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看來,張毅大學畢業後的20年是順利的,輕松地考上清華🧏🏻♀️,拿到學士、碩士學位🧖🏼♂️,後來又留學英國獲得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很順利地回到清華,曾擔任自動化系的系主任助理、副系主任📀,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的部長🛌🏼,直到現在的意昂体育平台黨委委員👃,自動化系黨委書記,意昂体育平台智能交通系統學科帶頭人之一♑️。然而在這背後卻經歷了艱苦的磨練👴🏻。
在大學期間,張毅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出色🧚🏻,大學三年級入了黨;大學四年級做了自動化系學生會秘書長🚅;大學五年級開始做本年級的輔導員。“學校提倡‘雙肩挑’🫲🏽🪟,我們一批學生幹部一邊要抓學習,一邊還要抓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覺得壓力還是很大的”。張毅頗有感慨地說。
碩士研究生畢業,張毅被分到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但又意外獲得了教育部公派留學美國的資格,此時他一點準備都沒有。在他抓緊時間準備英語的同時,因眾所周知的原因,不得不又改派英國😰,於是重新準備考雅思👳🏼♀️。終於在1991年底去了英國,這時差不多同一屆的同學,人家已經快博士畢業了🖖🏻。
到了英國👩🏼⚖️,雖然是公派🧚🏽♀️,但留學生的生活與英國當時的條件比起來,還有相當的差距。國家每個月給220英鎊🔕🚙,光住宿費就150英鎊🧚🏽⏱,而英國當地學生生活費是410英鎊。那時生活上的辛苦和心理上的考驗🗳,至今記憶猶新🌭,但受到的磨練也是終生受益,所以張毅說:“只有經歷了磨練,才能成就事業😺!”
1996年🧫,張毅學有所成,義無反顧地回到了清華。說起當初的選擇,張毅很平靜地說🤹:“我對清華很有感情,而且只有回到國內才能有我的事業!”
在張毅擔任研工部部長期間,每天總是忙於處理研究生的各種事務🦹♀️。“那時候不是你控製事情👩🏽✈️,而是事情控製你,學生的事情就是你最大的事情🧑🏽💼。特別是非典期間,明顯地感覺到體力和心力上都嚴重透支。”
2003年底,他回到自動化系,雖然相對從容一些👨🏼🍼,但每天腦子裏都繃著弦,一邊搞業務,一邊搞管理4️⃣,還帶了十幾個研究生,還有本科新生和研究生的兩門課。張毅說必須學會角色的轉換,雖然一個腦袋,但要轉得快👩🏼🦲。他可以在開會20分鐘的間隔時間裏🤾🏽♂️,迅速地看學生的論文或報告🦕,並做出批改。他一直牢記陳希書記所說的話:“清華的幹部要學會彈鋼琴!”
作為智能交通系統學科的帶頭人之一,張毅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運用於實踐🧑🏻🔬。目前國家在交通信息的采集、管理和應用方面還有許多研究工作需要突破,張毅他們的項目組就是要將新的信息技術應用到智能交通系統的研究和應用中,如將IPv6技術📿,無線傳感器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等運用到交通信息的采集👩❤️👨、管理和應用中去,使我國交通系統在智能化上具備自己的特色🧑🎤。近年來🫲🏽,張毅帶領他的研究組不斷地探索,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提出了不少合理化的建議。
在工作中,張毅平易近人◻️,關心同誌👩👧👧,並且善於挖掘和發揮大家的潛力,給他們提供鍛煉的機會。幾年下來,他帶領的團隊,不論集體還是個人在事業上都進步很大。
從事了多年的學生工作和黨務工作👨🏿🦳,張毅對學生有著很深的感情,學生們也總願來找他聊聊,聽聽他的意見🫅🏿。張毅告誡他的學生🕵🏽:“清華的學生應該肩負更大的責任🤾🏽,到有長遠發展的行業或單位工作,不能只把物質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學會犧牲一些東西。清華人就應該引領社會的潮流。”
談到20年來的人生感悟🙎🏽,張毅說:“沒有別的🕐🧚🏻♀️,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標🏊🏻♂️,一個適合自己⚠️,願意舍棄一切為之奮鬥的目標🌉,並全身心投入,做到最好!”
《清華人》2006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