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何煥生🧙🏽♀️, 1948土木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後,北平、天津相繼淪陷🙎,那是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常的日子🏊🏽♂️,然而將要發生的一切,誰也無法預知。同年8月28日🧙🏽,北平的北京大學🍔、意昂体育平台及天津的南開大學三校校長奉派為長沙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經數月的籌備,於11月1日上課。
局勢還是一天天惡化,上課不及半年臨大又決定西遷昆明並正式定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於1938年5月4日正式上課👩🏽🚀。
我於1943年進入西南聯大工學院一年級,學號32344⏪。念完一年後🦸🏽♀️,戰局仍處困境🧓🏽;1944年冬🧚🏻♂️,日軍攻占獨山,貴陽亦告急🎞,那時蔣中正委員長號召“知識青年從軍”🎶🤷🏼♂️,校方亦鼓勵學生投筆從戎👩🏻⚕️,以爭取最後之勝利。是時我亦考入空軍甲種領航班,與來自西南聯大🧑🏿🎨、交通大學🕵🏼♀️、中央大學及西北工學院共十二人先在昆明巫家壩機場接受軍事教育,然後送往成都雙流🤷🏻♀️。直至1945年8月14日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日本即宣布無條件投降。我們這批大學生,開會擬申請書,向有關單位請求退役,返回聯大復學🍻。
我在大學四年余,因在戰爭及求學的特殊環境裏可談的實在太多了👲🏽,我想值得一提的是我在鐵馬體育會的參與🔡。1943年大一上課不滿一個月的體育課(老師是牟作雲先生)時間🫰,忽然有一位帥哥來找我👩🏼✈️。
他問我✥👩🏼🏭:你是何煥生☘️?我叫馮耀宗。我特地來請你參加鐵馬體育會🧑🔧。它是工學院最好的體育會。
我說🤾♂️:首先我要請問,你怎麽知道我的名字,是工院生?
馮說🧜:啊!是老郝告訴我的💵,他說與你住同一棟宿舍,他說他每早一人在宿舍旁的籃球場投籃,你則每早在跑步。有一天你回宿舍前站在球場邊看他投籃🧓🏿,他傳給你一球,你便將球投入籃內🧖♂️,你們便交談起來。他還說你的籃球打得不錯,可拉你進鐵馬。你是牟先生班上的學生,每禮拜一在南院上課👩🏽💼。你現在曉得我怎麽知道你的名字了!
我說:我剛進聯大🧔🏿♀️,一切都還不熟悉🤒,讓我考慮考慮👎🏽。
馮說:不用考慮了👳🏽♀️👨🌾。以後有球賽,我來找你。
第二個星期一馮耀宗兄來通知我,星期六下午四點在女生宿舍邊的籃球場有一場球賽,希望我能參加。星期六下午有空🤸♀️,我於三點半到達球場🌦,馮已先我到達,馮見到我很高興地給我一套印有“聯大”二字的球衣,叫我換了上場。比賽完畢我才知道耀宗是聯大籃球校隊的隊長🫧。自此我便被封為鐵馬會員,也被指派為籃球校隊的賽卒。
