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梅貽琦,清華的名片

2008-01-14 |

/張昌華

  由教授到校長🫸🏻,連續為清華服務近半個世紀,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見的🧕🏽。他出任清華校長後創造了清華的黃金期,全面提升了清華的素質和聲譽,厥功至偉,被譽為清華的“終身校長”👃。

  愛家愛國 儒雅謙沖

  “他的確是蔡孑民先生而後最值得我們學習的一位教育家。”教育家傅任敢先生如是說。

  “他”是誰↩️🏊🏼?意昂体育平台校長梅貽琦也🫏。

  世人知道梅貽琦的已不多了,也難怪👨‍❤️‍💋‍👨🌶,19496月梅貽琦代表國民黨政府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科學會議後,如泥牛入海🐼👓。他先在美國管理清華基金1955年赴臺,用清華基金籌辦清華原子科學研究所和新竹意昂体育平台🧖🏿,至1962年病歿臺北🦵。

  “梅貽琦先生可以回來嘛!他沒有做過對我們不利的事。”周恩來的這句話,可視為共產黨對梅貽琦的政治定位🧑🏼‍⚕️。

  梅貽琦(1889—1962)👩🏿‍🦰🫸,字月涵🍐,祖籍江蘇武進(今常州),生於天津🚰,遠祖梅殷是朱元璋的駙馬🦹🏻‍♀️,受命駐防天津↗️,梅家從此成為津門望族。詩書傳家,梅貽琦的父親梅臣中過秀才🚣🏿👩🏻‍🦼‍➡️。清末🍤,家道中落。梅貽琦1904年入南開學堂🦿,因品學兼優🚀,頗得張伯苓賞識。1908年被保送保定高等學堂🧕。次年,以第六名優秀成績被錄取為第一批庚款留學生✋🤦🏽‍♀️,放洋🧑‍🏭,赴美國吳士脫工業大學攻讀電機專業🧖🏻‍♂️,1914年畢業後回國,不久應清華邀約回母校執教。此後,由教授到校長,連續為清華服務近半個世紀🤙🏼◼️,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見的。他出任清華校長後創造了清華的黃金期🧑🏻‍🦯‍➡️,全面提升了清華的素質和聲譽,厥功至偉,被譽為清華的“終身校長”👨🏽‍🦲。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門

  一位西哲說🤟🏼:“教育的出發點就是愛。”

  梅貽琦愛家🥈。

  梅貽琦有姐弟多人,兒時每人都有一個奶媽。可是等到幺弟貽寶出世時,家已日暮途窮,奶媽都辭了。10歲的梅貽琦當了嬰兒貽寶的奶媽,每日必做的功課是餵弟弟奶糕,照料弟弟🐖。放洋期間☀️,梅貽琦從牙縫中摳出十元五元,不時寄回家中濟窮,助弟弟們上學。回國後他供職清華🤝👭,說媒提親者踏破門檻,面對三個弟弟讀中學🧣,特別是見到二弟貽瑞因無錢中斷學業🤍,他很難過,為贍養父母,幫助弟弟們上學,他決計不考慮自己的婚姻⛹🏻‍♀️。直到30歲時才與韓詠華結婚❌。弟弟們上中學👩🏿‍🏫、大學的費用全部由他一人負擔。即是婚後,他還把每月的薪水分成三份👆🏿,贍養父母🤌🏼📀,助弟弟們上學🏌🏽‍♂️,自己的小家僅留三分之一。梅貽琦逝世後👷‍♂️,幺弟梅貽寶(曾任燕京大學校長)含淚回憶說:“五哥長我11歲🧑‍🦽‍➡️,生為長兄,業為尊師,兼代嚴父。

