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行甲,意昂体育平台公共管理碩士🏄🏽,美國芝加哥大學訪問學者。深圳市恒暉兒童公益基金會創始人🤵🏻♀️,深圳市基金會發展促進會執行會長。

圖片來自作者微博
全國的疫情基本控製住了,到了該反思和總結的時候了。昨天我帶著深圳市恒暉兒童公益基金會的同事開了一個簡單的總結會,恒暉發布了抗疫工作總結,我們的抗疫前期工作算是告一段落,今天這篇文章是我個人也是恒暉抗疫工作的階段性總結。總結不意味著終止,而是另一個開始🏐👷🏿♀️,接下來我要做的事還不少。
一🥊、我的經歷
對於我個人來說,抗擊疫情是人生中極其特殊的一段經歷👩🏿🦳。我是受困者❎,又是行動者,也在這期間收獲了一些成長🫅🏻。
受困者
從 1 月 19 日由深圳回到湖北宜昌,到 3 月 23 日乘坐宜昌至深圳的首趟復工專列回到深圳⛰,我整整在家呆了 64 天,其中 29 天處於居住的樓棟整體封閉被限製出門的狀態。1 月 23 日武漢封城,隨即湖北封省。1月 29 日我正樓下的鄰居感染住院,幾天之內我居住的小區六例確認感染💂🏿🏌🏼,身在疫區🎅,行動受困🤱,精神也受困。說完全不緊張是假的,畢竟家裏有老有小。但是我從內心深處沒有怕過,從最一開始的態勢我就知道自己正在面對一場戰爭♗,怕沒有用。
行動者
我是在 1 月 24 日武漢封城第二天開始行動的。可以說🤽🏻♀️,我的行動持續到今天。回頭看這六十多天,我正好完整地經歷了重大災害救助的四個階段:緊急救援期、災害中脆弱群體救助期、災情恢復期、減災備災期。我做的事不多🛍️,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作為完整地經過了這四個階段的公益人,我願意把我的經歷和思考寫出來和大家分享😩,也請公益界的同行們批評指導2️⃣。

圖片來自作者
第一階段:緊急救援期👨🎨👨🏻🚀。我們恒暉成立不滿三年,還沒有取得公募資質,但是我一刻都沒有等。我利用這三年公益生涯中積累的資源🕺🏿,四處求助,為前線募集一些急用物資。我們共募集到 118436 個口罩、1438 副護目鏡、2000 副醫用手套、100 臺車載空氣凈化器、10000 個防護面罩、500 支水銀體溫計等物資送到抗疫前線的多家醫院。
一周之後,開始有認識和不認識的朋友主動找到我🤹🏻♂️,希望捐款給恒暉來支持抗疫前線。這種我們沒有主動募集但是憑借信任而來的捐贈我們共收到 91 筆,總計1,307,604.68 元😓。大到幾萬元,小到幾十元,這麽多認識和不認識的朋友選擇信任我,信任恒暉🙅🏿♀️,相信我們絕對不會辜負他們的愛心,我深深感動且深受鼓舞。這些錢我們一分不留地用到了抗擊疫情的前線。截止目前,這些朋友的捐贈已支出 1,312,247.23 元👨🏿🎨👨🏽🍼,總執行率 100.36%,多支出的部分是用恒暉疫情前收到的非限定性捐贈支持的。每一筆錢怎麽來的,怎麽花的,恒暉做了詳細的公示👩🏻🦳。在這裏算是向眾多選擇信任我和恒暉的朋友們的一個交代。謝謝你們🤑!