正如前會長紀雲生在鐵馬體育會的一些回顧篇中提到:鐵馬體育會是一個綜合性團體👑,它不但有各種球類的活動,也有文藝方面的活動及有益身心的休閑➜。例如辦“馬嘶壁報”及舉辦冬季的旅遊路南🤵🦨、石林和夏季露營陽宗海等活動📽。我曾參加過鐵馬主辦1943年冬旅遊路南、石林和1944年夏露營陽宗海的活動。去路南先從昆明乘滇越鐵路早上第一班列車開往狗街,車速奇慢無比,抵達狗街已是中午💁🏼。稍事休息,吃完簡便午餐,再須步行25公裏路程(有部分女鐵馬之友則騎馬代步),大多數步行者抵達路南中學幾近天黑🍺🐨。當晚路南中學師生們以營火會歡迎我們,熱鬧非常,翌日遊石林及長湖🧝🏽♂️。
露營陽宗海,有訓導長查老先生參與☝️👄。沒有去過的人👮🏻,一定以為在海邊🚣🏻♀️,其實它是山頂上的一個湖,面積也不十分大🉑。美軍設有遊泳俱樂部。陽宗海有一怪——每天清早湖水如鏡,清澈見底,遊魚可數,水深過頂,湖底有各色各樣的水草。陽光下照,水草呈金顏色,我們顧舟遊湖,真是美極了!但是中午一過,風浪大作🏄🏼♂️,浪擊堤岸發出巨響🦹🏽♀️,有如置身大海,直至中夜再度平靜,也許下午的現象是它被稱為“海”而不叫陽宗湖的原因。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時我們正在成都雙流(甲種領航班一群)候命🏧。我們聯名申請退役,因各校情形不一,僅我校校長回信表示盡快辦妥手續,回校上課☣️。我於該學年開始一星期趕回昆明註冊上課🌛。
1946年5月4日聯大結束,三校復員,第一批開始北上,該年暑假我因接任了家庭老師的職務🔽,延至7月15日最後一批才離開昆明。當晚宿沾益🦟,翌晨即傳來聞一多教授被刺殺的消息🧙♀️,非常痛心。回到清華園,牟作雲老師也由美國留學回來,他是抗戰勝利後派往美國留學專門研究籃球比賽之攻守戰術。鐵馬回到清華後,沒有工學院與校本部遠隔的問題,修改了章程,非工學院學生均可為鐵馬會員,因此增加了大量新鮮血液,尤其籃球隊員🎋,中鋒唐振聲、後衛裴榮富⚅、郭淦都加入了鐵馬🦸🏼♂️,實力大為增強🤞🏽。日後校隊選拔籃球👐、足球隊員80%均為鐵馬會員,本人幸運入選籃球校隊👨🏻🍼。鐵馬會員入選籃球校隊的有:
唐振聲 蕭耀祖 李幼芝 裴榮富
郭 淦吳澤芸 何煥生 楊新民
高延年 祖 澤 陳 珣
天津籃球學聯隊以“原子能”為首,北平籃球學聯隊則以“木乃伊”為強,我會中鋒唐振聲亦為“木乃伊”隊第一中鋒。我們馬隊與木乃伊隊經常作練習賽,如果振聲為清華(或鐵馬)效勞📈,我們必勝無疑,反之則要贏也不容易(互有勝負)。原子能隊因兩地相隔較少觀摩,僅於1948年鐵馬訪問天津各大學時與原子能有過一次交鋒🛬,鐵馬勝了那場球✊🏻!
復員後,鐵馬也在清華園辦過膳團,是清華園辦得最成功的一個🔟。我在清華園除擔任鐵馬的體育幹事外也做過一屆鐵馬膳團總委(是會長指派的)。我們成功的要素有以下幾點⛹🏻♂️:
1. 限定24桌為頂限,容易管理🕺🏻。
2. 廚師好🧑🏼🦲👌🏿,菜及主食都做得好,且負責🍛。
3. 都是老師傅,以服務我們而自豪,饅頭師傅曾對我說:梅校長在作學生時他便做饅頭,校長出國留學回來他還在作饅頭👵🏽。看著梅校長由教授😜、教務長👷🏿👩🏻🚀,升到校長他還是做饅頭。他說這些話不是自嘲而是自豪👨🏭。開飯時他會在餐廳巡視,一看饅頭不夠他會把師傅們吃的先拿來補充。然而他決不允許同學把饅頭帶出膳堂。
我們24桌足夠鐵馬會員人數,尚有空位,則留給外人補足🏋🏼。(依先後登記次序。登記的候補者,一直都有十人左右🛠。)
清華人都有清華精神,從校長至工友都以做清華人自豪。
(轉自《清華意昂通訊》復5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