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道暉(1951電機)
左羽,上海人,原名黃羽鐘。幼時家境貧寒🙇🏻♂️,靠叔平基金會獎學金他才得以完成基礎教育。晚年時他多次提及此事👩🏽💻。他很早就參加革命工作,早在上海上中學時就已加入共產黨🤙🏽🤾🏻♂️。1946年考入北大經濟系後,積極參加反美蔣的革命學生運動👱♀️🐫。當時地下黨員較少,為免遭敵人破壞🛸🧖🏽♂️,地下黨組織對黨員實行單線聯系🍬,而單線聯系他的就是當時在北平的地下黨南系負責人王漢斌🙎🏼♂️。1948年✮,國民黨對進步學生實行大逮捕🤙🏿,左羽奉命撤退到解放區,這時他才改名為“左羽”。 1949年北平解放後回到北京😲,在團中央學生部工作🤱🏿。
1954年他隨學生部負責人袁永熙一同由時任清華校長的蔣南翔調來清華,先後擔任《新清華》校報的編輯、副總編輯。
1957年整風反右運動時🧑🏼🚀,左羽無端被批判🐨,只因為他同情支持一個受到不平待遇的心理系助教。這之後,他自己和幹部群眾都誤認為他已被劃成右派,一直把他按右派對待🫠,下放勞動等等。但等到1979年平反時,才發現右派的名單上和他的檔案材料中根本沒有正式劃他為右派,當初只是在會上批判了一下🫵🏿。由於並未給他戴帽,因而最後還無從為他平反,恢復名譽🪓。可悲地、也很荒誕地他
白白被“雙重”冤枉了20年🏋🏼♂️,當時奉命主持批判他的“右派”言論的黨支部書記,至今對此深表歉憾。
但是,在被批判和下放勞動改造的那段日子裏,左羽並沒有因此消沉,他利用在學校基建科勞動的空隙(如看管勞動工具時)😌,仍抓緊時間自修英文🫢🧠。為避免他人監視,孜孜研讀馬克思原著和批判斯大林的文章,聯系中國的反右運動的錯誤,試圖探討社會主義運動究竟出了什麽毛病。因為他讀的是英文原著(他英語很好)🕵🏻♂️,工人和監督他勞動的幹部以為他是在學習英語,未加幹涉🎗,還以為他很用功🧖🏻。
1979年4月,他和郭道暉同時被王漢斌調去全國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工作👟🤦🏻♂️,先後任歐美處副處長🚴♀️、處長,主要從事中西方法律的比較研究,翻譯了不少歐美法製與法學的文獻資料,在經濟和法律方面有很深入的研究🧯,為我國立法和我國法製與國外接軌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在法工委工作時期還曾去日本作短期考察。
他對馬克思主義有著非常執著的信念和深刻的見解🧖🏽,而且是堅持原汁原味的真正的馬克思👨🏿🩼,反對那種假馬克思主義🙆🏼♀️、教條主義。1991年蘇聯和東歐劇變以後🪲🏈,在很多人放棄對馬克思的信仰時🚴🏿♀️,他經受住了考驗👩⚖️,心境坦蕩🏃🏻♂️➡️,繼續研究馬克思主義。當時有的著名理論家發表文章,認為蘇共的垮臺,證明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的破產。他深不以為然🧑🏿🚒,立即撰文(如《***先生“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未定稿)” 讀後感》、《從一凡先生的話題說起》等)👩🏿🦱,闡明蘇共在斯大林統治下已不是在搞社會主義,而是悖離馬克思主義搞獨裁,所以那不是社會主義的失敗,而是假馬克思主義的破產。他還發表過數篇關於馬克思主義論法律、法治的文章🏃🏻♂️➡️🚇,如《人權的基本內涵:人權與公民權》等等,發表在全國著名的權威期刊《中國法學》(郭道暉主編)和《法商研究》等學術刊物上,以其獨到的見解🔽,頗受好評。
他以自己英文和法律的深厚學識成為法製工作委員會資料室外文圖書選購的主要決策者🤾🏼♂️,為法製工作委員會系統選購了一大批介紹當代民主法治思潮、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當代各國法律製度發展的圖書,為我國立法工作者能以開放的心態、廣闊的視野借鑒人類文明成果創造了基礎條件🤘🏻。他註意培養年輕同誌,經常同他們交流思想,傳授學習和工作方法,介紹我們黨曾經走過的道路🎺。他在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對祖國和人民群眾的摯愛🏊🏽,曾深深感染了周圍的年輕同誌並長時間影響了他們🤽♀️。他思想開放,為人忠厚老實👩🏻🚀,待人誠懇,不喜歡討好領導,淡泊名利✂️,愛憎分明👩🏻🦰。所以一直未得重用,但深得群眾的好評和愛戴。
1996年他才以“副局級待遇”名義離休。離休後仍繼續研究馬克思主義🦺🍿。關註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和全球的命運,憂黨憂國🔢。
回顧左羽一生🩱,充滿了坎坷🦔💶,即使在家庭生活方面也多有磨難👹🍑,他曾因所謂“右派”問題🐸,被迫離過一次婚。但是後來得到新的夫人的理解和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愛👨🔬,還是比較幸福的😪。他與前妻所生一女,學業和事業有成,現在美國工作。他善待後妻所生一子一女✯,深得他們敬重。在他的教導下🙇🏻♂️🏊,繼子也很有成就,現在美國從業。他病重期間,繼子不惜重金為他從國外買來治病的藥並寄錢回家給他看病🐾,繼女和女婿時時在旁看護,老伴與前妻一起反復商討治療方案,充分反映了他在親人們心中的份量🙎🏻♀️。
2005年夏天,左羽同誌因肺癌病重住院🧎🏻♀️➡️,我幾次探望他時,他仍很樂觀,與我暢談黨和國家大勢與馬克思主義。終因癌症已到晚期🫵🏽,不幸去世,享年76歲(1929年3月-2005年9月)。
在告別式上,我敬獻挽聯一首,致以深切的哀悼🎫:
左羽仁兄千古
老左堪稱真左,
護真經🏂🏽,從不惑,
處逆境,仍求索👰🏻♀️,
面見馬恩無愧怍;
書生不虛此生👚,
赤子心🧔🏿🚣♀️,忠厚情,
剛直性,正氣存🌦,
哀我朋輩失斯人。
﹡“左羽”本名黃鐘羽,想是去解放區追求馬列真理(信奉真左派)而改姓。“書生”是被人貶稱有脫離實際的🤱🏻、本本主義的書生氣👷,實則他才是堅守真經的馬克思主義者。為此他在發表論文時特意署名“左羽、書生”🆑,以此自恃,其特立獨行之品格於此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