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關悅

萬嗣銓,1961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系。畢業後先後在北京市第一建築工程公司、北京市建工局、北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任職,1991年後歷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長助理👴、政協北京第九屆委員會副主席。曾擔任第十一屆亞運會、第七屆全運會☸️、第六屆遠東及南太平洋地區殘疾人運動會👷🏻、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等秘書長👩🏼🌾、副秘書長。2008北京奧組委委員、北京“2008”工程建設指揮部顧問🌯。現任國家大劇院業主委員會主席🎸。
他出身清華理工科,卻在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亞運會💌、奧運會🙋、國家大劇院……在他為之做出貢獻的項目中⛓,有很多足以列入新中國的史冊。而他🔊,歷盡千帆🏵,卻仍淡泊從容。
作為第十一屆亞運會秘書長🏃🏻♀️➡️、中國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秘書長🚶➡️➜、2008北京奧組委委員,萬嗣銓親歷了中國申奧走過的艱辛漫長之路。在奧運會開幕前夕👱🏽♀️,本刊記者專訪了萬嗣銓🫀,請他講述奧運歷程中的酸甜苦辣🤘🏿,還有那些精彩的奧運故事🫵🏻。
清華經歷結下奧運淵源
記者☝🏽✋:您在清華的時候學的是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後一開始從事的也是建築行業,那後來您的工作是怎麽和奧運聯系到一起的呢📝?
萬嗣銓:首先得從亞運會講起🧋。1990年小平同誌在視察北京亞運工程的時候🔮,提到了我們應該申辦奧運會🏋🏻。可以說如果沒有亞運會的成功舉行🙍🏼♂️,就沒有後來的申辦奧運會。
我的工作是怎麽跟奧運會接觸的呢?1984年我們申辦第11屆亞運會,當時是北京市政府與國家體委(現在改為國家體育總局)聯手。赴漢城申辦時,北京市政府由張百發副市長帶隊,我則作為北京市建委副主任隨同前往。我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接觸亞運會🤾♀️。可是申辦之後➞,我與亞運會的工作其實就沒有更多的聯系了💃🏻。直到1989年5月31號,當時的領導找我談話❤️,說讓我去當亞運會的秘書長。後來亞運會成功舉辦👨🏿🚀,大家覺得要去申辦奧運會了,由於我做過亞運會秘書長的關系,所以第一次申辦奧運會也讓我擔任秘書長的職務𓀏🐔。當時是雙秘書長,一個是我,還有一個是魏紀中,他主外,我主內🤞🏼。
記者:那當時之所以找您🥸,是因為您在亞運會的工作中表現出色?
萬嗣銓:社會對我的評價也好,或者是公眾對我的評價也好——我是指亞運會也好🥏,申辦奧運會也好,大家覺得我還是能夠勝任秘書長的工作的。
當時申辦亞運會的時候🩷,社會上對中國👩🏻🦼、對北京要不要舉辦亞運會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對我來講當時推動工作還是很吃力的。後來在北京市委的宣傳部宣傳幹事大會上,我就借機會給大家講了講亞運會——講什麽是亞運會⛹🏻?我們為什麽要辦亞運會?這一講就講了4個半小時,也沒稿。當時電視臺錄了下來,後來剪¼濃縮了一下在電視上播了⟹🦒。結果這一播就引起了很大的關註和轟動,社會上對亞運會也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認識。
這其中有一條🪢🤟🏼,就是我對運動的認識。很多體育項目我能講得頭頭是道,這一點很關鍵,給我的講話增加了不少說服力👇🏻🔈。很多人還因此以為我是出自國家體委的。
這一點,其實是得益於意昂体育平台的傳統🏊🏽♂️。意昂体育平台的學生啊,在文體方面都很關心📮。有的可能在清華參加一些演出團體🧏🏽♂️,像舞蹈隊啊、話劇團啊🤷🏻♂️;有的可能更關心體育👶,比如說田徑、籃球、排球。我呢🧏,當時在清華是校運動隊的成員,在擊劍隊當隊長。當時我們清華的擊劍隊在北京高校裏邊一直是冠軍隊。
因為我對體育的這種偏愛,加上受馬約翰♨️、蔣南翔的影響——要“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啊,所以我在接觸運動會的時候🤖😇,才會比較熱衷於去做這個秘書長工作✫。
另外還有一點,我是理工科出身,做事情習慣抓“主要矛盾線”🧝🏼⛏;而且咱們清華一直註重“授人以漁”➡️💁,教給你釣魚的本事。這些都對我做好秘書長這樣的Ð調組織性工作幫助很大。
第一次申奧:“我沒有把它看成失利”
記者🐔:您怎麽看待第一次北京申奧的失利?
