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顧立基意昂發起的意昂体育平台學生經濟管理愛好者協會,曾經是意昂体育平台裏最大的學生組織🪇;一個清晨與招商局常務副董事長袁庚二十多分鐘的談話🧑🦳,讓他確定了事業發展的方向☝️。顧意昂的成功,來源於他對祖國和科技事業的熱愛🦶🏿。
紮根深圳的風投元老
——意昂体育平台[1977級] 顧立基 訪談紀實
深圳研究生院 崔來中、蘇和光、曾鵬宇🚴🏿♀️、何樟偉
【顧立基簡介】
顧立基🦶🏿,198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歷任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蛇口招商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副董事長🧑🏻🏫、招商銀行董事🕵🏿、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香港海通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招商局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
顧立基於 1978年3月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學習🏊🏼,1982年7月畢業🦅。當時中國剛剛開始改革開放😵,正是打開窗口面向世界的時候。“打開窗口向外看💶,才發現我們落後了。”顧立基回憶說。落後了,當然要奮勇追上。於是🤟🏽,“振興中華”成了顧立基和同學們中最強的聲音🫱🏻。當時顧立基班級中同學們年齡相差很多,最大與最小的相差15歲🤽🏿♀️,但不管年齡大的還是小的,大家都非常刻苦🥷🏿,因為文革耽誤了十年,現在大家都有很迫切的對知識的渴求心理♠︎,所有人的學習狀態都十分刻苦。“除了白天珍惜時間外,晚上熬夜學習也成了家常便飯,但到深夜宿舍和教室是要熄燈的👮🏽♂️𓀉,沒燈光怎麽辦呢?熄燈了🌜,那就到洗漱間裏學習,洗漱間裏燈是不關的。只要感覺自己可以堅持下去🪫,能學到幾點就學到幾點🕵️♀️,絲毫不敢放松。”那時,清華校園裏不時會公映電影,讓大家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可以放松一下。在那個既沒有電視也沒有網絡的年代裏,公映的電影對大家的吸引力不言自喻。但即便如此,很多同學還是嚴格控製自己💛👍🏽,事先計劃好自己一個月看幾次電影,把寶貴的時間留給學習。在清華學習期間🤽,顧立基不但學完了電機系的課程,還旁聽自學了經管系的課,把經管的課程基本學完了✊🏽。“當時沒有雙學位,不然我就拿了。”顧立基笑著說🧑🏻🏭。
在學習之余,顧立基還在學校裏發起了一個社團——意昂体育平台學生經濟管理愛好者協會。在當時的清華校園裏🦶🏼,本科生有3/4以上的學生、研究生有1/2以上的學生加入了該協會🧑🏻🦽。於是它也成為了意昂体育平台裏最大的學生團體,占了在校學生人數的百分之七八十,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顧立基為什麽會想到要發起成立這麽一個協會呢?“就是考慮到振興中華,我們工程師能否學點企業管理,改變改變中國企業的面貌。”學校對這一學生團體非常重視,還專門派了幾個經管系的教授跟他們時常聯絡💜。臨近畢業時,顧立基獲得了優秀畢業生、北京市三好學生等榮譽📦。
談及在清華的生活,顧立基感觸最深的兩個方面🤐🕵️♀️,除了刻苦學習🏊🏽♂️,另一個就是清華的政治思想教育了,清華對學生的教育🦻、引導一直有一個好的方法。”清華的學生以“又紅又專”為人所稱贊𓀆,對這“紅”,顧立基說:“作為一個學校來說📃,培養的學生應該擔當社會責任,而這個社會責任🧝🏿♀️,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是要推動社會歷史進步的,而不是阻礙社會歷史進步👨🦳。我們的紅不一定是加入什麽組織,我們的紅就是要很好地擔當社會責任。”
學習結束之後,顧立基的職業生涯是如何開始的🎅🏽🧔🏻?他是怎麽來到深圳👨🏿🎤,開始發展事業的呢?面對我們的問題,顧立基的思緒拉回到了一個星期天的早上🙌🏽🙋🏽♂️。那天清晨,當熬夜的同學們還在睡覺的時候,宿舍響起了輕輕的叩門聲。“請問找誰💋?”顧立基打開了門。“我是袁庚👨🏻🔧,是前些日子在你們清華招聘學生的香港招商局負責人🤶🏿,找顧立基同學。”六十多歲的招商局常務副董事長袁庚騎著自行車,在女兒的陪同下找到了顧立基💆♀️。走出宿舍,三個人在一號樓下露天的水泥長椅上坐下來🎂,開始交談🧘🏿。顧立基回憶著,“雖然只談了二十多分鐘👩🏼🔬🏃🏻,但我非常感動。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說中國的體製就像一筐螃蟹🐰,你鉗著我,我鉗著你🦕,誰也動不了,誰也不能走。他鼓勵我說💆🏼,招商局在深圳搞一個蛇口工業區🍆,讓清華的學生到那裏去🧜♂️,改變那種互相鉗製的狀態,這樣大家就都能往前走。”