  梅貽琦愛國。

  早在1927年🔯,他對清華遊美預備部畢業班作臨別贈言時,意味深長地說💆‍♀️:贈別的話,不宜太多,所以吾最後只要勸諸君在外國的時候,不要忘記祖國😍。”1931年,他在出任清華校長的就職演說中強調:中國現在的確是到了緊急關頭,凡是國民一分子🦊🕎,不能不關心的🧝🏿。刻刻不忘了救國的重責👐🏼。當然🫢🙆🏽‍♂️,他認為我們做教師做學生的,最好最切實的救國方法,就是致力學術🫳🏽,造成有用人才,將來為國家服務。次年✦🫛,在紀念·一八事變一周年的紀念會上,他沉痛地說,那是國難追悼會👨🏽‍🚀。面對東北地圖變色的悲劇,他堅信不甘淪為奴隸的民眾⚓️,將群起而圖之”☞,他信心十足🉑👼:“東北三省雖亡,東北人心未死……有此民族精神存在,則東北將不致終亡🫅🏼。”在西南聯大時👨🏻‍🔧,到梅貽琦家做客的人,梅夫人都會捧出一盤自製的叫“定勝糕”的點心招待大家,即米糕上嵌有“定勝糕”三個字🥭,表達他們對抗戰勝利的信心。

  貽琦向以訥於言而敏於行稱著🆚🏇🏼,更以言必行🌥,行必果而名世。由於他身居清華校長的特殊位置📽,對學生運動是十分敏感的🩳。20世紀40年代末的清華中共地下黨幹部白祖誠回憶說:“……在那兩年中,以梅貽琦校長和諸士荃訓導長等主持的校務當局,始終基本上沒有幹涉、限製過學運和學生的活動🚒。”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共清華地下黨負責人之一陶瀛孫回憶說:梅貽琦比較明智,捐十元大洋做活動經費(指中共地下黨活動)👩🏼‍🏭⚔️。西南聯大時期,梅貽琦曾積極提倡師生為抗戰工作而努力👨🏻‍🦲。在清華意昂通訊上🏄,他發表過兩篇《抗戰期中的清華》,在報告校務的字裏行間充滿愛國激情🤷🏽🧑🏿‍⚕️。1938年春,國民黨政府發動訓練機械化部隊,梅貽琦倡導機械系二、三🚣🏿、四年級學生參加交輜學校受訓,畢業後分赴各地工作。1939年,抗戰部隊急需電訊人才,他就在電機系專設電訊專修科👭🏼🐷,為抗戰服務🤷🏼。1943年盟軍來華征集譯員,隨軍上前線,那是很危險的🧑🏽‍💻🦑。梅率先垂範,支持正在二年級(本不屬應征對象)就讀的兒子梅祖彥棄筆從戎參加遠征軍,二女兒梅祖彤也參加了戰地醫療隊🏃‍♂️‍➡️。

  受梅貽琦的影響🎴、熏陶👨🏼‍🚀🧝🏿‍♂️,兒子梅祖彥在部隊服務三年後🦝,赴美留學。1949年畢業於梅貽琦的母校吳士脫工業大學並在美工作🤜。1954年梅祖彥毅然回到大陸,為新中國服務。此舉是得到梅貽琦的默許而成行的。梅貽琦聽說兒子回到清華母校任教感到快慰。梅貽琦故去後👷‍♂️,夫人韓詠華於1977年也落葉歸根回到大陸安度晚年。政府給予優厚待遇,安排她為全國政協第四屆特邀委員🎩。

梅貽琦筆跡

  梅貽琦儒雅🐵、謙和🫔🐓。他雖工科出身👫,但喜愛音樂、書畫和詩詞,又通曉四書五經、史地和社會科學,洞悉人性的隱微🪧。人稱他是“寡言君子”,望之岸然,即之也溫,對人和顏悅色。如遇工作中問題,他總先問旁人“你看怎樣辦好✊🏽?”得到回答後🕵🏻‍♂️✋,如果他同意,便說“我看就這樣辦吧!”如不同意,則說我看還是怎樣怎樣辦為好,或說我看如果那樣辦會如何如何,或者說“我看我們再考慮考慮”🤵🏽‍♀️,從無疾言厲色🧚🏽👇🏽。

