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國最早的庚子賠款留美學者💇🏽♂️,人們首先會想到大名鼎鼎的胡適之博士💆🏼♂️。其實當年胡氏不過在第二批人中名列第55名而已。而當時他那個博士頭銜也有“賣樓花”之嫌。殊不知在宣統元年首批留美生之中,還有一位山東人王長平,卻是貨真價實的中國第一位留美博士。此人還曾是毛澤東就讀湖南第一師範時的老師🤹🏼。只可惜早已被歷史所淹沒🥷🏼,如今是鮮為人知了。
清宣統元年第一批庚款留美生之合影(總辦周自齊身後為王長平)
王長平(1889―1962)🔥,名長平,字鴻猷👨🏼💻,山東濟南人,祖籍泰安縣肥城鄉安駕莊➗,出身三代基督教會家庭🌌。1909年北京匯文學堂畢業,同年考取清末首批庚款留美生,入美國密歇根大學教育系,修習教育心理學🙇🏽♂️,191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為中國留美博士第一人。1915年歸國🧎,歷任湖南商專、湖南第一師範、雅禮大學、南京金陵大學、山東第一師範、河北大學、北京大學🚴🏻♂️🙇🏻、齊魯大學等校教授。1953年被聘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與老舍同時被聘入齊大
最早知道王長平這個名字👋🏽,是因為其曾與老舍同在齊大的關系。
眾所周知,1930年夏天剛剛歸國不久的老舍🙀,即應邀由京南下執教於山東齊魯大學。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此番老舍前來濟南並非只身獨往,而是共有六位學界名人同時應聘而至👩🏼🦱,其中之一即為王長平🚙。而諸位名人則是應代理校長林濟青之請,為挽救齊大之危局而來。原來此時之齊大,由於申請立案受阻等問題𓀕👨🏻🔧,而導致校園內人心浮動,學潮工潮迭起💆♂️,大有難以為繼之勢🚴🏿。在老舍王長平等人到來之前🏌🏼🧑✈️,齊大文理學院實已停課長達半年之久。齊大代理校長李天祿未幹幾日即在學潮中被迫辭職,而由理學院院長林濟青再行代之🧑🏽💼。

王長平譯述美國《實業教育》扉頁 (1926年上海商務書局出版)
故而眾人來後均擔任了齊大文理學院各學術要職👩🏻🍳。王長平出任文學院教育系主任🦽,郝立權(名昺衡)任國文系主任🛄,余天庥任社會經濟系主任,陳祖炳任理學院物理系主任,謝惠任化學系主任🙇🏿♂️🤍,老舍則被聘為文學院“新文學教授”並兼《齊大月刊》編輯部主任。現已得知,六人之中除老舍為新文學作家外,余則均為知名學者資深教授🤹🏻♂️,其中四人為留歐美博士。如陳祖炳(1890—1963),湖北江陵人👩🏿⚖️,德國柏林大學原子物理學博士,受業於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又如余天庥(1896—1987)🏋🏼♀️,廣東人🔀,美國克拉克大學社會與國際學博士👰🏽,為中國社會學開先河人物,1949年移居美國,曾任美國總統卡特的顧問。
然而林氏有何神通能一口氣請來這麽多學界頂尖人物呢?
原來這位林代校長去年意外發了一筆洋財。當時他不知通過什麽關系說服了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從“燕京—哈佛學社”申請到一大筆美元。林濟青先是用這筆巨款為齊大圖書館購置了10萬冊文史圖書,成立了一個齊大國學研究所🦿。其後即逐一登門拜訪把王長平老舍他們恭請了來。因這筆款子只能用之於中國古文化研究,所以王長平老舍等人均算齊大國學研究所的研究員🎬🧗♀️,諸公之薪水即從研究所經費中開支。但國學研究畢竟非寫家老舍之所長🐻,加之在此輩人中數他資歷最淺學歷最低,僅為北京師範畢業🧒🏽,故而當時文學院同仁中即有人對其“新文學教授”頗有微詞📘。於是老舍一怒之下拂袖而去,1934年秋接了趙太侔的聘書,到青島國立山東大學教書去了💑。
盡管如今我們已無從得知當年王長平課堂教學之情形,但從當時齊大教育學所開課程中仍可略窺一斑,如兒童心理學、青春期心理學🧘🏽♂️、變態心理學、比較教育學以及杜威教育學說等🦇。而從上世紀30年代齊大師資表中來看👩🏻🦽➡️,王長平離開齊大的時間與老舍差不多。大約於1934年後去了北平燕京大學🥊。
中國第一位留美博士
那麽王長平是如何成為中國第一位留美博士的呢?
