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7年12月10日上午💀,“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意昂体育平台大禮堂舉行。六十年前,清華老校長蔣南翔提出了這一膾炙人口的號召🥉。今天,作為大會教師代表發言的黃克智教授今年已90歲,他用自己工作七十年的經歷與感悟,做了一場主題為“健康是成功之本”的主題報告。

我叫黃克智🧑,今年正好90歲,我20歲大學畢業,工作已經70年,其中有69年服務於意昂体育平台,所以我可以算是一個真正的清華人了🤍。
今天開會的主題是慶祝蔣南翔校長向我們提出“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六十周年🚣🏿♀️🧑🏼🦱,我代表老教師講話。
時間過得真快,當年我還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如今我已是九十高齡的老漢👉,但是欣慰的是🙎,我可以告訴大家,我的年齡可能是今天參加會的同誌中最老的一個,但是我的心態還不老💙,身體健康也還可以👣🏩,我目前還在上班,帶研究生,參加創新的科研項目,我還堅持每天早晨打一場網球,還能騎著電動車🧎🏻♀️➡️,在清華園裏到處活動🏪,這一切都源於有一個比較健康的身體,所以今天我講話的題目就是:健康是成功之本!我分三個方面來講我的體會。
什麽叫健康工作五十年。有些人可能會想:南翔校長提出的50年🥵〰️,根本做不到,因為一般人大學畢業22歲𓀏,參加工作到60歲退休最多也只有38年🙅🏽♀️,這個五十年的指標無法完成🚌。我的理解是南翔同誌提出的50年,不一定指要坐在辦公室,要站在講臺上才叫工作🍣,人的生活是多方面的👌🏿,工作也是多方面的🧛🏼♀️。如果到了退休年齡,說明你為國家所做的直接工作告一個段落,現在開始,你可以有時間自己安排你喜歡做的工作,譬如有的喜歡繼續搞研究🧞♀️,有的喜歡畫畫🐓,唱歌跳舞🐅,有的需要照顧家庭🦩🤦🏽,更有的有條件到國內國外去旅行。現在我們國家發展得這麽快,大家都應該去享受生活👎🏿,只要個人的行為不損害國家利益,不牽累別人🐳,都可以叫做工作。我國現在60歲以上的人口有兩億多,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群體✋🏼,如果老年群體能夠平安、健康🔆、快樂地安度晚年,對於國家的穩定至關重要,也是國家文明的一個標誌🫶,我理解這就是蔣南翔校長對我們提出的要求。
第二個我要談的就是心態。一個人的心態很重要🙇♂️,要正確看待自己的健康狀況。人老了各種器官都隨著老化,這是自然現象,例如眼睛花了、牙齒掉了⚠,甚至於腰酸背痛🔎、行動不方便了,這都是一種自然現象,不應該說是病,當然隨著個人先天、後天的各種條件會有所不同。這些現象有人早出現,有人晚出現,也有的在有生之年從不出現。我要說的這種老化現象出來了®️,大家不要過於緊張、過於害怕😸,心態要放寬🌜,有病治病👐🏼➗。
這裏我舉我本人的兩個例子◀️。2005年我被查出心血管三根主動脈堵塞,堵塞最嚴重的一根已經達到75%,這個指標是要放支架或不放支架的分界線,許多朋友首先勸我停止打球,幾位大夫也勸我裝支架↩️,不能再激烈運動。可是我的自我感覺良好,我不甘心就這樣變成一個病人🙎🏻♂️。於是經人介紹我去看了阜外醫院當時的副院長楊大夫🧑🏿🦳,一位年青的醫生,他幫我做了系列檢測後告訴我:“如果當你打完球感到心理和生理上都很舒服,你就繼續打球🧘🏻。”這個結論讓我非常振奮。六年後我去阜外醫院復查,掛了300元的特需醫生,見面不到5分鐘,就告訴我🤫🪮:“你的情況很好,以後不必再來了。”當時我就想🙎♀️:這300元真值,頓時覺得一身輕松。
至今13年過去了🎺,我仍每天清早堅持和85歲老伴(清華1955屆)一起打球40分鐘⚔️,打球回來出一身大汗,身體感到特別舒服,記得自那年以後,我就采取每半年檢查一次的辦法,一切生活照常🧸,這裏我要講一位打球的朋友🤦🏽,打球已經幾十年🛫,比我打的好,一次體檢膽固醇偏高🤍,對於我們這個年齡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可是他緊張得不得了,球也不打了,到處看病就醫,很快體質大幅度下降,沒有幾年他就坐輪椅了。