  19409月,西南聯大的清華師生為他舉行公祝會,紀念他為清華服務25周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送他一塊育材興邦匾額♟,他的美國母校吳士脫工業大學授他名譽工程博士學位🤷🏻‍♀️。面對朋友👰‍♂️、同仁道賀⛳️,他在答辭中說:方才聽了幾位先生以個人為題目,說了不少誇獎的話🫂,自己不敢說他們的話是錯的,因為無論哪個人總有一些長處,但也必有他的短處,只是諸位不肯說這個人的短處罷了。仔細想來,或許諸位因為愛清華的緣故,愛屋及烏,所以對於這個人不免有情不自禁的稱揚的話語;就是吳士脫工業大學贈給個人的名譽學位,也是因為他們敬重清華,所以對於這個學校的校長👉🏼,做一種獎勵的表示。”他在“教育部”任內,一所新大廈落成,僚屬請他立碑紀念,並舉行儀式。可梅貽琦只在簽呈上畫了個圖,標明尺寸,要求在新廈墻上加一碑石記上興工、竣工日期即可,其他都不要。晚年有人要為他設立“梅月涵獎學金”🥧🧑🏻‍🦯,他執意不肯🆖。這些🪬,都顯示了他的人格魅力👨‍🦽‍➡️。

  生斯長斯 吾愛吾廬

  “生斯長斯,吾愛吾廬”。梅貽琦用這八個字概述了他與清華的血緣之親🔑,也表達了他對清華的摯愛。他說✪🧜🏼‍♂️:“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遊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遊也。”

  1931年底,他出任清華校長,可稱得上受命於危難之時🧑🏽‍⚖️。自羅家倫於1930年離職(當屬被逐)後,清華長時期沒有合適的校長人選,連續空缺了11個月,不斷易人,反復被逐。國民黨政府只好令在任留美學生監督的梅貽琦出山👩🏽‍🌾。梅貽琦感到榮幸🥱🧝🏼‍♂️、快慰,但又擔心自己不能勝任💚,雖一再請辭,終未獲準🟰,遂赴任。他在《就職演說》中有極為中肯的表白:(我)又享受過清華留學的利益,則為清華服務,乃是應盡的義務,所以只得勉力去做。但求能夠稱盡自己的心力,為清華謀相當發展🚮,將來可告無罪於清華足矣。他借此提出一句關於大學教育的經典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他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他不拘一格攬人才,被“三破格”的華羅庚即是典型一例👌。

  在治校方面🏊‍♂️,梅貽琦倡導“吾從眾”的民主作風。他以京劇中的“王帽”自喻,把主戲讓別人唱⛪️,並說“那是自己運氣好🏌🏽‍♂️,搭在一個好班子裏,……‘與有榮焉’而已🤲🏼。”大家都說他是個只知有事🤽🏻‍♀️,不知有“我”的人。他博采眾議,無為而治。但又擇善固執⚖️。他在主張學術獨立👨🏻🧏🏼‍♀️、自由教育的同時,審時度勢,極力推行通才教育。他認為在抗戰的特殊背景下🫷🏽,大學重心“應在通而不在專”,以滿足社會、國家的需要為宗旨。顯然🚶‍➡️,他的這一辦學方針是與國民政府頒布的《抗戰建國綱領》相悖的,但他一意堅持唯實,不唯上。他還強調對學生的操行的培養,要求教授在指導學生讀書、做學問時,“必須指導學生如何做人。”

  八年的西南聯大主要校務工作是由梅貽琦負責的(另有南開的張伯苓和北大的蔣夢麟)🤽🏼。從《梅貽琦日記》(1941—1946)中👩‍🚒👨🏽‍✈️,可以看到在國難當頭、校務繁重🔧、生活艱苦的環境下,梅貽琦嘔心瀝血,才創造出聯大篳路藍縷,弦歌不輟的局面。

  19409月,梅貽琦的美國母校邀請他參加校慶,並頒他榮譽博士學位,他丟不下艱難竭蹶中的聯大,沒有前往。他的胸懷是寬廣的。為渡危艱,當時清華的教師組織清華服務社,通過為社會服務取得一些報酬,以改善教職員生活。梅貽琦將該社所獲的利潤🦃🔧,讓西南聯大全體同仁分享🉐,每人多發一個月的酬薪,深得大家的擁戴🧑‍🔧。

  1948年時局發生變化,是年底梅貽琦與一些名教授被當局接到南京。1222日國民政府要梅貽琦出任教育部長,梅堅辭。據當時一起同行的張起鈞教授回憶👩🏻‍🍳🧑🏻‍🦼‍➡️,梅貽琦在清華同學會上沉痛地表示➰:他身為清華校長,把清華棄置危城,只身南來💒,深感慚愧🤦‍♀️,怎好跑出來做官?這表現了學人的風格➜,樹立了師德的典範。”“不愧是個人物

