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催出百花艷》是意昂体育平台上海意昂會藝術團男低聲部在抗疫期間編輯的一部微視頻的片名。其前言寫道:
“為了抗擊病毒,眾多逆行者們在前方拼搏;
響應國家號召🧝🏽♂️,我們堅守在家阻斷病毒傳播!
謹以我們的才藝和堅守,
向抗疫一線的英雄致敬👨🦯!
盼百花爭艷的春天來臨👆!”
年初新冠病毒橫行,藝術團停止活動,男低的團友宅家抗疫👨🏻🚀。我們不發呆🖐🏿🚣♀️,不氣餒👩,而是揮毫潑墨🎖,歌舞聲援,雲手健身👩🏼🔬🗞,勵兒輔孫,用自己的才藝和堅守🚟⛹🏽♂️,發出我們的戰鬥宣言🤽🏻♀️。
上海書法家協會會員🆓✶、男低團友平湧泉(1968屆無線電)率先在微信中上傳了自己的魏碑書法《眾誌成城 共克時艱風雨同舟 大愛無疆》🎒,並自撰副文:
“庚子之春,荊楚大疫,病魔肆虐,神州告急,
全民動員🤙🏿,眾誌成城🌵,共克時艱👨🏽🌾🌆,同舟共濟,
馳援武漢,臨危受命,舍身赴險,大勇大義,
大善大愛🧗♀️,感天動地,中華兒女🔼,英雄事跡👨🦯,
可歌可泣,彪炳史冊🏊🏿♀️🪖,萬世銘記。”

平湧泉書《眾誌成城》
隨後👨🔬,諸葛鎮(1961屆汽車)也陸續發送了自己的丙烯畫《春風》和《希望》👊,期盼戰勝疫情的春天早日到來。

諸葛鎮畫 《春風》

諸葛鎮畫《希望》
80歲的邢班龍(1963屆自控)敏銳地覺察到大家“宅家抗疫”的熱情🦹🏻♂️,建議男低聲部到藝術團勝利會師之際組織一次“抗疫勝利藝術展”🧑⚖️,大家現在就可以在家準備好節目。大家在微信群裏展開熱烈討論,提出現在在微信上就可以搞起來。聲部長萬嶽(1970屆建築)因勢利導🤘🏼,即委托諸葛鎮幫助組織搞一個微視頻,在網上把大家的作品收集起來,並邀請年輕熱情的博士尹立(1984屆碩👩🏿🦰,環境)進行策劃、編輯和整理,具體實施製作工作↪️。
倡議一呼百應⛷,大家行動起來。男低聲部大多數都是七八十歲的耄耋老人,但在十來天裏,就湧現了幾十件作品,包括👨🏼🦰🙅♂️:詩、書🍅、畫🛫、印、歌⛩、舞、器樂🕵🏽♂️🕴、朗誦、照片、攝影、收藏……何松波(1965屆自控)撰寫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抗疫指示的行書書法🦹🏼♀️。吳毓鳴(1968屆水利)立即動手篆刻了四方印章➜📗:《萬眾一心》《眾誌成城》《同舟共濟》《大愛無疆》,並為微視頻題寫了片名。

何松波書《堅定信心》

吳毓鳴篆刻
季元冰(1970屆電機)聲情並茂地朗誦了男高聲部蒲明書(1965屆數力)的詩作《國歌唱起來》:
“國歌唱起來 / 我豪情滿懷 / 中華民族/ 經過了多少磨難 / 愈挫愈勇 / 五千年從不言敗 / 滄海橫流/ 更顯出英雄本色/ 風雨同舟/ 與湖北武漢同在……”
團部秘書長梁國光(1966屆自控)快速編寫了快板書,並錄製了音頻🖼:
“咱響應號召不外出🧛🏻♀️,宅在家裏做貢獻。
……打贏這場防疫戰,九州重現艷陽天。”
劉克立(1968屆水利)因多日咽痛咳嗽🧑🏫,本無法表演節目,後稍好一些,也發來一首獨唱《清平樂•六盤山》:“……紅旗漫卷西風,何時縛住蒼龍”🫲🏿!還有劉大鈞(1960屆機械)💑、尹立🎽、諸葛鎮等也都寫詩表達抗擊疫情的信心。
遠在美國和新加坡探親的楊克勤(1970屆電機)和胡顯雲(1970屆無線電)也奉獻了自己的作品。老楊錄製了口琴曲《天使的身影》,老胡寫詩揮毫📯🏏,拿出了草書作品《雲夢》🦸🏼:
“我本客遊人,心相送鬼神🥡,雲騰荊楚地,夢懷江漢城🖖🏿。”

