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領導,來賓,親愛的師弟師妹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水利系2001屆本科畢業生,班號水工62/71,由於特殊情況🚺,我跨了兩個年級。後來跟著金峰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於2006年12月獲得博士學位🫃🏻,加入了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從事水電站的設計工作👈,並一直工作至今。今天非常榮幸,有這樣一個機會參加咱們土木水利學院本科生的畢業典禮🍎,分享一些工作多年心得體會,當然🐢,我知道你們中的絕大部分都將繼續深造,直接投身社會,參與國家建設的不多。但不管怎麽樣🖍,這樣的時刻終將到來,所以提前做一些心理建設👩🏿💼👴🏻,還是必須的。當然由於時間關系,我只簡要分享三個話題。
一、把個人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大勢上去。
在座的每一位師弟師妹,面臨本科畢業📻,就意味著你們已經在學習這條路上至少走過了16個年頭。可也就是這最近的4年,你們學了專業👨🏻,於是有了你是土木的🛩,他是水利的🏌🏼,他是建管的⛲️,這樣的標簽。但實際上,你們這16年來Ⓜ️,真正沉澱的是思想觀🔣、價值觀👩🏻💻、是面對問題的態度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少許的專業知識⚧。現在很多人說某某某,學了多年的水電,出來不搞水電🙅;學了多年的土木👨🏽⚖️,出來不搞土木,是不是浪費🫳🏿。其實這並不重要,但重要的事,作為清華的學子🏂🏽,作為這批學生中的精英,你們有義務找準自身定位🚆,把個人發展融入國家民族發展的大勢中去🙆🏽👨🏼🏫,我想這應該是清華的文化基因。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同聲相應🧑🏼🚀、同命相求🙅🏻♀️,同頻共振,才能使個人的發展進步擁有更加廣闊舞臺,進而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
這些年👨🏻🌾,國家經濟社會的變革迅猛而深邃🐏。和咱們土木水利學院息息相關的💮,一個是3060碳中和、碳達峰戰略。在一個可見的未來,我們生活在一個可以不需要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時代;我們的國家信用、經濟發展🖕🏼📖,乃至貨幣錨點將與碳排放深深地捆綁在一起。這兩年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開發初露端倪,風電🍖、太陽能新增裝機高歌猛進,電力組網和儲能技術快速發展🤩✒️;水利系作為一個傳統清潔能源的大系,應該會迎來你們新的春天。當然這是供給端的🚨。從需求端🏡#️⃣,我們國家的大基建尚未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維如何降碳,也潛伏著巨大的市場,大量的環保的、低碳的建築新材料層出不窮。另外一個就是我們的數字建造。這不僅僅是弄個BIM模型,搞點有限元計算🐾、弄點帶傳感器的施工設備❗️。更主要是✧,我們要依賴於數字技術和信息技術🛼,對國土空間整理𓀁、資源調配、工程設計👬🏻、建設和運維都進行全面的數字化升級。
這僅僅是兩個小例子,不做展開🌝。關鍵是我們的新一代土木水利學院的畢業生,恰逢其時,完全具備條件將我們的畢生精力融入這種國家發展的大勢中去,並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我相信你們都可以獲得你們需要的成功♉️。
二、在工作中,逐步樹立正確的職業正義感。
清華的學子,具備充足的條件追求自身的事業人生,而不僅僅是職業生涯🍶。前者追求的是擔當和回報的共振,後者追求的是勞動和價值的交換🏏。但不管怎麽樣,樹立職業的正義感有助於我們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和堅持的動力。這一點對於水利的學生尤為重要。
