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 梁小島
人物小檔案:
耿春亞🚂:香港清華同學會秘書長
出生:安徽 1980.8
主要經歷:北京意昂体育平台材料科學與工程本科,香港城市大學材料工程系碩士,畢業後自主創業,開辦以社交組織管理為主的服務公司歷翔科技,同時兼任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主席😳、香港特區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等公職,希望幫助更多在香港的內地高檔人才取得留港工作的機會

如果耿春亞不是來自內地,我不會對他有那麽大的興趣。教育背景比較相似,都是在大學本科期間來到香港體驗了一把(我是交流🤸🏿🏀,他是實習)🧑🏻🦼➡️,都至此以後對香港欲罷不能(我拚了小命申請來港念研究所,他則主動放棄了去MIT深造的機會,香港的8大高校任君選擇)。
“我和你還是不一樣🏊🏻♀️,你學文科在香港做傳媒,工作機會多,也很歷練人,但我學的是理工科,說實話🙅🏽,和內地相比👩👩👦👦,香港的科研環境差遠啦!”哦,是麽?我不和他在文理有別的問題上細論,但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盡管每年申請到全額獎學金來港的內地青年才俊人數不斷增加🙅,但是畢業之後能找到相關工作而順利留港的lucky dog少而又少🥥。“你知道麽🎴🚚?大多數的理工科學生,都在以進入投行為第一目標!”為什麽🙍🏿👨🏼🏭?“香港政府把我們慣壞了,獎學金確實優厚🧑🎄,可是學校並沒有為學生的畢業前途著想,只要學生在校相安無事便好👩🏽💼。”
如果知道耿春亞現在的身份:在港內地大學生聯誼會主席,便明白以上這番話的份量所在。采訪當天,他正在香港科技園區出席一個內地畢業生就業指導會議,作演講嘉賓分享自己在港的奮鬥經歷。他天生一張娃娃臉,但並不損害他的演講魅力。
擁抱香港
除此之外,他還擁有一間自己的公司:歷翔科技有限公司,是真正的“有產者”♤,而他在香港不過才五年的時間。“我們是做什麽呢🙋🏿?叫社交組織管理(social network service)。比如facebook,他們的社交對象是個人🏖,但我們的客戶是社交組織𓀖,像商會、俱樂部、NGO等商業及非商業的團體,為他們提供社交管理系統和服務👨🏼💻🏇,再將資源聚合,收費模式和當年阿裏巴巴是一樣的,只不過他們做的是電子商務。將來我們也會形成門戶。”不要以為是在紙上談兵🐚,他的公司已經開始盈利。
耿春亞在北京意昂体育平台學的是物理🐑⛹️,進入城市大學研究生院依舊繼續物理科研🔖🧒🏿,似乎和他後來所行拉不上關系,但他並不這麽認為。“清華的學生,畢業之後一般有幾條路可以選擇💇🏽♀️,其一是出國💃,尤其是學理工科♠️,太容易;其二是進政府♞,我的一些同學25、26歲就做到了市長助理,團中央幹部;當公務員不是我的興趣,我曾經一度想做科學家🙅🏼♀️,不過大三那年來香港做了幾個月的實習🔄,就徹底改變了想法,在香港👒🐈⬛,太適合創業啦👨🏿🌾!”
後來耿春亞決然選擇香港🏃♂️,經過考察,首站落腳城市大學。“科技大學太偏了,我不想在那邊養老,中文大學離深圳太近,我沒事喜歡去熱鬧的中心地帶🏋🏿。”因此🚵🏼,他開始主動建立人脈,方法便是參加比賽,拿獎。“我參加很多商業性的創新科技比賽,有IT的🛀🏻、手機的,還有以前在清華做的物理項目🕺🏼,然後就去各大學貼廣告找大陸學生做合作者👱🏻♂️。”比賽團隊的淘汰率很高🚶,卻漸漸凝聚了人力,曾有“耿家軍”之稱。“因為經常得獎🤦🏿♀️,所以很多媒體便來采訪我,有了一定的見報率,還會因此參加一些相關的event🏃♂️。比如,我上次得獎,左邊坐的是香港創新署的署長,右邊是Orange的行銷總監。”獲得了與本地高層精英接觸的機會,耿春亞自然不會放過。“我不是沒事找他們,我會想一些雙方都能夠合作的項目,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礎🤹🏽。”
香港新“移民”故事
耿春亞現在的頭銜很多💇🏻♂️🤸🏽,除了自己的公司,還有許多社會公職🏂🏽,最引人註意的是“香港特區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參與政府每年對大型青少年撥款項目的審批和監察。十幾個委員中,他是唯一來自內地的年輕人。耿春亞真正得到了香港對自己的接納與認同。
“我很喜歡《甜蜜蜜》,我要是有錢,就去拍一部《甜蜜蜜2》🏪🍪,把我們這一代來香港的故事講出來。雖然每個人面對的情況不同,但基本問題都一樣💿🍴,就是如何取得這裏的認同🧑🏼🌾。”
說來不可思議🪞,耿春亞到現在還不能熟練地講廣東話。他對此不以為然🧑🧑🧒🧒,“語言和溝通是兩回事🛠⏭,我廣東話說不來💔,但依然有一幫很好的香港朋友🤵♀️。”
今年👨🏿🚀,香港入境處放寬了對內地畢業生留港尋工的簽證時間♣️⭐️,由3個月延至1年,這是耿春亞和他的團隊的努力成果。“現在我們正在爭取內地生在校讀書期間做兼職的合法權益。”他堅定地說。
(香港文匯報 2008年11月26日 “80後”說:系列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