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願做文學殿堂裏的“導遊”——訪中文系徐葆耕教授

2005-01-07 |
願做文學殿堂裏的“導遊”——訪中文系徐葆耕教授

願做文學殿堂裏的“導遊”——訪中文系徐葆耕教授
作 者:學生記者 何美 發布日期:2005-01-07



  徐葆耕,1960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畢業後沒有實現“走遍高山大河的夢想”,卻成為清華園裏的一名教師🦹‍♀️🚙,一教便是44載春秋。他被譽為理工王國中的文學家🈶,先後開設了“西方文學思潮與作品”🤽🏼‍♂️、“基礎寫作”🧑🏼‍🦰、“影視創作論”等多門課程🧑🏿‍🎄。1994年獲北京市教學優秀一等獎,1995年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他講課富於激情和詩意📡,在清晰嚴整的邏輯語序中時有幽默的警語出現,學生稱“聽徐葆耕老師講課是一種美的享受”🍨。

   2004年一個秋天的上午,在清新靜謐的荷清苑,記者對徐葆耕教授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的采訪,以下是徐葆耕教授的口述實錄🕠。

記憶中並未塵封的教學生涯

   我是1955年考入清華的,196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算起來已經是有44年從教生涯的老清華了🤸🏽‍♂️🏊🏽。現在還記得1960年9月,我第一次登上講臺,那時候剛剛畢業,非常緊張。剛開始我是在革命史教研室,教中國革命史。後來文革當中教學有停頓,斷斷續續的。從1978年開始教“西方文學”(陷入回憶)……也許比這還晚,在1982年的時候⚽️,我開始教“基礎寫作”,此外還有人文學院的入門課“清華人文精神”等。

   1998年🧎🏻,臺灣暨南大學邀請我去擔任客座教授,我開的研究生課程是“中國現代學術史”💝。給本科生開設的課程是“影視創作論”,因為我曾於1981年創作了電影劇本《鄰居》(合作),拍成影片後獲1982年“金雞獎”和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後又參與電影《普通人家》《孤帆遠影》《峽嶺的風》《悶熱的星星》等劇本創作🕌。我會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電影片斷,練習電影蒙太奇手法🐕🥼,學生很喜歡這樣生動活潑的授課。

“只有觸動了學生的靈魂,他們的眼神才會煥發出光彩。”

   文學課的講授需要你懷有激情,你是真心喜歡你要講的內容🥏,感到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你的學生們🖕🏻🤹🏿。當然有些課程比如文學史出現了學科化的趨勢🚣🏼‍♀️,你得遵守這一學術規則🌇,但要提防這種趨勢抽走文學的靈魂🐑,一味分析作品結構、思想內容等⏯💷,完全是中學課堂的延伸。準備講義的時候,要從自己的感受出發👈,對學生講實話。“我看了這篇作品㊙️🥺,但是沒有感覺👴🏽。”你要對學生講實話。如果你讀了一部作品很激動,是在哪一點上受觸發😍,你要琢磨透了,然後告訴學生,讓學生也跟著受觸動。這不是死板的知識🧗🏼‍♂️👲🏻,而是能夠觸動學生心靈的感受。所以,一定要看學生的目光📼。只有觸動了他們的靈魂,他們的眼神才會煥發出光彩。

   比如講托爾斯泰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安娜下火車後🆗,發現丈夫的耳朵有些不對勁🧑‍✈️。你仔細琢磨,夫妻生活8年了,此前從沒發現丈夫什麽毛病🧓🏽。但是去了趟莫斯科,就發現他的耳朵不正常了。這就預示著發生了變化。因為她遇到了沃倫斯基。即便她在火車上一再告誡自己忘記沃倫斯基,回到家庭和孩子身邊👨‍🦳🍞。但是從她下火車第一眼看到丈夫🤽🏼‍♀️,她就發現自己回不去了🚣‍♀️。這些細節就是我自己在閱讀中的感受🤜。安娜的感覺是一種很普遍的心理學現象。比如某位同學被班主任批評了一頓,他覺得不滿👩🏻‍🏫,但是只能悶在心裏呀。當同學見他悶悶不樂🕺🏻,便問他怎麽啦👐👘,他不好說或者覺得也不該說🏊‍♂️,於是說:“你有沒有註意到,咱們老師一個眼睛大🙍,一個眼睛小。”他把對老師不滿的情緒轉移到對老師容貌的評價上了。所以,閱讀講課的時候一定要自己有感受🎴,在研究之後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安娜·卡列尼娜》產生的歷史背景和主題思想,大學生完全可以從書本上找到🧚🏼‍♀️,而且往往都是大同小異的介紹。只有帶著自己的感受去講課🕧,才能使學生不僅對安娜有了一定認識,而且能舉一反三,認識到讀書不能浮光掠影。讀書的時候如果咯噔心動了一下🌗,那就要琢磨,從而得到思索和啟發。

