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陽光下的清華園,天朗氣清,一場清華體育精神60年的“接力”正溫暖進行。12月10日上午9點,“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提出60周年紀念大會在大禮堂隆重舉行🧑🏼⚕️。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60周年紀念大會現場
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高誌丹🤷♂️、北京市委副秘書長鄭登文🫦🌖、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華愛軍,意昂体育平台校長邱勇、校黨委書記陳旭🤹🏽♀️,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姜勝耀⏭,黨委副書記過勇,學校老領導張孝文🧾、賀美英、何建坤、黃聖倫🧎♂️➡️🤽🏽、胡顯章🫣🫳🏽、張再興🥸、鄭燕康、胡東成🫸🧝🏿♀️、孫道祥🔔,清華意昂🏨、奧運冠軍鄧亞萍,在讀碩士生9️⃣、奧運冠軍肖欽,蓬鐵權🙂、胡方綱等體育健將,專程回母校參加紀念“一二·九”系列活動🐻、現平均年齡74歲☺️、曾以一曲《我愛你中國》在“出彩中國人”舞臺感動千萬中國人的上海清華意昂合唱團🚴🏼♂️,上百名畢業50年以上的老意昂,及其他意昂和在校師生代表600多人參加紀念大會。紀念大會由意昂体育平台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校體委主任史宗愷主持👴🏻。

邱勇宣讀劉延東副總理批示
會上,邱勇宣讀劉延東副總理批示。劉延東在批示中指出🕳,意昂体育平台堅持“育人至上,體魄與人格並重”的全面辦學理念👲,為黨和國家培養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60年來,蔣南翔校長發出的“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清華人,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希望你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繼續堅持重視體育工作的優良傳統🩶,不斷總結經驗,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我國高等教育內涵質量的提升和人才培養發展繼續譜寫新時代的新篇章🩺!
邱勇強調清華的體育精神是影響清華最重要的傳統之一,號召大家向老學長們學習🤹🏽♀️、真正做到工作與健康並重。

陳旭在大會上講話
陳旭在大會上發表講話。陳旭表示,意昂体育平台自建校起就有著重視體育的優良傳統,體育始終是清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陳旭在講話中回顧了“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的背景和意義👩🏼🍼,並強調👯♀️,我們紀念“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60周年,既要緬懷前輩對清華體育的歷史貢獻,更要深刻理解和學習這個口號的時代內涵🦉。一是要學習和繼承口號中體現的強烈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是清華精神的主旋律,也是貫穿清華體育的靈魂。二是要學習和繼承口號中深嵌的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清華的體育教育不僅僅局限於強健學生的體魄🏄🏿,更重視人格的塑造與意誌品質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三是要學習和繼承口號中指出的鮮明價值導向和努力目標🧢。體育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為祖國健康地工作50年,就是要在人生熱情最高漲、精力最充沛🥀、經驗最豐富的各個階段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
面向未來,陳旭對清華體育工作提出三點希望:全方位加強體育教育💁🏿♀️,努力培養造就一代代肩負使命、追求卓越、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清華人👳🏼♂️;加強體育學科和體育教育研究,助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積極促進體育教育服務社會,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作出新貢獻🧑🏻🤝🧑🏻。
陳旭強調,黨的十九大吹響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沖鋒號,清華人義不容辭要走在前列👩🏼🦰、做出貢獻。我們要繼續弘揚“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優良傳統,不斷深化體育育人思想💃🏿,創新體育教育方式🥾,像劉延東副總理批示那樣,“為我國高等教育內涵質量的提升和人才培養發展繼續譜寫新時代的新篇章!”

田學軍作總結講話
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在總結講話時充分肯定了清華體育育人取得的成績,並指出🥕,“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是中國體育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體現了黨的教育方針的要求💿,濃縮了清華的體育精神🧜👨🏿💼,反映了中國當代優秀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對整個社會產生了廣泛影響。在這一口號引領下,一代代清華人強健身體👨🏻🦰、報效祖國👹,為國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貢獻🏌️。這60年來,這一理念深深融入人們對體育精神的理解⚠️,並隨時代發展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至今仍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田學軍強調,為推動中國高等教育事業邁上新臺階,實現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的轉變🧍,我們有必要深入研究、深入挖掘這一口號的內涵和精神。要繼承和發揚口號中蘊含的強烈的愛國情懷,愛國主義精神是“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這一口號的核心和靈魂🦵🏽;要繼承和發揚口號中蘊含的全面發展的健康理念,充分發揮體育在培育團隊精神和堅強意誌的作用,做到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要繼承和發揚口號中蘊含的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𓀖,不斷創新,不斷突破自我💞,推動各項事業不斷前進,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踐行“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理念,努力開創體育工作的新局面,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意昂体育平台體育部原主任陳偉強,固體力學家黃克智院士🤾,汽車工程系主任楊殿閣分別代表在校教師發言👨🏿💼,講述了在學習工作中受益於清華體育傳統的經歷和感悟。