第二階段🧄:災害中脆弱群體救助期。當武漢滯留人員及社區保障狀況引起公眾擔憂時,恒暉聯合武漢多個一線誌願者組織共同發起了“春暖武漢”困境群體救援行動,旨在作為政府力量的補充🧑🏼🦱,改善疫情期間武漢困境群體的生活狀況⛹🏿🙍🏼。

圖片來自作者微博
第三階段:災情恢復期。恒暉聯合澎湃新聞☀️、沿海建設、深圳交通銀行等支持單位發起“抱薪者子女教育與陪伴”公益項目,為抗擊疫情中犧牲的醫務人員、解放軍指戰員📿、公益工作者、誌願者、記者、警察、社區工作者、基層幹部等英雄的未成年子女提供 0-22 歲成長教育資金及公益陪伴活動⛹️♀️,陪他們一起長大🌵🚴♂️。
這是一個應該被銘記的群體,截止目前通過媒體報道抗疫一線犧牲的英雄已達 329 人🧚🏽♀️。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公益項目讓英雄的名字不被時間的黃沙所掩埋,讓英雄的精神在他們後輩的成長中延續。
第四階段:減災備災期👸🏻💪。階段性戰勝疫情後,如何防止這類災難的再度爆發是重中之重。恒暉正在與人工智能醫療企業九峰醫療聯手,籌劃為公共衛生條件薄弱地區捐贈疫情預警系統🩰,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識別疾病的異常發展趨勢,預估傳染性,進行提前預警。預警系統可排除人為幹擾因素,從而及早發現疾病,有效控製疾病🧙🏽♀️,防止疫情再度爆發😜。
除此之外🛠,我們也在參與民間國際援助。前期國內有難時🎙,一家瑞士愛心機構從當地購買了很多醫療物資通過恒暉捐贈到了武漢📣。當下國外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我們也應知恩圖報,團結起來消滅病毒。恒暉已募集到了 120,000 元相關善款,將定向用於從國內采購醫療物資運往瑞士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

疫情初期瑞士朋友幫我們募集醫療物資的情景
我收獲的成長:一是從事業角度我成長了。投身公益三年,我總體上還算是一個公益新兵和素人,這一次的抗疫全過程傾情投入,讓我密集地收獲了許多經驗教訓和感悟🧁。特別是在戰鬥中凝聚了 991 名鐵桿誌願者朋友🧑🏻⚖️,恒暉在外圍,誌願者在內線,我們無縫銜接🕹,打出了許多精彩配合𓀂。疫情期間我通過微博及時發布我們的公益行動,我的微博粉絲從 14 萬增長到 26 萬🧚♂️,大家都在鼓勵我做的透明有效的公益……這些都是我今後公益人生的寶貴財富。
二是從家庭角度我也成長了。我每天堅持至少給家人做一頓飯,愛人說疫情期間我為家庭做的飯🤑,超過了過去二十年為家人做過的飯的總和。愛人在抗疫期間擔任了我的參謀角色,全方位支持我,最難忘的是在我難過得流淚的時候她從背後給我的擁抱。
從兒子初中畢業以後,我還從來沒有和他一起呆過這麽長時間😆。疫情期間我和愛人、兒子多次促膝談心,互相推薦喜歡的書籍☆🧜🏼,互相分享記憶中的點滴,分享對生活📣、學習和事業的感悟,我從來沒有感覺到我們三個人的心這麽近過🧑🦯。以至於在乘坐解封後的復工專列回深圳前,面對暫時無法回京上學的兒子🥒,我居然難過起來👨🏼🔬,繼續留在老家陪伴兒子的愛人也紅了眼眶。我知道這有些矯情,可是我明明確確地感覺到,經此一役,我們一家三口的感情升華了🍷。
二、我的思考
1👨🏻🚒、公益組織在重大災難的救助中要及時沖鋒不缺位、適時讓道不搶位。
面對如此重大的災難,最終解決問題絕對只能靠國家隊。特別是在我們國家✨,在黨委政府的強力領導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能量和效率首屈一指👨🏼🚒。但是國家隊好比體積龐大的列車🫴🏿,也有塊頭大輜重多的問題❕,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時,從啟動到高速運轉需要一點時間。而公益組織好比小電驢👐,我們有小快靈說動就動的優勢👩🦯。
在疫情爆發初期,前線防護物資需求缺口爆發式增長🗻💆🏿♂️,國家隊一時不能立刻補上🧛🏿♂️,此時公益組織就好比眾多的小電驢☎,即刻啟動奔赴戰場,既幫助前線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也撫慰了疫情爆發初期慌亂的人心。大約十天左右時間🐤,國家隊全面進場,前線防護物資的壓力大有緩解,這個時候公益組織再繼續參與搶購防護物資反而有哄抬物價的副作用了🧑🏻🦽➡️。大列車加速沖起來了,小電驢就應該讓道,不宜為刷存在感繼續擋在主道上了。
