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昂聯絡

    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黃枬森哲學思想研究

    2020-05-21 | 來源 《光明日報》2020年05月11日 |

    黃枬森🥣,1921年生👙,四川省富順縣人👩🏽‍🎨。他從六七歲到十四五歲,除了兩年上小學外,大部分時間都在秀才出身的父親指導下學習中國古代經史典籍🪻。直到他18歲上高中時,才補上全部現代教育課程👂🏻。高中畢業時,他的各科成績尤其是理科成績在全年級名列前茅🧒🏼。所以🤦🏼,上大學時🤵🏼‍♂️,他最初學的不是哲學,而是物理學💒。那麽,是什麽動因促使他走上哲學研究的道路🆚?

    1939年,在自貢市蜀光中學上高中時,黃枬森有機會讀到一些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如艾思奇的《大眾哲學》、潘梓年的《邏輯學與邏輯術》,還有蘇聯哲學家的一些著作。所以,他在高中時,就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了興趣🦬。從艾思奇😷、潘梓年等先生的著述裏,他悟出這樣一個道理:哲學與自然科學雖然分屬文📤、理兩個天地,但二者的關系卻很密切👨‍🚀,不懂自然科學就不可能真正懂得哲學。哲學可以自修,自然科學特別是在其中處於基礎地位的物理學💂‍♀️,靠自己啃書本就不行了。抱著為將來進一步研究哲學打下自然科學基礎的目的,他於1942年考入西南聯大物理系,第二年轉入哲學系🛫,但仍繼續選讀一些自然科學的基礎課程,並堅持學完了高等微積分。在哲學系🥟,他學的主要是西方哲學。再度接觸到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1946年北京大學復校以後🪭。北大轟轟烈烈的民主運動是在中共地下黨的領導下進行的,地下黨通過辦讀書會宣傳馬克思主義👭🏼。他在北大的“臘月讀書會”,再度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特別是學習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的著作,如《反杜林論》《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等。就在那時🧎‍♀️,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他作為共產黨員,作為哲學系的研究生😰,被學校調去從事政治課教學與研究工作🚶🏻‍♀️🏃,開始把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自己的專業。1952年,他在中國人民大學進修一年後🫰,回到北大做蘇聯哲學專家的助手🈂️,幫助培養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方向的研究生🤣。從此,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便成了他終生的事業👳🏻‍♀️。

    黃枬森是當代中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哲學史家和哲學教育家⌨️。他的哲學思想和學術貢獻主要集中於《哲學筆記》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與辯證唯物主義研究、人學研究和文化研究等方面。這些研究具有共同的旨趣和特征🧑‍🎄🧑‍🦯,就是特別註重並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

    1.《哲學筆記》研究的先行者

    1978年以前的一段時間,當時的客觀條件不利於開展學術研究。在“反右派”鬥爭時🤳,黃枬森在黨內討論會上作了符合實事求是精神的發言,但被人認為是“右派”的觀點,因此被“清除”出黨,調到北大哲學系資料編譯室任副主任👨🏼‍🎤。但他沒有頹喪👦🏽,而是本著科學的態度🛸,在資料室工作中思考並研究了一系列理論問題。其中下功夫最多的,是對列寧《哲學筆記》的系統研究👏🏽。

    《哲學筆記》不是一本普通的著作,它是由列寧的許多筆記編纂而成的。其中大部分內容是摘錄過去哲學家的言論🫵🏿,列寧只是在這些摘錄的旁邊作了些批註,多數是三言兩語,但包含著許多重要且精彩的思想,但這些思想沒有展開,也沒有加以系統化。因此,研究《哲學筆記》,要讀懂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懂這些摘錄,就很難深刻理解列寧的批註。當時蘇聯也沒有做這樣的基礎研究工作🪛。1960年左右,黃枬森把哲學系資料編譯室的一些同誌組織起來,從事《哲學筆記》的註釋工作🎎,專門註釋那些不容易懂的地方🏌🏽‍♀️。1977年恢復高考以後,適逢他主編的《〈哲學筆記〉註釋》出版,這本書對當時的哲學系學生影響很大。隨後出版的新著《〈哲學筆記〉與辯證法》,也深受學生喜歡。