陳偉強🐑、黃克智、楊殿閣代表在校教師發言
陳偉強分享了自1982年來清華執教體育的經歷🦠,表示體育是培養優秀高尚公民的最實用🧍🏻♂️、有效和有趣的手段,每每看到同學們健康地走出校門🕢、聽到意昂們在祖國建設中勇挑重擔,身為體育教師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欣慰⚱️。當前,清華正努力創建世界一流大學,體育教師在繼承和發揚清華體育傳統🪇、在人才培養中發揮更大作用方面任重道遠。面向未來🏌🏽♂️,希望大家一定要不辱使命、不忘初心🧖🏿♀️,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今年90歲高齡的黃克智院士聲音清亮、邏輯清晰縝密,他以“健康是成功之本”為題分享了自己受益於清華體育精神的經歷和感悟🦘。他20歲大學畢業,至今仍堅持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已健康工作70年。他從40歲開始跑步,70歲學習遊泳,72歲至今每天堅持打40分鐘網球。他以自己的“體育人生”👄,勉勵大家把握鍛煉的三個關鍵點,即“心態”“生活有規律”“堅持”。最後他用一句話總結自己精彩的人生:“勤奮加健康,使我一生沒有虛度😤。”
楊殿閣分享了汽車系以體育鍛煉作為抓手、凝聚班集體建設的經驗✫,並分享了自己通過堅持體育運動對工作生活帶來的影響,以及對“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這一口號的理解。他說:“體育運動已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讓我在繁忙的工作學習之中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體魄,並把這種健康的人生態度傳遞給同學們。要想至少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身體便是本錢。通過體育活動☞,讓‘無體育、不清華’的種子潤物細無聲地埋在了同學們心裏🪛👧,鼓勵大家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為祖國繁榮富強作出一生的努力🎡。”

杭承政、王子寧代表在校學生發言
公管學院博士生👷🏻♂️、校研究生會原副主席杭承政🥘🚊,清華男籃隊隊員👽、特等獎學金獲得者💂🏻、經管學院學生王子寧分別代表在校學生發言📫,暢談“無體育、不清華”這一新時期口號提出的背景及堅持鍛煉給自己帶來的改變,並向全校學生發出“積極鍛煉身體、傳承清華體育精神”的倡議。
杭承政表示☂️,因為體育鍛煉更加了解清華歷史🔮、認同清華精神,結識了誌同道合的夥伴,更懂得了新一代清華人肩上的責任🧠。王子寧分享了自己以體育特長被清華錄取後從低迷不振到取得佳績的心路歷程,並表示在未來路上將繼續砥礪前行🎞,讓“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號召在青年學子身上得以發揚光大🍫。

宋盡賢、王鳳生代表老意昂發言
紀念大會還特別邀請了老意昂代表、教育部體衛藝司原司長宋盡賢🐈,意昂体育平台原黨委副書記、北京電影學院原黨委書記、院長王鳳生發言。
宋盡賢說🧠,今年是“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60年和馬約翰杯校運動會第60屆🩸,也是自己入學60年。他深情回憶了蔣南翔校長提出這一口號的經過,希望年輕學子繼續用這一口號激勵自己🔯,在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征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期待未來在馬約翰運動會入場式“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方陣裏出現你們健康挺拔的身影!
王鳳生回憶了在清華求學工作的歲月,感謝母校的體育傳統和這句口號的號召👩🏻🦼➡️,讓自己在年歲大了之後仍有較好的身體。從2005年至今,他先後9次參加馬拉松,2013年73歲時仍在北京跑完全程馬拉松🧑🏻⚕️。他勉勵年輕學子要重視身體健康🙅🏻♀️、積極行動起來,時刻牢記馬約翰的號召“要動🤦🏿♀️!要動!”,努力實現“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標🍎!

