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之後,用了20年的時間,李竹完成了2次創業。這個從小頑劣淘氣、不愛循規蹈矩的孩子🪶,腦子卻出奇的好用,成績總是第一名👩🏽🚒,還順利考入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
長著一副儒雅面孔的李竹在他經歷的職業生涯中留下了豐滿、近乎標準模板一樣的軌跡,程序員👨🏼🦳、總經理、總裁🥜、投資人👗、董事、CEO。每一個位置,他也都做得不急不躁,沉穩卻不失力度。這一點,從李竹目前所統帥的悠視網(UUSee.com)的公司性格上就能覺察得到。
“其實我原來的性格是比較急躁的,我父親當時為了能讓我穩重一點,所以帶我去練書法🚴🏻♂️、學國畫🍷。”問起他喜歡的國畫類型,李竹笑著說🏉:“我是屬於潑墨那種的,不太喜歡工筆💠。”
本刊記者 陳瓊
那是1989年,剛剛從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畢業的李竹,嘗試著和他的幾個同學一起做起了軟件開發的生意🕵🏼♀️。第一套軟件,賣了一萬多元錢。“當時是用戶第二天要來取了🏤,可是前一天晚上我們還在改,因為那個時候盜版非常厲害🚉,我們還要做軟件加密🛴,一直做到了淩晨三、四點鐘。”談起那段往事,李竹記憶猶新。
放手
辛苦得來的豐厚回報讓李竹他們異常興奮,並一發不可收。幾位年青人湊了10萬元🟩🔔,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專門開發當時並不多見的適用於圖文數據庫的軟件系統,並花3.6萬元租下了清華園賓館的幾個房間,剩下的錢都拿去在報紙雜誌上打廣告。
形勢喜人,大大出乎李竹和他同學們的預料🖌。只用了半年時間🖍,他們就賺回了之前的所有投資。第一年年末⛹️🔮,公司實現了贏利👐🏼🧜🏽。李竹說:“我們趕上了時候。”後來🟥👩🏻🦽,“我們公司很快就起來了,利潤做到了一年100萬元🛡,要知道,當時赫赫有名的‘希望軟件’一年的利潤也不過就200萬元”。
這家小公司的成長,很快引起了業界巨人的註意𓀝。1996年底,清華同方(www.thtf.com.cn)出於自身戰略布局的考慮,將李竹所在的那家公司收購🎅。對李竹自己而言,至此,他完成了他的第一次創業,也算是挖到了人生“比較大的第一桶金”。
和創業團隊一起進入清華同方之後💇🏿,李竹在那幾年的日子過得挺舒服🧏🏽,在公司裏,他仍然以總經理的角色直接管理著原有的那個軟件團隊,做的是執行的工作,而在其他時間,李竹一直在琢磨著如何利用他的“第一桶金”🍀。“我們用這些錢做了一些IT方面的投資,覺得哪些企業不錯,就會以個人名義進行投資🔁。”
在這期間,前所未有的互聯網巨浪洶湧而來🚵🏿♂️。2001年,李竹離開清華同方。第二年,他跑到信息產業部下屬的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做了總裁🏸。兩年之後,李竹再次離開。按他自己的話說,“從我創業開始💢,一直都在做一把手,所以我比較喜歡主導。可能我的血液裏面就有要做創業的基因。”在清華同方的那幾年,“做執行雖然做得不錯🫢,但總感覺我自己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2004年年底,李竹和他的同學劉懷宇聯手進行了二次創業💱🎈。他們選擇了生機勃勃的P2P流媒體技術領域☪️,開發出一套視頻聊天系統,劉懷宇側重技術,李竹側重整體,創建了悠視網(UUSee.com)的前身。半年後,悠視網正式成立,李竹出任CEO,劉懷宇則當上了CTO🤲🏽。