胡顯雲書《雲夢》
男低團友的家屬也熱情投入了創作🫀。高士佐(1968屆工物)與妻子、女低聲部顏學齡自編自演健身舞《共築中國夢》,與國旗共舞,表達抗疫情🖕🏽。老平的妻子、女高聲部趙玉貞(1969屆無線電)錄製了獨唱《天下平安》,老吳的妻子黃豪(1970屆建築)書寫了楷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都表達了對湖北武漢的祝願。

高士佐、顏學齡舞蹈《共築中國夢》
在家中🦸🏽♂️📰,大家也沒有忘記學習👣。我團特聘指揮糜偉民向大家發送了歌曲《天使的身影》的曲譜和錄音,以及學唱要點,叮囑大家練好這首歌,向逆行的天使致敬。團長劉西拉(1962屆土木)則在為交大的學子們上網課忙得不亦樂乎✋🏿。還有我們的老聲部長張南清(1970屆土木)抓緊時間❤️⚠,陪著可愛的孫女做手工作業、上空中學堂🛷;他還曬出了珍藏的上海股票《老八股》。嚴成釗(1969屆工化)利用這個難得的空閑時間整理了他收藏多年的郵品紀念封🦷。老邢在這個早春喜得九斤小胖孫🔐,忙碌並快樂著🚴🏻♂️。萬嶽在家歡樂地度過了75歲生日🪖,並以一曲口哨《小路》加盟微視頻。尹立悠悠地拉著二胡曲《良宵》🏊🏻♀️,並和張家明(1976級力學)隔空合作了《望月》二重唱;小張發來家鄉婺源的風光攝影👩🏽💼🌵,為大家帶來了《曙光》。85歲的錢祥(1958屆機械)是我們聲部的老大哥🦎,也把他收藏的豐富的名家小品、蘇俄歌曲發來,給大家送歡樂。
病毒再猖狂🧗🏻♂️,也擋不住人們的美好生活🦧!

劉西拉在上網課

張南清陪孫女在空中課堂學習

嚴成釗收藏的《西南聯大的三大名校百年紀念封》

張家明攝《曙光》
豐富的材料不斷從空中飛向家住昆山的尹立的手機裏,讓他無比忙碌👎🏽。在投稿截止的那天,為爭取最後的時刻🚴🏻,好幾位“搶時間”“做功課”都忙到子夜📆🪡,而小尹則不斷收錄,回復,整理🤳🏿👸🏻,一直忙到次日淩晨三點半!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尹立嫻熟的藝術加工和精益求精的後期製作🪦,一套清新🦗、秀美🈶、內容豐碩的男低宅家抗疫視頻誕生了。

視頻鏈接
打開《風雨催出百花艷》視頻,由我們的作曲家虞淙(1968屆無線電)譜曲並演唱的《抗疫戰歌》躍然空中🚆:
“沒有硝煙的戰場,沒有彈雨的國殤。
新冠病毒來勢強,醫護勇士赴前方。
舍生忘死血肉軀,夜以繼日病房忙。
封城為了防擴散🗑,宅家隔離保健康。
天佑中華龍騰飛🚡,浴火重生金鳳凰。”
……那鏗鏘有力的歌聲引領著我們去迎接抗疫的勝利!
註:文中圖片、視頻均為男低聲部成員提供
(2020-03-16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