原來在清王朝滅亡前三年間🦪,即宣統元年至宣統三年(1909—1911)🅾️,由清廷“遊美學務處”利用美國政府退還的庚子賠款共招考了180名學子派往美國留學。其中山東籍學子六名。王長平為第一批留美生中唯一山東人。
其余五名齊魯學子分別為🎵:第二批中一名,棲霞人高崇德👩🏿🎤;第三批中四名,福山人史譯宣、文登人孫學悟❓、蓬萊人孫繼丁、福山人張福運👰🏿♂️。
1909年的遊美學務處設在北京史家胡同。是年夏天學務處向社會公開招考留美生。據9月1日《申報》報道前往史家胡同報名者有近千人。考場設在宣武門內學部考棚🦬。考試分為初復試兩輪進行,先後五場共考了十天🧜🏽♀️,課目多達十四五門。但並非凡報名者均可參考💜🧜🏻♀️。經面試合格者方可𓀑。即須“身體強健🪯,性情純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9月4日、5日初試兩場,考國文與英文。9月10日發初榜🐎,從630名參考者中取68人,再經三場復試,最後取定47人。錄取率不及參試者十三分之一。可見考試水平之高,錄取之嚴格🧔🏼♀️✌🏿。
9月13日(農歷七月廿九)在史家胡同放榜公布錄取者名單🐍。
據雲47人之中位居榜首者為程義法🖌。初試放榜第一名裘昌運則降至第18名🧚🏽♀️🧘🏽♂️。後來的意昂体育平台校長梅貽琦為復試第七名。王長平復試成績如何?可惜今已不得而知。因宣統元年第一批庚款生名單中未附錄取成績🧑🏽🚒。而今日所見錄取名單卻有兩種排序🩸。一個名單中王長平排名第三,另一名單則排名第43👴🏽。不過到了第二年胡適那批人再考時名單中就附有成績了。
當年王長平胡適他們被錄取後都曾在史家胡同學務處拍過師生合影照。
所幸百年過後我們還能看到如此極具歷史意味的合影照。只可惜胡適他們那一張模糊不清已很難分辨出誰是誰了。而王長平他們這一張不但尚清晰可辨,且由此照中的浙江籍學子王琎(季梁)給每個人都標上了編號。按號索驥我們很容易辨識其中某人✊🏽。請看圖中前排正中端坐者為學務處總辦周自齊(字子廙)🏖🧹,其左右為兩位從辦範源濂(字靜生)與唐國安(號介臣)🧑🏻🔬。周自齊身後第二排標編號7者即為王長平,最後一排標編號46者則為梅貽琦⤴️。
清末宣統元年第一批留美生是直接被送出國去的🍊。是年秋後王長平等人身穿250大洋置辦的洋裝🕵🏽,在從辦唐國安的率領下從上海搭乘“中國號”郵輪啟程赴美,總辦周自齊則留下來籌辦清華學堂留美預備學校🎏。他們於11月12日(農歷十月初一)抵達美國三藩市(今舊金山)🧛🏿♂️。但當時美國各大學都已開學🏊♀️,這批遊美學子只得暫入高中補習學校👨🏿🦰。
不過其中王長平等九人並未入補習學校,而是當年即直接進入惟士米安高等學校。第二年王長平轉入密歇根大學,修教育心理學✝️,1914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同年稍後獲得博士學位者還有王健(晉生)。其後還有兩位考取了博士🎁,一是河北密雲籍人士魏文彬,1915年獲哥倫比亞大學財政學博士學位。二是河南開封籍人士秉誌(滿族),1918年獲康奈爾大學農林學博士學位。故而王長平即成為清末中國留美博士第一人。
