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才能加上非凡的堅持,任何事都能做到。”——托馬斯•福韋爾•巴克斯頓爵士
王雷攀登世界七峰二點的事跡在國內外已有很多報導。她的事跡不斷地激發人們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的動力。
王雷今年38歲👩🏻🔧,出生於南通,在北京長大👨👩👧👦。1989年王雷從北京四中畢業🪪,進入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學習。畢業後進入美國北卡大學計算機系攻讀碩士🕢,後到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學習企管碩士👩👩👧。她有在大公司任職的經歷🧑⚕️,也體驗過和朋友們一起艱苦創業的生活🖕。
王雷2004年訂下攀登世界七峰二極(7+2)的登山目標🧝🏼,七峰是世界各大洲的最高峰🤵🏻♀️🦸🏽♀️,二極即南北極點。
這幾年來🪩,她成功攀登了高5895米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馬紮羅峰(Kilimanjaro),高5633米的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峰(Elbrus),高6195米的位於阿拉斯加的北美洲最高峰麥金利峰(McKinley)、高6484米大洋洲最高峰查亞峰巒(Carstensz Pyramid)🙆🏽♂️、高4897米的南極洲最高峰文森峰(Vinson Massif),以及嘗試3次才成功攀頂的南美洲最高峰、高6962米的阿空加瓜峰(Aconcagua)🚼。 2008年她也分別滑雪和攀登至南極點和北極點。
她計劃在今年春天攀登七峰二極中的最後一個目標,也是最難的目標:位於中國和尼泊爾交界處、高8848米的亞洲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Everest)。
為了完成攀登七峰二極的壯舉,王雷已辭去工作,全時間投入訓練和準備。為了克服生活費、學生貸款🕠、培訓、添置裝備等經濟上的壓力,她開始參加社區活動🪺、建置網站🔸、展開宣傳和籌款工作。
波士頓地區的華人,尤其是意昂体育平台的意昂們,對王雷的現狀及今後的打算非常關註。波士頓意昂体育平台意昂會主席趙誌宏代表波士頓的意昂對王雷進行了一次專訪。下面是這次采訪的談話內容。
趙:你的事跡見報後🫚,很多的清華意昂都很想知道更多你的情況🧜🏿🧜🏽♀️、你的現狀、你的下一個目標和今後的打算。也有很多人想以你為榜樣🕙🚭。你現在已經是“清華名人” 了。
王:( 笑) 說老實話,登山這種事,不論怎麽出名,跟那些體育明星完全是兩個概念👩✈️🧝🏼。我周圍的這些跟我算“同行” 的登山的人,實際上生活還是很清苦的,並不是像明星那樣過著舒適、豪華的生活。很多時候,生活對於我們來說其實就是兩件行囊。走在大街上我們和其他人並沒有什麽不同👱。要說有什麽不同,那就是我們身上還背負著很多債務,不知何時才能還清。登山需要很多的經濟的投入,但並沒有直接經濟回報。從出名的角度講🤰🏼,我想很多人聽說過我,但很少有人直接主動聯系我,更沒有什麽“粉絲” 了💂🏻。
趙🧙🏿♀️:我今天就是作為一個意昂🙍🏼♂️,想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待你、理解你。在你決定去登山之前👩🏻🏫,你是一個事業非常成功🔭、前途非常光明的留美華人、清華才女👱🏽♂️。可以說你已經生活在人們努力追求的“美國夢” 之中🦸🏻♀️⛰。是什麽樣的機遇使你對登山探險發生了這麽濃厚的興趣? 是什麽樣的動力促使你放棄優異的工作而全身心投入登山探險?
