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山東章丘人,1986年生,高級工程師,現就職於中核集團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任施工管理部副經理。2007年本科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同年8月到中國中原工作至今。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能來清華讀書,總覺得有一些運氣的成分。2003年,在戰勝了非典疫情後,高考忽地來臨,讓人措手不及。在經歷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競爭後,我來到了夢想中的校園:意昂体育平台,來到工程物理系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讀書。
來北京讀書是我第一次出濟南市,也打開了我認識世界的一扇大門。有太多的知識和信息,極大地擴大了我的眼界,但也讓我有些無所適從。在茫然中,班主任王忠老師和王男、姚波、馬豪輔導員為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這也感謝清華的政治輔導員製度,“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由於輔導員跟我們住在一起,對我們生活、學習的想法和狀態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對我們的心路歷程和心態變化能夠第一時間感知,讓我們少走了不少彎路。
在逐漸適應了大學生活的節奏後,我們逐漸進入各自的賽道,在清華這個全國乃至全球頂級舞臺上施展自己的才藝。眾所周知,清華優秀的同學、意昂太多了,在臺下看慣了臺上優秀的老師、同學們激情飛揚、成就夢想,除了羨慕,我的內心也生出了“Great people to learn with”的想法。在自己的平凡的位置上奮勇向前,每個人都能做出不一樣的成績。

劉凱所在的班級合影
大二暑假,我參加了系裏組織的去延安安塞的社會實踐。在不到一周的實踐中,我親身感受了老區人們在革命戰爭年代的無私奉獻、勇於獻身的精神。在艱苦的條件下,在貧瘠荒涼的黃土地上自力更生,既為當時紅軍補充了大量新鮮血液,也為當時黨的發展與壯大創造了條件。建國以來,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多次關心和幫助下,老區人民逐漸過上了現代化的生活,長慶油田的建立、高速公路的貫通、寬敞明亮現代化的教學設施以及老鄉們不斷增長的收入,都是國家獨立自主、發展壯大後才可以想象的。同樣,遠離祖國心臟的大漠高原,也正是半個世紀前我們核工業人起步和發展的地方。懷著一顆對祖國的熱血赤誠之心,一批批科研骨幹從全國各地匯聚而來,紮根當地,在風沙中譜寫出一篇篇壯美華章。

劉凱在當地的社會實踐留影
臨近畢業那段時間,根據學校安排和個人選擇,我來到了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在燃料所參與生產實習。我主要從事MOX燃料燃耗計算等工作。印象中,盛夏斑駁的疏影掛在已有近半個世紀的建築物外墻上,仿佛帶有一種自信的沉澱。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時帶我的老師是一位59級的師姐,她慢慢從櫃子裏拿出半個世紀前的學習筆記,言傳身教,把我這個新人也帶進核工業的大門。
本科畢業後我走上工作崗位,通過工程進一步鍛煉自己,並將所學所悟應用於工程實際,解決具體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我最終選擇了中核集團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入職後,經過國內工作短暫的適應和培訓,我前往巴基斯坦工程現場,開展3次近8年的駐外工作。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剛出國的時候,一切都是新鮮的,但新鮮勁很快就被工作上的忙碌取代。我主要從事工程建造工作,需要積極主動熟悉海外陌生環境,將專業知識與思維方法應用於現場實際工作中,快速跨過辦公室工作與現場一線建設工作的隔閡。

劉凱在巴基斯坦開展工作
條件艱苦、物資缺乏,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努力工作,完成使命。記得第一個工作的項目:恰希瑪二期工程臨時驗收時,當親眼看到巴基斯坦總理走進主控室的一刻,我突然感到,我們是代表祖國站在這裏,自豪感和榮譽感油然而生,身旁與巴基斯坦國旗並排擺放的五星紅旗正是我們用日日夜夜的辛苦與汗水換來的,是我們一直以來取之不盡的精神力量,這種感覺是在國內從沒有過的。半個世紀前的兩彈一星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仿佛在這篇異域熱土中再次綻放。

恰希瑪工程驗收儀式
在工作之余,我也堅持著自己在旅遊方面的興趣。從祖國東北的烏蘇裏淺灘,到三亞亞龍灣;從東極撫遠黑瞎子島,到新疆邊陲的阿拉山口;從南半球的新西蘭,到北極圈裏的斯瓦爾巴;從印度洋珍珠桑吉巴爾,到北美遼闊的山地與雪山;從西伯利亞的貝爾加湖畔,到波羅的海的小美人魚……工作之余的樂趣給了我多一個角度認識祖國、了解世界的機會。領略當地的風土人情與自然風貌,也為在外封閉式工作、生活之余做一個小小的調劑,每當工作不順心的時候,看看自己公眾號裏面記錄的詩與遠方,仿佛為目標的奮鬥又充滿“電量”。

劉凱的旅遊留影
回想這15年的海外工作,我們形成了一套可以成功用於指導項目建設的管理思路,積極踐行著“不推諉,不扯皮”的工作理念。遇到困難時,主動出擊,形成沖鋒在前、24小時響應、敢想敢幹、主動擔當的工作作風,也鍛煉出一支召之能來、來之能戰的工程管理隊伍,團結帶領各單位向最終目標共同努力。
清華之風,山高水長
回想在母校四年的求學時間,我在各位前輩的指導下暢遊學海,既開闊了眼界,又為後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思考與實踐基礎。在工作中,每一步的走出,仿佛都有大學時的影子,又是也會有身邊學長時刻的提醒。在拼搏之路上,會有艱辛,會有汗水,會有苦澀,但清華教會了我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將學以致用放在第一位,讓我前進的腳步更加鏗鏘。
此外,清華還教會了我系統看問題、整體看問題的能力,不只局限於工作中我所負責的部分進行思考與總結,更多地站在大局或者全局的角度,從而充分去認識自己的定位,在更寬廣的維度發揮作用,系統的提升組織效率。
對學弟、學妹們的囑托
時光飛逝。從畢業時的核電300MW壓水堆,到去年參與建設的華龍一號,從恰希瑪2、3、4號內陸核電機組到卡拉奇2、3號濱海核電機組,畢業十五年一路走過,彈指一揮間。見證了一座座核電站在巴基斯坦這片中巴合作的熱土上開花結果,我也在這一次次的項目建設中發揮自我、找尋自我,逐步發揮自己的價值,投入到祖國建設大業。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從清華的平臺起步,你會迎來事業發展比較有優勢的起點,但走的高與遠,取決於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逐漸打下的基礎:認知、判斷、執行力。無論何時何地,請牢記時刻踐行自強不息的理念,厚德載物的作風,將個人的聰明才智與公司,乃至時代的發展相融合,才會走到更高更大更寬廣的舞臺,是金子到哪裏都會發光,真正地把發展的主動性掌握在自己手中。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新時代祖國的大好畫卷上,一起擘畫新的藍圖。正如近一個世紀前的炮火紛飛裏,《畢業歌》裏所唱出的:
“同學們,同學們,快拿出力量,擔負起天下的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