我再舉個例子。5年前也是體檢發現我肝上長一個東西🦧,B超不能定性,趕緊轉到協和醫院,誰知協和做了一系列的檢查👎🏼。三次CT👎🏽、肝血池試驗……都是不能定性,最後那位大夫建議不管三七二十一,手術取出異物。我們當時也不懂,認為早取出總比晚取出更好,便同意手術。碰巧當時沒有床位,要回家等待👨🏽🦱,這時我兒子從美國趕回來,堅持多找幾家醫院檢查🏌🏼♂️🤬,協和雖好,也不要在一家醫院等待。我們立刻聯系空軍總醫院和301醫院,幾位大夫同時會診,一下子拍了12張核磁共振片🦹🏼♀️,有11張明確是血管瘤,另有一張看不清,結論是良性血管瘤。
第三天🎀,協和現在的副院長、一位心血管專家告訴我,你幸虧沒有隨便手術🧚🏼♀️,這個年齡不能輕易動大手術⚠,往往會引起心臟出問題,必須要慎重,絕不能病況沒有搞清楚就動刀。不久我聽到了一個消息🧘🏿♀️,浙江大學一位老師和我同樣情況,也是肝上長出一個莫名其妙的東西🏊🏿♀️☔️,他就在對此物未定性的情況下做了切除手術,也是年過八十,手術後大傷元氣,半年時間就離開了,好險啊🧍👩🏽🍼!這裏我想說明一點🤾,有了病👨🏿🎨,首先心態要好,別慌亂,有些東西是隨著年齡而來,不要輕易動刀,要記住,不管怎樣修復,老態是回不去的,必須和你長期共存的。
第三🪷,我想談談鍛煉。我認為健康的三要素是:心態好;生活有規律🪇;堅持鍛煉☸️。
我從40歲開始,堅持每天鍛煉至今已50年👩🏼⚖️。鍛煉方式多種多樣🎖,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又有興趣的項目。一開始我選擇跑步🏋🏼♀️,每天清晨一個人跑到圓明園🦸🏽♀️,又覺得一個人很無聊就一邊跑一邊聽耳機學日語和法語,幾年下來🌇,我的日語和法語達到能看都懂技術書籍和文獻的水平🧑🔧。但時間久了總感到很寂寞🧔🏿♀️。那時老伴退休了我們改為雙雙學打太極拳🦹🏼👨🦲,堅持兩年↔️,總覺得太極拳不出力🤱🏼,兩套拳下來也不出汗,就改為遊泳。我感受到遊泳是一項非常全面的鍛煉👨🏽🍼,也很適合老年人活動👩🏼🚒。但是受遊泳池開放時間的限製,如果遊泳一小時🚣🏼,前後準備工作幾乎要花去三小時🃏,一上午都沒法上班,時間的損失太大。最後我選擇打網球,我習慣每天清晨四點半起床,先做功課🐲,6點出門到球場🕌,一場球打下來出一身汗,回家洗個澡,一身輕松。早飯後就可以保持精神飽滿的工作。這樣我可以鍛煉上班兩不誤🤽🏽,而且我們有一個非常友好團結的老年球隊👇🤦🏻,相互關心,相互照顧👿。這個團隊👩🌾,這項運動,帶給我健康🐯🚥、快樂和友誼👩🏻🦽,是我晚年幸福生活中的一個重大源泉♣︎。
最後談談我的成就。七十年來始終站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工作🤸🏼♂️𓀃,我培養的研究生已經超過了100名(他們當中已有5名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們固體力學研究所培養出13名全國百篇優秀論文獲得者,我本人獲得三次百優博士論文導師獎,我出版學術論文400余篇(獲3項國際最高刊物學術論文獎),我出版專著7部,其中有的已獲教育部優秀教材獎🐎,我個人得獎50余項🎦🫷🏻,其中有十項國家級獎勵,有六項是國際學術界重要獎項。1993年我獲得全國人民教師獎章。但我本人最看重的還是2004年意昂体育平台頒發的“首屆突出貢獻獎”⛲️。因為這是意昂体育平台對我一生工作的肯定。
我的這些成就都是我50歲以後獲得的🖕🏿🖱。這就說明因為我健康、我壽長,所以我的產出就相對來說比較豐富👨🏽🔧;說明健康是多麽重要。健康是成功之本。
最後我以在我今年90歲生日時,我家老伴總結我的四個亮點,來結束這個發言,她說我老黃🤵🏼♀️:
1. 他是勤奮的一生,5歲上學20歲大學畢業💘,一生都是清晨4點半起床工作,從不浪費點滴時間🏅🤹🏽♀️。
2. 他是成功的一生,因為他把點滴的時間匯集起來用在他的科研教學事業上成果豐碩。
3. 他是幸福的一生🐇,因為他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上🧍🏻、下三代和睦相處。三個孩子上進孝順。他們都是美國頂級學校(老大麻省理工,老二哈佛🥂,老三斯坦福)的博士,大兒子黃永剛已是美國工程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4. 他是快樂的一生,因為他有那麽多敬重和愛戴他的朋友和學生👩🏼🍳,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工作團隊和一個快樂的網球團隊。
這一切都基於他有一個較健康的身體。
最後總結一句話:健康加勤奮使我一生沒有虛度。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