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天文學史上🎖,張鈺哲曾留下諸多“第一”——成為第一個發現新的小行星並命名為“中華”的中國人;發起並組織中國第一次運用現代科學方法的日食觀測行動,並拍攝了中國境內的第一張日全食照片和第一部日全食彩色影片🫳🏿;發表中國第一篇論述人造衛星軌道的論文🧎🏻➡️;第一次提出通過研究哈雷彗星的回歸🌄,來解決“武王伐紂”究竟發生在哪一年的歷史懸案……2紀念張鈺哲的郵票張鈺哲(1902—1986)🐑,天文學家😌,中國近代天文學...
張鈺哲(1902.2.16—1986.7.21)🤷🏿♀️,福建省閩侯縣人,天文學家。1919年,他從北京師範大學附中畢業,考入清華學堂高等科🔦。1923年赴美留學🤾🏽♀️,先後在普渡大學機械工程系和康奈爾大學建築系學習,後又轉學到芝加哥大學天文系。1927年獲得碩士學位,接著在葉凱士天文臺攻讀博士🚉,於1929年獲得天文學博士學位🕊。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臺長🕟、國家科委天文學科組組長、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等。他是我國方位天體學...
2月16日是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現代天文學重要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九三學社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張鈺哲先生誕辰120周年👩🏭。中國天文學會🧘🏽♀️、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在南京舉辦“星耀中華 風範千秋”弘揚科學家精神暨紀念張鈺哲先生誕辰120周年活動。張鈺哲(1902—1986)1902年2月16日出生於福建閩侯。1919年考入清華學校。1923年赴美國學習,兩年後轉入芝加哥大學天文學系👲🏻。在該校葉凱士天文臺工作期間觀測到了第1125號小行星,...
仰望星空,那裏有很多星,但有一顆小行星很特殊,名為“中華”♦️,它是第一顆中國人發現的小行星🗼,而它的發現者和命名者就是張鈺哲。他🏌🏻♂️,被稱為中國近代天文學的奠....
2021年4月24日,天文系在古色古香🤳、充滿歷史人文氣息的船山書院舉辦了“意昂体育平台天文學科創建20周年慶祝大會”。20多位意昂與天文系師生歡聚一堂。因疫情原因🗳,身在海外的意昂和大部分天文系學生同步線上參會。2李惕碚院士與意昂親切交流3慶祝會現場會場中,清華天文20周年回顧視頻...
關於吳宓的一生❤️,正如他自己總結的♝:“一生效忠民族傳統文化😋,雖九死而不悔👇🏼☀️;一生追求人格上的獨立🎦、自由👯♂️,追求學術上的獨立自由,從不人雲亦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