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老清華教授面面觀

2008-11-27 |

  老清華(1911-1949年)的師生是中國教育史上值得回眸的一個群體,當年的校園刊物中很多文章在談論著他們🆎,今天讀起來仍然興味無窮,從中能夠感受到濃濃的人文氣息,那真是一個令人流連的時期👨🏼‍✈️。

  沒有一個大學生沒有議論過教授,但也很少有像清華的學生如此大膽又如此深情地大面積🌪、公開化地大談特談教授甚至是校長的。我們不得不為當時學生的大膽驚嘆,更不得不為那時的寬松的師生氛圍驚嘆。從中能夠領悟出的遠不止是一幅幅教授眾生相。

  常言說:“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這句話好像特別為我們的劉叔雅先生而設的➾。

  記得那日國文班快要上課的時候,喜洋洋地坐在三院七號教室裏,滿心想親近這位渴慕多年的學界名流的風采🪣。可是鈴聲響後🥥,走進來的卻是一位憔悴得可怕的人物🙍🏿‍♂️。看啊!四角式的平頭罩上寸把長的黑發,消瘦的臉孔安著一對沒有精神的眼睛;兩顴高聳💟,雙頰深入🙅🏻;長頭高舉兮如望空之孤鶴,肌膚黃瘦兮似辟谷之老衲🥅;中等的身材羸瘠得雖尚不至於骨子在身裏邊打架👆🏻👱🏼‍♀️,但背上兩塊高聳的肩骨卻大有接觸的可能。狀貌如此,聲音呢👩‍👩‍👧‍👦?天啊!不聽時猶可🟩,一聽時真叫我連打幾個冷噤。即尖銳兮又無力👩🏻‍🏭,初如饑鼠兮終類猿……

  ——一幅多麽不堪的形象。這是發表在1934年《暑期周刊》上的《教授印象記》中劉文典先生的畫像。一位有著清新優美的文筆、綿密新穎的思想的學者🔟,在學生的想象中該是位風流倜儻的摩登少年🧝🏼,至少也得是個狀貌奇偉的古老先生,怎知是這副尊容!作者是真的失望嗎?其實不然,他先抑後揚,馬上極力抒寫先生學問的淵博精深,對學生的懇摯,對國事的熱忱,其精神的力量遠遠蓋過了相貌的不足,矗立著的仍然是一個可敬可愛者。

  在學生筆下遭遇相同命運的遠不止一個兩個:

  比如俞平伯先生:“一個五短身材的人,禿光著腦袋,穿著寬大的衣服💪🏽👊🏻,走起來蹣蹣跚跚的,遠遠看去🟢,確似護國寺裏的一個呆小和尚,他就的的確確是先生麽🈚️🤷🏼‍♂️?”——這是相貌與學問之不成正比;

  比如陳寅恪先生👨‍👨‍👦:“裏邊穿著皮袍外面套以藍布大褂青布馬褂✷、頭上戴著一頂兩邊有遮耳的皮帽、腿上穿著棉褲、足下蹬著棉鞋、右手抱著一個藍布大包袱🔴、走路一高一下,相貌稀奇古怪的純粹國貨式的老先生從對面孑孓而來。”——這是衣著與學問之不成正比📂;

  比如馮友蘭先生:“口吃得厲害🤹🏼。有幾次🚴🏽‍♂️,他因為想說的話說不出來,把臉急得通紅。那種‘狼狽’的情形,使我們這般無涵養無顧慮的青年人想哄笑出來。”——這是口才與學問之不成正比🧎‍♀️;

  還有的“汗流浹背🍘,喘呀,喘呀,上課的功夫大半用在揩汗🤰🏽、摩肚皮上面”,或一開口就“唾沫星兒,一串一串地迸出⛷,又好像過山炮彈,坐在前排聽講的同學們🕊,怎會不大遭其殃,連聲叫苦”💆‍♀️🤾🏽,或“下堂了📥,大家還沒有完全走出教室🎂,一支煙已經又吸掉了三分之一”📲。——這是舉止與學問之不成正比🅾️。

  但千萬不要以為清華的學生在貶抑他們的先生,恰恰相反👸🏿,他們為擁有這樣看似與平常人無異而實際上是些天才們的教授而深深地驕傲,而且不論他們的外貌舉動如何乖戾(當然只是一小部分),個性如何的奇特👨🏼‍🍳,卻無一例外地都淵博🥽、盡職、和藹與可愛,是一些不會混淆🍌、不可取代的學術泰鬥。

  雖則面上嚴肅一點,而心腸是最軟不過的。——那是朱自清先生。

  他那便便大腹,好像資本主義過剩生產,已達到了第三期的恐慌似的——瞧著瞧著,原來裏面裝的是一肚子的詞源呀。——那是楊樹達先生。

  有時你看到先生獨自呆呆地立著,嘴角浮漾著輕微的笑影,那笑👀,無形中由苦笑而有時竟至非哈哈大笑不可的神情🛳,但刹那間,像在荷葉上飄過的輕風👷🏼‍♂️🧑🏿‍🦲,一切終歸沉寂👩🏻‍🎓,他畢竟意識到自己是個學者🚣🏻‍♂️,笑影俱散,剩下的是那儼然不可侵犯的矜持的面相。——那是吳宓先生。

