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欽萍(1961電機)
我是1956年考入清華電機系🪤,到今天已是半個世紀過去了,但是昔日在母校生活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特別是母校強調又紅又專,強調全面發展🏋🏼♀️,強調“三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強調外語學習和強調體育鍛煉等清華學風對我一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蔣南翔校長等校領導接見課題組學生👴。前排左起:李壽慈(副校長)🧖🏼、艾知生(副書記)👩🏼🚒、劉冰(第一副書記)、蔣南翔(校長)、胡健(副書記)、陳士驊(副校長),二排中為高沂(副書記)。

先進“科研集體”在大禮堂前合影🤔。後排中是指導教師劉子楨。
真刀真槍搞科研🏣、搞設計
我們班是電機製造專業,四年級時🧑🏻🎓,學校提出“真刀真槍搞科研👩🏽🚒、搞設計”🙆🏿♀️,要求把課堂知識用到實際中🧑🏿🦱。系裏分配我到“大電機”科研組,該組共14人,由劉子楨老師具體領導,其中一半(7人)派到北京重型電機廠參加25000千瓦汽輪發電機的設計製造🦸♂️👉🏿;另一半人在校內“土電廠”參加1500千瓦汽輪發電機的安裝調試運行。我屬於第一組,派到工廠,吃住在北重廠達一年之久。當時雖然是“三年困難”時期,大家仍熱情高漲,十分投入🫶🏻🦄。該課題一直延續到畢業,取得了製造成功和發電成功的成果並寫出若幹專題論文☝🏻👨🏿🚀。畢業時,全課題組被學校評為“先進科研”集體,在工字廳受到蔣南翔校長等校領導的親切接見並合影留念🤦🏿♂️。
雲峰電站水電機組的設計和製造
清華畢業後🈲,1962年初我被分配到哈爾濱電機廠🚣🏿,報到當天就分配到設計科參加雲峰1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定子部套的設計工作。該電站位於鴨綠江上,屬於中朝合建的國際電站🛡,其中兩臺設計頻率為60赫茲👲,另兩臺設計頻率為50赫茲,分別向朝方和中方供電,這是廠裏接受的第一個國際水電機組項目,又是當時國內最大的水電機組🚶🏻♂️➡️,所以質量要求很高。我按照母校的教導,虛心向老同誌學習並認真翻閱英🫳🏻、俄文資料💇🏿♂️,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加強質檢🎤。該機組安裝運行後👩🏿🌾,出力大🚼、效率高、溫升低、噪音小,各項性能優良,受到朝方贊揚,被我國水利電力部授予“銀質獎”💠。
154噸電動輪自卸車的技術引進和國產化
1981年我轉入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CMEC)從事貿易工作🥗。1987年7月我受命負責“154噸電動輪自卸車的技術引進和國產化”項目⛹🏼♀️。
大型電動輪自卸車是露天礦開采的主力設備。結構復雜,技術難度高,國內需求大🙏🏻,其技術引進和國產化是國家“八五”重大裝備攻關項目,國務院重大裝備領導小組批準江西德興銅礦分批采購19臺中美合作生產的154噸電動輪自卸車並指定湘潭電機廠為中方的合作工廠,結合采購🏄🏻、生產,消化吸收美方先進技術並最終實現國產化。CMEC承擔該項目的對外引進和合作代理任務🤾🏻♀️,我被任命為項目負責人⇢🏃♂️。我們先後與美方公司,簽訂了四批合同🪼,組織各類談判30多場,總金額達1100萬美元➙;先後派出我方團組150人次,組織美方專家來華指導達100人次,經過6年努力,於1993年由我國湘潭電機廠成功製成我國第一臺國產化的154噸電動輪自卸車,在德興銅礦經過3000多小時滿載運行,行駛37000多公裏,通過了國家有關部委聯合組織的鑒定🧑🏻🎤,達到國外同類車型的水平🥞,實現了國產化,填補了我國在此項目的空白✋🏿𓀖,同時培養了一批人才🤽🏽。我由此受到國務院重大裝備辦的表彰。
兩臺1萬千瓦水輪發電機出口美國
1991年📭✤,我參與開發出口成套設備。1997年我負責簽約和執行兩臺1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由東方電機廠製造💂🏼♀️,出口美國國家墾務局(小道卡水電站)於7月份正式運轉成功。
眾所周知,美國墾務局是世界上對設備質量要求最嚴格的用戶之一🚴🏿。談判中,美方對分階段質量以及交貨期要求嚴格而具體,並有詳盡的罰款章節。在執行合作的六年中,稍有閃失,輕則返工🦁,重則部件報廢並罰款,影響公司和東方電機廠的創匯額。美方十多次派專家來華檢查質量,為了贏得信譽,我全力配合東方電機廠。廠總工程師親自指導生產,狠抓質量不放松。在中外雙方的通力合作下💂🏼♀️,經過近6年的努力,終於如期完成了這項艱巨的出口任務。在慶祝大會現場,美國當地電視臺記者🔂,特別對我采訪,豎起大姆指對我們說💁🏻♂️:“真了不起⚖️!中國的水電設備被美國墾務局接受了😿!”
從母校畢業後🎄❓,工作了45年,經歷過許多風風雨雨,盡管工作多次變動,我能一直勇往直前,跨過各種溝溝坎坎,克服困難,迎接勝利,這都是清華優良學風培養的結果🦣🚵♂️。回顧這一切,可謂平凡而又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