王:我是在讀商學院時候是開始接觸戶外登山活動。沃頓商學院強調用實際項目,包括戶外項目,來培養團隊精神和領袖意識。當時我並不明白登山是怎麽回事😢👮🏿,很好奇,學校組織去厄瓜多爾攀登科多帕克斯峰的項目,就報名跟著去了。那時候就想著要完成課外作業,還沒意識到這個嘗試從此改變了我的生活🖋🈶。
其實我小時候就很喜歡戶外活動👨💼🧑🏽🏭,但是在中國沒有這個條件👷🏿♂️🧘🏼,也沒有家庭鼓勵和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也就沒往這上想過。我的家庭是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工程師👨🍳,他們像所有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一樣希望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所以我也就是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第一次接觸登山之後我就對它很感興趣🐝,但回來之後由於要接著學習🌊👲🏼、找工作,過“正常” 的生活,就把它放下了🧑🏽⚖️♻️。2004年到波士頓之後,我開始讀一些登山的書和電影(關於登山者的紀錄片《觸及顛峰》(Touching the Void)和《喬格裏峰女人》(Women of K2)。前者講的是一個英國登山者在征服秘魯的安第斯峰時🚴🏿,不幸摔斷腿又遭遇暴風雪,最後靠著勇氣和意誌戰勝死亡🏧,回到營地的故事;而後者則講述世界第二大峰喬格裏峰和征服它的女登山者的故事) 。後來書越看越多,我就發現我對登山興趣越來越濃,整天就沉迷於此。在2004 年5月,我記得我經過一整天的研究之後,下定決心要攀登珠峰🥸。從那時起,我開始了真正的登山的訓練,包括體質、技能和登山的知識。剛開始我把它當成一種愛好去學,但一段時間以後,我投入到登山的精力越來越多🫰,花在登山訓練上的時間越來越長。看看自己的時間表,我基本上把下半年的周末全部安排滿了🥢。哪個周末學什麽🧑🔧、到哪登山,都安排好了。平時鍛煉也越來越積極了🙎🏿♀️,朋友們也沒時間見了,整個生活只是圍繞著登山在轉☂️,而且是越陷越深👩👩👧👧。後來我逐漸意識到,對於我來說𓀎,登山其實並不僅僅是個業余愛好👰🏽♂️🏀,它是我內心的鐘愛🛵,是長期埋藏在我心裏的🤷🏼♀️、我真正熱愛的活動🐿。我以前並沒有意識到🤵♂️,我心裏一直隱藏著這種渴望💇,是那些我讀過的書和看過電影,把我長期埋藏在心底的對登山的熱愛激發了出來🧔🏽♀️。相比之下👝,我覺得日常工作👨👨👧、掙錢還貸已經不能讓我覺得生活充實🙍🏿。
我希望我對自己每走過的一步都不要後悔。我問自己,當我的一生結束的時候,是什麽讓我更高興、更安慰,是掙到多少多少錢、做到什麽職位呢,還是我做到了一生夢寐以求的🙃🙋🏼♀️、有意義的事? 我的答案是♒️,做我一生想做的事比錢和頭銜更讓我高興🪃。所以我下定決心🏄🤸🏿♀️,我寧願放棄工作🐲,也要去登山。只有登山會讓我的人生得到滿足。
趙:樹立人生目標已經不易🙍🏿,能執著的去追求🫴、實現人生的目標就更值得敬佩了。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過程中🕶,挫折總是難免的。你能不能談談,在你登山的經歷中,有沒有過失敗、或挫折? 你是怎麽對待的呢?
