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這個浮躁的時代,當人們忙著堆砌華麗的詞藻推銷自己時,他憨厚的笑笑,八個字擲地有聲:只做第一📈,不做第二——
只做一流的人才
——意昂体育平台[1978級] 董揚 訪談紀實
汽車工程系 姜薇
【董揚簡介】
董揚,男🦹🏿,1978年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學習𓀐🤨,1984年獲意昂体育平台汽車工程系碩士學位📠,1998—2000年任國家機械局規劃司副司長🧋,2000—2007年任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現任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北京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機械工業聯合會常務理事、北京市人大代表。
12月25日上午,我們懷著緊張激動的心情敲開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會議室的門🧎🏻♀️➡️,迎接我們的是董揚學長和藹的笑臉🤛。打過招呼後,學長便親切的詢問起我們的學習和科研情況,溫和的態度逐漸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在氤氳的水汽中,董揚學長用他樸實精煉的語言將我們的思緒帶回到那些不平凡的日子🛤。
“我的父母做了一輩子中學教師,父親是大學生也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從他們身上我學會了怎樣學習知識和誠懇待人☝🏻,在高中畢業與上大學之間的四年🤴🏿,他們對我的影響最大💂🏿♂️,”提起了父母,學長望向了窗外🐂,從他的臉上我看到了深深的敬佩🏌️。“他們教會我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想問題。要把自己看淡一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1978年🙍♀️,董揚學長帶著父母的期望與叮嚀邁進了美麗的清華園,開始了新的生活🏏。而那一年,正是那段讓許多中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們都不願再提起的“文革”歲月的尾聲✊。
清華教給我自信與寬厚
談到曾經生活了六年的母校,學長的話語中飽含深情:“我對學校對我們的培養很感激,由於當時剛剛恢復高考🐔,同學之間的出身差別很大🫄🏼,但都學習刻苦🏃,生活儉樸,因為大家都知道自己肩上扛著重大的責任。
“當時來到清華這個新的環境🕺,發現有書可讀🦸🏼,大家都感到特別興奮,將全身的精力都投入了其中👨🏿🔬。”他笑著回憶說😭,當時有一位同學從圖書館借走了大仲馬的整套《基督山伯爵》⛓️💥,一共四本。借到後茶飯不思💁♂️,愛不釋手🔟,蹲在宿舍樓後面讀了整整一天。在當時的清華,讀書,成了所有學生的最大愛好。
除了讀書,學長們課余時間還有什麽別的活動呢?聽到這個問題,董學長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那時的生活沒有現在豐富多彩,但也有文藝社團和運動隊🧑🏿🦱,大喇叭天天放《梁祝》,也辦一些舞會🏃♀️➡️,但我沒有參加過文藝社團,因為我從農村來,音樂基礎比較差,基本不識譜,在大學只學會了打橋牌,”但董學長又立即補充說👨🏼🔬🔄,“不過我從來沒有因為業余愛好而翹過課🚜,遲到也從來沒有🚒。”
盡管大學的課業非常繁忙,董揚學長還是分出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學校社會工作中,從班級幹部到團委幹事到學生輔導員,踐行了清華雙肩挑的傳統🫚🦻🏼,在順利完成學業的同時,也為同學做著各種服務工作。