    黃枬森對列寧的“辯證法的十六要素”提出了獨到的學術見解🪵。過去不少專家認為🆑,十六條就是列寧的辯證法體系。他經過研究十六條的手稿發現,按照原有的形式,十六條不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只有前七條有一定的順序,後九條則是零散的,它們實際上分別從屬於前七條🤘🏼,只有分別歸入前七條,才能形成一個體系。他把這個觀點寫成文章,於20世紀60年代初在《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發表🧚🏿‍♂️。晚些時候🤾🏻,蘇聯哲學家凱德羅夫也公開發表了類似觀點,這從一個方面也印證了黃枬森觀點的創新性。顯然,黃枬森是國內研究《哲學筆記》的開創者😮,為研究列寧的《哲學筆記》作出了重要學術貢獻🚣。

    2.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的引領者

    研究《哲學筆記》🧭,實際上是黃枬森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的起點。

    黃枬森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前💑,一個是改革開放以後👩🏼‍🦰。改革開放以前,他主要是向學生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和哲學原理,同時也做些學術研究6️⃣。但這種研究🦸,他認為還不是很深入🤸🏿、很系統。他真正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進行比較深入系統的研究,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哲學思想有所發揮,也就是提出一些學術上的獨到見解,是在1978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以後。

    改革開放前,我國除個別高校開設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這門課程以外😫,大部分院校是沒有設置這個課程的。在北大🧂,也只是蘇聯專家在20世紀50年代講過♔,以後便沒有開設這門課程了。那時形成一種觀念,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馬列原著🧑🏿‍🍳,原著是怎麽講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什麽樣的𓀖。那時的觀點是,經典作家的言論句句是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就是真理加真理的過程👩🏽‍🎨。

    黃枬森提出,馬克思主義認為🧑🏼‍🎓,思想是存在的反映⏭,存在發展了👩🏿‍🚀,思想當然要發展🙎🏽☝🏻,哲學也要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亦不例外。特別是哲學作為一門科學🫱🏻,其哲學思想都是在一定時代和歷史條件下提出來的,所以總有一個發展的問題🤧🌁。因此🫷🏻,應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看作一個歷史發展過程🧝🏿‍♀️,也應該有一門學科,叫作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由於實行改革開放🧃,也由於學界真正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科學來對待,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這樣一門課程🐋,就較快得到大家的認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與課程建設也逐漸在各高等院校開展起來了💁🏼‍♀️。

    黃枬森自始至終參與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這門學科的研究與建設工作,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建設方面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是我國學術界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科的開拓者🍟、奠基者和引領者之一,這為學界所公認。我國正式出版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著作🌞,就是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稿》,他參加了此書的撰寫和統稿工作。後來又同北京大學哲學系施德福、宋一秀教授共同主編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材(三卷本),大致有100萬字🫔,獲得了國家教委的優秀教材獎🛞。他還同中國人民大學莊福齡教授、中央黨校林利研究員共同主編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八卷本),400萬字👳🏼‍♂️,作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獲得了1997年“五個一工程”獎和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之後,他還受國家教委的委托,主編了一本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材,1998年由高教出版社出版。上述一系列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著作,在我國學術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不僅為我國學者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奠定了堅實基礎,而且影響了一大批學者去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其理論貢獻功不可沒✒️。

    3.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與辯證唯物主義的探索者

    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為黃枬森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和哲學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學理基礎⛄️。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在經典作家那裏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第一個完整體系🍟,是蘇聯哲學家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提出的,後來,斯大林在《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第四章第二節提出的那個體系,是把蘇聯20世紀二三十年代那個哲學體系簡化的結果。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黃枬森提出了一些具有獨到性的哲學思想,主要是:

    第一,對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不能根本否定,應該抱著一種堅持和發展的態度🏰,既要肯定其科學性🧒🏿,也要認識其某種局限性。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蘇聯逐漸形成的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主要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兩大塊——是蘇聯哲學家根據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列寧的一些論述創立的。之後在我國得以傳承。重要的問題不在於它是根據誰的論述,是誰創立的🤹,而在於這個體系是否科學。黃枬森認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具有科學性🪡,可以說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科學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一門科學來研究和建設的✍️。一是它符合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和多數馬克思主義者的觀點;二是哲學知識應該是一種客觀的知識,它力求與外部世界相一致,這是一切科學的共性🚰;三是它的許多內容都是正確的,是經過實踐的無數次檢驗而證明了的。它主張哲學應接受實踐的檢驗😢,隨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發展而發展,這也是一切科學的共性;四是它有明確的研究對象🧑🏻‍🦲,有與研究對象相一致的原理,形成了世界觀、歷史觀和意識論三個組成部分👩‍❤️‍👩;五是哲學應該有一個體系💯,而且要按照一定的原則來建構哲學體系。這個原則🏃🏻,主要就是從抽象到具體、從簡單到復雜,它有一個基本符合從抽象到具體這個原則的邏輯體系🫸🏽;六是它強調哲學的應用價值🫵🏼,認為哲學應該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

    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也有局限性,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使這個體系還不夠完整嚴密。譬如👓:它沒有充分吸收20世紀以來時代發展🫵🏼、科學發展的新成果👩🏽‍⚕️、新內容;它對人的問題、主體性問題、價值問題、實踐問題等研究得不夠;它對哲學的研究對象究竟是什麽🙅,它從何開始,如何展開,它究竟有哪些組成部分🎭,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哲學體系怎樣體現從抽象到具體、從簡單到復雜這個原則⛹🏼‍♀️,都沒有完全講清楚。

    總之,黃枬森認為,墨守成規不行,徹底推翻、另起爐竈也不行。對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應堅持其基本的、正確的東西,而對其不足的方面,應加以修正、豐富👩‍👧‍👧、發展和完善,應在堅持其基本性質的基礎上🏌🏻‍♀️,積極創建與當代科學和實踐水平相適應的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

    第二👳🏿‍♂️🏞,我們要構建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應首先明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對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對象有三個層次。一是最高層次,研究作為整體的客觀世界。因此,哲學的第一部分就是宇宙觀,即把客觀世界作為整體來研究的學科😹,也叫世界觀,過去曾叫本體論。二是研究人類社會歷史。因而哲學的第二部分是歷史觀,也就是唯物史觀。由於這個歷史是人類社會的歷史🙋🏿‍♂️,所以人類社會歷史觀也就是一般社會學👩‍🦽🚴🏻‍♂️。三是研究意識。因而哲學的第三部分就是意識論,或者叫精神論。由於意識的相對獨立和重要性🛎,可以把意識論作為單獨一個部分加以論述🎭⚫️。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就是由世界觀🤚🏽、歷史觀、意識論三部分組成,說得確切一點,就是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辯證唯物主義意識論🚶‍♀️🧓,辯證唯物主義是它們的總稱🦷。由於世界觀在這三個層次中居於最高地位,因而,可以用辯證唯物主義來指稱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由上可以看出,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建構上🏃‍♂️,黃枬森的觀點成一家之言,即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用辯證唯物主義統領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實質上是我們黨堅持實事求是的哲學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價值維度,它強調以人為本,對“人”給以深刻關切,同時,黃枬森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也具有科學維度,它強調實事求是🧘🏽‍♀️,從客觀實際出發,力求客觀地反映和認識事物。這種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性”的強調和註重,是難能可貴的,值得肯定的,在當代中國也具有現實意義。

    4.人學研究的開拓者

    改革開放前,人性研究在中國學術界很少受到關註。由於黃枬森認為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對人的問題🧍、主體性問題、價值問題🧘🏿‍♀️𓀜、實踐問題關註和研究不夠,所以👩🏻‍💻,在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之後,黃枬森開始關註並研究人的問題💁。可以說,從“中國人學”誕生那天起🐔,黃枬森就一直參與其中🎙,且投入了極大的研究熱情。黃枬森不僅主編了《人學詞典》《人學原理》等數部人學著作😅🔟,而且對我國馬克思主義人學學科隊伍建設也作出了巨大貢獻,如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成立了人學研究中心,並倡導組建中國人學學會,親任會長,尤其是在人學學說和理論體系的建構上🤸🏿‍♂️👲🏼,他提出了許多具有開創性的真知灼見,成為我國學術界人學研究領域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在中國人學界樹立了一面旗幟。

