‘尊敬師長’是在生活中需要謹記的,但是這並不應該是學術行為👸🏼。如果在學術權威面前🔲,年輕人放棄了自己的聲音🌳,這可能會錯失很多科學新發現的機會。年輕人應該在學術上要保持棱角、保持個性。”


  • 生命科學界領軍人物


   1995年,施一公獲博士學位🧖‍♂️,次年到紐約史隆-凱特林癌症研究中心結構生物學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1997年4月,他在完成博士後研究課題之前就被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聘為助理教授🤱。

   1998年2月🫷🏽,施一公正式就任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他一進學校👳🏿‍♂️,普林斯頓大學就給他提供了面積達200平方米的實驗室和近50萬美元的啟動基金🙋🏼,這是當時很多人都無法企及的待遇㊙️。良好的科研條件和機製為施一公提供了施展才華的空間。施一公說:“我們這個分子生物學系癌症結構生物學研究組👨‍🦯,以研究細胞凋亡和癌症發生的分子機理為主攻方向👨🏻‍🦼。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從根源上了解它們,揭示其分子機製🦸‍♂️👱🏿。而這正是我的研究興趣所在。我們看到癌症抑製因子和致癌因子的一些空間結構🚄,看它們怎樣相互作用,把‘不正常’變為‘正常’的工作手段📱,而這就是防治癌症的一個突破性的方法。”

   致癌原因一直是全球科學家致力研究的課題之一,而細胞凋亡通路的破壞與癌變有密切的關系。2003年7月🧾,由於對破解這一生命科學之謎做出了重要貢獻,施一公獲得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學會(The Protein Society)頒發的“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獎” (Irving Sigal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成為該獎項成立以來首位獲獎的華裔生命科學研究學者。當時施一公年僅36歲。

   2001年🧑🏼‍✈️,就任助理教授僅3年後,他就獲得了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一般申請終身教職需要6年;2003年,他又被聘為正教授,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2007年,他被授予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短短9年,他就獲得了普林斯頓大學最高級別的教授職位。

   在這樣一個前沿領域,人才尤其是領軍人物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年輕且學術造詣深厚的施一公,成為許多頂尖級大學爭相競聘的對象。2000年以來,哈佛、MIT🛌🏽、 約翰·霍普金斯💪🏽、杜克、密歇根等10多所美國頂尖級大學都向施一公拋出過“橄欖枝”。與此同時🍉,普林斯頓給他提供了越來越優厚的條件:實驗室面積是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40多位正教授中最大的;他的科研基金是系裏最高的🦻🏻。除學校給予的穩定資金支持外,他申請的11次美國國家基金10次中標,還有一個基金會和一些美國的大公司的支持。他回國前👦☁️,僅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5項獨立的科研基金就可以支持實驗室直到2012年,而且如果他願意在普林斯頓大學保持半職☝🏿,他就可以獲得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中心(HHMI)五年共計1000萬美元的經費支持……

   他用自己出色的成就證明👩🏽‍🎨,他是21世紀生命科學響當當的領軍人物。

   事業的成功也帶來優越而幸福的家庭生活。在普林斯頓,學校資助他購買了500平米的獨棟別墅🥾,他擁有1英畝的花園,一對龍鳳胎兒女享受著美國快樂的幼兒園教育……

   然而,41歲的施一公做出了一個讓人都為之驚訝而敬佩的決定:放棄這一切🦬,全職回國到母校清華。


  • 歸校回國🧛🏿🙆🏻‍♂️:“愛國是最樸素的感情”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每天下午四點半😮,校園裏準時響起的“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廣播,都令施一公振奮。過去20年裏👨🏼‍⚖️,這句口號常常縈繞在他心中。“總有一天🧎🏻‍♀️‍➡️,我會回到祖國去🙍🏽‍♂️。”他不止一次地告訴自己📔。