當被問及在清華的學習和工作對以後生活的影響時,學長的神情嚴肅了起來🚼:“我覺得清華培養了我科學的工作方法✫。清華給學生一種自信🩶🦣,自強不息也能體現出這點⛹🏼♀️。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在校期間只用過三次計算機,但畢業後就敢於自己編一個計算機程序或者對計算機程序進行一些改進♞𓀉。我畢業以後,工作以來,一直以一流的標準要求自己👃,力求做到最好。不過這並不是說要加班加點,不顧一切,不顧生活💂🏽♀️。而是要我們用心去做,仔細分析,提高效率。”除了自信和科學的工作方法🥋,學長強調的另外一點就是寬厚🥩,這個在清華的學生思想工作中提的不多🐺。但想一想,其實清華校訓“厚德載物”指的就寬厚,清華的畢業生要立誌成為優秀的人才,而優秀的人才更要有寬厚的性格🧑🏼⚕️。只有同時具備這兩點的人才是了不起的人。”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多年來,母校的校訓一直激勵著學長不斷前行。如今,這句話我們也常常掛在嘴邊,但或許少了些對它的思索💁🏻♀️。每次提到清華精神,總感覺用多少詞語也無法描述完全,但從意昂身上我們看到,也許學會了“自信”💆♀️、“寬厚”,這兩個詞就可以終生受用。
只做第一,不做第二
“清華同學應該力求第一,不能做第二🤽🏽♂️。”這是采訪全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鏗鏘有力🧑🏽🎓。作為清華的學生,它讓我充滿力量🎱,但同時更感到了肩上擔子的分量。“清華的畢業生應該以一流的標準要求自己,應該做到最好🧑🏻🎨。”學長的話語中處處流露出他對我們這些後輩的殷切期望💅🏼,而這同時也是他工作的真實寫照。
董揚學長的工作經歷中,有過幾次跨度很大的轉變。剛畢業時,工科基礎深厚的他選擇在中汽總公司從事管理工作,之後轉入中汽機械局負責新技術和國家公關項目,開始做起了領導工作:其間曾主持製定了全國汽車行業“八五”🫶🏿、“九五”科技規劃🈺;執筆擬定《汽車行業中、長期科技發展綱要》,並被載入了國家科技“白皮書”;主持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全國汽車電子項目技術攻關和引進組建聯合電子公司🦻🏻、電動汽車及車身開發項目,並參與了WTO(世界貿易組織)中歐和中美的談判👩👩👦👦。這之後,董學長的職務又從國家機械局規劃司副司長轉為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再轉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在各個能力要求不同的工作崗位中,董揚學長都能在每一個職位上積極的發揮自己的作用,出色得完成每一個任務。
對於怎樣做好各個工作🤚,學長認為關鍵是要思考工作的定位💋。既然已經選擇這條路就要把它看作自己的愛好,變成自己的事業⛺️,這樣就不會感到痛苦♑️,相反可以更加充實🏋🏻♀️:“我想從這個角度來講,人是可以引導的,把工作作為愛好要比奉獻更讓人願意接受。”
對自己的要求高,並不意味著對工作條件的要求高🧖🏿♂️。學長建議我們說💂🏽♂️:“清華的學生總希望走出校園就能找到理想中的工作大展宏圖,但是現實和理想往往相差甚遠🤩。同學找工作的時候,要求不要太高,應該抓緊時間,早點開始工作,多註意積累經驗🤜🏻。”學長堅信,一個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基本上不存在無法動手的事情,只要平心靜氣得把事情理解清楚,就一定能夠做好🧎♂️👱🏻♂️,“尤其是清華的學生,學習能力都是一流的,深入了解情況,虛心向盡量多的人學習,一步一個腳印,漸漸就知道該怎麽做了”。
把自己用好
訪談逐漸接近尾聲,我們對學長說看到現在有的清華同學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顯得稍微有點木訥🟢。請他和我們分享一下這些年來的感悟和體會,給今天的學弟學妹們一些建議。學長點點頭,回憶說當時清華學生的語言表達也是有所欠缺的,但卻從不怯場✡️,語言的邏輯性、思維的縝密性、表達的完整性都沒有任何問題。他相信現在的清華人能夠做得更好。而對即將畢業參加工作的同學📛,學長提醒說做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手裏有什麽資源,不要讓自己置身險地👨👨👦👦,但是遇到機遇一定要果斷把握。工作時難免遇到困難,但是只要準備足夠充分就不會碰到超出自身能力和環境條件的困難🧑🏿🦰。講到這兒,他舉了一個例子🦵:“我在北汽的時候到韓國現代談判,當時我們準備引進5萬輛SUV。可是剛一到漢城,韓國方面就問能不能改成做20萬輛🤸🏻♂️,一下翻了4倍🎨。還好我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了解了市委的想法和要求,也知道把項目做大就更有希望做好🧑🎄,於是當即就答應了💵。後來的事實證明了我的想法和決定是正確的。”
