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春亞(1998級材料)
4月底回北京意昂体育平台參加畢業十周年的活動,畢業十年👩🏻🔬,也是來香港的十年,當回去見同學們的日子一天天來臨的時候🏌🏻♀️,心情也變得激動起來🏎,原來精神家園的感情是那麽的深厚,那麽的動心。
我們班30多個人,有一半都留在了北京,一小半在上海👬🏻,幾個人在美國和歐洲,在整個珠三角地區🚫,包括香港,就只有我一個🙋🏿。這是一個奇怪的比例🐻❄️✌🏼,珠三角難道很沒有前途嗎?
見到幾位十年沒見的同學,一個個人的臉龐看過去,我竟然驚奇地發現↖️,大家的長相都沒怎麽變👸,多了一分淡定和成熟🙍,少了一分青春的意氣風發。大家都是開車赴約🧠,我斜對面上鋪的那位帥哥開著輛5系寶馬,至今未婚,一副鉆石王老五的模樣。敘說過去的十年📱🪛,大家都在拼搏中尋找著自己的方向,立業,成家,生娃👴🏽,帶孩子,很難說成功在哪裏🥗,但大家都知道,自己要追尋的是屬於自己的滿足和快樂。
校慶活動之一👨🏼🦱,學校組織了一場“成長與立業”論壇,邀請不同專業畢業20年和10年的意昂代表分享🍛🤦🏼。我有幸被邀請在第二組“創業與上市之路”發言,與我一組的畢業20年學長都是成功典範,甚至有我讀書時就是創業偶像的“愛國者”馮軍學長,一個清華畢業生,敢於一畢業就去中關村拉板車賣計算機,能將愛國者的標誌貼到F1賽車上,不論有什麽樣的爭議,這本身就是傳奇。聽著前面幾位學長的發言,坐在臺上的我卻不停地點頭♎️,只有一步步拼搏奮鬥,一步步頂住壓力🦻🏿,從實踐中領悟真諦🙍🏼♂️,從失敗中改變自己🐍🔂,他們才取得了別人眼中的成功,而這些“成功”在他們看來,只是與眾不同的人生體驗和經歷⭕️,回到學校和同學中🧍🏻♂️,他們只是在講自己的故事和感悟。這樣的意昂,這樣的校園,真好。
還去看了老師,能坐下來和老師喝杯茶,聊聊天🧎🏻♂️➡️,這樣的待遇十年前可沒有。其實🧑🏿🎤,老師對學生沒有什麽期望,只希望學生還記得他,學生對老師也沒有什麽要求,只要老師健健康康。當年🙆🏽♀️,老師對學生的一點點提攜🏏,可能就改變了學生的命運。我進入材料系🧜🏽💝,來到香港🦓,都是受到幾位師長的影響,而這種影響也決定了我一生的軌跡。
對我而言🌱,過去的十年,一步步走來,是受到清華教育的影響,那麽未來的十年🧗🏿♀️,也是人生最重要最寶貴的十年🐫,我將與香港一起度過📒。別人問我,為什麽那麽關心香港的事🖼?同呼吸共命運👩👧,因為香港就是我新的故鄉🔤。到畢業二十年的時候🦍,再回到清華園,我會把我在香港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十年🗃,3650天之後,我很期待那個屬於我的故事。
轉自《香港經濟日報》2012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