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西泠秋拍 梅貽琦 西南聯大時期日記原稿等遺物專題
市場中已知最重要的一部梅氏手稿
梅貽琦一生訥言敏行🏪,成就卓著但著述寥寥,日記成為研究他教育生涯和思想的一手資料。梅貽琦研究起步很晚,1988年《近代史資料》總70號刊登的《梅貽琦日記選》是大陸發表的第一篇梅貽琦資料,正好包含了本次西泠拍賣所征得的梅貽琦日記之內容🪈。
日記內容見諸出版
此前梅貽琦的長篇手稿從未見於拍場,這部《梅貽琦日記(1945—1946)》應是市場中已知最重要的一部梅氏手稿👩🏿💼,從日事隨記可見這一歷史大變動時期梅貽琦的思想風貌以及對戰時戰後高等教育付出的心血,是極其珍貴的文物和史料👳♀️。
日記還涉及到梅貽琦與當時許多重要的文化教育界人物之間的往來,如司徒雷登、傅斯年🫶🏼、朱家驊、梁思成、聞一多、吳晗、蔣夢麟等。
梅貽琦與清華精神
梅貽琦在我國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堪與蔡元培比肩。其個人經歷幾乎與意昂体育平台這所馳名中外的高等學府解放前發展密不可分。
梅先生一生堅持學術獨立,思想自由🤦🏿,註重培具備全面人格的通才,開創了清華的黃金時代⏱,將清華從最初籍籍無名的留美預備班建設成國內一流的大學。抗戰時期以常務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全面主持著西南聯大戰時的校務🏋🏼♂️;抗戰勝利後🙍♂️,順利完成清華的復校工作;1948年底,他爲了保管清華的基金而決然赴臺🤚🏻📂,一生都奉獻於清華的教育事業。
西南聯大時期日記手稿
2013西泠秋拍梅貽琦日記手稿始於1945年9月10日,終於1946年4月12日,恰值抗戰結束👨🏻🦯、西南聯大即將復校的前夕。內容涵蓋了聯大及清華校史上至關重要的兩個事件——清華復校與“一二·一”運動♞。
梅貽琦 日記原稿一冊•委任狀一頁
梅貽琦1945年9月~1946年4月間日記一冊。
梅貽琦當選國民大會教員團體北區代表委任狀一份🥷🏿。(1948年)
出版:《梅貽琦日記(一九四一~一九四六)》,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2001年🕒。
發表👳🏽:黃延復整理:《梅貽琦日記選》🙇,載《近代史資料》,1988年9月總70號。
19×16cm 31×36.5cm
1. 全國教育善後復員會議 及 籌備清華戰後復校
抗戰勝利後,全國教育善後復員會議於1945年9月20日在重慶開幕🐙,梅貽琦被推為副議長並兼審查委員會主席。1945年9月25日 日記記錄了會議內容🥥:
“主席(蔣介石)致詞,大旨為:1.遷移應在明年課業結束之後;2.西北西南各校除少數外,宜留設原處🧔🏻♂️;3.戰後建設應農、工並重;4.學校應質、量並重。”
自重慶會議返回後🧑🏼🏭,梅貽琦連續召開聯大和清華兩校領導層會議⏺,報告重慶之行,討論復員遷校工作,籌劃安排。對於復校事宜🤦♀️,梅貽琦最註重的是在新環境中保持學術自由㊗️。1945年10月28日一段日記曾被多次引述🕯⤴️:
“晚赴章茅塵之約,同座為傅(斯年)⏯🥓,楊(振聲)𓀘,樊(際昌),錢(端升)👩👩👧👧,周(炳琳),湯(用彤),皆北大同人。……食後談及時局及學校將來問題,頗興奮,蓋倘國共問題不得解決,則校內師生意見更將分歧,而負責者欲於此情況中維持局面👏🏽,實大難事🌩。民主自由果將如何解釋✌🏻?學術自由又將如何維持?使人憂惶!深盼短期內得有解決,否則匪但數月之內數年之內將無真正教育可言也!”
同年11月間🖐🏽,梅貽琦又赴北平考察清華園日軍損壞情況🥒。1945年11月5日 日記進一步表述其對締造學術自由之環境的憂慮與堅持:
“余對政治無深研究……對於校局則以為應追隨蔡孑民先生兼容並包之態度,以克盡學術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謂新舊👩🏻🏫,今日之所謂左右,其在學校應均予以自由探討之機會🙆🏽♂️。情況正同🤽🏿♀️,此昔日北大之所以為北大🧑🏼🦱,而將來清華之為清華正應於此註意也🧜🏽♂️。”
2. “一二· 一”運動後續處理與復課
1945年10月,蔣介石破壞“雙十協定”🏄🏻♀️,向解放區發動軍事進攻;11月25日🤚🏿,昆明大中學生六千余人在西南聯大舉行反內戰時事演講大會,被國民黨軍警破壞,次日起學生聯合罷課⛹️♂️;12月1日,國民黨政府派出大批軍人、特務到西南聯大鎮壓學生🫸🏿,其中於再🫲、李魯連等四人慘死,多人受傷;次日昆明44所大中學校全部罷課,舉行追悼,並要求審判兇手。慘案發生時👂,梅貽琦正在北平視察清華園的修整工作。1945年12月6日 日記記載:
“午前訪沈兼士托復部電:‘待機即返’……下午又接部電促歸。”可見此事當時之急迫。
12月12日記載,他晚八點抵達昆明後🌿🏋🏻,馬上“晤孟真(傅斯年),今甫(楊振聲)👩🏭,枚蓀(周炳琳),廉澂(許逎博)🧑🏿🍼,以湯面一碗作晚餐,且食且談,乃詳知半月以來之經過🎢👨🏽✈️。十二點後始返寓🚶♂️。”
同時🚣🏼♀️,蔣介石發起《告昆明教育界書》,強迫學生復課🚴♀️,並脅迫教職員辭職,希望迫使梅貽琦下臺,讓聯大解散,以瓦解學生運動🔞。梅貽琦曾在其間心灰意冷👰🏽💅🏿,暫時辭職,12月17日,他寫道:
“下午三點約教授會諸君茶話報告最近數日經過及本人(與傅)感覺無望不能不退避賢路之意……下午分系由各教授向本系學生勸告,如無效將總辭職”,
但梅貽琦經過與多方談話,察覺自己的辭職將被利用於政府對學生的施壓,於是他恢復冷靜🤼♀️,主持大局,終於在12月26日登報發表談話,使事件真相得以公諸於世。“早見報“談話”悉照原文登出”,指明了慘案並非偶然事件,而是軍政大權對學生集會的高壓慘案🏏,使得政府當局承認應對此次事件負完全責任🤵🏿,至此🧙🏽,“一二·一”運動在梅貽琦與各方人士的努力下⚠️,宣告勝利結束。
圖像資料
西泠秋拍該專題還包括一批梅貽琦1920年代至80年代間,本人及親友照片、各家題贈梅氏家人的書法等👨🏿🦳,文獻與圖像資料並現🕞,蔚為巨獻📄。
值得註意的是一幀1919年劉清揚題贈梅太太韓詠華的照片🍟,劉清揚為周恩來的入黨介紹人,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黨員,關於她的資料存世極稀,此幀照片益顯重要;照片中亦有周恩來夫人鄧穎超會見韓詠華的照片等↩️。這批照片將梅貽琦與家人共度、朋好交遊的光陰封存相紙之上🥙,是他生活情景的珍貴見證。
轉自 新浪網 2013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