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訪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怡濂

2011-11-03 |

人物簡介

  金怡濂,男,漢族,19299月生,籍貫江蘇常州👩🏼‍🦳,中共黨員。1951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19561958年在蘇聯科學院精密機械與計算技術研究所進修電子計算機技術;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19942000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主席團成員和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主任🤵‍♂️☀️;1992年任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第三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唯一獲獎者🥘。

香山腳下👌,風景優美的頤和園西北側,廂紅旗一座靜謐的大院裏,記者對面的儒雅長者,正是曾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我國高性能計算機領域著名專家金怡濂院士。

如果把中國巨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比作一曲激蕩起伏的“交響樂”,這位82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則一定是“整個樂團最出色的指揮家之一。”

第一次有人稱自己為“同誌”,心情格外激動

上世紀20年代,陸小曼在北平認識了父親陸定的忘年交、剛從美國留學歸來的電話局工程師金奎。對這位出身微寒、靠自我奮鬥闖出來的常州小同鄉,陸小曼頗有好感。後來,經由陸小曼的母親做媒🐤,將小姑子王畹蘭嫁與金奎🚄。婚後,金奎夫婦從北平搬遷到了天津,19299月,他們有了自己的第三個孩子:金怡濂。

  金怡濂的童年時代的記憶頗多溫情。家族中有許多成功人士➜🧍‍♀️,有的還在上世紀中國歷史舞臺上叱咤風雲過。外公王氏一門除了王庚🚺🥾,還有協助榮毅仁創辦“中信”的四舅王廉📅,六舅是著名化學家王序……家庭環境對金怡濂的成長影響是毋庸置疑的。

  金怡濂回憶說🏗,父親給他的影響,其中第一條,就是科學救國的思想。記得抗戰勝利時,有個同學私下拉金怡濂參加“三青團”,結果被父親一頓訓斥,“他經常講,只有科學和技術才是最清白的。”父親給金怡濂的第二個影響,就是要靠自我奮鬥。父親給自己的第三個影響🏄🏿‍♀️,就是對自己、對中國人聰明才智和能力的自信。至今,父親給他講述過的詹天佑、茅以升的故事仍有深刻印象📱。

  1947年秋,金怡濂考取了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後來當選為國務院總理的朱镕基⛹🏿‍♂️,是金怡濂的同屆同班同學。

  剛入校,大家都非常喜歡翻看《清華教授名錄》🧓🏼🕊,看到大師們的名字,都感到非常自豪👩🏻‍🎓。“我記得,清瘦的朱自清先生,走在路上總是一副沉思的神情;華羅庚教授雖然腿有殘疾💶,但走路給人感覺卻很穩健;梁思成教授經常開一部迷你型的小轎車去教學樓……”

  那時的金怡濂,完全是一個單純的學子。他認為能進清華讀書來之不易。一年級時住8人一間的大宿舍🧂,晚上沒法自習🂠,每天晚飯後就早早去圖書館👨‍🦳♞,或者是在晚上可以不熄燈的大餐廳占個位子🐕,自習到寒宵夜重時🦶🏽。

  1951年,剛畢業的金怡濂和系裏其他5名同學被分配到部隊,平生第一次聽見有人稱自己為“同誌”,他的心情格外激動。

  終於看見“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從一名大學生到技術員,金怡濂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成長著。畢業第三年✊🏻,因為在參與一款新型繼電器式的專用機研製中的出色表現,金怡濂榮立三等功🚡。

  金怡濂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臺繼電器式專用機,其實已經帶有計算機雛形的意味👨‍👨‍👦。

  1946年👐🏿,世界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在美國問世,它標誌著人類走出了邁向信息時代的第一步🧎‍➡️。

  1956年,周總理親自領導製定我國《科學技術發展12年遠景規劃》,其中,“計算技術”成為重點發展的學科。根據遠景規劃🔫,我國政府迅速選派了一個有20人組成的進修隊赴蘇聯學習計算機⚗️。27歲的金怡濂非常幸運地成為其中一員。