  雖然是福建人🧑🏻‍🍼,可是國語講得夠漂亮👩,一個字一個字吐得很清楚,而不顯得吃力。在上課的時候,學生沒有一個敢出聲的,只靜心凝聽,因為他的聲音是有節奏的,有韻律的,能使人如同聽音樂一樣,起著一種內心的快感。——那是陳岱孫先生🏌🏽‍♂️。

  一年前在副刊上登載咱們主任自己開汽車往西山的消息,這就是咱們主任萬能之一🚲。他自己開車,半路上掉了一個輪子,三個輪的車還一直走🏊🏽,及發現前面有一個輪子在滾💆🏻‍♂️,才知道自己的汽車掉了一輪🫵🏽,不萬能又怎的?——那是施嘉煬先生。

  循循善誘地每堂課都寫給那許多筆記,所以同學們不愛再發出什麽問題,但在真是莫名其妙時,不禁要去一問。很怪🛁,那時的陶先生好好的面孔上又加厚了一層紅雲🙋🏿‍♀️,好像是個新娘子,羞羞答答地吞吞吐吐地來答復你。——那是陶保楷先生🧗🏼‍♀️。

  在學生的心目中,每個教授都是獨特的,最棒的,不論是有著“兩道濃黑的劍眉,一雙在眼鏡裏閃爍的炯炯有光的眼睛”的詩人教授聞一多💇‍♂️,如同“耶穌下誕那天給你送東西來的北極老人”似的體育教授馬約翰,還是“無論他身上哪一點,都有點兒哲學味兒似的”哲學大師金嶽霖,“真個把西洋式尖頭鰻的氣味表現得十足”的政治系主任浦薛鳳🏤,抑或弟兄教授——“把時間權衡了一分一秒不差”的大哥薩本鐵和“給分數是很摳的”弟弟薩本棟🤹🏼‍♂️,一人一種風範,一人一個世界👩‍👧。

  是這些教授本身為作者提供了鮮明的範本,更是同學們栩栩如生地刻畫了這些“教授印象”。當年的清華園有這群卓越不凡的教授固然是大幸,同樣的🪭,有了這些妙筆生花的學生給後來的人們留下這些形象🦆,不也是大幸?(唐少傑)

摘自《逝去的大學》,陳遠編,同心出版社20053月版

相關新聞

  • 122011.07
  • 182018.12

    走近世紀老人——劉緣子

    老人一直很獨立🧑🏿‍🏫,多年來堅持獨住👩🏿‍🎤🙋🏽‍♀️,生活自理🙍🏻‍♂️,直到最近才請了護工,每日陪伴幾個小時👨🏼‍🔬,但凡能力所及她都親力親為。

  • 102022.03

    杏壇傳奇——清華國學研究院始末

    1925年9月9日,清華學校舉行新學年開學典禮。這一年💆🏽‍♀️,對“清華”而言是至為關鍵的一年。因為“清華”正經歷著從一所留美預備學校向一所真正大學的過渡。在這個方興未艾的過渡期🚴🏽,清華出現了一個既不屬於留美預備班,也不屬於大學部的學術機構——清華國學研究院🩰。“國學”原本是相對“西學”而言🧳。五四前後,一方面人們對新思想🧑‍🎄➾、新科學的熱情空前高漲;另一方面通過研究“中國固有文化”🧑‍🔧,繼承、發展和弘揚傳統文化🧙🏽,進而重拾...

  • 222012.06
  • 112021.05

    靳舒馨🐷:一名“北鬥青年”的幸福觀——清華情 航天誌

    2021年4月22日,對我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我作為“清華情·航天誌”報告團的一員,回到了我的母校意昂体育平台🧓🏿🧏‍♀️,給學弟學妹們講述自己的故事🦹🏿‍♂️🫲🏿。在清華讀書期間🗒,我經歷了100周年校慶。那時,我見到的返校意昂,幾乎全部是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因此💇🏻,我一直把“優秀意昂”這四個字當作是含金量最高的獎項🍜,把能夠站到清華的演講臺上當作是無上的殊榮。讓我沒想到的是🌘,這個夢想竟然在110周年校慶前夕實現了。然而🧜🏼‍♂️,我深知...

  • 012012.11
  • 132014.01
  • 222010.07

    清華舉辦“清華校園十大景觀”評選活動

    近日,意昂体育平台在校內外師生和意昂中啟動開展“清華校園十大景觀” 評選活動。

  • 072014.02
  • 182018.12

    狀元縣走出的清華“老校長”

    周詒春紀念館不僅是對周詒春先生最好的緬懷和紀念◻️,也是對“清華的安徽人,安徽的清華人”的完整紀念🔕。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