  身為校長的梅貽琦,對清華的一草一木寄有深情。對“清華基金”🕵🏽,他更視為命根子。1949年後他在美負責管理這筆基金🧓🏽。葉公超每到紐約都去看他🤰🏿👩‍🚒,勸他回臺,把清華的這筆錢用到臺灣。他每次都說:我一定來,不過我對清華的錢,總要想出更好的用法來我才回去🤽🏿。因他不願用這筆錢拿到臺灣蓋大樓🚞💃🏽、裝潢門面,他想用在科學研究上。因此,臺灣有人罵他守財奴,他也不在乎💄。1955年他終於找到更好的用法⚱️,他到臺後🪖,把這筆款子用在籌建清華原子科學研究所和新竹意昂体育平台上。

  晚年的梅貽琦患病住院,無力支付醫藥費。而在他病桌旁始終有只從不離身的手提包👰🏼‍♀️。在梅貽琦去世後,夫人韓詠華打開包一看𓀚🤘🏼,竟是清華基金的歷年賬目♊️,一筆一筆,清清楚楚,在場者無不動容。

  梅貽琦愛廬,亦愛廬內的同仁🏪、朋友。

  聞一多被害👸🏽📯,令他悲憤欲絕。“日間披閱兩校公事頗忙👩🏼‍⚕️。夕五點余潘太太跑入告一多被槍殺🈴👆🏽,其子重傷消息🧚🏽,驚愕不知所謂。蓋日來情形極不佳,此類事可能繼李後再出現👨🏿,而一多近來之行動又最有招致之可能,但一旦可竟實現;而察其當時情形🤵🏻,以多人圍擊,必欲致之於死,此何其仇恨,何等陰謀,殊使人痛惜而更為來日懼爾。急尋世昌使往聞家照料,請勉仲往警備司令部,要其註意其他同仁安全……”

  梅貽琦為防止類似慘案發生🍮,旋將潘光旦夫婦、費孝通一家和張奚若安排到美駐昆明領事館避險。他一面妥善安排聞一多的善後🐂,一面向當局交涉追查兇手,向報界發表談話,揭露特務的罪行。

  潘光旦是清華的教務長,梅貽琦的老同事、老朋友🛕。1936229日🐁🙍🏽‍♀️,警察局到清華大搜捕👩🏻‍✈️,逮捕數十位無辜的同學。學生們誤認為是潘光旦向當局提供的名單,圍攻潘。潘是殘疾人🛑,一只腿🌗😀,雙拐被丟在地👨🏿‍🔧,只能用一只腿保持身體平衡。梅貽琦覺得他是一校之長,不能讓朋友代己受過。他挺身說:你們要打人,來打我好啦。你們如果認為學校把名單交給外面的人,那是由我負責。他對情緒激動的同學們說:晚上🐵,來勢太大🦶🏿,你們領頭的人出了事可以規避🔳,我做校長的是不能退避的。人家逼著要學生住宿的名單🚷,我能不給嗎?我只好抱歉地給了他們一份去年的名單,我告訴他們可能名字和住處是不大準確的。……你們還要逞強逞英雄的話,我很難了🧑🏻‍🎄。不過今後如果你們信任學校的措施與領導,我當然負責保釋所有被捕的同學❎,維護學術上的獨立。”

  吳晗教授思想活躍🍴,當局曾令清華解聘吳晗。梅貽琦一面拒絕🐈,一面悄悄地通知吳晗離去。

  梅貽琦愛生如子。他說🫷🏼👲🏻:“學生沒有壞的,壞學生都是教壞的。”