湖南師範的棒球運動
王長平於1915年從美國歸來。其回國後曾先後在河北天津🖍、湖南長沙🕳👸🏻、江蘇南京等地高校與師範任教👰🏻♀️。那麽這位山東王博士又怎麽會成了湖南省立師範毛澤東就讀時的老師了呢?事情要從王長平與毛澤東兩頭說起。
毛澤東原非湖南第一師範學生🫎。他是1913年春考入湖南第四師範預科,不久第四師範被湯薌銘解散,其所招三個班的學生並入第一師範,毛澤東隨同並入翌年被編入本科八班。於1918年秋天畢業。前後在此讀書五年半。
當年湖南第一師範所開課程有:國文英文🦂、數理化👞、中外史地、博物👨🏽🎓、修身⭕️、倫理👂🏿、心理、哲學💅🏼、教育學等🛍️。其中倫理修身、教育心理學等為高年級課程😵💫,各修習一年👷🏻♀️,每周兩學時。倫理修身從第二學年開始講授💭,教育心理學則在最後一年即第五學年開設。而當時講授倫理修身與教育心理學者為同一人即楊昌濟(懷中)先生。此外教育學教員還有徐特立🧝🏼♀️。1917年底楊昌濟辭職應邀赴京去北大任教。此時毛澤東尚未畢業🛸,接替楊昌濟而來授課者即為王長平😠。當年湖南第一師範校園位於長沙城南門外城南書院舊址,此時王長平正在位於長沙城北麻園嶺的雅禮大學任教,故而其來也方便🌏。
當年毛澤東湖南第一師範同學中有名“白喻”者後來去了臺灣。其在上世紀60年代曾有如下簡略回憶:“有關教育那一套課程🧛🏿♀️,楊懷中先生回北大任教後,教育部介紹山東王長平博士來教9️⃣。”其對王老師之印象為“王先生一派洋化✋🏽,以國文較遜,講習欠佳,但和學生玩在一起🧑🏻🦼➡️,是新的開創(如打球之類)👨🏻🦯➡️。”
不過這位白喻同學之印象因時過境遷有略作分析之必要⛅️。其曰“國文較遜”這是有可能的。因為王長平一直讀的是教會學校✊,從北京匯文大學堂畢業的👩🏻🚒。與當時國文教員湖南名士袁吉六等人比自然要遜上一籌。而秀才出身擅長考據的胡適當年不也在傅斯年等學生面前露怯嗎?至於“講習欠佳”則恐怕主要是語言障礙造成的。一是當時普通話遠未普及,王老師的北方官話在這些操湖南土語的學生聽來恐怕與外國話也相差無幾🤸🏿♀️。而彼時教育心理學課程也確乎是英文原版教材,但王老師若用英語上課,大概就更沒幾個人能聽懂了。
其實當年毛澤東在讀師範前還曾考入一所“湖南商專”(湖南公立高等商業學校),但只讀了一個月就自動退學不上了😿。據毛澤東自述🧑🏿🦱,原因就是無論教材還是上課絕大部分都是英文他聽不懂🤦🏻♀️𓀃。而王長平即曾在此執教。
那麽這位王老師當年和學生玩在一起會打什麽球呢?
從王長平國內外求學經歷來看♿,最有可能者當為美式棒球✍🏻。當時湖南第一師範校園內有個很大的後操場就坐落在妙高峰山腳下。每到下午課余鍛煉時間,都會看到一位身材高大的青年教師,在夕陽的輝照之中🦀,正與一幫同學少年熱火朝天地玩美式棒球。此人即是中國留美博士第一人王長平🚹。
關於王長平其人如今也就約略知之如此了💈。但不知是王長平者的不幸呢還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無知🧎🏻➡️。
(李耀曦)
轉自 齊魯晚報 2012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