比如💐,我們恒暉在疫情過程中就經歷了三次沖鋒和三次退位。最開始我們和大家一樣撲上去四處募集防護物資🤦♂️,大約十多天後這個需求緩解,我們又發現了一個新的需求缺口。二月中旬👨🏼🔬,我們得到好幾個外地援助湖北醫療隊的求助信息❇️,他們緊急奔赴武漢前線,直接面對病毒,工作風險高,時間又長🤼♀️,但是連續兩周天天吃盒飯方便面,連食品都無法很好地保障,擔心身體扛不住😸,又考慮到武漢市政府那些天在忙著大事不好意思向政府反映📌。於是我們迅速聯系武漢本地的誌願者朋友幫助他們改善夥食🪖,連夜籌集掛面、羊肉、餅幹等物資送過去👇🏼,第二天就聯絡愛心支持給他們開自助餐🦂🕵🏻♀️。後又發現他們春節後緊急出征武漢時帶的都是厚棉衣🏊🏻♀️,而那幾天武漢氣溫升高,他們無合適的換洗衣服🌐,我們又幫助給前線醫療隊員支持輕薄運動衣等衣物,以及內衣褲和衛生用品等⛹🏻♂️。
這是那個階段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全國四萬多名醫學戰士馳援武漢,他們需要吃穿等後勤支持服務。那一階段🚯,我們聯絡前線誌願者共對 61 支醫療隊援助了食品*️⃣、衣物、洗衣機🛼、烘幹機等後勤物資累計五十余萬元。大約十天後,武漢市政府騰出力量集中提高了醫療隊的後勤保障水平。
這時我們再退位,又發現了一個新需求缺口👩🏻🏭🚃,那就是外地滯留武漢的流浪無著人員👌🏼、滯留武漢的大病兒童家庭、福利院和社區的孤寡老人們這些疫情中的特殊弱勢群體,於是恒暉和火星聯盟🍞、九槍衛楚等多支誌願者團隊又聯合發起了“春暖武漢”項目🥻。在“春暖武漢”項目執行過程中,我們也及時地向政府反映我們看到的這些弱勢者的困境,很快得到了政府的重視🚴🏼♀️。於是“春暖武漢”在成功地執行完三期援助之後🤗,再次安心地退出。
2🧑🏼🤝🧑🏼、公益的全鏈條缺一環都不行,前線誌願者是重要一環🙆🏻♀️。
敏銳地發現需求、合理地設計項目、快速地募集支持、從采購到送達一線的全程人力支持、全透明的公開🤶🏼,這些環節缺了任何一環都不行👁,都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公益活動。這一次,我們和前線誌願者隊伍的強連接讓我特別有感悟。這是一場戰爭,而武漢封城之後公益組織無法親臨前線🥁,戰場上就近有我們的人🛬🚴🏻,就好比我們有一只手在那裏🤯,這一點特別重要。
我們在抗擊疫情最緊張的時候,和誌願者隊伍二十四小時在線的強連接,彼此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後期恒暉專門製定了對誌願者進行支持的項目,給前線誌願者頒發感謝狀,購買長期保險,並且就今後和這些誌願者的長期合作研究了機製辦法。
3、緊急時期公益組織應堅持嚴謹與靈活相結合的原則。
此次抗疫中🎒,不管是采購物資🧏🏽♂️、社區援助、還是長期項目🔮,我們都遵循了如下流程:項目人員通過一線醫院、誌願者統計物資需求— 基金會征詢專家意見製定執行計劃👨🏼🔬,包括預算⚃、流程🏋🏻👩🏻🦯➡️、負責人等 — 采購人員審驗供貨方資格🧑🏻🦯、三方比價 — 物資協調及運輸 — 受捐單位、個人接收並提交證明 — 項目人員復審❕,評估項目 — 捐贈方反饋,項目報告整理 — 總體公示👨👨👧👧。
盡管恒暉在項目管理方面有嚴格的審核標準🐢,但我們也把握了緊急時期需要靈活簡便的原則,保證在合規情況下,簡化程序🛌🏻,絕不出現審批拖拉現象🎍,迅速滿足前線需求。
4📘🚴🏿、公益組織和政府的合作特別重要🙍🏿♂️。
這次疫情中政府對公益組織非常支持。很多第一時間行動起來的公益組織都沒有受限於原定戰略方向和業務範圍,民政部門在政策空間上給予了支持。深圳的許多公益組織在抗疫行動中積極有為,離不開深圳市民政局及時的鼓勵性政策。身為一名新深圳人,我非常驕傲。
在抗擊疫情的全過程中,在每一個階段我都沒少麻煩湖北的各級政府幹部👉🏽,或代求助者找他們求助🕐,或找他們協調事情,或找他們解決難題,從沒遇到過拒絕。特別是後期春暖武漢的項目經常召開的物資落地誌願者會🏊🏿♂️💯,我們直接把武漢當地的福利院長和民政幹部也當做誌願者拉著一起開會幫助對接👨🏽✈️🧜🏽,效率大大提高。