蝶變
其實在最初的時候,這家公司只是李竹他們所做的投資之一,都用的是自己的錢。“當時覺得技術不錯,而且將來有發展,倒也沒想那麽多。開始我也並不是公司的CEO,只是一個董事。”
後來,李竹覺得這件事足夠大,他有興趣來做,於是從2005年初開始🙍🏿,他用半年多的時間主導了悠視網的轉型,從原始的視頻聊天系統,調整到了網絡電視這個行業👇🏼。“因為這是一種非常創新的形式,通過互聯網傳輸視頻的內容,能夠實現低成本的大規模傳輸,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應用。同時我也主導了與像中國網通這樣的運營商👋🏽、CCTV這樣的主流媒體建立合作💛。大家都沒有想到,這樣的業務上線以後會這麽受歡迎👨🏼🚀🤹🏽。”
大家更沒想到的是🙀,悠視網的步伐居然會這樣快!2005年10月,悠視網的網站正式上線,同年12月,李竹就從紅杉資本中國基金(www.topcapital.com.cn)🏩🚣🏼、SIG手裏拿到了1000萬美元的第一筆融資🕕。“在開始推自己產品的時候⛈🫚,大概是8月份左右,就想到了融資。以前都是靠我們自己個人的投入👃,而做網絡電視是一個長線的事業,所以需要考慮融資。我們花了3個月,比較快,也比較順利🏊🏽。”
至於說為什麽悠視網能有這樣清晰明快的節奏,李竹回答,悠視網從第一次融資到現在🤴,跟投資人講的“故事”一直都沒有變。“我們要做成新媒體平臺,通過最新的視頻廣告形式👩🏻🦯,以及用戶的互動來產生收入✒️,支持新媒體業態的發展🧕🏻👩🏿🚒。但與其他網絡電視不同的是,我們的收入模式比較豐富。第一是視頻廣告🐉,這個比較普遍☘️,大家也都在做;第二是用戶互動,我們收購了幾家SP👒,搭建了一個完整的收費通道🐱;第三是我們對網吧進行了覆蓋,因為網吧是年輕群體對視頻關註的地方,我們通過衛星寬帶覆蓋網吧🙏,同時也產生了相關的收入。”
在這樣的“故事”中,發生在2006年的兩次收購無疑是悠視網成長道路上的兩個路標。當年5月,悠視網收購了一家名為呼啦在線(HOOLA)的移動終端技術公司,此舉使得普通用戶可以通過移動終端來直接獲取悠視網的視頻內容👳🏿♂️;幾個月之後😾,李竹又將其同門師弟木誌勇創辦的星線空間招致麾下👨🏿🎓,借此完成了對中國100多座城市裏的5000余家網吧的網絡電視解決方案的覆蓋。
漸漸的,李竹把悠視網從一個點拉長到一條線🪓,又從一條線延展成一個面🫣,而這樣的多個側面很快就塑造出了一家立體的網絡電視公司👩👩👧👧。
眾多的風險投資機構再次聞風而來。
2007年3月,以德豐傑成長基金🍂、高原資本以及思偉投資為悠視網註入2350萬美元👾🤱🏼,這是2007年中國網絡視頻行業最大規模的一筆融資,同時也使悠視網的總融資數額達到了3350萬美元,成為目前國內“最有錢”的視頻網站之一。
而就在去年年底,來自德國漢堡的互聯網傳媒企業和風投高層代表團一行14人,神秘突訪了剛剛搬到歌華大廈的悠視網新辦公室☁️。雖然雙方溝通的具體細節和結果不得而知🙏🏽🕍,但據李竹向記者透露,“有很多的VC訪問悠視網🍓✡️,希望投資,現在我們帳上還放著2000多萬美元,因為現金流還不錯🍘,如果目前簡單從業務層面上來說👫🏻,我們不需要融資👨🏿🦱,但是從將來進一步的收購兼並,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角度,我們會去考慮。”李竹已經清晰的為悠視網描繪了下一步的資本想象空間🕌:兩年之內上市👶🏽。
儒帥