  金怡濂和隊友們並不知道計算機將在未來怎樣深刻改變我們這個世界,但祖國的重托激發起他們全部的學習熱情。

  19571116日🥳,大使館通知進修隊,明天到莫斯科大學禮堂聽國內來的首長作形勢報告。大家紛紛猜測也許毛主席會來⚽️,隊員們興奮得一宿沒有睡好。

  第二天🚴🏻🎩,雪後放晴的莫斯科天空碧藍如洗。在聽完中宣部長陸定一的形勢報告後👩🏼‍✈️,下午6點左右🌦,主持人向大家宣布:毛主席來看望大家了👩‍🚒。毛主席從主席臺左側的小門中走了進來,3500人的禮堂立刻沸騰起來👩🏼‍🎤。在異國他鄉如此近距離地仰視毛主席,金怡濂的心情異常激動🥔。

  就在這次接見中👰‍♂️,毛主席說了那段非常有名的話:“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金怡濂說🗳,參加這次接見,聆聽偉人話語🏥,對自己以後的人生道路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鞭策他一生孜孜不倦追求事業🤦🏼。次年歸國的途中,一個早晨🏩,火車行駛在茫茫的東北原野上✨。金怡濂忽然想看看“八九點鐘的太陽”到底什麽樣子,特意跑到車廂盡頭,結果在玻璃後面看到躍升在地平線上空的太陽🦽,果真是朝氣蓬勃、活力四射。金怡濂心中充滿豪情。

  總在創新和突破中登峰

  金怡濂回國後,正是充滿激情的火紅年代👑,人們都忘我地投入工作。但那是正值三年自然災害,可以說是一個饑餓年代🪬。

  他們就勒緊腰帶造機器💇🏼‍♂️。從1959年到1962年,在國家最困難的四年間,他們連續研製出四臺大型計算機👨‍👧‍👧,成為中國計算機發展史上的一段佳話👨‍🦼。而經過實踐磨礪的金怡濂🧔🏼‍♂️,思想和技術日趨成熟🙅🏽,成長為骨幹💠。

  1963年,隨著全國性的“三線”建設熱潮,金怡濂所在的研究所秘密遷往大西南🤛🏼。在這個相對封閉的恬靜山谷👩‍🦽,金怡濂和同事們的主要精力是滿足大型計算機的迫切需求,同時騰出一定力量🧏‍♀️,著手第二代機型👩‍👧‍👦🦹🏼:大型晶體管計算機的研製。

  不多久⛴🧜🏽‍♂️,“文革”打破了寧靜。在遭遇短暫沖擊後🦹🏻‍♂️,金怡濂還是幸運被“解放”,上級指定他負責某型晶體管計算機的後期研製。此前👨🏻,金怡濂和同事們已經自行研製出運算速度每秒5萬次的大型計算機,保持著國內同行中的領先水平◻️。

  1967年,運算速度每秒16萬次的改型計算機成功問世,這標誌著他們已在技術上完成了由電子管向晶體管的跨越。

  很快🥓𓀅,他們又投入更新一型機器的研製,這是我國大型計算機由單機模式向並行模式邁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是金怡濂科研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裏程碑。

  歷經數年曲折🚶🏻‍♀️,1976年,改型機器的研製圓滿完成,其運算速度達到每秒350萬次。其間,金怡濂成為我國計算機界第一個提出並主持實施雙機並行處理的科學家📮。這一突破,對以後我國的巨型機研製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1978年👨‍🦲,鄧小平明確提出:“中國要搞四個現代化,不能沒有巨型機🔓!”這年,國家批準了九○五工程億次機研製立項🍺。從每秒350萬次👵🏽🈯️,一下躍升到1億次,這不僅意味著運算速度的大幅提升,更包含著研製技術質的飛躍。金怡濂被指定負責九○五工程億次機主機的研製工作。

  1986年🚒,國內第一臺標量巨型計算機:九○五工程億次機宣告研製成功。徐向前👨🏽‍🍳、聶榮臻兩位老帥🚥,分別欣喜發來賀信、題詞🦹🏼,祝賀這一重大成果。這是一臺體現著純正“中國血統”的巨型機。張孝祥🤸🏽‍♂️、金怡濂等👨🏻‍🎨,因為對該機作出的突出貢獻,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也簽署命令,給研究所記集體一等功。