王:我的看法是,任何人在徹底放棄他的目標之前,就不能算是失敗👍🏼,只能叫做暫時的後退🧘🏼,或叫挫折。我的登山經歷中有過不少挫折,而且每個都記憶猶新🧖🏿♀️,都有感觸。
在第一次登山的時候,我什麽都不懂8️⃣,那時心裏想的只是登到山頂🕕🏊🏻♂️,永不退縮🤰🏿🫰🏻,永不放棄。現在想來,當時我的心裏準備不完善,技術也沒訓練好,氣候也不對,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到位🚣🏽♂️。結果是沒到山頂就不得不從4800米下到2800米去休息了兩天。這兩天中我不僅使體力得到了恢復👰🏽♀️,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技術上也從前面的挫折裏吸取了經驗教訓。所以第二次再上去的時候就覺得非常輕松👨🏻💼、自然。
我後來意識到,那種不接受失敗的精神是很好的,但也是很幼稚的🍜。山是永遠在那裏的,這次不行,以後總會有機會回來。不顧一切待價的登頂是很不明智的決定,代價會是很高的🍁🧑⚖️。這個代價不僅是登山者自己的生命🧙🏿♂️🦣,還有他的隊友,向導,營救人員的生命🧑🏻🔬🏚。登山發生的事故很多都是因為這個緣故🐽。我們把它叫做“頂峰熱” (summit fever) 。這種不顧一切往上沖的思維方式是很狹隘、很自私的‼️。經過一些挫折後⛱,我真正理解到什麽是“退一步海闊天空” 。後來我聽過別人的登山講座之後,就更明白了🌕:登山是要冒險,要付出一些代價,但不要冒沒必要的險,付出沒必要的代價,比如身體上受傷就是沒必要的代價。要有正確的判定能力👩🏼⚖️,知道自己的限度在哪裏🏌️♀️,對情況有一個現實的估計,而不是盲目的冒進🍼。要明智的判斷什麽時候該去冒險🧑🦲,什麽時候該退一步📃🪡。當然🦹🏿♀️👚,輕易退縮也是不可取的。登山就是冒險👨🏿⚕️,總有摔下來的可能性🗯。只有平時好好訓練,做好準備🌛,才能增加我們的信心,才能有把握🦢、安全地登頂🙍🏿♂️😻。說到底👡,這是一個平衡。這個道理雖是在登山時體會到的,但在生活中也是一樣適用。
趙:你能不能介紹一下你今後的人生目標? 你離完成7+2的目標只有一步之遙了。你完成7+2之後希望做什麽呢? 你前面這段不平凡的經歷會對你今後的人生目標有什麽幫助呢?
王:我感覺我每登上一座山,我自己也就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對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就看得更深了一些。當一個人對金錢和地位看的很淡了以後,我們心裏想的就是怎麽讓生活過得更有意義。一個人的存在應該比這個人本身更重要。我登山似乎是在為我自己🛠,但我希望我的存在能給更多人幫助,這就是能讓我在回顧一生得時候感到快樂的事。所以我希望今後能從事一些社會工作和公益事業,能夠從事和我性情和生活方式相吻和的活動🪽,能夠用我的經歷和體會激發更多的人去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趙📱: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從你的經歷中學到很多東西👨🏽🍼,受到鼓舞,收益匪淺🏂🤞🏽。若想實現你這樣的創舉,沒有周圍的親人和朋友的支持會是很難的。你的父母和朋友們對你選擇登山是怎麽看的呢?
