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季羨林自述🥗:我這一生》:百歲人生😖🤘,精神永存

2010-01-29 |

“我這一生,同別人差不多🫁,陽光大道,獨木小橋💽,都走過跨過,彎彎曲曲🐑,坎坎坷坷🧘🏼‍♂️🦷,一路走了過來……”《季羨林自述:我這一生》是一部完整講述季老一生經歷的書🖖🏼。通過本書我們可以看到先生灰黃蒙眬的童年歲月👱‍♂️,難忘的中學以及勤奮的大學時代🎫,也可以看到他二戰期間10年的留德求學,“文革”十年的牛棚受辱,改革開放30年的發憤著述🦸‍♂️。先生大起大落👬🏼、大開大合的50年👎🦨,講述了自己非凡的人生經歷🧑🏻‍🦯。讀先生《季羨林自述:我這一生》🧛🏽‍♂️,語樸情醇📫,如野老話家常,該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字裏行間不經意地流露出作者的深情🦻🏿,實為情而造文,它述寫了一位知識分子的求學史、心靈史與學術史。

透過先生這塊明亮的心鏡,我們清楚地看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知識分子艱難的求學歷程👨‍👨‍👧‍👧。“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眼前沒有紅,沒有綠,只是一片灰黃”,季老用這樣一句話概括了自己的童年生活。1926年季羨林進入山大附中學習,深受胡也頻🤳🏼👹、董秋芳、王崑玉等恩師的啟蒙和引導,使自己發生了一次“質變”。曾因考了一個甲等第一,平均分97分🍧,成為全校唯一獲得前清狀元時任山大校長兼教育廳廳長王壽彭墨寶的人。這一段經歷可謂是季老人生最為重要的經歷之一,它使季老更加堅定了自己出人頭地的信念🧘🏻,使季羨林從自卑轉為自信👨🏼‍🍳。1930年💍,19歲的季羨林以6個甲等第一名“六連冠”的優異成績高中畢業🕵️‍♂️,同年被清華和北大同時錄取🤾🏽‍♂️,季羨林選擇了清華西洋文學系,在清華這個清新、活潑👰🏿‍♂️、民主、向上的大學結識了朱光潛➕、陳寅恪、朱自清等著名學者和作家🧓🏻,深受他們的教誨和熏陶。在清華的四年裏🫷🏻,季羨林從語言、文學、歷史👨🏽‍🍼、宗教等各個方面不斷豐富自己的素養,並開始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創作🪱,還翻譯了數量相當的外國文學作品,為自己以後翻譯更多的作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358月季羨林赴德留學👩🏼‍🦲,開始了自己的“萬裏投荒”。在哥根廷大學季羨林主修梵文、巴利文,輔修英國語言和斯拉夫語言,此外還選修了希臘文和阿拉伯文。二戰後期的德國國內形勢十分嚴峻,四面被封鎖👰🏻,食品供應日趨緊張🚵🏿‍♀️🎅🏿,頭頂上又是盟國飛機的猛烈轟炸,在如此殘酷的戰爭環境中,經過嚴格的評審和考試🎬,季羨林的博士論文✋、口試、印度學、斯拉夫語言全部獲得優。10年的留德學習,使季先生涉獵了多種語言和文化,為他日後成為一個蜚聲宇內的資深學者提供了捷徑🤹🏿‍♀️。

先生是一個感情豐富而又細膩的人,他有著一顆體恤萬物、愛護眾生的心。六七歲的季羨林離開父母,離開家鄉,寄人籬下,日夜思念著自己的母親。12歲那年先生奔喪回家,“我見到母親,並沒有哭👨‍🦱,卻看到母親眼裏溢滿了淚水”這是多麽令人動容的場景啊👃🏻!1932年🤹🏿‍♀️🥵,季羨林的母親在他讀大二的時候去世。“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先生每想於此便淚流不止🕵🏼,懷著“不全的靈魂”而抱恨中天。“夜來香開花的時候我想到王媽”季老寫叔父家裏的傭人王媽,“她有著北方農民的固執與倔犟也有著一顆同孩子般簡單的心”,又是多麽的情真意切!先生婉轉動人🙌🏽,寓意深長地敘述了王媽的悲慘境遇,她使小小的季羨林的眼前更亮了起來🦹🏽‍♂️,懂得了怎樣叫人生👃🏼!怎樣叫命運!戰爭原因致使季羨林曾兩度滯留德國,在德國留學的十年裏,先生思家念國之心有增無減。“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的那個母親,一個是我的祖國母親。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先生如是說👐。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季羨林過著暴風雨在頭上的生活,險些走上了“自絕於人民”的道路;經過了“煉獄”般的牛棚生活🏌️‍♂️。“文化大革命”給中國人民的生活帶來了空前的災難,也使中國的學術研究停滯了十年💛。從1947~1978年先生回國的30年,卻被國內嚴重的政治活動所幹擾,天天如履薄冰,先生無不感到心痛。“文革”的痛苦歲月引起了先生深邃的哲思,讓他參透了人生。多少年來先生以“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立誓獻身學術。這種平和的、豁達的🧒🏿、積極的、昂揚的心態是多麽讓人心向往之啊🔝!