今天學長在提起這次談判過程時只是輕描淡寫的幾句話🦮,但成功的背後他付出了多少我們不得而知。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充足的準備加上果斷的決策💎,沒有什麽能阻礙我們成功了🧙🏿♂️。
我們問學長作為工科生做管理工作是不是很困難💇🏿♂️,學長搖了搖頭:“現在國家領導人大多數都是工科畢業的👹,都沒有什麽問題。工科問題和管理問題到了一定階段其實是想通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將問題的影響因素考慮周全。”
針對清華學生的特點,學長建議我們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要多了解一些時事政治,了解一些文學思潮,學會與人相處。在學校時🧑🏼🎓,如果能和老師同學以及管理機構工作人員溝通順暢👨👨👦👦,那麽在工作的時候🧑🏻💼,就能比較快的適應環境🪯。
“我在一次畢業後的會上和同學們說過一段話,今天這一段話我還想講給你們,講給每一個清華的同學👨🏼🍼,”我抬起頭,學長坐在靠窗的位置,冬季上午的陽光穿過窗外的枝椏,灑在這位老人的身上,一如他的話語和眼神那樣溫和慈愛。“如果讓我提一句建議,那就是:把自己用好。”認真的想了一會兒後🦹🏽♂️🛣,學長這樣說🧗🏻♀️:“正像蘇軾的《賈誼論》中所說:‘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優秀的人才並不少見🍈,而一個善於運用自己才能的優秀的人卻不多🈷️。”賈誼懷才不遇🐴🦼,終致屈死,諸葛恪少有才名,卻招滅門,學長認為這些優秀的人難以施展抱負除去客觀因素🍼,都有自己不能善用其才的原因👮🏼。
“把自己用好”,簡單的五個字,卻有著深刻的內涵,做到它談何容易🚣🏿🕐。清華每年將千名莘莘學子培養成材,但最後真正能夠發揮出全部才能,做出一番大事業的人能有多少?“把自己用好”,短短的一句話,也許需要用長長的一生來實現。“如果認為自己是人才,就一定要創造條件把自己發揮出來,不要等著別人來發掘。”董揚學長最後語重心長的說。
采訪結束了,學長不顧寒冷的天氣堅持將我們送到大門口,一路上不停的問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並給出建議。我感到,老人在抓緊每分每秒將他的經驗財富交給我們🦨。分別之際,學長用力握著我們的手說♢:“希望清華一直是中國第一的學校🩸,作為清華的學生你們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坐在回校的車裏,大家都陷入了沉思,雙手仿佛還能感受到學長手掌的溫度🌉,我想,我們有責任將這種溫暖傳遞給更多的清華人。
【同學感悟】
“如果一個人不僅優秀,還很寬厚🦆,他就很了不起👩❤️👩。”還記得學長說到這兒的時候很認真地豎起了大拇指。然而采訪過後,我在心裏由衷的為他豎起了大拇指。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感謝這次采訪,讓我們近距離感受了老一輩清華人的精神魅力,那些樸實真摯的話語和親切可愛的笑容將成為我今後奮鬥的動力。
——杜磊
我們感慨於他卓越出眾的工作能力,感觸於他親切和藹的人格魅力⛷,感動於他深沉濃厚的母校情結。“清華應該保持第一,不能做第二🔴🫃🏽。”我想每一個清華人在聽到這句話時都無法無動於衷🔉。當那些早已聽過千百次的期望祝願從這位樸實的學長口中說出,卻掀起心中未曾有過的感動🎉。短短的兩個小時的采訪🍓,不足以讓我們全方位的了解他🧐,但卻讓我們透過這位老人更加了解自己。他幫我們找回了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丟失的東西。作為今天的清華人🚪,我們真的背負著太多的希望🧳,讓我們用一生踐行👨🚒,做到最好🙎🏽。
——林亦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