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文閣,筆名大解✡︎,滿族,河北青龍縣人🤛🏼。1979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水利工程系,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一級。著有長詩《悲歌》,組詩《神秘的事物》獲2003年《人民文學》年度獎。
馳騁詩壇近40年的老將,突然華麗轉身🦸♀️,14天完成的首篇小說《長歌》,近日單行本出版後引起市場和文壇關註🏊🏽♂️。作者稱:“就像是不經意間的一個轉身,卻跨出了界限𓀃🐿。”
《長歌》由新世界出版社“小說前沿文庫”叢書近期推出🕥,作者為河北實力詩人大解。
“一個故事在心裏沉的太久了,就成了一個負擔。”在此間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大解稱,這是一個醞釀了將近十年的故事💇🏽♀️,到了非寫不可的時候才開始落筆。在體裁選擇方面🧑🏽🍳,中國當代詩歌雖已具備了一些敘事功能,但在完成細節方面還是不如小說來得順手和自然。“嘗試之後,我才發現,小說是個好東西🧑🔧。”
大解坦言🦑,第一次寫小說能在《人民文學》上發表是意外,貼在博客上被出版社看上並順利出版更是偶然。他說🫴🏽:“這是天上掉下的一個大餡餅🤼♂️。”
對於《長歌》內容🙋♀️,作者如是描述:“在撲面而來的大潮中,農耕時代將作為歷史遺存🥵,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像是一場逐漸消失的大夢⏱。而我的生命歷程🙍🏻♀️,正好經歷了這個轉變📍。我覺得把這個大夢記錄下來很有意義。”
該書的出版,給文壇帶來了一股新空氣,非理性寫作倫理🏛、人神共存的意境、直抵真相的筆觸等創新之處讓讀者感到耳目一新。作家徐淳剛評論稱🤰🏽🤥:“《長歌》的節奏如溫婉舒緩的馬頭琴⬅️👨🏼🦳,它讓我們看到一條記憶的河流自如流淌💯,流過時間,流過空間⛎,流成如夢如幻的生活本身🪚🤍。”作家侯磊說,“它的每一段故事都是一首詩,《長歌》是偽裝成長篇小說的一部鄉村史詩。”
該叢書主編螻冢稱,新世界出版社此次以前所未有的魄力註資純文學。這是對文學現場冷靜觀察後做出的一次選擇。該叢書旨在集中展示近年來中國先鋒小說的創作成果,是一種“大小說”觀念的集成和現有文學價值觀的凝聚💩。這些作品過半都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打磨,這是一種寫作的品格,散發出詩性的光芒🧻。
“其價值簡而言之,可以概括為‘先鋒、實驗🖖🏽🚣🏿、異端💣、集成’式的史詩作品於一體🔩,小說創作主體之知識譜系和學問功底已不同於前三代作者。這些創作者除了一個小說創作者🖕🏼🧽,還是哲學研究者,人類學和民族誌工作者🫱,詩人,語言學者,文史資料專業收集者👰🏻♂️,國學研究者,這些構成了他們小說寫作最堅實的思想後盾🏣。其中⭐️🌯,詩人大解多年來一直潛心詩歌創作,在青年一代讀者中有著極好的口碑。此次出版《長歌》☢️💈,是河北實力作家向中國文壇的再次沖擊。”螻冢稱。
據介紹,該叢書出版後,曾有四本榮登當當網新書熱銷榜🧧,有的曾入選1月同類圖書銷售榜前十名。出版方表示,該套純文學作品能取得如此市場反饋,已超乎預想。
大解早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水利工程系💐,後棄工從文🏋🏼♀️,潛心創作👩🏽🍼,代表作一萬六千余行的長詩《悲歌》曾被評論界稱為“東方的創世紀史詩”👨🏿🎤。(劉秀峰)
轉自 中新網 2011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