  國難當頭,學生運動迭起。梅貽琦完全理解、同情學生的愛國熱忱。他以超人的冷靜維持穩定局面。學生進城遊行後,梅貽琦派卡車把同學接回。對當局逮捕🚧、開除學生🍿,他總想方設法予以保護。或通知可能要遭逮捕的學生立即離校👨🏽‍🎤。一次為掩護郭德遠同學脫險,甚至同意把他藏在自己的汽車裏偷運出去(未實施)🤌🏼。有學生被逮捕🤺,他總費盡周折去保釋👰🏽‍♀️🆔。學生們也很體諒梅貽琦,每要鬧學潮時👨🏼‍💻,又怕影響梅校長的地位,總要先貼出擁戴梅校長的大標語🌹。對梅貽琦與警察局周旋呵護學生的行跡🌹,學生們模仿梅校長的口吻,編了一首順口溜:

  大概或者也許是,不過我們不敢說🕵🏿🤛🏿。

  傳聞可能有什麽,恐怕仿佛不見得。

  盡管他自己很節儉🏝,但對窮困、病難的學生,梅貽琦總是慷慨解囊,予以濟助。學生林公俠在香港中風,貧病交加,梅貽琦聞訊,從美國匯一筆“數目巨大”的款子,幫他渡過了難關🪽🫃🏽,並勉勵他⛹🏿:“好好養病,保留此身,將來為國家出力。”

  梅貽琦在1941年曾說:在這風雨飄搖之秋,清華正好像是一條船👨🏽😒,漂流在驚濤駭浪之中,有人正趕上負駕駛它的責任✝️↘️。此人必不應退卻,必不應畏縮🙋🏻,只有鼓起勇氣🐏🧄,堅忍前進👱🏻‍♀️。雖然此時使人有長夜漫漫之感🧑🏿‍🔧,但吾們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風定,到那時我們把這條船好好開回清華園,到那時他才能向清華的同仁意昂敢說一句幸告無罪🧑‍🧒。梅貽琦以他的智慧🧑🏽‍🌾🧘、務實精神和果斷的態度,在那非常的歲月,保存了清華的元氣,實現了他的理想👨🏿‍🎨。

  一身正氣 兩袖清風

  梅貽琦在學術界享有崇高的聲譽,除了他的“勤政”之外,“廉政”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其儉德的口碑極隆。

  他在《就職演說》中第一個便談經濟問題。“力圖撙節與經濟”是他用公家錢奉行的原則。他長清華後“刪繁就簡”,盡量減少辦事機構,裁減冗雜人員,多次表示✉️:“當此國難嚴重時期🦘,各事更應力求節省🐹,期以最廉之代價,求得最高之效率。”

  最可貴的是身教🎳。梅貽琦一到任🍚,住進清華園甲所(校長宅),便放棄傳統的校長特權🙆:家裏用工的薪金、電話費👴🏻,以及學校免費提供的兩噸煤,全部自付。他認為:“雖是款項有限🚣🏿‍♂️,但這是個觀念和製度的問題。”

  西南聯大歲月🛌🏽🏄🏼‍♂️,他與普通教授一樣租用的是民房,窄小🪝,兩把硬椅子放在階臺上算是客廳。學校配給他一部小車,當物價飛漲時,他毅然封存了汽車,辭退了司機💆‍♂️,安步當車。外出應酬,則以人力車代步🧝🏼。那時,他是知名大學校長🥷🏽,官場應酬多,對某些奢華的宴請之感慨🧓🏿,在日記中多有流露👩‍🦼:“座中有何本初縣長及呂專員、黃參謀主任。菜頗好,但饢肉餡者太多,未免太靡費爾👨🏽‍🚒🌄。”(1941.6.11晚👩‍🦳,×××請客🙍🏻,在其辦公處🦶🏽,菜味有烤乳豬🔱、海參🌁、魚翅……飲食之余,不覺內愧🕵🏻‍♂️。1941.10.13)在現存的清華檔案中☦️🏄🏿‍♀️,還存有梅貽琦當年用廢紙頭起草的公函、報告提綱等原稿。

  某年,他與羅常培、鄭天挺到成都辦事,準備由昆明回重慶。學校本為他買好機票,後他見有郵政汽車可乘,立即退了機票🧘🏻‍♂️,改乘郵車。雖在途中多遭了一天的罪,但為公家節省了二百多元🖕。