   2006年5月,施一公回國參加四年一次的中國生物物理學年會。期間,時任校黨委書記的陳希找到他🙋🏽,說清華急需人才,尤其是醫學院和生物系,問他是否可以全職回清華工作。第二天,他就答復陳希👈:可以全職回清華工作,但需要一個過渡期處理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實驗室的工作6️⃣。2006年6月🏌🏻,施一公開始了回國的過渡期🧑🏿‍🦳。他謝絕了普林斯頓大學的多次挽留,逐步交接實驗項目💁🏿,同時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籌建意昂体育平台結構生物學研究中心上,並利用自己的學術影響👩🏻‍💼,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合作。2007年3月,他在清華的實驗室開始了第一個實驗。

   “對於我回國的決定,許多人不理解🛑,但真正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這不是一時心血來潮。我的童年生長在河南中部農村👧👨🏼‍🔧,周圍都是貧窮但樸實的農民👨🏻‍✈️,他們對文革中下放的我們全家格外照顧🦖;他們任勞任怨🩵,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支持著中國的發展。我懂事以後就想著回報這些父老鄉親。若要民富,則需國強。對他們最大的回報就是盡自己的力量使國家更加富強👈🏿。”施一公語重心長地說道。這種深深的愛國情感,讓施一公即便身在海外依舊心系祖國,時刻關註祖國的發展⚱️。曾是施一公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生和博士後、如今已是意昂体育平台教授的顏寧清楚地記得⛔,在普林斯頓第一次見到施一公時,施就對她說:“你出國之後就會更愛國。”在施一公看來:“愛國是最樸素的感情,有誰會不愛自己的母親呢🐋?”

   “回到祖國,內心的認同感會很強,這是我一直都在強調的🕞。中國的科技和教育體製🐽🧑🏼‍🌾、中國大學的科研和教學水平🙃🐘,相對於美國的一流學校都還有相當的距離🦹🏻,中國正在為此而努力🎨。我會發自內心地為清華、為中國科技和教育體製的進一步發展付出更多🙂‍↔️。我對祖國充滿信心🗒。”施一公說。

   率直、生性樂觀的施一公堅定面對回國過渡期的每個困難🈳。每次回國他的咽炎至少一個月才恢復。在普林斯頓,他可以直接在超凈臺面上做實驗,而回到清華🥅,他必須建立專門的細胞間。他在清華的實驗室從不允許開窗🤸‍♂️,否則做實驗會汙染😉。但這些毫不影響他回到祖國的興奮與激情⏰。他似乎從不知道什麽是困難,什麽是疲倦🧒🏼🧑🏼‍🤝‍🧑🏼,就像他每周都爬一次香山⇒,每次都從北門最陡的地方爬上去。“第一次爬的時候花了近兩個小時,累得不行。現在,直上直下2300多個臺階,半個小時就爬上去。累的時候有時就想,回國不一定有多累👩🏿‍🎨、多艱苦,這點累是一種享受🤘🏿🚬。就像大學時練體育,我的意誌很堅定,沒有什麽困難是不能克服的。”他說。

   經歷攀登的艱辛,山頂總會有無盡的風光。如果僅僅因為科研🙂‍↔️💁🏼‍♂️,施一公不會回來。他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

   他在海外時就與蒲慕明🎸🚣🏽、王曉東🤵🏻‍♂️、饒毅等知名科學家一起,為中國的科研體製建言獻策。他還關註中國一流大學的發展,在他心目中,清華在這些方面正在努力,摯愛學術的他相信自己能在意昂体育平台建立一個世界一流的結構生物學中心🆙,吸引一批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輕人🏘,去挑戰結構生物學領域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及應用價值的課題,做出在世界上有影響的工作。

   他最想做的事還有育人©️。他經常與國內一些大學生座談,發覺其中有相當一些人只顧及眼前利益𓀏🫅🏼,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歷史責任。“人活一口氣。年輕人代表中國的未來,他們應該有理想🌼,有做大事的膽魄和敬業的態度。我自己不僅僅在實驗室裏指導研究,而且還特別願意與年輕人交流談心🚰,希望他們樹立遠大的誌向。”

