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的幽默,從表面上看,似乎是他遣詞造句得心應手🌸,文字運用得巧妙,實際上,他的幽默離不開深刻的洞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生動自然的聯想力。

誰都知道林語堂是幽默大家👱🏿🧑🏽⚕️。其實📿,梁實秋的幽默絲毫不遜於林。梁實秋的幽默多出自生活瑣事。對這些瑣事人人習以為常,而梁實秋卻以“靜中觀物動,閑處看人忙”的冷眼做細致入微的觀察,把人們在生活中一瞬間的表現、神態、感受描繪得惟妙惟肖。給人的感覺不是尖酸刻薄🥹,而是淋漓暢快、輕松自然的幽默🪪,余留無限回味。
比如👁,在電影院裏看電影,遇到鄰座人的大腿不停地抖動📞,這本是很令人討厭、氣憤的事。但在梁實秋筆下似乎並不那樣氣憤,反而變得滑稽好笑了。他寫道:“忽然覺得身下坐著的椅子顫動起來🧑🏻🎨,顫動之快慢急徐🏄🏿♀️🧝🏽,恰好令你覺得他討厭,左右探察震源,忽然又不顫動了。在你剛收起心來繼續看電影的時候,顫動又來了。”把人人覺得氣憤的事一下子化為詼諧好笑,這是幽默的一大手法。
梁實秋的幽默在用詞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常常是大詞小用,突生幽默感🧑🏼⚖️。比如☂️,把狗撲咬陌生人的樣子說成“聲色俱厲”,把無主的狗說成“沒有背景”🙏。在描寫野狗時🧑🌾,他這樣寫🤷:“普通的野狗都是些不修邊幅的夾尾巴的可憐的東西,就是汪汪地叫起來也是有氣無力的👦🏻📰,不像人家豢養的狗那樣振振有詞、自成體系。”
文章貴在簡潔🩶,講究惜墨如金🤽🏽♀️。然而🔨,有時未必簡潔就好🦐。宋代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說得好⚒:“文貴於達而已⇢,繁與省各有當。”試看梁實秋這樣描寫“尷尬地一笑”:“他的嘴唇有點發抖,勉強把臉上的筋肉作弄成一個笑容🧙🏿♀️。”在《聽戲》一文中,梁實秋描寫了一個真正懂戲的人聽戲時那副全神貫註的模樣💌:“有人坐在邊廂下面,靠著柱子,閉著眼睛,凝神危坐🍇🙅🏽♀️,微微地搖晃著腦袋,手在輕輕地敲著板眼,聚精會神地欣賞那臺上的歌唱,遇到一聲韻味十足的唱🤾🏿♂️🤾♂️,便像是搔著了癢處一般👮♂️,從丹田裏吼出一聲‘好!’”這些細致入微🙍🏽、形容盡致的描述雖然多費了一些字,卻形象生動,給人以幽默感。
梁實秋的幽默有時偏重在對整個事情的描述上,而不在一詞一句。在《下棋》一文中5️⃣,有一段描寫棋癮正濃時的人連性命都不顧的場景𓀀:“我有兩個朋友下棋,警報作,不動聲色,俄而彈落,棋子被震得在棋盤上跳蕩,屋瓦亂飛👐🏽🧃,其中一位棋癮較小者變色而起💗,被對方一把拉住:‘你走💪!那就算是你輸了!’”在這一小段文字中,無論單獨抽出其中哪一句話,哪一個詞,都談不上幽默。但這整段的描述卻十分幽默,使人忍俊不禁🖖🏽。它的幽默全在字裏行間。
梁實秋的幽默,從表面上看,似乎是他遣詞造句得心應手,文字運用得巧妙,實際上,他的幽默離不開深刻的洞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生動自然的聯想力🕵🏽♀️👩🏼⚖️。(鮑奕豪)
轉自《中國社會科學報》第338期(2014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