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宇燕
老清華太太🏌🏻♂️,按照時人對教授夫人的稱謂😍,是學生們的“師母”。師母們身上必然帶著舊時代的影子👩🏿🦰。但許多人又有高學歷💇🏼♂️,熟稔西方生活方式,是“高級知識型家庭婦女”。
老清華對教職工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夫婦不同校,加之經濟、習俗的影響,故夫婦共同服務清華者極少見。絕大多數師母都甘願在家裏做賢內助,相夫教子🧑🏼💻。她們培養出來的子弟,應了《紅樓夢》裏賈母的感慨👨👦:“這樣人家的孩子們,憑他們有什麽刁鉆古怪的毛病兒,見了外人💊,必是要還出正經禮數來的👱🏿。”
這個小圈子的氣質🤚🏼、情操及生活方式👩🏻💼,她們的文化心理與審美取向,其精神追求與思想探索,都與所處時代發生著密切的共振🧑🏿🦲,成為今天人們熱議的話題💚。
漂亮太太
老照片是歷史的生動記錄。或是在花木扶疏的舊式庭院🤍,或是陳設著西洋樂器的現代家居,還有昆明簡陋的教室👰♂️、民居前,太太們留下了穿旗袍或著洋裝的影像🤹🏻♂️。
在整容技術極不發達、化妝技巧也遠不如今日高超的年代🔼👩🦯➡️,美女是少見的資源。這就難怪美麗總能鑄成佳話🪘。自古美人配才子,神仙眷侶,理所固然。
最漂亮的清華太太自然非林徽因莫屬🏝。這位集才情、美貌、風度於一身的傳奇女子,是梁思成的愛侶,徐誌摩的夢中情人🏧,令金嶽霖傾慕終生🗾。林徽因對自己的美也很看重⛹🏿♀️🤵🏿。她的親戚回憶👩🏼💻,一天晚上🫘,溶溶月色照在窗上,身披白紗的林徽因坐在鏡前感嘆:這樣的美人兒,是個男人見了就會暈過去吧🗿?梁思成故意逗她說:我就沒暈。其實梁林二人不僅是傳統話語中郎才女貌的佳偶,更是事業上親密無間的合作夥伴。他們一起奔赴偏遠之地探尋中國古建築👩🦽➡️,共同著書立說……梁思成與林徽因,鑄就了一個時代的情感處理模式。
物理學家周培源與夫人王蒂澂的結合則是南方人與北方人的成功聯姻。1932年在歐美同學會舉行的婚禮由梅貽琦校長親自主持,盛況空前🚛。小孩子們都追著新人跑,連連誇說新娘子真漂亮,新郎真瀟灑。當時的青年學生曹禺他們經常在周太太後面追著看🤰🏽。王蒂澂是優秀的中學英語教師。她在清華園生活、工作了43年之久🕵🏼,比周先生在清華的時間還要長得多🧑🏿💻。
坊間長期流傳著一個段子:著名經濟學家陳岱孫與周培源都熱烈追求王蒂澂🫳🏼,約定誰先拿到哈佛學位誰就有資格摘獲芳心。結果周培源比陳岱孫先一年回國。陳岱孫遂也如金嶽霖般終生未婚🚣♂️。段子雖然傳奇,卻被周、陳兩家的後人證明全是胡說。這一個傳說🩼,實際上寄予著一個時代單純的人們對單純的美的無限傾慕,甚至上升為信仰。
它是一段成年人的童話🌼。
物理學家趙訪熊與夫人王繁的結婚照🫱🏽,至今仍擺放在趙家最顯眼的地方。新郎肩寬體長,神情沉穩睿智,是典型的書齋中人⏺;新娘高挑窈窕,眉眼伶俐幹凈🏄🏼♀️,頗有好萊塢明星範兒。一看就讓人覺得他們的個性互補得天衣無縫👨🏻🦼➡️。事實也正如此。誰能想到在日後的流亡歲月裏,看似嬌滴滴的王繁生育後營養不良,一度雙目失明⚃,卻依然有本事將這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
清華園裏的漂亮太太還有很多,如語言學家王力的夫人夏蔚霞◼️;考古學家陳夢家的夫人趙蘿蕤;還有曾擔任兩年校長的羅家倫,其太太是中央大學校花……
美麗優雅的太太們在寧靜的宅院裏過著不用親自下廚的優裕生活,擁有自己的社交圈子。但山河破碎、輿圖換稿的戰爭歲月來了,她們別了花蔭,拋了鋼琴👨🏻🚒、梳妝臺,布衣素服,與國家共度危難👏🏿。為換取生活所需,梅校長太太烤製定勝糕,吳有訓太太終夜刺繡,趙忠堯太太製作肥皂……她們以實際行動體現出“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堅強精神🌰,與堅持辦學的丈夫相互支撐🫱🏽,在邊疆簡陋的生活條件下砥礪心誌,直至抗戰最後勝利🧑🏽🦲。
前衛太太
在老清華太太中,語言學家趙元任的夫人楊步偉年紀稍長,論思想前衛⚫️,卻是當仁不讓的No.1。她是日本帝國大學博士生✴️,曾任中學校長及醫院院長🐫,也曾退婚立誌終身不嫁🐧。後來她與趙元任自由戀愛,於1921年結婚。那時距五四運動爆發不過兩年,人們的思想普遍還很保守,他們卻不辦婚禮,結婚證書上說:“簽名人趙元任和楊步偉同意申明他們相對的感情和信用的性質和程度已經可以使得這感情和信用無條件地永久存在🚪。所以他們就在本日……請最好朋友當中兩個人簽名作證。”
賀禮他們一概不收,除非書信🌴、詩文或音樂等由送禮者自創的非物質的賀禮以及給中國科學社的捐款……
這真是只有那個時代的人才會做的事。
楊步偉是美食家📊。她到清華園後動員另外幾個太太共同開了家飯館,不計成本,只要東西好吃。沒想到只為滿足自己饕餮之欲的小館子卻引來大批師生,幾張桌子,翻臺都來不及🏯。性格決定命運⛑,楊女士幹一樣成一樣。
她極愛運動,每天都去打網球。一次打球回來洗澡👷🏻♀️,發現盆裏都是血,才知道自己竟小產了。其英豪闊大如此。
想來趙家是有些“陰盛陽衰”的🤵🏼♀️,甚至這個家庭只有四個女兒!