    一是嘗試構建系統的人學學說和理論體系🫥。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古代還是現代,思想家們都提出了許多關於人的思想。但所有這些充其量只是關於人的思想,尚處於關於“人學”的史前史階段👃🏼,人學作為一門系統的科學學說和理論體系🤘,尚未完全建立起來🚣🏼‍♂️。黃枬森認為,建立人學是非常必要的😙,它既可以整合各個層次📻2️⃣、各個側面、各門學科對人的問題的研究,克服每門學科對人的研究的片面性,又可以加強馬克思主義對人的本質的研究😍,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體系。

    要構建一門相對獨立的人學學說和理論體系,就必須弄清人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這是關系人學學說和理論體系建設的極具研究價值的重大理論問題😁。首先要區分人學與哲學的關系。因為在最初對人的問題研究之後,大家普遍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了對人的研究及人的學說,現在要把“人”相對獨立出來加以研究👩‍🚀,建立一門關於人的系統學說和理論體系,自然要解決人與哲學的關系問題。在這一問題上,有一種十分流行的觀點,認為哲學就是人學,其根據就是近代西方哲學已從本體論轉變為認識論或實踐論,本體論已經過時👩🏻‍⚕️,且為認識論或實踐論所代替了📥,哲學應以實踐論思維方式來否定本體論思維方式🧚🏿🤸‍♂️,以實踐主體論來理解人和世界及其關系🪪。黃枬森則認為,實踐主體論應當研究,但本體論沒有過時🙎🏻‍♀️。把人的世界與物質世界分割開來𓀔,並把本體論的研究限於物質世界⚈,是難以成立的。從古到今所說的哲學,實際上不是一門學科🧑🏻‍🦽👨🏼‍🎨,而是一個學科群,不同學科及其內容是由它們的研究對象決定的🏌🏿,哲學按其對象和內容,實際上包括了本體論(世界觀)、自然觀、歷史觀、認識論、方法論🦢、倫理學🧖‍♀️、美學、人學等🚵🏽‍♂️,今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也是如此👩🏻‍🦯。哲學是一個學科群😍,人學只是哲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不能把哲學與人學混為一談,也不能把歷史觀與人學等同。所以,在哲學與人學的關系問題上,哲學包括人學,但不等於人學🧏🏽‍♂️,人學只是哲學的一個分支👩🏼‍🦱🥅,二者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人學能否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理論體系確立起來,關鍵在於它有沒有明確的能同其他學科區別開來的研究對象。界定人學的研究對象是建立人學的一個難題。因為“人”這個概念是最難定義的,不同的人會對“人”作出不同的定義👩🏽‍🦳。人學當然要研究人,研究作為整體的人及其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它所提供的是人的完整圖景與對人的本質的完整理解👋🏼。然而,人在現實性上具有多種存在形態,人既可以指向個體的存在,也可指向群體的存在,還可以指向類的存在。那麽“整體的人”究竟指什麽?人學研究的對象與哲學人類學、人的哲學研究的對象有什麽區別🥁?黃枬森把人學的研究對象及性質💏,定義為“它是從各門有關人的科學的相互聯系和統一中,研究完整的個人及其存在和發展的一般規律的一門相對獨立的綜合的科學”👨🏼‍🔧。就是說,人學是對一般的個人進行研究,而不是研究所有的個人組成的人類;是對人的各個不同側面進行綜合研究🖐🏿,而不是專門研究人的某一個側面;是既對人作靜態的研究🚜,又對人作動態的研究🙇🏻,不但要揭示靜態的人的本質,還要揭示動態的人的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從這個定義中,可以看出人學研究的對象與哲學人類學研究的對象的主要區別在於:哲學人類學往往是從人和動物的區別上來談人這個族類的特征🥀,較少論述個人;哲學人類學大都從人類生命的某一現象來理解人在這一領域的“完整性”,較少綜合研究人的各個側面𓀜;哲學人類學往往忽視人的實踐活動和社會關系的作用💂‍♂️。而人的哲學,可以說是人學的最抽象、最一般、最核心的部分,是人學的最高層次,但它不怎麽註重與具體科學相結合🦝,不像人學那樣,是從人的各門學科的聯系中,對完整的個人進行綜合研究🧚🏿💪。

