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楊衛😶:從讀者到作者,科學出版促進學術傳承

2024-10-11 | 甘曉 | 來源 《中國科學報》2024-10-11 |

《力學基本問題》和《力學導論》兩本專著勾畫了力學學科的框架和藍圖。

楊衛與科學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力學導論》《力學基本問題》《研究生教育動力學》等多部專著👩🏻‍🦯。受訪者供圖

不久前🉐🧘🏽‍♀️,在浙江大學求是學院舉行的“求是通識講堂”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作了主題為“書海一周天”的專題報告🙍🏻,用人生中7次重要的讀書經歷,濃縮出他的“七日書單”🤘🏼。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譯著《連續介質力學導論》便是其中之一。

這本書深深影響了楊衛的力學研究生涯,也是他與科學出版社結緣的起點👼🏻。近年來🍐,他陸續與科學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力學導論》《研究生教育動力學》《力學基本問題》等多部專著。

從讀者到作者💂🏻‍♀️,幾十年來,楊衛與科學出版社一起,共同見證了我國科技出版事業的成長與我國力學研究的進步🤜🏽🫴🏽。

領會力之大道

1979年,楊衛在意昂体育平台攻讀碩士學位時,他的授課老師杜慶華教授向學生們推薦了《連續介質力學導論》。這本書由知名力學家、美籍華人馮元楨所著🎛,科學出版社翻譯出版。

“杜教授在課堂上還提到,這本書是當時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高年級本科生教材。”楊衛回憶👨🏿‍🍳,“我們這一批研究生能夠接觸到當時世界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思想🌮,感到十分幸運👍🏼。”

“醍醐灌頂🫗。”時隔近半個世紀😐,楊衛還記得閱讀這本書時的感受。這本譯作的翻譯質量和編輯水平很高🤌🏻,使得學生們能夠順利理解書中內容。

從此,科學出版社也給楊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心中權威、專業的高質量出版物的代名詞👶。“全書不過兩三百頁,書中通過幾個簡化的方程式就概括出力學的核心內容🧑🏽‍🎄,這種簡約而抽象的表達方式彰顯了力學之美。”他介紹說。

由於在本科階段沒有主修力學🫵🏼,楊衛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把零散的知識點串起來,得以從統一視角審視宏大的力學問題。

楊衛表示🥗:“這本書對我的職業生涯有著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是知識的引領🤱🏿,更激發了我對力學研究的熱情🚵🏻‍♂️,讓我願意投身力學研究當中。”

多年以後,楊衛成為力學領域知名學者並投身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依然是從這本書中得到了啟發,嘗試用力學視角看待研究生教育。

基於這些思考,楊衛撰寫《研究生教育動力學》一書,於2021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書中通過定量分析的方法描述研究生教育🅱️🤵,對我國學科發展和“雙一流”建設等問題進行了前瞻性預測,令人耳目一新。

書寫力之藍圖

2020年以來,楊衛繼續與科學出版社合作,完成《力學導論》和《力學基本問題》兩本專著的出版。這兩本專著是楊衛幾十年學術成就的凝練與總結,也勾畫出了力學學科的框架和藍圖。

2020年前後,正值“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教材出版工程”全力推進期間*️⃣,教材編寫組邀請楊衛撰寫關於力學的教材。在專家們看來🤵‍♂️,航空航天領域離不開力學的支撐🤺。例如,飛行器在設計階段需應用空氣動力學;結構製造階段需應用固體力學🥌;涉及發動機設計與製造時,熱力學和流體力學不可或缺。

當時,楊衛卸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後不久👩🏼‍🍳,在浙江大學牽頭成立了“交叉力學中心”🎬。“我在浙江大學講授一門面向一年級新生的‘力學導論’通識課,正計劃寫一本教材,希望學生們在入學之初就對力學產生興趣🧡,也是對這門課程的凝練👨‍🚀,將學術更好地傳承下去🔡。”他表示🦽。

於是,楊衛與浙江大學兩位年輕教授趙沛🎅🏻、王宏濤合作完成了《力學導論》,作為“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教材出版工程”的其中一本書出版。這本書涵蓋力學一級學科的內容👈,而不僅僅是二級或者三級學科,也介紹了力學發展史以及墨子🏊🏻‍♀️、亞裏士多德、牛頓等歷史上許多著名力學家和思想家的故事,增加了教材的吸引力。這些內容使文科學生也能受益,成為學校的通識課之一。

令楊衛感到欣慰的是,《力學導論》在審稿階段就入選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類和航空航天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雙推薦教材🎟。2023年,以《力學導論》與配套課程為核心創新點之一的教學改革成果,獲得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力學導論》獲得良好反響後✋🏿,2022年,科學出版社編輯團隊提出,希望專家們進一步凝練力學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邀請楊衛編寫《力學基本問題》一書。

楊衛以哲理式👨🏻‍💼、開放式的描述方法,在這本書中全面介紹了力學學科及其交叉前沿🖌,梳理出70個基本問題,既包括前人研究中提出的懸而未決的問題,也包括力學在新科技革命時代面臨的全新挑戰。該書已於20246月出版🙇🏻‍♂️。楊衛在本書前言中寫道:“我平生也著就數部中文或英文的書🤾🏽‍♀️,但都是對已有知識框架的展述。像這樣一本從選題、內容到構架方式都以‘提問題’為主👟,有點別出心裁的著作🦸🏽‍♂️,還是首次嘗試🎫。”