  1943年當他獲知老母去世後十分悲痛。原定當天下午由他主持聯大常委會🟢,同人建議暫不開,他仍堅持照常🏊🏿‍♀️:不敢以吾之戚戚,影響眾人問題也🧔🏼。1943.3.4)並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蓋當茲亂離之世🚘,人多救生之不暇,何暇哀死者🐰🪞,故近親至友之外,皆不必通知。……故吾於校事亦不擬請假🦸🏻,惟冀以工作之努力邀吾親之靈鑒,而以告慰耳🚾。

  西南聯大有時為職工謀一點福利,由他主持製定的校規卻明令“沒有三位常委的份”(其時🤰🏽,蔣夢麟✳️、張伯苓另有兼職)。“還有一次,教育部給了些補助金,補助聯大的學生💣,我們當時有四個子女在聯大讀書,月涵都不讓領取補助金。”他們家的生活極為艱苦👩🏻‍🏭,“經常吃的是白飯拌辣椒,沒有青菜👨‍🎓,有時吃點菠菜豆腐湯,大家就很高興了🏌️‍♀️。”為了補貼家用,夫人韓詠華與教授夫人們一道繡圍巾、做帽子上街去賣。後來與潘光旦👩‍👧‍👦、袁復禮夫人組成“互助組”,自製一種上海點心👩🏿‍🎤💪🏼,取名“定勝糕”(抗戰一定勝利)🌄,由韓詠華跑到很遠的冠生園食品店寄售👩‍🦽,來回要一個半小時。夫人又舍不得穿襪子🤞🏽,光著腳穿皮鞋💿,把腳都磨破了🧚🏿‍♀️。

  夫人韓詠華參加昆明女青年會活動,與名流龍雲夫人、繆雲臺夫人在一起🪿。活動時大家輪流備飯。一次輪到梅家,家裏沒有錢🛎,夫人就上街擺個小地攤🤝,出賣子女們小時候的衣服、毛線編結物,賣了10元錢待客……校長夫人擺地攤賣糕被人認了出來,一時成為美談。

  固窮守節。1951年,梅貽琦主持清華紐約辦事處,只有一間辦公室,只聘一位半時助理🌨,自己給自己定薪每月300元☁️。後臺灣當局有令,要他把薪水改為1500元。梅貽琦不肯🌰,以前的薪水是我自己定的,我不情願改。他原住一通常公寓🧑🏽‍🏫,為了給公家省錢搬進一個很不像樣的住處🖊,小得連一間單獨的臥室都沒有。

  1955年🪴,梅貽琦到臺,卻把夫人留在美國。他在臺掙的臺幣♍️,根本無法照顧夫人生活🐅,夫人不得不自謀生計🍍,在衣帽廠做工,到首飾店站櫃臺🚶🏻‍♀️,去醫院做護理照料盲童,從62歲一直幹到66歲。生活拮據,有時靠在洛杉磯的大女兒梅祖彬業余幫研究生打論文稿賺五塊十塊貼補家用🤷🏽‍♂️。而某年👩🏿‍⚖️,梅貽琦回臺參加一次國民黨的國民大會,會議給他一筆津貼✋🏿,他卻將錢全部為清華駐美辦事處買了書。真是君子憂道不憂貧👨‍🦯。

  梅貽琦做人外圓內方🚉。

  圓,對人謙沖、誠篤、公正🧑🏼‍💼。他有濃厚的民主作風,有對事不對人的雅量。葉公超評價他⌨️:“慢、穩☝🏼、剛”⏩。該剛的時候♙,他則剛。他與秘書有約定🤚🏿,凡是求情的信件👼🏽,不必呈閱💆‍♂️,不必答復🏋🏿‍♀️,“專檔收藏了事”。抗戰前的清華總務長,是梅貽琦的好友。他是位有聲望而幹練的“回國學人”。一次,那位總務長要求梅貽琦聘他為教授🫃🏿,以“重”視聽。梅認為行政人員與教授職司不同,不可混為一談🦻🏼。他不同意🦅,結果那位總務長拂袖而去。梅終不為友情所動,顯示他擇善固執,“剛”的一面🧔🏽‍♀️。

