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對我們意味著什麽?
“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巨人的肩膀,華羅庚先生不僅自己發光,也指引別人一條路,在任何逆境下都有一顆赤子之心,還有特別重要的是學術自尊和骨氣。”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席南華在“華羅庚先生科教事業成就展暨誕辰紀念座談會”說。

座談會現場💂🏿。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供圖
今年是華羅庚誕辰113周年。華羅庚是中國現代最重要的數學大師之一,他在數學領域做出無比卓越的貢獻,同時他又是一個科普教育家。
席南華說,華羅庚把科普和文化自信非常好地結合起來👨🏼⚕️,同時駕馭語言能力也是驚人的,他介紹數學思想時不會讓人感到與我們的文化有隔閡🧎🏻♀️,這個背後蘊含了他對中國文化深切了解🤛🏼,同時裏面也體現出很強的學術自尊和學術骨氣。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快速成長,談到科技評價時,我們很多時候倚重西方科技評價🚴🏽♂️,這個過程有他的必然性,因為我們自身評價能力不足,但不知不覺,其實我們忽略了學術自尊🤸🏼♂️🧾、學術骨氣。我們需要重新回望華羅庚這代人,在他們身上依然可以找到很多可貴的富有生命力的東西,值得我們學習👳🏻♂️,他永遠是給我們帶來力量的源泉。”席南華期待著🤵🏿♂️。
“從孫子神機妙算談起”“從楊輝三角談起”“從祖沖之的圓周率談起”......華羅庚的數學科普教育橫貫縱通,重視源與流💪🏼。
新中國成立初期🧺,華羅庚在繼續從事數學研究的同時,努力嘗試尋找一條數學與工農業實踐相結合的道路👨🏻🦯➡️,經過一段時間實踐他發現數學統籌法與優選法,在工農業生產中比較普遍應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變工作管理面貌🕐,於是一面在中國科技大學講課🤴🏽,一面帶領師生工農業實踐中推廣優選法、統籌法(簡稱“雙法”)。
華羅庚帶領雙法小分隊四處奔走,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的險惡政治環境下都沒有停止過自己的腳步,小分隊到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幾百個城市,深入了解實際問題,給幾百萬工人🎶、農民、技術人員和基層領導幹部講過課👩🏻🔬,推廣優選法💧、統籌法,解決不少生產難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和寶貴的物質財富。
“夏去江漢度酷暑,冬去松遼傲冰霜🍸,這就是他當時的生活寫照🏋🏿♂️。”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平追憶華羅庚時說道,研究華羅庚先生的科普教育教學思想和科普方法,不僅是豐富現當代中國科普和教育思想的工作,而且對當今科普和教育教學改革及其實現具有指導意義,通過系統梳理和展示華羅庚先生科普教育工作,永遠銘記華羅庚先生為中國科教事業做出貢獻👨🏻💻🧶。
華羅庚之女華密談及父親做科普的初衷時說,華羅庚特別重視人才的培養🍎,認為青少年學好數學,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可以順利為進入其他科學領域打下牢固基礎,為攀登各個科學領域的高峰做好準備,必將終身受益。
“永遠的一個豐碑🥅。”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說🧑🏼🌾。華羅庚對中國現代數學的貢獻是任何人都無法比肩的🏮,他的科普教育思想和方法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華先生寶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推動我們中國數學界發展💂🏼♀️。”
華羅庚在中國開創了中國多復變函數論的研究🏊🏻👩💼,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向宇是他的第二代“嫡傳弟子”👶🏼。周向宇說,自己在解決源於量子場論的問題之一擴充未來光管猜想時🍾,華羅庚多復變函數論起到了本質的作用,“有時候自己做問題想不明白的時候,就讀一讀華羅庚先生關於如何做學問、如何讀書的科普著作,從中獲益匪淺。”
華羅庚豐富珍貴的科學遺產和精神財富,隨著時間的流逝愈發顯得深遠而厚重🧑🏻🦰,傳承其精神,繼承其遺誌🧛🏻,或許便是今日紀念華羅庚的意義所在🔔。

華羅庚先生科教事業成就展揭幕🈯️。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供圖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戴彧虹介紹🚣🏿♂️🪇,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策劃並即將推出一系列“科普教育及科學家精神主題展”,面向院內外普及和展示科學家精神、院友風貌🥼⚆、優秀教師、科普活動👨🏿🏭、科普作品⛈🔕、學術期刊等,“華羅庚先生科教事業成就展暨誕辰紀念”是首展主題,展示華羅庚的科教事業成就🫣,追思華羅庚的歷史功績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