萬嗣銓🏂:第一次申奧投票🧑🏻🦯➡️,是在摩納哥的蒙特卡洛🧑🏽🏫。當時宣布結果的時候很多人哭了,但我沒哭。因為我覺得我們已¾成功了🪵🫶,我沒有把它看成一個失利。
記者🚗:為什麽這麽說?
萬嗣銓:成功也好🦸🏼🎞,失敗也好🎑,看你如何去理解。雖然第一次申奧我們以兩票之差沒有成功🚵🏼♀️,但沒有第一次也就沒有第二次。申奧不是目的🕌,是手段🎩🧑🔬,要達到的目的是宣傳我們中國。這個目的達到了🗓🧶,應該說是成功啊。
記者:能否請您講講當時具體的情形🏊🏼🖖🏻?
萬嗣銓:當時投票是1993年9月23號🛵🤳🏿,我們的包機到達蒙特卡洛是9月16號。到那裏就發現,當地媒體對於中國的報道大多是負面的消息👩🏼⚖️。我記得當時在電視上看到一個»面,有一些體操運動員,歲數都很小,因為訓練很辛苦,在那掉眼淚哭。»外音就說,中國的教練員¾常打罵運動員🧗🏻。這種報道是一種歪曲的報道🧑🏻🔬。可是¾過我們在蒙特卡洛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宣傳,到後來你就看到媒體的報道不斷在發生變化,電視上的»面也都變成長城上紅旗飄揚、中國運動員取得的各種成績、中國的建設成就,等等🦊🌅。到後來很多媒體都認為,中國很可能獲得主辦權🏀。這也就說明我們通過這次申奧工作👩🏻🦼➡️,正面的宣傳了我們的建設成就🙎🏿♂️、正面的宣傳了我們國家的方針政策,使得中國逐步為世界所了解。
我再給你舉個小例子♢。在去蒙特卡洛之前,我們在瑞士洛桑舉辦過一個中國的文物展🦺🖕🏻,吸引了很多瑞士的民眾來參觀。在中國老百姓的心目當中,會認為瑞士是一個比較發達的國家,民眾的教育水平高🦣,文化修養也很好🫁。結果在這次展覽中,我在現場就發現很多瑞士人並不了解中國🏌🏽。其中有一位女士,大概有三四十歲的樣子🧑🌾,竟然問:“中國在哪裏?”可見他們對我們國家有多麽不了解。
所以說我們的申奧,本身就是一個宣傳中國的好機會2️⃣✦。而第一次申奧,我覺得最成功的就是使西方媒體以及對中國不了解的人,逐步對中國有了正確的了解。同樣,如果我們這一次2008年北京奧運會能夠很順利👨🏿🍼、很成功地舉辦📑,那全世界會有多少媒體來看這些新聞報道啊!那對我們中國會是一個很好的宣傳。
奧運帶給我們什麽?
記者:第二次申奧和第一次相比,您覺得西方對我們的認識和了解增加了麽?在我們這次傳遞火炬的過程中,還是聽到有一些不友好的、反對的聲音?