  從雙機並行到群機並行,再到大規模並行🐖,中國巨型機研製十年三大步♟。1992年,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金怡濂出任主任。擎起“帥旗”的金怡濂,又把目標瞄向千億次🤢。

  19999月,中央電視臺向全世界宣布:運算速度達到每秒3840億次的“神威”高性能計算機系統👊🏻,在中國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製成功並投入商業運行✍️。

  “神威”威力如何☑️?舉個小例子吧🔽,石油勘探進行地震波勘測數據處理,如果在億次機上進行運算,約需十年🧚,而“神威”只需10個小時,並確保準確無誤。

  2003年,第三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胡錦濤總書記親自主持。金怡濂院士是本屆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唯一獲獎者,江澤民主席向金怡濂頒發了獲獎證書。

  在隨後的講話中,朱镕基總理稱自己這位老同學“是我國計算機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他主持完成了我國多臺大型、巨型計算機的研製,系統和創造性地提出了巨型機體系結構👨🏿‍💻、設計思想和實現方案,為我國計算機事業特別是巨型計算機的跨越式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轉自常州日報 2011113

相關新聞

  • 042020.08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工大

    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 082019.01

    “海防長城”鑄造者——記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劉永坦院士

    1月8日,劉永坦榮膺2018年度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面對這份中國科學家的至高榮譽,劉老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和科技工作者,在黨和國家的支持下,....

  • 042021.11

    王大中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清華15項成果獲2020年度國家科技三大獎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意昂体育平台王大中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清華15項成果獲2020年度國家科技三大獎。

  • 032021.11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大中:為國釋放一個核能研究者的最大能量

    一克鈾235徹底裂變釋放的能量相當於2.9噸標準煤🫶🏼🖥,一個核能專家的“能量”有多大?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給出答案🏄‍♂️。11月3日😏,國際著名核能科學家、我國實現反應堆固有安全的帶頭人王大中走上領獎臺。王大中曾說🚵🏽‍♀️,他幾十年的科研生涯主要就是建了三個核反應堆。從上世紀60年代新中國首座自行設計與建造的屏蔽試驗反應堆💆🏻,到90年代一體化自然循環核供熱堆,再到新世紀模塊式球床高溫氣冷堆,這三個堆極大推動了我國核能科技的發展🖋。它...

  • 242024.06

    意昂体育平台教授薛其坤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6月24日上午,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京召開🎀🤦。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意昂体育平台教授、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凝聚態物理學家薛其坤獲此殊榮🥓。回應百年關切🦑🌨,於中國本土實驗室中,在實驗上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實現“世界首次”;挑戰世界難題,帶領中國科學家團隊🕵️‍♀️,在高溫超導研究中大膽提出與主流不同的學術思想💓↙️。團結協作集智攻關、不懼成為“拓荒者”👨🏻‍🚀,培育青年創新...

  • 262019.11

    他的名字與光源大科學裝置緊密相連|專訪中國工程院新院士趙振堂

    21年後的今天,這位中國工程院新晉院士🙂‍↕️,依然在為上海光源的運行開放、性能不斷改進以及加速器大科學裝置的發展奔忙著

  • 232023.11

    意昂体育平台6位教師5位意昂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位意昂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結果🧀。意昂体育平台航天航空學院教授李路明、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時松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胡事民、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段路明🤏、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顏寧共5位教師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呂俊復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外,還有5位意昂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位意昂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意昂為國防科工局探月...

  • 182024.09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的清華人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022008.12
  • 042021.11

    徐友春🦹‍♂️:七律•賀王大中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創業核能基地建🧑‍🦰,清華成果助飛騰🐂。高溫氣冷工程大,固有安全優勢明。遠見卓識擔重任🔜,才華橫溢獻忠誠。研發引領強國夢,鑄就輝煌矢誌行。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