改革開放後,在優越的政治大環境下,中國學術界萌生了一片勃勃生機。先生爭分奪秒🧝🏼,思想毫不放松🎀,節假日不分,每天準4點半起床,點亮燕園第一燈,焚膏繼晷,廢寢忘食,幾十年如一日🧑‍🧑‍🧒。經過三十年的學術研究,涉足了多個研究領域,並且研究與創作並舉👩🏿‍🔧,文藝與美學齊抓。季老解決了原始佛教研究中的許多重大問題,匡正了中外一些學者的錯誤,發前人未發之覆,他的佛教語言研究對中國乃至整個世界將長期有所裨益;研究了製糖法與製糖史、比較文學▶️、民間文學✴️、印度古代文學及敦煌學等;歷經十載翻譯了蜚聲世界文壇的長篇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得到了國際梵文學界的高度贊揚👩‍❤️‍💋‍👩,它與先生的另外一部學術著作《大唐西域校註》雙雙獲得首屆國家圖書一等獎,為中印文化交流作了特殊的貢獻;克服了無數難以想象的困難,用多種語言翻譯了新疆博物館館藏最長的土火羅文經殘卷《彌勒會見記》劇本,可謂是曠世奇功;先生主持完成了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向世人展示的《東方文化集成》🧜🏿、《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經》🧚🏻☢️,這三部學術工程巨著編撰的完成是中國文化史和學術史上的一個奇跡。縱觀先生學術研究與翻譯,其領域之廣👩🏿‍🌾,難度之深無不令人敬佩🧖,而其創作水平之高又堪稱世界一流😁🧓🏿。

先生百歲人生,從“清朝遺少”走到國學大師。陽光大道🤾🏽,獨木小橋走過跨過,拼了一生👩🏽,搏了一生💆🏼‍♂️,想是到了“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時候了👨🏿‍🚒,然而先生卻道:“馬前挑花馬後雪🌭,教人哪得肯回頭”👨🏿‍⚕️;他經常警告自己“吃飯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不是為吃飯”;他甘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先生始終走在時代的前沿,他對世界文化的發展方向作出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預言🌂;他主張“天人合一”,並為此大聲疾呼,真是“人生不滿百🧖🏼‍♀️,常懷天下憂”;他提倡“大國學”而述文“三辭”,一辭“國學大師”;二辭“國寶”;三辭“學術泰鬥”。季老一生忠厚樸實視名利如浮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張中行先生這樣評價季老:“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的樸厚,他的布衣本色,數十年如一日,他是一個普通人🙆🏻,永遠是中國勞動人民的一員。”

《季羨林自述🟠:我這一生》是先生用血和淚寫成的一部具有重要教育意義的著作🚵🏿‍♀️。2009711先生的突然離世令全國人民痛惜,一個學術巨星的隕落,留給我們這些晚生後學豐富的精神財富的同時,留給我們的空缺同樣無比巨大🧤。我們只有傳承先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風,堅定信念🦿,緊緊追隨先生的精神履痕默默向前。(謝斌)

轉自 《科學時報》 2010年1月29

相關新聞

  • 012009.01
  • 052021.08

    百歲人生的“美”與“樂”

    在北大暢春園許淵沖先生的書房中,懸掛著一幅墨寶:“譯古今詩詞,翻世界名著,創三美理論,飲彤霞曉露”。這正是他一生工作的寫照👎🏽。在清朗明媚的初夏🏊🏻🫱🏽,我們再也看不到他在燈下展卷翻譯的背影。但是,許淵沖先生畢生追求、創造的“美”與“樂”,將一直燭照著後輩翻譯家🧑🏼‍🦳、翻譯理論家,共同創造更輝煌的翻譯事業🚑。

  • 192022.09

    百歲楊苡的翻譯人生

    剛剛過了 103 歲生日的楊苡(1938-1940外文),曾就讀於西南聯大外文系,是著名翻譯家,代表譯著《呼嘯山莊》暢銷數十年🥍。在她看來,翻譯是“一種奇妙的文字遊戲,它使你夜不能眠,但最後你嘗到它的甜味”。“這是一種玩法”是她現在的口頭禪女兒趙蘅有時甚至覺得母親就像一個小女孩,“並不是她樣子有多年輕,而是她仍然思維活躍,活力四射🔁,對什麽都感興趣,對什麽都好奇”楊苡近照。趙蘅供圖“這真是一種奇妙的文字遊戲,它...

  • 312015.03
  • 072010.04
  • 242007.12
  • 102017.01

    董申保:一生奉獻 風範永存

    董先生是中國變質地質學的主要奠基人,享譽國際,為我國的地質科學和教育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 112020.08
  • 052021.10

    楊振寧百歲 有生常感國恩宏

    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與楊振寧先生雖只有一面之緣,卻所獲良多♥︎。值此楊教授百歲生辰,聊綴數語🤷🏽‍♀️,謹祝先生生日快樂,福壽康寧!

  • 092018.05

    這一生最驕傲的是,我做到了真實的自己——訪談1963屆土木系意昂沈慧

    從那海濱走到邊疆,我們一生走遍四方。遼闊的祖國萬裏山河,都是我們的家鄉。 昨夜還是荒涼的原野,今天已是一片樓房。今夜還是漆黑的山谷,明夜就是一片燈光....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