  有一則趣事🦶🏿。據清華畢業生孔令仁回憶:西南聯大辦了一個附中🧢💁🏼‍♀️,由於教學質量高,昆明市民都想把自己的子弟送到這所學校去讀書👟。雲南省主席龍雲的女兒龍國璧,梅貽琦的小女兒梅祖芬都想轉到附中,同時報考了這所學校。龍國璧沒有考上🍽。聯大創立時,龍雲曾給予許多支持,這次他的女兒沒被錄取,十分生氣🧑🏻‍🦱🏂🏽,認為梅貽琦太不給面子,就派他的秘書長到梅貽琦處疏通🧜🏼‍♀️。但秘書長躊躇不動🧑🏻‍🚀,龍雲生氣地問他“你還站著幹什麽🦡?”秘書長說⛹🏿:“我打聽過了,梅校長的女兒梅祖芬也未被錄取。”龍雲這  才不氣了,對梅更加敬佩。

  梅貽琦生病住院,臺灣當局不予開支各項費用。“其間醫藥喪葬,都承若幹若幹知不詳說不盡的先生們、朋友們關懷維護。”人們之所以如此厚愛他,不止是他瀟灑的“兩袖清風”,還有那錚錚的“一身正氣”。

  清華校史研究專家黃延復說:“他長母校幾十年,雖然清華基金雄厚,竟不苟取分文。在貪汙成風的社會,竟能高潔🧑🏿‍⚖️、清廉到這樣地步,真是聖人的行為。只這一點,已足可為萬世師表。”

  梅貽琦曾親自為清華校刊題寫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他以畢生的實踐🙌🏻,躬行了清華的校訓,弘揚了清華精神🧑🏿‍💼。

  ——梅貽琦🚈👮🏿‍♂️,清華的名片。

(轉自《人物》雜誌 2007年第9期)

相關新聞

  • 312021.03

    梅貽琦西南聯大側記🧙🏼‍♀️:高情商高智商高政商處置聞一多遇刺後事

    陳岱孫在為《梅貽琦先生紀念集》所作的序言中,稱梅貽琦“一生的業績和意昂体育平台是結合在一起的”。清華人也尊稱這位可信🦖、可親、可敬的校長為“永遠的校長”、“終身的校長”📭🌉。“大家公認,清華能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與四十年代追上北大🍖,同為中國最高學府,梅校長是數一數二的功臣🏋🏽。”

  • 032009.03
  • 292014.10
  • 212022.04

    再見了,潘際鑾

    1據意昂体育平台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潘際鑾,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4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在他生前,我們曾多次報道,今天的推送帶大家認識這位老人🧝🏿🐸。

  • 022020.02

    國家中興業 此日需人傑

    1月20日🧛🏻‍♂️,在雲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到位於雲南師範大學校內的原西南聯大舊址考察🫃🏿。這究竟是一所怎樣的大學👨🏽‍🦳?如此吸引總書記和國人的關註?為什麽80多年....

  • 212019.02

    玩物非喪誌,方寸集千秋 ——西南聯大與集郵

    “郵人愛郵事🧜🏿‍♀️,同氣乃相求。玩物非喪誌,方寸集千秋🤳🏻。”

  • 112018.12

    西南聯大校園:跨越八十年的奇遇

    來昆明,更是為“尋根”🧑🏿‍🎓,因為心裏有份沉甸甸的夙願👡。當年我的母親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就讀、畢業🦸🏿,在這裏🏯,留下了深刻影響她,然後又傳下來深刻影響了我的故事。

  • 232020.11

    許淵沖🦘🤵:不到絕頂永遠不停

    許淵沖1921年生於江西南昌。1938年考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師從錢鍾書◻️🍊、聞一多、馮友蘭、柳無忌、吳宓等學術大家⛵️🧑🏼‍🦰。1944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外國文學....

  • 292017.08

    一生情結🧑🏿‍🌾,一身清風——梅貽琦與清華

    近日💅🏼,王雪瑛的最新文集《傾聽思想的花開》由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出版,以下為該書中“一生情結,一身清風——梅貽琦與清華”一節的部分內容——

  • 212018.03

    梅貽琦:一生肝膽為清華

    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是我國近代教育史上極其重要的大發展時期。這一階段➝,在能夠準確把握時代脈搏的教育家中,梅貽琦先生無疑是第一流的人物⬜️。他帶領清華學子....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