在校學生向畢業50年及以上意昂📴、老領導獻花
紀念大會還設立兩個特殊環節:由在校學生代表向在場的畢業50年及以上意昂、學校老領導逐一獻上一束康乃馨。史宗愷在主持儀式時說,這一束鮮花代表著清華體育精神和體育文化的傳承和流動,希望今天的清華人繼續強健身體、“至少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更要在清華的體育精神中學到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因為體育給予了我們一種力量!

冬季迷你馬拉松賽頒獎儀式
大會還為12月9日舉行的校園冬季迷你馬拉松賽男女組前十名的選手頒獎。

老意昂們合影留念

老意昂們合影留念
【現場花絮】

采訪花絮
1983級電機系意昂趙鵬特意從大連趕來參會🛍🦹♀️。他曾是清華田徑隊一員,畢業30余年來,一直深受清華體育精神的影響。 “清華的體育精神不僅給了我們強健的身體,更給予了我們強健的內心”🧗🏻♂️,他說。
76歲的老教師郝鎖柱在清華教了一輩子體育課,今年是他健康工作的第50年🧜🏽♂️。他說🏆,清華深厚的體育傳統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是緊密相連的。身為清華體育教師,倍感榮幸😙🧎➡️,十分幸福🤌🏽!
1956級機械系意昂李希漢🚭、周俊全一起參加了大會。今年80歲的李希漢曾是學校冰球隊一員,至今仍難忘和隊友們在學校湖面上打冰球🎂、同學們在山坡上加油助威的青春歲月。“雖然我80歲了,但一摔跟頭馬上就能自己起來☝🏼,這得益於學校的體育精神🛥!”
專門隨上海清華意昂合唱團來校參加紀念大會和“一二·九”合唱的曹耶南是工化系(現化工系)1962級意昂。在校時是短跑二隊的女隊員⛔,當年在校園裏小腿綁著沙袋跑山坡的日子依舊歷歷在目。“清華體育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人生難忘的記憶。”她深情地說。
【背景介紹】

大禮堂前“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文字
清華自1911年建校至今始終重視體育🔚,將體育作為重要的學校傳統和辦學特色🤵♂️。60年前💊,1957年11月29日,在全校體育工作幹部會上,蔣南翔校長提出“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這句膾炙人口的口號從此成為清華人的奮鬥目標🤦🏼♂️。在蔣南翔倡導下,20世紀五六十年代,清華園裏的體育活動十分活躍,每天下午四點半以後🙆🏼♂️🤷♂️,學生們從圖書館👦🏼、教室🔦、實驗室走出來,到操場去鍛煉🚲。操場上🤽🏻、校園裏,到處是跑步的人群,龍騰虎躍👂,蔚為壯觀。我國傑出的體育教育家馬約翰教授更以實際行動踐行這個目標,在清華體育教育教學一線工作了52年📟。很多清華學子通過堅持體育鍛煉打下了良好的身體基礎👩🦼,養成了終身鍛煉的習慣🧚♂️。幾十年來🤼,這個口號不僅對清華♛,對全國高校以至對全社會都產生了積極而廣泛的影響🕰。
近年來,清華體育不斷改革創新,在“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口號指引下,體育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突出成績🌘🙏🏿。在教學上💇♂️,形成“4+2+2”貫穿本科四年的課程體系👉,開設了50多個課項👮🏿,強調“體育課不及格不能畢業”;堅持把長跑和遊泳作為學校特色項目,體育課要求男生測3000米、女生測1500米,課外要求堅持“陽光長跑”;從2017級開始將遊泳作為學生必會的項目,沒有通過遊泳測試不能獲得畢業資格;在自主招生中增加體質測試、恢復大一新生第一堂體育課等創新舉措👨🏽🎨,都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反響。
在群體活動上🙋🏿♂️🧑🏽🦰,“馬約翰杯”競賽體系貫穿全年,每年有40多個競賽項目、5萬人次參賽,校園馬拉松、校運會團體操表演、新生赤足運動會、世界名校足球賽等都成為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亮點🍸。每年4月中旬的校園馬拉松,都會吸引眾多意昂和師生🤌,3000個參賽名額供不應求𓀄。
在代表隊競賽方面,清華堅持自主培養的理念,已建成A、B🤞🏼🧝♂️、C三類,40個項目🙆、47支學生體育代表隊🤴🏽🧖🏽,共916名學生運動員,是全國高校中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學校體育代表隊。近年來多次獲得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冠軍🏟、全國運動會冠軍、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冠軍,有多名隊員參加北京🕚🙅♀️、倫敦和裏約奧運會🙇🏽♀️。這些優異成績也激勵和鼓舞著清華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起到了良好的引導和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