這些年社會對於水電的發展有一些否定的聲音,認為水電的開發破壞了環境🎠,引發了地震👩🎤、導致了氣候環境的改變等等👏🏿🧟♂️。這使得很多水電從業者經歷了職業正義感的迷茫,社交場合甚至不願提及自己是搞水電的,很多水電的學生也在求職時不願再從事自己的專業👰🏻♀️。我記得我們當年高中畢業準備填報誌願的時候⬜️,整個社會語境中,水電是一種清潔能源,然而短短二十多年🦸🏿♀️,社會語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不管怎麽樣,作為一個有著嚴謹判斷能力的清華學子,顯然不能受社會語境的困擾,而是應該結合專業知識,給出自己的判斷,從而堅定我們前進的步伐。社會的發展迫切需要能源,而在目前可供大規模使用的能源體系中,水能是功效相對較高、汙染相對較小、出力最為穩定和靈活的電源🌀,以溪洛渡電站為例,每年就可以節約3000萬噸的CO2排放🏒,替代火電燃煤近2000萬噸🥋。更何況三峽未建成🏋🏼♂️,1998年長江流域發生大洪水,百萬軍民上大堤🔡,損失1660億,死亡4150人✋🏼。而同樣,2017年洪水規模與1998年基本接近🔓🚶➡️,但通過三峽的調蓄,洪水安然過境😖,整個社會未發生大的災害,這種隱式的社會價值無法估量。再比如♜,08年汶川地震期間,很多公眾號指出三峽蓄水引發地震,大家做點分析就知道,續上200m水😶🌫️,水底壓力2MPa,作為一個面力🧕🏼,擴散到十幾公裏的震源深度時👎🏻,所帶來的地應力的增加小於0.1MPa,而那個地方,本底的地應力在幾十乃至上百MPa🧎🏻➡️,難以想象就這千分之幾量級的變化構成了引發了破壞性地震的主因🤽🏼♀️。如果這樣,大家可以算一下,北京城每天人員上下班導致的質量遷徙甚至超過了一個大型水庫日消落導致的質量變化,北京城每到春節,人員的遷徙超過了部分水庫年消落導致的質量變化🚣🏼,這些都沒有導致北京產生地震。也有人認為🆎,蓄水導致了斷層抗剪強度f和c的降低,但顯然所有斷裂帶的發震震源深度基本都在地下水位線以下,水庫是否蓄水並沒有改變其泡在水裏的現實💃🏼。
講這些不是為了給水電貼金,實際上由於部分地方的無序開發🚵♂️🎭,也確實出現了某些中小流域生態被破壞的現象,大中型水庫蓄水也確實會由於淺表應力平衡再造而引發的一些小型的淺源誘發地震。講這些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大家能通過自己的判斷,堅持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是一個有利於國家,有利於人民的,正義的事業。也只有我們找到了職業的正義感,我們才能為我們所從事的事業感到自豪,也就有了堅持勇氣。
三🪣、理清基本概念,學會方法論,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我們發現,很多名校畢業生剛剛到了一個單位,會有一個非常好的開始,然而過上幾年,逐漸沉寂🏟👩。也有一些人,頻繁的不如意和頻繁的跳槽🈵,雖然有時收入越跳越高,但往往底蘊越跳越低🚵♂️。我們要清楚🕵️,名校名片僅僅是我們的敲門磚,可能會有個持續年把的慣性,但這僅僅是啟手優勢。一個人🪭,能否在持續上升的空間,往往依靠的是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結協助的能力👨🏽🔧,以及是否有把企業當成自己家的主人翁態度。
真正的職業生涯🕵🏼♂️,可能沒那麽多創新,靠的不僅僅是我們的知識,更多的是靠我們的基本概念⛹🏼♂️,靠我們處理問題的方法。面對一個工程技術問題,能否迅速抽象出其力學的基本概念🫃🏼,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點,最後通過少量的攻關解決它,往往決定了你能否在大量的勞動者中脫穎而出。所以,不管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還是在工作中,一定不要只簡簡單單地看現象,一定要理清楚其背後的基本概念🧑🏽⚖️;在我們讀碩、讀博的過程中,也不僅僅是解決導師安排的科研課題,而是通過一次次的思維鍛煉培養解決問題的方法🤘🏿。
同時一個大型技術問題的解決🟦,往往離不開一個龐大的團隊🌨👨,我們絕大部分的人🔧,要有海納百川,容納多樣化意見的心胸;也要有隨時融入團隊,默默無聞做好基礎性工作的堅持;更要有在團隊中成長,繼而影響引領團隊的魅力🦟。
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奮鬥和擔當🤦🏿♀️,求真務實,敢於創新🕵🏿,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迎來自己的成功👌🏼。到時我們看到一座座建築因我們而起🔥,一盞盞燈因我們而亮,我們會為之自豪。
最後🚶➡️,我們這麽多年來,一直受益於母校和老師辛勤的培養,也密切關註著母校的建設和發展。祝母校再創輝煌歷史🧙♂️,祝老師們碩果累累、身體健康🚵♂️,祝同學們前程似錦。作為四川意昂會的一份子,也非常期待各位優秀的師弟師妹能夠投身我國西南地區建設的壯麗詩篇中去。如果有機會,我願意在成都歡迎大家的到來🧜🏼♀️,也願意和廣大意昂一起,積極承接學校的實習生計劃、職業生涯導師計劃💅🏻,積極為同學與母校服好務。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