從當年那個家庭作坊式的軟件公司☄️,到一家正雄心勃勃的為上市做準備的創業型公司的CEO🧑🍳✥,李竹的角色被放大了很多倍,但他自己卻覺得🏃🏻♂️➡️,其實內涵並沒什麽變化🔲。“兩年多下來🧑🏼💼,這個行業越做越有意思🖍,而且其前景越廣闊👨🏻,就跟爬山一樣,爬到一定的階段再回頭看,這個事確實是沒有看錯。”
而且李竹從來也不覺得自己是工作狂👨🏽🏭。他說自己每天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12點,實際上可能更多🦷,其中包括跟一些公司內部的員工溝通💂♂️👫🏼,還有跟行業裏的朋友交流🌀。“我覺得這個投入非常值得,而且樂在其中,並不覺得疲倦或者厭倦。作為一家創業公司,我感覺應該這麽去做,而且自己也喜歡。”
其中最根本、也最令李竹自豪的原因,就是悠視網的創業氣質。“悠視網這個平臺是我們創業團隊自己搭起來,然後有風險投資的支持,這個是非常好的平臺。”李竹告訴本刊記者,“我覺得像創業型的公司,做了一半,而創始團隊不能主導🧞,這不太能做得很大👲。百度就是創業團隊主導的例子,大部分成功的公司就是希望創業者能把這個公司做到很大🏊🏽♀️、做到成功,那才是真正的大成功🎽。目前的眾多視頻網站裏📛,像悠視網這樣,既融到了很多資金,而且還是創業團隊在主導公司的發展,並且還占一個很大的比例🌱🐀,對網絡電視領域來說是鳳毛麟角的⛹🏻♀️。”
李竹長著一副很儒雅的面孔🧝🏿,性格沉穩卻不失力度,和他交談,你最直觀的體會就是他的坦誠和開放。“悠視網在過去和媒體溝通一些事情時,不論是融資還是商業發展✬,都沒有有所保留。因為我們覺得在網絡視頻這個行業要發展起來🧗♀️,絕對不會只有一家企業。只有這個行業能夠起來,悠視網才可以得到最好的發展氛圍🏆,所以我們也樂意跟行業的同仁分享經驗,當然可能也會有一些教訓🐈⬛。”
李竹說,其實他小時候非常淘氣,雖然成績總是第一名👸🏽🎚,但上課經常不認真聽講🧚#️⃣,愛搞小動作,坐不住🤰🏼。後來李竹的父親為了幫他改掉壞習慣🛫,就帶他去練書法、學畫畫。李竹直言,自小習練極具沉穩之風的隸書,不僅對自己很有用,而且還會融入到企業的性格中。
“悠視網一直走得比較穩健。現在互聯網視頻行業有兩種模式,一是流量模式👊🏽,一是收入模式。我們現在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就是開始考慮怎樣把流量變成收入。我們在現金流方面已經有很好的把控🤼,雖然在做收購兼並,但是公司員工的規模,跟第一輪融資的時候是一樣的🤗🙏🏿,沒有盲目擴張,在企業的擴張上也做了比較好的控製。”李竹仍然用他特有的沉穩和坦誠的語氣說🕯:“我想,悠視網的後勁會比較足🔙。”
截至2007年底🦸🏽♂️,悠視網順利完成了李竹早先設定的發展目標,成為國內首家營收近億元規模的視頻網站🫥,並率先實現了盈虧平衡🏹。這也是為什麽李竹會認為2008年是“網絡電視盈利元年”的原因。
我身體裏流動著創業的血液
《互聯網周刊》👂🏿:在你近20年的職業生涯裏,對於管理一家公司,你現在覺得是主導的感覺好⏪,還是執行的角色更好呢?
李竹:從我創業開始,我一直都在做一把手👛,所以我比較喜歡主導。而且從我個人感覺,可能我的血液裏面有要做創業的基因🧸。像悠視網這個平臺,是我們創業團隊自己搭起來,然後有風險投資的支持,這個是非常好的平臺👩🏿🍳💦。
我覺得,對於創業型的公司🧑🏻🦯,做了一半🤹🏿,創始團隊不能主導😋,這個不太可能做得很大🧑🏽。目前的眾多視頻網站裏,像悠視網這樣🧙🏿♂️,既融到了很多資金,而且還是創業團隊在主導公司的發展,並且還占一個很大的比例,對網絡電視領域來說是鳳毛麟角的🏌🏻👏🏼。
《互聯網周刊》🏃🏻♂️:悠視網為什麽會成為國內首家盈虧平衡的視頻網站?