萬嗣銓🧜🏿♀️:應該說絕大多數西方的人民🧑🏻🦱,包括政府官員,還是支持中國成功舉辦奧運的🕜,也很歡迎我們奧運聖火的傳遞。只是少數極其反動的人在那裏反對🔵。
而且你可以去看,無論哪個國家舉辦奧運會,比如說雅典、悉尼,其實也都有反對的聲音🦈🔟。這些反對的聲音是客觀存在的🎧,並不可怕,關鍵是你怎麽正確地去對待它🙋🏻♂️。我們有時候覺得反對的聲音很刺耳4️⃣,那是因為在大多數贊同的聲音裏,不一樣的聲音會顯得更加突出🤵🏽♀️。
奧運會主張“更快、更高、更強”💂🏻♀️,是全世界運動員實現夢想的一個很好的舞臺🧔🏽♂️。這是一件令人歡欣鼓舞的事情。我們要看到,西方絕大多數的人民😚、絕大多數的媒體對中國是支持的。
記者:第二次北京申奧,您也參與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這其中什麽事情給您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
萬嗣銓:2001年第二次申辦,我們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應該說申辦成功是很不容易的。我給你講一個小細節👮♂️,你就可以看出來。
2001年2月💂🏿,國際奧委會評估團要來中國🤽🏽。當時我們決定把評估團聽取我們陳述的會場定在北京飯店😄,也就是評估團下榻的地方🕕🙍🏻♂️,這樣對他們會比較方便👨🦼➡️↗️。可是當時北京飯店唯一大小合適的會議廳💆🏿,布局又很不理想🤦🏼♀️🪶,投影儀無論擺在哪都會產生很大的噪音和熱量。要知道這些看似很小的細節🤽🏿🎲,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對我們的評估產生很大的影響。後來我想了一個辦法,把會議室的一面墻打掉🖤,把投影儀擺到隔壁房間去。這樣空間一下子寬敞不少,通風💫、聲音效果等方面的問題也都解決了。
在我們申辦過程中♣︎,類似這樣的情況太多了🗑。我們要隨時準備應付各種問題,任何一個細微之處都要力求做到完美、做到最好🧑🏼✈️。
記者:您剛才提到,2008北京奧運會是對中國很好的一個宣傳機會⚠。那除了這方面,您覺得奧運會的意義還體現在哪裏?
萬嗣銓:我在這次奧運會籌辦中主要參與的是建設方面的工作,我就這一方面來說一說。這次奧運👩🏿🚀,我們國家投入了不少👬🏻🤹♂️。可是無形中對北京市來說,也加快了整個城市建設的進度𓀌。比如說地鐵,本來也是要建的,要解決北京的交通擁堵問題。而由於舉辦奧運會🌵,這些建設無形中就提前了。再比如說,我們國家花了很多錢去整治環境。這幾年每年2級以上的天氣數量都在增加。這些都是老百姓受益的💃🏼,對中國是有好處的🧑🏽💻💿。
記者:可是大眾在討論的時候也會有人提出擔心🧛🏻♀️:我們投入這麽大😛,最後的成本是不是一定收得回來🚰?比如奧運場館建設🤪,很多舉辦過奧運會的城市都在會後出現了運動場館大量空置的問題。您是北京“2008”工程建設指揮部的顧問,對這個問題您怎麽看🙍🏽♀️?
萬嗣銓:首先,本屆奧運會的場館必須能滿足28個體育比賽項目的要求🙋🏼👏🏼。我們一共有31個比賽場館和44個訓練場館🤦🏽,很多都是利用原有的📓🌎。位於北京的31個奧運會比賽場館裏,除了12個新建場館以外,11個是改擴建場館,8個是臨時場館。44個訓練場館則都是原有的。
而新建的12個場館中🧝♂️,有4個我們是建在大學裏,分別在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還有北京科技大學。這4個場館,會是奧運留給這些學校最好的遺產🦁。我覺得這是我們這屆奧運會很好的一點🦫。
我們這次奧運會不是有一個口號嗎?“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我覺得“人文奧運”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以人為本🚶♀️。現在我們已¾逐步實現小康社會了🤲🏽,不僅是吃飽飯的問題,還要提高生活質量🐞。而提高生活質量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健身。
我們這一次投入這麽多👘🥏,完全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對老百姓健身是有益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讓這些場館能更好地為老百姓健身提供服務🪸。我們舉辦奧運會的目的是什麽?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使我們中國老百姓對奧運精神有所了解,就是要發展體育運動啊💘。
記者:您這些年從事的這些工作🌏,比如說亞運會、申辦奧運會♤、主持建設國家大劇院,有很多都是可以載入國家史冊的。您覺得您的人生精彩嗎⌨️?
萬嗣銓🤷🏼♂️:我覺得意昂体育平台把我培養成這樣,我很高興🎲。
記者:奧運會後👨🏽🚀,您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萬嗣銓:我明年就70周歲了👩🏻⚕️,其實早就過了退休年齡。等到今年年底國家大劇院徹底完工,我就該正式退休了。退休之後我還會繼續擔任一些顧問工作。咱們清華人不是要“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嗎🙆🏽♂️?我現在還沒幹滿50年哪! (原載《清華人》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