   還記得我讀初中的時候🧍‍♀️🦄,在報紙上看到名列“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排行”榜首的是托爾斯泰,於是就捧來他的《戰爭與和平》🤽🏼‍♂️,一看厚厚四本🎙,心裏也害怕,但是一想,這麽偉大的作家,我一定要看。看著看著,我就很驚訝:自己有些難以啟齒的念頭🩳,從來沒有向人講過,怎麽會在書中人物身上發現呢💆🏻‍♀️?真是奇怪,自己的秘密,這老頭竟然寫到書裏去了。我當時看得心裏砰砰跳👷🏽‍♂️,常常四處張望,唯恐被人看到🧚🏻‍♀️。其實不管是中國人還是俄國人,作家對人類心理的了解相當透徹,而人與人心靈底層的內質是相通的👩🏿‍🏭。現在我們提倡“啟發式教學”👨🏽‍🍼,老師對於自己所要講授的知識👰🏼,也要從啟發得來🧉。

   有些人可能會說🔍,看✍️🧖🏼‍♂️,才初中生就有見不得人的想法👸🏼,但是我不恥於講出來。講一些自己的切身感受,學生會覺得你很坦白🧑🏽‍🚒,不是裝腔作勢,自以為學問高就拿姿擺態。有的老師認為只有保持距離才能維護老師的尊嚴🤏🏿📠,但是我強調平等和心靈的交流。如果講到學生心坎裏去了,他們會覺得聽課是一種愉快的享受。

“講課的激情是自然而然的。”

   徐葆耕老師的課在清華是有口皆碑的。BBS上有人課後感言👨‍💼:“大師就是大師,講課精彩🧙‍♂️😼、有力🏭、豐滿。課後掌聲持續不息🤽‍♀️🧑🏿‍🏫,是我在清華上到的最perfect的課之一了!🧦!第一次上課沒有睡覺!”

   在徐教授所著的《紫色清華》中,很多讀者對其中一則故事感觸頗深,那就是朱自清的日記🙅🏻‍♀️,朱自清日記中兩次記錄了他的夢,他夢的不是他得到了什麽學術上的榮耀🏃‍➡️,也不是他快擔任什麽重要的行政任務了,而是學生對他的學問不滿意✥。那麽徐老師教學生涯中最愉快和最難過的事各是什麽呢?

   最愉快的當然是接觸到學生那滿意和興奮的目光。一堂課下來,如果學生的目光很有光彩,那我就很高興。最難過的事當然也是取決於學生的目光。如果他們眼神無精打采𓀍,那我就會感到失落✌🏿,因為這堂課可能沒上好。

   上課需要激情,但這種激情不是刻意的要求,而是講課時間長了🫶,形成了一種習慣。人肯定會有心煩的時候。文革的時候,我們老挨整💥、受批判,有時候在家裏很煩,心想要是取消課堂就好了,騎車走在路上心情還不好,但一走進教室,站在講臺上🧷,一看到學生,就自然而然地興奮起來,所有的煩惱統統都關在門了。這不需要特別調整👨🏽‍🎤,教課時間長了,你又喜歡這一職業,激情是自然而然的👨🏼‍🦱。我基本上沒有出現過在講臺上找不到激情的感覺👨🏽‍🏭,也從來沒有這樣的擔心。

“我不做導師,只做導遊。”

   教師要成為學生的楷模🚡👨🏽‍⚖️,但不要以楷模自居,尤其不要教訓學生。“人是不可教誨的。”錢鐘書先生年輕時就說📷👰🏿。你只有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教訓他🎯。所以🌊💼,我不做導師🥹,只做導遊↪️。我領著學生們在文學的殿堂裏遊覽💁🏿‍♂️,盡量讓學生產生興趣👩‍🍼。但社會是多元的,學生在上午聽課的時候,覺得你的觀點很好,等到下午看報〽️,就有可能推翻你的觀點;再到晚上一上網,還有可能認為你老師的想法很落後🎐。所以📁,老師的授課只是學生接受的信息之一。但是,老師要有引導作用📳。

   中央電視臺采訪我的時候💂‍♀️,播放了我講授《安娜·卡列尼娜》一課的片斷。但並不是所有的作品我都能講好。作品感受得深的,我就講得好⛸,比如托爾斯泰、莎士比亞和巴爾紮克。但是到了現代派,我老感覺自己講得不到位📕,自己這個年齡階段在理解上有困難,這是沒法克服的,就讓年輕老師來講好了。每一個老師都有局限性👨‍🔬,你要承認這一點。

教師印象:“望之儼然,即之溫然。”