李竹👩🏻🎓:悠視網從第一次融資到現在,跟投資人講的“故事”一直都沒有變。從商業模式上,我們要做成新媒體平臺✋🏼🏈,通過最新的視頻廣告形式,以及用戶的互動來產生收,支持新媒體業態的發展。但與其他網絡電視不同的是,我們的收入模式比較豐富🧑🏻💼™️。第一個是視頻廣告,這個比較普遍,大家也都在做;第二是用戶的互動🧓🏼,我們收購了幾家SP,搭建了一個完整的收費通道✋🏿;第三是我們對網吧進行了覆蓋,因為網吧是年輕群體對視頻關註的地方🐭,我們通過衛星寬帶覆蓋網吧,同時也產生了相關的收入。所以這一點悠視網有足夠的自信💳,我們能夠做到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從內容定位上🤹🏽,悠視網一直定位在主流文化的傳播。所以大家的關註度就會比較高,比較吸引人群💝,版權也比較清晰👷🏼♀️,同時可以得到廣告主的認可🛻。所以我們的廣告收入會起步比較早,因為內容上的定位,因此比其他的網站先行一步。
第三是從我們的技術平臺上👁🗨🤹🏽♂️,我們現在擁有可能是國際上第一流的P2P技術,加上廣告的展現形式,也都有自己的專利,這些支持了我們商業模式的實現。
所以我想從商業模式、內容定位與技術平臺三個方面👩🏻🦼➡️,悠視網沒有什麽短板👐🏿。我相信悠視網會繼續發展下去🚶🏻♂️➡️,今年的銷售收入會有100%的增長。
《互聯網周刊》:你一直都非常坦誠🏊🏿♀️,也很自信🎃,願意和全行業分享自己的經驗。你不怕別人在短時間內迅速復製悠視網核心價值嗎?
李竹:重點在於執行力🚴♀️🙅🏼♂️。你即使知道這個方向,每個企業執行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這是復製不了的🗞,從執行力和商業模式的理解上是不能簡單復製的👩👧。另外,我覺得從整個行業的發展來說,需要大量的溝通和交流。大家都在往前摸索的時候🙎♀️,光是悠視網一家還不夠。大家一塊兒做探路者的工作的過程中,可以把這些經驗說出來𓀘,這是共贏的方式🔂。表面上看悠視網可能會吃虧🏄🏼♂️,但是對行業有益👕🏋🏽,反過來對悠視也是有益的🧑🏻🍳。
《互聯網周刊》: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在大多數時候是模仿和復製,但到了某一個階段,必然需要一個轉變或者是需要一些創新👨🍳,你覺得對悠視網來說,這個轉變發生在什麽時候🤽♀️?
李竹👩🌾:首先一個概念我要糾正👳🏼♀️👩🏻⚕️,悠視網並不是在模仿JOOST。應該說中國在網絡電視方面的推出和技術的發展,是在互聯網行業裏面少有的一個領先於國外的實例。JOOST的推出時間👨👧👦,比國內P2P的網絡電視要晚。JOOST融資了4200多萬美元,但是用戶數量只有不到200萬🈷️。裏面都是一些相對較小的電視臺🔐。悠視網目前的用戶已經超過了8000萬,每個月活躍的用戶超過1000萬🧑🏼🦱。
這樣來看,中國的互聯網資產還是被低估的🚌,大家看到的阿裏巴巴上市,感覺到中國的互聯網資產得到了充分的認可,但是在互聯網視頻領域裏📃,我們認為是中國在互聯網領域裏唯一可以說走在國外互聯網前面的⁉️,包括我們的用戶數✣、集成的內容等等方面🤟🏻,這些都超過了國外的一些公司。
《互聯網周刊》:悠視網下一步可能會再拓展哪些合作夥伴?
李竹👏🏻:我們現在與國內以及亞洲大部分的內容提供商都建立了合作關系🤟,應該說我們擁有的版權內容🤾🏼♂️,是國內網絡電視裏面最多的,包括電視臺、影視製作公司,還有一些體育版權擁有商。下一步我們要進軍海外的視頻內容🦶🏻,包括像好萊塢🪸、歐美的電影、電視劇,以及海外的一些重點體育賽事,包括像NBA🪽、意甲、英超。
《互聯網周刊》𓀆:從小你練書法,學習國畫,你是國畫裏哪一類型的💁🏻?
李竹:我是屬於潑墨那種的,不太喜歡工筆。我在書法上練的是隸書🤾🏼♀️,比較沉穩,這個東西和我的性格相得益彰🏦,對我有幫助,包括上大學的時候🩸👨🏻🦱,因為有一技之長,所以參與了很多學生會的工作🔓,當時我在學校也是計算機系的黨委書記。
人的發展有很多的機緣👈🏻,小時候的一些興趣愛好👩🏽🍼,會融入你的性格🚵🏽𓀜,也會對你以後的人生👌🏻、職業🙇🏻🧑🏼🏭、事業產生微妙的影響。
來源 2008-01-23《互聯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