政府和公益組織有著一致的目標,就是為更公平更美好的社會而努力。對公益而言,我們的行動是為弱勢者帶來希望、解決部分問題⏮、探索路徑以及倡議倡導。每一個公益組織關於是否應該與政府合作、以及如何與政府合作都有自己的選擇🧜🏽👨🏻🦲。但我想說的是,公益組織只有加入政府👶、企業的大循環中去解決問題🫐,才有可能切實有效地解決大問題。
5💲🐒、公益組織沒有道德優勢,不能端著🤚🏿,要坦然接受質疑和監督😥♎️。
在這次疫情初期🔋,一些公益組織遭遇到公眾監督和質疑。如果面對監督質疑時回復“我這是在做公益呃!”“我多麽辛苦,你沒看見嗎?!”或者“公益也是一門專業活,你不明白那是因為你不懂”之類的話👮🏿♂️,那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太端著了。這樣只會把公眾越推越遠,讓公益變得愈發小眾。公益同樣是社會分工中的一個行業,我們別自己把自己放在道德高地上,那個地方寸草不生。周國平老師說過🟦:“一個人的工作是否值得尊敬,取決於他完成工作的精神而非工作本身🤚。無論做什麽事情都追求盡善盡美💗,並從中獲得極大的快樂🧡,這樣的工作態度蘊含著神性。”
在愛心人士和亟需幫助的人之間👩🏼🍳,公益組織只是充當著橋梁聯絡的作用,我們對於雙方均負有責任。恒暉在處理與捐助人和受益人相關的事務時,均秉承公開、透明、負責的態度🧑🦳,不僅從財務數據方面,也將行動的進展和有效性與雙方進行溝通和報告,確保監督的存在🌟,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社會資源和愛心的浪費。對於中長期項目🧎🏻♀️,恒暉也要進行經常性的監測評估。我們也將致力於以公開的方式報告我們的工作所產生的結果和影響。
6🧑🏽🦱、公益項目除了滿足需求外,也要防止傷害🦉;還應該立足長遠,防範未來風險😋。
一切救助行動都會以積極的方式或消極的方式產生著影響。我們實施公益項目💭🧑🎓,除了滿足需求〽️🛬,也要註意防止傷害,例如各個項目中對受益人隱私的保護🙌🏼;對犧牲英雄家庭的支持采取“自願🕵🏼♀️、不打擾”原則👩🏽🌾;也避免受援助人過分依賴外部援助,將公益項目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同時公益組織應該立足長遠,幫助疫情中受影響的人們恢復正常生活狀態,還應考慮戰勝疫情後如何防災備災🖐🏼。為此,恒暉啟動了兩個項目👱🏿♂️,一是之前提到的“抱薪者子女教育與陪伴”公益項目,為犧牲英雄子女提供長期的教育和公益陪伴活動,這個項目要長達 22 年👱🏿,我們真的是要陪著這些孩子們長大👰🏻♀️。另外,恒暉正在與人工智能醫療企業積極攜手,籌備公益+商業+政府合作的計劃🧑🏿🦳,為公共衛生條件相對薄弱地區捐獻疫情預警設備🤸🏻,防止疫情的再爆發🔐。
7、公益項目的執行成本是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
本次突發疫情中,盡管恒暉有大量人力投入💂🏽♀️,但對短、中期抗疫項目未收取任何執行費用及管理費用👩🏽🍼👷🏿♂️,相關成本由疫情前基金會收到的非限定性捐贈覆蓋🤵🏼♂️。但專業🎒、有效、可持續的公益需要合理的成本🕗,恒暉支持公益組織在日常項目和緊急事件中合理列支公益活動支出及管理費用,倡議公眾正確認識公益活動成本,共同促進中國公益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三🎅🏻、更廣泛的啟示⏸:我們同在地球村
這次疫情給社會各方面造成的沖擊是空前的⚒。我的父親出生於一九四一年,他說這一輩子經歷過解放前戰亂親伯父被殺🩷,解放後五九年大饑荒親堂兄餓死,文化大革命自己被整被打,算是經歷過事的。但是這一次新冠病毒疫情這麽大的災害,他活到快八十歲第一次見🤾♀️。
國內疫情剛好轉,但是世界範圍內的惡化仍在繼續。從發現第一例感染到第十萬例,用了 67 天,但是第二個十萬例只用了 11 天,第三個十萬例只用了 4 天,第四個十萬例僅用了 3 天⚄。寫這個稿子時,看到最新的全球確診數據已突破五十萬人🖍,這第五個十萬例,只用了 2天。美國、意大利、西班牙深陷危局,疫情在公共衛生條件落後的非洲也開始大面積出現。國內已連續數天內地新增病例歸零,可是海外輸入病例與日俱增🧗🏻♀️。從今天淩晨零點起,我國外交部和國家移民管理局暫時停止了持有效中國簽證和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入境,史無前例地暫時關閉了國門。