   他相信,中國會誕生這樣一批為理想奮鬥的人🤛🏻。如今,41歲的施一公培養的博士生和博士後已有許多成為知名的教授🌈。在他心中,“再過二三十年後,當我在清華退休時,看到自己的那麽多的學生成為理想遠大🔔、影響社會甚至影響世界的人🦽,那將是多麽快樂的一件事🕹。”

   他沒有考慮自己的功名利益👎🏼,每天不知疲倦地忙碌著🧑‍🦼。這正像他的名字:一心為公。


  • 新事業👷🏿‍♀️,新征程


   “在美國和中國做同樣的事,在清華會開心得多👆🏽。回到清華後,我每天早上都很激動,又是新的充實的一天,又可以做很多事情。當你很有理想、心情愉快的時候,覺得特別有勁。”

   他感謝母校給他提供的條件,每天早上不到8點就來到辦公室,晚上12點以後離開👙,幾乎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除去繁忙的行政和外事事務🐛,他把精力都放在了學科發展、科研和育人上。他的學生張旭說🫸,只要施老師在辦公室,辦公室的門總是會為大家敞開💳,大家可以隨時去找他,他會放下手中的一切👨🏻‍🍼,與大家討論任何問題。而只要他有空,也會隨時來到實驗室,指導學生實驗,從國際前沿的課題思路,到實驗如何設計🤵🏻,到溶液的配製……

   他目前正在與清華的同事們做一個長遠的規劃,希望有效地利用清華有限的資金和空間🔨,找出發展前景廣闊的生命科學的學科和專業方向,並利用他的號召力,吸引更多的世界級優秀人才加入進來。他堅信自己能在清華做出“世界一流的發現”。

   “在美國🎽♞,我的學習🧩、工作順利🧙🏽,生活富足🪲,但我內心始終缺少歸屬感和認同感🧑🏽‍🍼。我接受和崇尚的是傳統教育,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希望回到祖國🧜🏻,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能為改善和改進國家的教育體製和科技體製做些努力,能培養一批人才🙆🏻‍♂️,為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做出一些貢獻。”

   他的科研也取得了積極進展,還擔任了科技部重大專項的首席科學家。“雖然在清華開始實驗僅僅一年多的時間,但課題研究的深度👳🏿‍♂️、廣度,學生的思維訓練已經具有相當水平⛹🏼‍♂️🧑🏿‍💼,大家都幹勁十足、熱火朝天👳‍♀️,現在實驗室完全可以與我在普林斯頓大學鼎盛時期的實驗室相媲美,這是我非常自豪的地方🤵🏼‍♀️。”施一公說。

   在他的悉心指導下,幾名學生的科研課題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果。2008年12月14日🦆,他的直讀二年級博士生張旭已經有一篇成果在《自然》(《Nature》)雜誌的姊妹刊《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Nature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發表。(本文初寫於2009年,至2010年10月,施一公在清華的實驗室已經發表了Nature論文2篇⌨️,Science論文1篇,Cell論文1篇⤴️,綜述1篇,標誌著其在清華的實驗室迅速成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談起導師施一公,張旭不住地感嘆自己“幸運”🕵🏽‍♂️,為自己當初選擇留在清華成為施老師的學生感到幸運📷。談起自己的實驗和文章,張旭說🈁:“其實我自己一直不看好自己的實驗🕵️‍♀️👨🏼‍🦱,當施老師從他的角度闡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自己都很驚訝🚦🌗,沒想到成果這麽重要👀。如果沒有施老師,對我們初學者來說👨🏻,如果實驗做得很順利很輕松,會按部就班地把實驗做下去,不去考慮實驗的其它方面會存在的發現🪦,就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會得出這樣的成果。”張旭說👈。

