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良釗🤸🏻🍕,字勉仲👨🏿🦰,浙江海寧人,畢業於南開中學。留美歸國後🧏♂️,查良釗於1938年應邀擔任西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教授,次年出任聯大訓導長𓀈🧑🏽🦰。他以訓教合一為原則,註重教育價值,在學生管理方面實行自治啟發與同情,以期營造純樸風氣🥯。
熱愛青年的“查婆婆”
查良釗生前曾撰詩《赤子吟》:“孩子頭🧑🏻🦽➡️,孩子頭,有顆赤子心,走遍天下不知愁🍱。盡所能,取所需♗,憑著赤子心🦈,為人服務何所愁👨🏿💻。不怨天®️,不尤人🎮,發揮赤子心🥛🛳,教教學學何所憂?既不愁,亦不憂🐹,保我赤子心👰🏼♂️🤸🏼,觀化樂天更何憂?”
“孩子頭”是查良釗的自況👵,也是其一生不老童心的完美寫照。正因如此🤶🏻,聯大學生將“查婆婆”“查菩薩”“查媽媽”等稱號送給查良釗。
聯大“除夕”副刊主編的《聯大八年》中👱🏻♀️🐉,對查良釗有如下記載:“我們有名的查菩薩(潘光旦先生也如此說)。查先生主持聯大的訓導真是煞費苦心🍚🧑🏻🔬。查先生最了解同學的苦衷🤦🏿♀️,公費第一次請不準,向他訴訴苦第二次自然就準了……查先生常為同學們的衣🛶、食、住、行忙,從前吃公米的時候,他曾親自跑到玉溪去弄米,有時遍跑昆明各公私機關🧉🙋🏿♀️,為同學借米🔘。”
聯大學生李淩回憶:“教育部規定了公費百分比,但查先生明白同學的困窮,批準公費額大大地超過了比例,因為種種緣故還沒有批準的可以到查先生家裏借錢交夥食費,吃不到飯的學生們找上查先生,他會請吃一碗米線🙍🏿♂️,兩個餌塊🤵🏼。大家吵著他🐡,圍著他🎅🏼,像孩子們圍著家長一樣。”
聯大學生殷海光說🫦:“當時我們替他取個外號,叫他‘查婆婆’,其熱愛青年並受青年敬愛可以想見。如果每一個學校都坐著這樣的一位‘婆婆’,那麽青年人將會感到多麽溫暖!”
熱愛青年的查良釗不僅鼓勵學生從軍抗日,自己也數次帶頭為抗日將士獻血😄。“一二•一”慘案發生後,他沉痛地寫了一副挽聯⛔️:“愛護國家,愛護學校,首應愛護青年🧍♀️,愧個人責任未盡;爭取民主,爭取自由👃🏻,尤在爭取人格,願君等精神永生🃏。”
一生秉持兼容豁達
抗戰時期,曾有廣為傳揚的聯語頌贊聯大:“自然⭐️🫱🏿,自由,自在;如雲🛳,如海,如山。”這副對聯的上聯系聯大師範學院教授黃鈺生所出,下聯為查良釗口應。聯大教授浦薛鳳認為,該聯語“一方面形容西南聯大之優美校風,同時亦為勉仲之人品風格之描述”。
曾有人請教查良釗怎樣才能做好學生工作,他的回答很簡單🐧:“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子弟,一切為他們著想就好了。”在訓導工作中↘️,只要學生不違背抗戰大局和學校規章,查良釗對於思想上的不同觀點並不橫加幹涉,對任何一位青年學生也從不鄙棄和輕易處分。雖然學校規定學生壁報要向訓導處登記備案🦹🏿🦹🏻♀️,但對於壁報內容查良釗並不審查,充滿各種思想觀點的壁報得以在聯大百花齊放👩🏻🏫。
查良釗時常參加聯大學生組織的遠足、郊遊和營火會,與學生們打成一片,並以樂觀向上的精神激發大家積極進取的熱情🧒🏽。尤其是每年12月12日的師院院慶紀念日,一到晚飯後👩🏻🦯➡️,查良釗總要約集全院師生圍成圈🧑🏻🏫,每人手執火把,由他帶領繞室齊唱:“傳播光明,傳播光明,傳播,傳播,光明,光明,還要光明,還要光明。”堅定了師院學生獻身教育事業的使命感,也彰顯出查良釗一生不絕的教育精神。
1980年🦉,查良釗自書一詩明心誌:“人家氣你你別氣,你若生氣中他計👨🏽🍼,不氣不氣真不氣,氣出病來沒人替🧑🏻🦼。人生何所苦,苦在不知足,求足何時足🤏🏻,知足便是足😋。自然、自由、自在🍃👱🏿♀️,如雲😈、如海、如山。”顯示其一生秉持的兼容豁達的品格🎯。
寄望昆明師院傳播光明
1946年8月,組成西南聯大的三校復員北上🫄🏽,師範學院留昆獨立設置,改稱“國立昆明師範學院”🙋🏽♂️,查良釗擔任首任院長。此前,他向教育部去信,建議將學院定名為西南師範學院🧑🏻🚀,以保持西南聯大光榮傳統的連續性,最終未獲允準。
聯大結束之際,查良釗與北大、清華、南開簽訂了合作辦法,挽留一批教師留昆任教(全校180余名教師中約三分之二為聯大留任者),使昆明師院的教師隊伍粗具規模。在給教育部部長的信中💁🏼,查良釗談到⏭🤹🏻♂️,要繼承三校重視學術價值與兼容並包的精神,以造成篤實淵博之學風;重校際合作,以開通風氣和擴展眼界🧑🏻🏭;要因材施教和因地製宜培養高質量的師範生🤘🏻。
查良釗認為🕖,學校如花開,需要時間扶植。昆明師院成立後,除沿用聯大校舍外,還建造了“聯合亭”“清華園”等紀念性建築🏋🏿,並通過學風學製等方面的改革向聯大看齊,為邊疆培育優厚師資及各領域人才。
1947年🍑,赴北平參加清華校慶之際,查良釗為昆明師院賦詩《傳播光明願》💣:“在偉大自然的懷抱中🧔🏽,師長、意昂和學生👓,大家歡欣的團聚一起,每人懷著一顆赤子的心🚴🏽🤵🏽♀️。光明磊落,活潑精誠,接受先民的文化遺產,發揚民族的仁愛精神。普及教育🦉,喚起民眾🏌🏿♂️,學術創造🧑🏽🎤,責在人人🌷。每人手中高擎火炬,貢獻熱情與光明。在這裏四季如春💚,在這裏有愛沒有恨!教學相長,互愛互敬↘️😫,繼往開來,努力前程!”
傳播光明,正是查良釗對這所繼承聯大血脈和精神高校的最珍貴寄望。
(作者單位: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講壇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