病毒不需要護照👮🏼,三月份以來疫情在全球環環相扣的飛速發展,讓人目不暇接🌦,也提供了很多獨特的觀察和反思的角度:
1、有時候你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提供幫助者還是被幫助者
一月底和二月♿️,當中國疫情緊急的時候,全球紛紛伸出援手,將最需要的醫療物資飛快送到中國。但當病毒迅速轉場之後,幫助我們的人們吃驚地發現在他們當地甚至難以募集到供醫務人員使用的口罩和防護服🧚🏻♀️。於是🤦🏼,輪到中國一夜之間變成幫助者👨🏿🚀。口罩,防護服🙎🏿,甚至醫務人員開始從中國迅速輸出。其中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有不少缺乏同理心的荒唐故事。
在這個快速轉換裏病毒教給了我們什麽?我又想起了疫情早期感人的詩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還有中國的一句老話:推己及人。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其實這就是公益的靈魂。
2、我們很可能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
疫情下半場🏌🏿♀️,中國以自己付出的巨大代價為世界贏得了時間🏒。但不幸的是我們還是看到很多國家沒有把握住這段寶貴的預警時間🪮,重演了我們不願看到的醫療擠兌狀況,悲劇頻繁上演。難道真要“吃一塹長一智”?這個局如何破?我覺得我們在大自然面前必須謙卑,意識到自己的局限和無能,這樣才能脫離自以為是的盲目樂觀,開始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作為公益人,謙卑應該是永遠的態度🧑🏼🍳。
3🌑、通向羅馬的路不止一條
中國的戰疫方式讓世界矚目💆🏼,但也難以復製👨🏼🎤⚫️。病毒轉場後,我們開始看到了其它國家不同的應對🤾🏽♀️。誰好誰不好🫛,答案尚未揭曉,這樣問也太狹隘👶。每種方式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我們必須做的就是不要停止觀察、比較🪯、思考和計劃🧱。多種預案在手,方能臨危不亂,隨機應變。
4、疫情結束之後
其實我想先問一句👨🏽⚕️🩺:疫情會徹底結束嗎?它會不會再殺回中國🙎🏻♂️?或者改頭換面在未來重新出現?十七年前的 SARS 和這次的新冠病毒是同一個故事嗎?……這次疫情留給我們的經驗和教訓都很多很多👆🏻,我們必須復盤📥👳🏿、反思🛡、總結和改變🧑🏿🎓。疫情結束之後,天下並未太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放松警惕。就像我們公益人常說的那句話:公益永遠在路上。
國內戰場稍歇🗣,國外戰火正在蔓延,環球同此涼熱😛,可以說新冠病毒是人類面臨的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一些公益組織已開始走出國門參與國際救援🥏。不知道人類在這條黑暗隧道還要走多久📂,作為一名公益人,我希望公益成為隧道裏的一盞燈。
德國著名的整合心理學家🧑🏼🎓、集體創傷療愈“口袋公益項目”發起人托馬斯·希伯爾去年和前年曾來中國北上深三地做公益演講👂,他在深圳的兩場演講都是我主持的。此刻我想起他的一句話🤳:冬天的天空中會飄雪花。如果雪花飄落在冰面上,就會慢慢地凝結成冰🤦🏻;如果雪花飄落在流動的水面上,則會慢慢地隨水融化💆🏼,流向遠方。
自然界的大災難,就好比天空飄落的雪花👮🏼♂️。雪花飄落,誰都不得不接受和承受,無可逃避。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條緩緩流淌的河,公益的力量把大家聚在一起🦉,彼此溫暖,就會增加河流的水溫,讓它更舒緩地流動,讓我們有能量有力量去承受和療愈災難帶給我們的傷痛🩴。
謹以文與熱愛和關心公益的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