   施一公對自己的學生也是稱贊有加1️⃣:“他們都很努力,每天夜裏我12點離開時👨🏻‍💼,還有許多同學在做實驗,周末也經常不休息。” 他的學生說,正是老師的指點,激發了他們努力工作的熱情,看到老師這麽辛苦的工作,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絕對不能放松。

   學術造詣高👐🏻、率直🏃、樂觀、平易近人,像是老師,更像是朋友,這就是學生眼中的施一公。在學生眼裏,施一公對學生“總是特別好”,他會隨時來指導學生實驗🦩,每月和實驗室同學至少聚一次餐,與學生討論任何問題,關心學生要吃好穿暖……“與施老師談話時,他總是給你希望,即便是他很苦惱時,也不會影響到你,總是給你信心🙇。”學生李曉淳說。

   他還會給學生做各種講座。一位大一學生聽完他的講座後激動地說:將來一定要成為像施一公這樣胸懷祖國的科學家。一位大四學生在聽完他的專業講座後感慨地說:聽了這堂課似乎把本科四年的生物學全部串下來了👩🏿‍🚀。施老師一針見血地把要領全部提出來🧌,要點全部串下來,講的是觀念,而不是具體的知識,告訴你如何向前起走🕌。

  • “我是一個有脾氣的人”


   回顧自己的求學與科研經歷🥒,施一公教授說道☠️:“我其實是很普通的人,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好勝,上進心強🪠。在旁人眼中我的經歷一帆風順,或許有高人相助👱🏽‍♀️,讓我可一路順利走到今日🌩。其實在這過程中,也有艱辛和掙紮,在面臨選擇時,不同的人生道路也許就在一念之間。曾經我也去北大上國際經濟金融之類的課程,也在清華校內參加公關協會,大學時我的第一誌向不是出國而是去香港公關。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時,因為打工6個月疏於學習差點被開除,打工時被搶劫幾乎送命🥐,過於辛勞得了嚴重高血壓🧏🏿,那時經歷苦澀難述,迷茫不知出路,但我總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相信這個世界上總有屬於我的且能讓我做好的事業。在這一路上,我始終以不同的方式提醒自己👬,不可辜負別人對自己的期望和信任🧑🏻‍🚀。”

   施一公認為,人需要有自己的“脾氣”🏄🏿‍♀️,這個“脾氣”指的是“心氣”和“追求”,不要只顧眼前的區區小利和物質享受,要有遠大的目標,並努力朝著這個目標不遺余力,堅持到底。

   當被問及如何成才、如何做學問📸,施一公教授道:“成才🧑🏿‍🎤,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自己想成才才行。套用一句俗語‘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在成才的路上,要相信自己📎,有決心,有信心🧘🏼‍♂️,不論是否科班出身正規軍團,也不管你是否書香門第大學世家,就算你現在底子薄弱水平有限,只要有成才的毅力和決心,依然可以成為人才,做出具有領先水平的成果。”

   施一公為著自己的理想努力著。他希望用實際成果證明,他在祖國🩲,在母校意昂体育平台,一定能做出世界一流的發現。

   他的科學事業在母校清華全方位地前進著👊🏽。

   現在,在學校的操場上🚴🏻‍♀️,經常會出現施一公長跑的身影,他開始用全部身心去實踐自己的理想: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同學感悟】

   通過這次訪談,感覺與施一公老師的距離拉近了很多🏊🏻🟧。同時也對今後的研究生生活有了更多的信心𓀜👌。天生我材必有用,總有一片天地屬於我們來創造。

-——仁青措

   希望能夠像施老師說的那樣,明確方法論,端正態度👨🏿‍🎤🕞,好好做科研,以後也能做一個合格的清華意昂🏄‍♀️。當下很多人向往國外優厚的待遇🔼,希望今後紮根國外發展🤯。今天聽了施老師的一席話🚣🏽‍♀️,讓我備受鼓舞。祖國的科技事業,正需要學術有成的才俊來建立發展。

——李卓坤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