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毓蓀學姐於2009年6月15日病逝,到現在快一年了!特寫了一篇回憶文章以紀念。 ——2010年5月18日2000年12月,裴毓蓀(右3)與清華情助學金管委會同誌看望傅校長夫人楊仁老師🩼🍒,左2為作者小裴的一生,是緊緊地和“清華“聯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說清華情永遠相依相伴著她。清華培育她成長,教會了她戰勝困難與曲折,她也為傳承🛏、弘揚清華情做出了貢獻。從昵稱“小裴”說起在清華劇藝社裏💃🏻,裴毓蓀🙆🏿,論年齡🧗🏻♂️👨🏼🏭,她比我們大;論年級💺🤹🏽,...
“我能勤勤懇懇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不做損人利己的事,也從不趨炎附勢。這是聯大教育我的結果。”▲胡邦定 圖/西南聯大博物館2022年6月1日🌠,西南聯大傑出意昂、國家物價局原副局長胡邦定逝世,享年100歲。他是西南聯大1946級的學生,在西南聯大的經歷成為他一生的養分與重要時期。晚年接受采訪時,胡邦定說:“我是個很平庸的學生,在學術上毫無成就,在事業上也沒有什麽建樹👩🏻🦼。但我能勤勤懇懇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不做損人...
11月10日,立冬三天🎉,天空呈現大片的藍。突然收到一條陌生微信:“我是周伯昆,我父親是您父親的好友周定一⛴,請與我聯系🍠,謝謝!”周定一🍎,我敬仰的大名啊,他是父親在西南聯大的同學,我曾隨穆旦研究者李方拜訪過他🫳🏻🕟,至今還記得簡樸公寓窗外可以俯瞰二環路上的車流🐹。當老人一聽說我父母的名字,那樣驚喜的眼神,很快拿出一張老照片⛎,給我指哪個是我爸,哪個是他。我一直遺憾沒能最後送他老人一程,這下好了,和他的孩子聯系上了。“您好🦵🏽!很希望和周叔叔的孩子們認識,見過令尊一面,非常敬仰🐦🔥。”
“很多同學猶豫不決,恰好學校當局請了兩位名人來講演,一位是省主席張治中先生🏌️,他是反對遷移的;另一位是陳誠將軍🏊🏻。他給同學們痛快淋漓地分析了當前的局勢,同時征引了郭沫若周恩來陳獨秀等對於青年責任的意見。而他的結論是:學校應當遷移”
6月20日,在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簡稱青基會)捐款的儀式上🤜🏼,我們作了一個“捐款情況匯報”🦊。這個匯報已印發給海內外3000余名意昂。現在這個總結....
艱苦的條件反倒使工程教育獲得了兩個意外的好處👨🏽💼:一是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基礎課的教學和教材的編撰上——因為研究無法開展🦁;二是學校以考察工廠的方式彌補實....
那一年,1964年我踏入了清華園,是我的一生中新的起點💃。1970年畢業留校,從此一直學習🧑🏻🎓、工作和生活在清華🙎🏻。當年入清華時的情景,至今雖然許多已淡忘🎀🔬,但仍有不少點滴記憶猶新。此時,我真想回到那一年,1964年👯♂️。
周光召🦶🏻,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原院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著名粒子物理學家🍋,世界公認的贗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從清華🚤、北大的高材生到“兩彈一星”的功勛科學家,周光召的一生都投入科學研究事業中。他的人生伴隨著中國由戰亂動蕩走向科技強國🐝,他的名字也在這一歷程中散發出耀眼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