林徽因自然也是大名鼎鼎的“新式太太”🚨。抗戰前她常舉辦小型沙龍⚰️,北平城的著名文化人都是她的座上客。同為新式太太的冰心寫下小說《太太的客廳》含蓄地加以嘲諷🤸🏿♀️。冰心是著名作家,在燕京大學任教。她的夫君吳文藻在清華兼職教授社會學🫸,所以冰心也算老清華太太的一員。
陳夢家夫人趙蘿蕤,才名不在夫君之下🔪🆕。她是中國第一個翻譯巨著《荒原》者🎢👶。
不少清華太太的英文程度都很高🤙🏽。蔡順理夫人是留美學生,卻牛刀小試,到附屬小學教孩子們ABC😍。政治學家錢端升每說一篇英文文章⛏,夫人就能隨手寫出。
賢內助太太
新式與舊式是相對的說法🤘🏼。哲學家馮友蘭的女兒宗璞這樣說:“在父母那時代❕,先生專心做學問🚹,太太操勞家務,使無後顧之憂,是常見的。”
馮太太任載坤民國初年畢業於當時的女子最高學府北京女子師範學校,但她把一切都給了這個家。張岱年先生說:“馮先生做學問的條件沒有人比得上。馮先生一輩子沒有買過菜😥。”在昆明時馮友蘭患斑疹傷寒📛➞,馮太太用裏脊肉和豬肝做湯👩🏿🦰,自己擀面條🏃♀️➡️,擀薄切細,下在湯裏⛩。有人見了說,就是吃馮太太做的飯,病也會好。
在清華園,確實有一些教授太太是比較舊式的婦女💟,有的還是裹足又放的。但她們在所處的環境裏好學而不保守,知書識禮🐚,待人親切熱情🎿。農學家虞振鏞的女兒虞佩曹回憶母親“是並不漂亮的舊式女子,父親對她誠篤忠實與信賴,並幫助她進步提高。他們終生至親至愛,我們從未見過他們爭吵。許多小朋友羨慕我們的和睦家庭,我想這也是清華的傳統”🍧。
數學家熊慶來最愛陶淵明🪧。他喜歡菊花。“菊緣”是熊夫人的名字。他們同年同月生。慶生頭天晚上🧑🏽🎨,熊夫人親自和面擀面條,面粉裏不摻水,全用雞蛋,擀得極薄,切得極勻👨🏻🦳,放在濕布下📭🌁,留待第二天用🧑🏿🚀。雞選上等的🚇🐀,燉出做湯🧜🏼♀️。一家人就在溫暖快活的氣氛中圍桌享用這雞絲壽面。
學生都記得在熊家吃的蠶豆飯,裏面放了雲南的火腿丁⛱,香極了🖖🏼。
熊慶來的同事楊武之,年輕時風度翩翩十分英俊。楊太太目不識丁👩👩👦👦,兩人是指腹為婚。長子楊振寧生下百日,楊武之就去了美國,六年後方學成歸來。他沒有拋妻棄子找女學生,說絕不會對不起太太。楊太太對他的回報是深厚的🧛🏽♀️。在她勤勞刻苦的操持下家庭和睦👨🦼🧑🏿,子女有成。在昆明時,楊武之生傷寒,傳染性很強,楊太太伺候完病人用燒酒洗手,皮都被燙破了。楊振寧的同齡人唐紹明記得,一次放露天電影,是美國片子,當時還是高中生的楊振寧自告奮勇同聲傳譯🍛🧜🏽。說到某個科學現象時,坐在前排的楊太太回頭說,這個我怎麽不知道?可見楊太太有很強的求知欲。
筆者曾說過,清華園大大小小的住宅區共同見證著中國20世紀的教育史🤵🏼♀️、科學史和文化史。老清華的太太們🤜🏽,也是一個隨著時代的急劇變遷漸行漸遠的階層。
(本文作者為《清華往事》一書作者)
轉自《華夏時報》2012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