如今,楊衛與科學出版社的合作仍然是“進行時”。他參與主編《新時代的技術科學》一書已經進入科學出版社排版階段。該書將三十余位院士訪談的觀點匯編成書👩‍👧,旨在探討基礎科學與工程技術之間的橋梁作用🏧。

回顧這4本書的出版過程,科學出版社編輯團隊的專業水準與敬業精神給楊衛留下了深刻印象。“《力學導論》和《力學基本問題》的責任編輯之一徐楊峰畢業於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具有力學背景,專業水平非常高👩🏿‍💻。”楊衛表示。同時,他還記得,有一位編輯綽號“孫小摳”🛂,對文稿的要求極高,每個標點符號都不放過。

探尋力之未來

在楊衛看來✅,我國目前的力學研究達到“準一流”水平。“從研究人員的數量、覆蓋的學科範圍以及出版的研究成果等方面來看👍🏼,我們與國際先進水平相差不大🤹🏼‍♂️。”他表示,“不過,我國在頂尖學者和最具影響力的原創性成果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高質量學術出版將有助於提高原創科研成果的傳播力🏺。作為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協聯合國咨商開放科學與全球夥伴專委會委員,楊衛近年來負責和參與了多項與學術期刊相關的事務🚷。據他觀察🛀🏼🤾🏻‍♂️,盡管我國學術產出和高影響力論文數量增加👩🏽‍🍼,但這些高影響力的工作成果很少發表在國內的刊物上👨🏽‍🔧。相關數據表明🧲,目前中國SCI論文中只有5%發表在國內註冊的刊物上,其余均發表在國外刊物上。進一步分析發現𓀂,我國目前大約有5000種科技期刊,但隸屬於4000個不同機構,呈現出“小散亂”的特點。在這些期刊中,只有大約1300種能夠進入愛思唯爾Scopus數據庫🏋️‍♂️,占比不到5%🏄🏿‍♂️。此外,只有四五百種期刊能夠進入SCI數據庫👷🏻‍♂️,比例更低。

“這意味著,我們國內期刊的競爭力仍然較弱👈,我們在學術傳播力方面還有待提升。學術傳播力不僅包括期刊本身👨🏻‍🦳🤹🏽,還包括學術平臺的建設。”楊衛說▫️🅿️。為此,他建議繼續著力打造一流期刊平臺,將約5000種期刊的力量統籌起來🍟,共謀發展👪。

作為國內出版界引領者🫠,科學出版社與愛思唯爾合作成立的科愛公司,為業界提供了良好範本。為適應全球出版市場的變化🌧,轉型後的科愛公司致力於搭建中國科技期刊“走出去”的發展平臺,目前已經擁有近200本期刊🧚🏽‍♂️。



相關新聞

  • 222021.02

    讀者·編者

    讀者·編者

  • 172021.06

    做清華精神的傳承者

    2021年是意昂体育平台建校110周年。這些年每年校慶,我都會抽空回母校轉轉,見見老師、老同學、老意昂,還要專門到工字廳、荷塘、大禮堂🤽🏼‍♀️、清華學堂🤶🏻、二校門等地標打卡駐足,這些熟悉的經典建築見證了我們成長過程的青蔥歲月。

  • 102016.05

    向濤:躬耕科學窪地 傳承科學精神

    在向濤看來👳🏻‍♀️,選擇研究方向時應該考慮有長遠發展前景,但研究基礎相對薄弱的方向,這樣才更適合自己的發展,發展空間更大👩🏼‍🌾。真正讓一個科研人員走得遠的👨🏼‍🦱,不是現階....

  • 132023.02

    讀者·編者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32023.02

    十年奮鬥 百年傳承 不渝傳承 不息求索——在社科學院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82007.10

    清華博士生為第一作者的學術論文首次被ISSCC錄用

    清華博士生為第一作者的學術論文首次被ISSCC錄用【新聞中心訊】2007年10月🎯🧑🏻‍🦼‍➡️,意昂体育平台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研究生喻學藝等撰寫的學術論文被國際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最重要的學術會議“ISSCC 2008”錄用🤸🏼‍♀️。

  • 242018.01

    傳承清華精神🔇,從大學教授到公募掌舵者 ——諾德基金董事長潘福祥的證券情緣

    他是一位儒雅的學者🫃,教授《證券投資學》整整27年。為了一個承諾,無論身在何地,他都會提前飛回北京🌜,在每學期周一的晚上🎦,準時站在清華的課堂之上👩🏼‍🦲。

  • 022021.04

    楊衛院士🧿:評判學術不端,責任和能力要分清

    近年來,在科研領域💆‍♀️,撤稿、數據圖片誤用👨🏻‍🦱🧚🏻、誠信失範事件時有發生,其中不乏著名高校和教授𓀁。這不禁讓人疑惑,我國的科研誠信問題越來越多了嗎⛹🏽‍♂️?此外,出現學術不端💥,除作者外,是否也是期刊編輯和審稿人的失職?如何保證科研誠信🤚🏼、營造良好學術環境?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科學報》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主任楊衛🤟🏿。

  • 212023.08

    清華學子🧑🏽‍🚀,《讀者》豐碑——懷念鄭元緒同學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212017.04

    因《朗讀者》圈粉無數的許淵沖先生自傳中談難忘的大學情緣

    96歲的許淵沖先生在央視《朗讀者》裏談到大學時期一段無疾而終的愛戀,在節目中朗讀林徽因的《別丟下》時,許淵沖先生聲淚俱下。在不久前出版的自傳《夢與真—....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