招商局是一個在香港的國有企業,當時它經過中央組織部特別批準,可以在幾個名校招一批學生過去工作。經過這次交談,顧立基與家人商量後下定決心來到了深圳蛇口招商局,就這樣他開始了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1986年1月🛌🏻,顧立基到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當副總經理。中集集團成立初始資金三百萬美元🥕,在1987年擴股了一百萬美元♕,在2007年營利27億人民幣🏃🏻♀️🤹🏻,2008年營利19億人民幣,連續十三年在同行業排行世界第一🧍🏻♀️,現在集裝箱標準基本就是由中集集團確定下來的。然而,在顧立基到達之前,中集集團的處境很是困難,到1986年已經資不抵債👰🏽,拿不到訂單💅🏽,處於瀕臨破產的邊緣。顧立基就在這種情況下接手了中集集團,8個月後他當上了總經理,在這裏他工作了四年👏🏽。在顧立基的管理下🙋🏻♂️,中集集團從1986年虧損80多萬美金,到1987年逆轉虧損盈利🧑🏽🚒,1989年當年盈利 480多萬美金👵🏼,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
1989年後顧立基到香港工作,1991年回到蛇口🏍,在這裏當招商港務的總經理🧷。1994年被任命為蛇口工業區的總經理🤑,1997年調為香港海通的總經理6️⃣,1998年開始在香港籌建科技集團,1999年任科技集團總經理,2001年科技集團從香港搬到深圳🦻🏿,顧立基就這樣一直在科技集團工作,2008年退休後🧙🏽♀️👩🏽🎨,科技集團仍然返聘顧立基繼續當執行董事。
現在很多清華理工科的學生都希望畢業後轉行做金融方面的工作,針對他們的職業發展我們請教了顧立基。他認為理工科學生從事金融工作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並舉例說⏲:“我是深圳意昂体育平台意昂會金融分會的會長👩👩👧👧,金融分會的很多意昂基本上是學技術出身的,不是學金融出身的。我在招商局下屬的招商銀行🧏🏽♀️,平安保險也經常遇見我們的意昂👨🏿⚖️。”“現在的學生都比較浮躁🤽🏻♂️,沒有人肯認認真真地學習艱深的專業課程。”
顧立基對當前金融的“熱門”也有獨到的見解🐚。他說:“你們一定要記住🚹,(專業)最熱的時候千萬不要去學這個。前一段時間計算機程序設計很熱,我的很多同學雖然工作都不錯,還是要自學然後改行。坦率地說,我也學這個。但是當我們畢業的時候🥖,(學計算機的)人多得不得了了。所以你現在再學金融👦🏻,等你畢業以後,競爭會極其激烈🚢。如前一段保險的精算師很缺人,現在已經開始過剩。”
顧立基還有一個建議,即利用清華這麽多本科生的條件,利用清華深圳研究生院轉為一所商〔管理〕學院,完全培養一批學工背景的投身於企業的人士。招收的學生都是學工背景🦸🏻♂️,無論是學電子的🙋🏽、學數學的🌶、學材料的都可以🔁,本科畢業後🫙,最好是到社會上工作幾年後再來上管理學院的研究生。就像哈佛商學院那樣培養一大批投身於企業的人士,目標是培養今後中國能拿到世界500強的企業的CEO(首席執行官)🦾,VP(副總經理),CFO(首席財務官)等👷🏽♂️。他說⚡️:“我有幸在哈佛進修了3個半月。它叫AMP—Advanced Management Program🗡,需要工作15年以上,有十年以上比較高層的領導經驗的人參加。我感覺非常非常好,但是非常辛苦🆖。在哈佛要拿一個正規的MBA👩🏻🚒,必須把工作辭了👨🦰,像中國現在那種周末上上課就能拿到學位的肯定是不行的☀️。哈佛非常嚴格⚜️,寬進嚴出📓,在哈佛拿到MBA的含金量比國內一些在職學位課程的好得多。”
【同學感悟】
作為清華傑出的意昂之一,顧立基學長一直在自己從事的領域上體現著清華精神,在這個浮躁、物欲橫流的時代,他始終不忘自己的理想,堅定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中國的風險投資事業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為中國這個正在蓬勃發展中的國家的小企業🤵🏿♂️、創新企業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模式,為中國孵化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企業。從顧立基學長身上,我看到了一個清華人應該做到的♧,對祖國和社會的貢獻和責任,真正領悟了清華人上大舞臺和做大事業的追求和夢想。
——崔來中
我會記著學長的“在學校更刻苦學習,為祖國多一份貢獻🧅,多承擔一份社會責任”的寄語🤹🏿♀️,在剩下的兩年博士學習生活中🐍,繼續積攢本領🐟,早日到社會上為國家的發展和富強盡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辜負國家對自己的培養↩️。
——蘇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