    應當說,黃枬森關於人學的一系列思想觀點是具有原創性貢獻的🍦,為我國人學學說、人學理論體系的建構奠定了較為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是對人性和人的本質的界定。人性、人的本質是人學的根本問題🫎,它回答“人是什麽”的問題💁🏿‍♀️。

    人是什麽🫅🏿?人性和人的本質是什麽?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人學問題的核心🚨,因而幾千年來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在歷史上🧙🏿‍♀️,人們往往把人性與人的本質混為一談🏄,彼此相互替代⛵️。為了把二者區分開來🦇,黃枬森主張將人的屬性劃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指人的一切屬性🧟‍♂️,包括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即人的屬性🦽;其次指人的基本屬性,是人區別於動物的屬性,即人性;最後指人的最基本的屬性,在所有的人性中起決定作用🙎‍♀️,即人的本質。人的屬性是外延最大的概念,是指人在與他人🧓🏿、他物發生關系時表現出來的種種特征。它是一種關系範疇🧏🏼‍♀️,人在與社會發生關系時,表現出來的更多是人的社會屬性;在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意義上,表現出來的主要是人的自然屬性,等等。其中🍿,其自然屬性不能把人與動物區分開來,所以不是人之為人的屬性🎥。而人的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的任何一個方面都能把人和動物區別開來,是屬於人性的一些特征,且都是後天形成的,是社會的產物🫵🏿。黃枬森認為,人的本質是人之所以成其為人而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根本特征。馬克思對此早已作出科學回答,即人的本質就是在一定社會關系中,使用人類自己製造的勞動工具改造自然的活動,亦即生產勞動🧈💮,更廣泛一點講,即人的實踐活動。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哲學家總是把理性🕵🏽👩🏼‍💻、意識和思想看作人的本質✒️🧛‍♂️,事實上𓀛,理性、意識和思想雖然能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卻不能產生出人的各種屬性並使之得到逐步發展。既能把人和動物從本質上區別開來,又能產生人的各種屬性並使之得以發展🕝,也就是使人成其為人的根據,是人的生產勞動。因為,第一,通過生產勞動,確證人是有意識和自由自覺的類存在物🖐🏻,這種存在物把類看作自己的本質🦩;第二,生產勞動產生了人及其語言、意識、社會性和對自由的追求,並使人及其屬性得以發展👩🏻‍🦼‍➡️,思想和意識則不能;第三,生產勞動是使人擺脫動物且作為人而存在的根本條件。盡管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說過🃏,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但這實際上只是強調不能離開社會關系的總和來談人的本質,人的本質的具體表現形式在不同社會條件下是不同的。人性主要側重於人區別於動物的全部類特性😒,這種類特性是由人的本質表現和實現出來的👏🏿。人性是共同性,是每一個人都具有的🙅🏿‍♂️🕗,因而是抽象的💗。有些學者認為,對人的本質或人性進行任何抽象都不是馬克思主義,都是抽象人性論,其根據就是馬克思曾批評過費爾巴哈“撇開歷史的進程,孤立地觀察宗教感情👩🏼‍🏭⛅️,並假定出一種抽象的👩🏼‍🎓、孤立的人類個體”。黃枬森明確指出,對人性是可以進行抽象的,馬克思反對費爾巴哈的抽象人性論,但不反對任何對人性的抽象。他分析了抽象在人類認識中的作用,認為抽象是把事物從感性事物中區別開來加以把握的思維能力,是認識擺脫感性的具體性而向理性過渡的能力,沒有這種能力,人們就無法把握事物的本質,無法認識事物的發展規律。只是人們在進行抽象活動時👎🏿,容易犯誇大和歪曲的毛病,最常見的就是使共性脫離特殊性和個性,把抽象變成了空洞,這是非科學的抽象🏄🏻‍♂️。科學的抽象💅🏽,是把根本的深刻的共性抽象出來,即把本質和現象區別開來🍿,把各個層次的本質抽象出來。所以,對於人本身而言,問題不在於能否抽象👨🏻‍🎓,而在於如何科學地抽象。只要我們承認人是一個類,就回避不了對人的共性的抽象。人的共性很多🫱🏼,抽象的主要任務🐤,是把人的最根本的共性抽象出來🛌🏼。我們平常所說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人性論是抽象人性論,就是因為它離開社會關系來抽象人的本質,離開歷史性𓀘、時代性來談人性📟,把人性看成是凝固不變的東西🤨🌱,這是對人性或人的本質的非科學的抽象🟥🫀。