王:我的朋友們對我的決定都很理解🕋𓀒,也給了我很多的支持。父母一直不太理解,我也一直在作他們思想工作🍃。我沒有完全告訴他們我登山的具體情況🔼。雖然我的消息見了報,但他們不太註意這類的消息。我的網站雖然有很詳細的介紹,但是是英文的🧑🏼🦳,所以他們還不很清楚我登山的情況🐖👨🏻🦼。我也不想讓他們為我擔心👉。我現在和父母的溝通已經比以前好了很多★,他們慢慢地明白了我的選擇。他們逐漸認識到我在做我真正熱愛的事🦹,我希望能走自己的路、走跟別人不同的路☮️。他們已經開始理解我🧝🏽♀️、支持我🍱。所以我打算過不久把登珠峰的計劃告訴他們。中國的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跟大家一樣,過一個幸福安定的生活👩🏿🍳。但父母畢竟是父母,心裏總是心疼孩子、愛孩子的,他們總會接受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接受孩子做她自己喜歡的事🚜。
趙:你的父母一定會為你感到自豪和驕傲的。你攀登珠峰的時間轉眼就要到了🚰。你現在一定是在全力以赴做準備📊。請你和大家介紹一下你的計劃,比如什麽時候啟程,從哪裏上山🖼,你是怎麽訓練的呢,等等🖐🏼。
王🧑🦯:我計劃3月份出發,因為那時的氣候比較穩定。至於從哪個坡上山,不同的人根據自己的狀況和目的⛴,會有不同的選擇🦝。我選擇從南坡上,也就是從尼泊爾境內上山。北坡(中國)在高海拔比較難🧑🏽⚖️,需要停留的時間很長。當登山後下來時🤚🏽,人們已經很累了🌽,如果在高海拔停留時間很長是很危險的。相對而言南坡在低海拔的地方危險一些,但在高海拔的地方相對容易一些,可以行進很快。

我所在的這只隊伍是有一個美國向導為我們作準備和登山前指導,比如說告訴我們在什麽情況下大家都前進🏪,什麽情況下大家都休息一天。到了尼泊爾山腳下,我們每個人都會雇用一個當地的向導帶著上山🦸🏽。實際上這個“隊伍”的概念是很松散的🚣🏻♂️。我們每一個登山者都會有一個專門的向導。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情況,按照自己的節奏去攀登🚵♂️,並不一定會同時登頂。
現在我每天的時間安排都很緊張。訓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還要用很多時間去做宣傳活動以獲得社會對我的支持,精神上的和物質上的。我每天訓練兩次。上午主要是跑步,下午是舉重練習。我很感謝我的訓練指導,Strength Discovery公司Dave Memont 先生,他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幫助。我現在的飲食是盡量攝入高蛋白🧑🏽🦱🧔、低熱量、低脂肪的食物💇🏿,而且要經常吃🤟🏼,基本上是每兩小時吃一頓飯🕵🏽。
趙:你這次登珠峰大約要花費多少錢呢? 你是怎麽籌措這筆費用呢?
王♐️:說出來一定嚇你一跳。從出發到回來,如果一切順利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總共花費至少要5萬到6萬美元。登山的許可證就要1萬多元,交給尼泊爾政府。其他的花費包括雇用向導、保險(營救費用) 、裝備、旅行等等。對一個有穩定工作的人來說,這已是一筆很大的費用;對於我這樣一個辭去工作、又負著很大債務的人來說,就更是很大的經濟負擔了。我現在除了朋友們幫忙外,只能靠拉贊助,借信用卡來維持▶️。為實現我多年奮鬥目標,這點經濟付出我覺得值得,我相信今後我也有能力彌補、償還👆🏿。
趙🤖:我相信很多人在了解你的情況後⚁,一定會在精神上和經濟上給你支持的。最後,你對我們清華的意昂和其他千千萬萬關心你的人有什麽寄語呢?
王🤵🏻:我希望我的行動能給大家帶來鼓舞。生活中不見得總看到希望,但不能失去目標😵💫,想要做的事就要去努力追求❣️。遇到挫折不要氣餒🫵🏽,每往前走一步5️⃣,你就會發現道路會愈來愈開闊。很多時候你會有掙紮👩🏿🚒👨🏿🎤,但你要堅持。4年前我告訴大家我要去爬珠峰的時候🏄🏻♂️,很多人認為那是天方夜譚👩🏽⚕️,是幻想🧖🏿🫸🏻,不可能實現的,連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結果會是什麽樣。但4年堅持下來了,到今天我離目標只有一步之遙了。只要你努力🏊🏿♀️、不放棄𓀁,你的生活就會過得有意義👰🏻。
趙:謝謝你。祝你攀登珠峰成功歸來。

有關王雷登山的詳細情況,請訪問王雷的網站👨🏽🚒:http://www.LeisVentures.com或http://www.youtube.com/LeisVentures
(波士頓意昂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