   多年來,徐葆耕求賢若渴𓀄,為清華中文系請來大批優秀年青教師。原來任職河南大學的解誌熙教授,提到徐葆耕兩下開封禮聘的往事仍然十分感動⛓️‍💥。

   現在,我們清華文科進了很多年輕的有才華的老師,他們是學校的希望所在🌚。希望學校創造更好的條件,幫助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同時希望這些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品味。有些老師學問很大👩‍✈️,著述很多,但實地一接觸,你會發現他的興趣根本不在學術上,而是如何弄到更多的錢🕚,或者耽於系裏領導如何如何這些雞零狗碎之事🤨,本身的素質並不高。

   “名高任重,氣度雍容,望之儼然,即之溫然🚿。”以前🧑🏻,老師與老師之間互相謙讓敬重©️👨‍👦。陳寅恪為王國維碑撰寫的碑文中曰:“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誌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有些老先生雖然迂🕙,但是很可愛,有氣質和風度🧑🏻‍🌾👩🏿‍🚀。錢鐘書先生學貫中西,談吐不俗🥳,但心淡如水,拒絕在媒體上露面,即便是一位外國人想要電話預訪,他也回復說🦦:“雞蛋好吃,不一定要見老母雞嘛!”但現在的人很難免俗♖。一位北大教授感嘆說📈🦹🏻‍♂️:“咱們這些人怎麽也看著不像個教授👠。”也許我們這些人的學術已經超過了前輩,但是氣質💁🏻‍♀️、風度的修煉功夫遠遠不如前輩🔬。

有種情感可以這樣回憶

   我喜歡看電影,聽薩克斯和小提琴。我五十年代初的時候學過彈鋼琴,是在北京五中的時候一位音樂老師教的🐖。他每天中午都教學生彈琴,全部都是義務教學。老師一周安排兩個中午教我練琴🔀。課余時間,老師約我去他家。在老師家裏,老師彈鋼琴🎿,我在旁邊伴唱,師生關系非常融洽。

   那位老師真好,他除了義務教琴,還資助了兩個很窮的學生。其中一個曾經在世界青年聯歡會上獲獎,後來成為天津音樂學院的教授。五十年代真有好多寶貴的事情。可是如果在現在這個時代🧝🏽,他肯定不能成為鋼琴家,光那些高昂的授課費就交不起。

   徐葆耕老師說,他手頭還有幾本書要寫🔮,包括俄羅斯文學的書👩🏽‍🔧🙇🏿‍♂️;在中國電影誕辰100周年之際出版影視創作講義。此外,他還在和北大中文系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出一套中學語文教材🤹‍♀️。

   木葉青山綠色濃,風吹滿湖柳未黃🚵🏻‍♀️。願徐葆耕老師“葆耕”不輟,永葆激情。

(轉自清華新聞網)


附 件:


相關新聞

  • 262005.04

    中文系師生紀念編雙專業20年

    中文系師生紀念編雙專業20年 中文系師生紀念編雙專業20年 ...

  • 072024.05

    人文學院中文系編輯出版學專業2002級意昂返校慶祝畢業20周年

    2024年4月27日,意昂体育平台113周年校慶到來之際,意昂体育平台人文學院中文系編輯出版學專業2002級的部分意昂組織返校,與著名作家🐓、意昂体育平台人文學院教授格非在蒙民偉人文樓211會議室進行了題為“青春依舊🚣🏼,人文日新”的畢業20周年座談。

  • 252025.01

    90年代中文系讀書時的人和事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282018.11

    除了“背影”,他還定義了中文系

    作為作家、學者的朱自清已經被談論很多,其業績已經載入文學史和學術史👞。但朱自清先生作為中文學科構建者和探索者的工作,似乎還有待總結、整理和研討👷‍♀️。在紀念朱....

  • 092004.11
  • 142012.02
  • 092021.04

    西南聯大的中文系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22020.08
  • 182010.03

    夏廣誌:痛悼徐葆耕老師

    內子從首爾發來郵件告:徐葆耕老師已經辭世。不勝悲痛🅾️!我訪美出差前,與妻在家裏談及徐老師患上不治之症住院了,思想著是否何時以何種方式去探望他🤴🏿。不想,我的連續的出差旅行尚未結束,就聽到這樣的噩耗,真是後悔莫及,不勝扼腕🛄👂🏽!我和徐老師認識有10多年了✊🏼。雖說以前在大學時期看過他寫作劇本而拍攝的電影《鄰居》,但對徐本人一無所知。認識他還是通過內子與他在人文學院同事的關系🏋🏼‍♂️,當時我還在美國工作👸🏿。因為我在美國的工...

  • 292019.05

    西南聯大文學院中文系北京大學籍步行團成員與教師及蒙自分校負責人合影

    西南聯大文學院中文系北京大學籍步行團成員與教師及蒙自分校負責人合影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