    這些思想觀點⛓️‍💥,對研究人性和人的本質問題作出了理論貢獻。

    5.文化研究的推動者

    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人是價值的主體🚣🏻‍♀️。按照邏輯,黃枬森又進一步去研究文化問題🧿。

    在我國文化研究熱的背景下,針對人們對文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等問題的分歧,黃枬森進行了深入思考👩‍🚒,發表了一些獨到見解✉️,拓展了對文化問題的研究🧙🏼‍♂️。

    一是在文化的概念上🤲,黃枬森認為,對文化可以有三種理解。一種是廣義的🪵,一種是狹義的,一種是更狹義的。廣義的文化無所不包,人類社會裏的一切東西都是文化✊🏿;狹義的文化專指精神文化🧑🏼‍🦲,確切說就是指人的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最狹義的文化就是文化部門所涉及的文化,包括文學、藝術以及教育水平、知識水平。黃枬森強調,作為一個科學概念👩‍🦰,對文化應作第二種理解,即精神文化。因為這種理解符合一種總的趨勢,即把文化同經濟🏞、政治並列起來理解。把三者並列,意思是說,文化不是經濟🌎,不是政治;經濟、政治、文化三者包括了全部社會現象。這種把文化同經濟、政治並列起來的觀點🤷🏽‍♀️🤚🏻,已經得到廣泛認同⚽️。

    二是在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上,黃枬森認為,應基於唯物史觀來理解三者的關系,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經濟、政治具有強大的反作用🚥。這樣來理解的文化,就不僅僅是觀念上層建築🛍️,而是包括許多非上層建築的東西。上層建築是經濟製度所決定的💄,而文化除了由經濟製度所決定的那些方面外,還包括在各方面都起作用的方面🤷🏿‍♂️,如語言、思維形式🤏🏼。

    三是在文化的定性和分類上,黃枬森指出🧑🏽‍🍼,人們往往用空間和時間來分類,從空間來分類🫐,如東方文化、西方文化🪯、亞洲文化、歐洲文化、非洲文化,用時間來分類🪟,如古代文化、中世紀文化、現代文化等🤘🏿,這種主要根據空間和時間來分類,還說不清楚文化的性質。黃枬森認為💆🏻,要弄清楚一種文化的本質及其特點🐈‍⬛↪️,就要根據它的經濟、政治狀況來定性🖌,應主要根據文化同經濟、政治的關系🧙‍♂️,來理解文化的類型。

    四是在文化的外延上,黃枬森認為😷,應該包括12個方面。即:科學技術,經濟思想理論,政治法律思想理論,語言文字🧗🏼‍♀️,道德倫理觀念🔀👨🏻‍🦼‍➡️、道德倫理理論,宗教現象,文學藝術🙍‍♂️,哲學和社會學說🔆,教育和教育思想,新聞出版事業,公共文化設施及其活動,民間文化。

    五是在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系上👰‍♀️,黃枬森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農業封建主義文化,這個文化,辛亥革命動搖了它的政治基礎,而新文化運動使它遭到了根本性打擊🏩。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隨著革命的進行,傳統文化中的落後部分逐漸被摒棄,且在中國土地上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因此📊,要註重研究中國文化的現代化問題。

    以上五點,可以看作是黃枬森對文化問題的基本看法和獨特見解。

    黃枬森自謙地認為🦸‍♂️,他並沒有構建自己的什麽哲學思想體系🕵🏽‍♀️,也根本不想提出他自己的什麽哲學思想。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門科學🆑👢,它和任何其他科學一樣,是集體的事業📛,是全人類的事業。他主要是把哲學作為一門學科來研究和建設的🥷,在這個事業裏,他作出了一些貢獻。如果一定要說他有什麽哲學思想🏑,那就是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作出的一些獨到理解🚀➔。

    (作者:韓慶祥👩🏽‍🦰,系中央黨校原校委委員、一級教授)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