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終身探索全無悔 宇宙人生兩有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黃枬森訪談錄

2011-11-29 |

森📎,1921年生,1942年考進西南聯大物理系,1943年轉到西南聯大哲學系,194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

森先生90近照 霍霜霜攝

煙雨朦朧中,朗潤園魅力盡顯。

上午930分🎳,記者如約來到北京大學黃枬森老先生家中。

這是一棟緊靠馬路的小矮樓👨‍👩‍👦,黃先生的家位於小樓二層。一墻之外,便是車水馬龍的街道🦸🏼‍♀️。

當汽車駛過的車輪聲和喇叭聲不時傳進屋內,記者忍不住問👩🏼‍✈️:“吵嗎🙍🏿‍♀️?”老先生平靜地答:“不吵。”

這話正映照出這位馬克思主義學術大家的淡泊內心🦕。

信仰如燈 照亮前程

嚴格來說✌🏿🤶,選擇馬克思主義哲學為終生事業,黃枬森走過的是一條迂回曲折之路。

1939年進入自貢市蜀光中學高中部學習時,年近20歲的黃枬森第一次接觸到馬克思主義🤺:那是在國文老師王冶秋的引導下,黃枬森讀到了人生當中第一本馬克思主義著作——艾思奇的《大眾哲學》。隨之便被其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深深吸引,陶醉其中🐼,欲罷不能🏀。

然而🕵🏼‍♂️,命運的陰差陽錯,卻使深愛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黃枬森💗,在經歷了學習物理學、轉習西方哲學💉、講授馬克思主義政治課程等種種曲折之後,才三回九轉最終實現夙願,正式步入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軌道🦍。

當更進一步了解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之後👨‍👨‍👧‍👧,黃枬森徹底被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魅力所折服👰🏿。他發現⬅️👨‍👩‍👧,馬克思主義哲學並非像此前他所接觸的一些哲學理論“空對空”🏊🏻‍♂️,而完全據於事實,依於科學👮🏽,析事明理;用它來考察中國社會,往往能切中時弊🍿,擊中要害,廓清方向。

秉承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熱愛和信仰,此後的幾十年裏,黃枬森風雨不移🧜,寒暑不易🛁🧓,全身心投入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與研究🧑🏻‍🏫,先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人學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思想,與誌同道合者一起寫出了諸如《〈哲學筆記〉註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3卷本🎫❌、8卷本,《人學理論與歷史》👬、《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研究》等影響廣泛的成果🚞,成為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領域一位舉足輕重的學術大家🩼。

回望自己曲折坎坷的學術生涯,這位90高齡的老先生淡定之中不無感慨: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陷入低潮之時,有一部分研究者放棄了曾經的追求,離開了這一領域,轉而從事別的行當🤡。而黃枬森在少年時曾接受過中國傳統文化的嚴格訓練,青年時習得英文、德文🌔💋、法文💆🏿‍♂️、俄文等多門外語🎹🧅,專攻過西方哲學👌🏽,當時但凡有一絲動搖👨🏿‍🦲,“出路”不可謂不多。

然而,黃枬森卻一如既往地堅守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園地,心無旁騖,默默耕耘,無怨無悔。因為熟稔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從而深刻認識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黃枬森堅信🤼‍♂️: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科學性和社會性、人民性,使得它不僅不會被推翻,而且有如燦爛的燈火👩🏿‍🦲,必將照亮整個人類社會的未來前程。

文化自強必先自信

90歲,對於一些人來說,也許早已是“兩耳不聞窗外💇🏻‍♂️,一心安度晚年”🏌🏿,黃枬森卻以每天工作4個小時度過每一個嶄新的日子。這不,記者見到黃枬森時🦣,他剛剛完成一篇1萬多字的學術論文🈂️。

這就是黃枬森的秉性: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黃枬森不是一位書齋式的學者。他密切關註時事,當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的重要論斷時,黃枬森備感興奮和欣慰🥒,他對記者說:“我們呼喊了多年的‘振興中華’,今天已具備加以實現的充分與必要條件了🧔🏻‍♀️。”

對於六中全會描繪的“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藍圖🏃‍➡️,黃枬森深表認同。他呼籲所有的理論和文化工作者,都盡己所能,為完成這一偉大而神聖的歷史使命作出自己的貢獻。黃枬森對於文化強國有自己的理解:建設文化強國,必先樹立文化自信🫕,尤其是哲學自信。在他看來🐌,我們常常講的與國際接軌當然是必要的😜,問題是👱🏼‍♀️:是不是與外國的一切都要接軌?是不是應有所選擇?能不能為了與外國接軌而拋棄自己優秀的東西?他認為這個問題在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可以說是基本解決了,但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說遠未解決。有些人認為西方哲學不講辯證唯物主義,於是主張我們也放棄辯證唯物主義,而不管它有著多麽充分的實踐根據和強大的思想威力。如此沒有自信,只是跟著別人跑,如何自強?如何能成為哲學強國?

作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黃枬森特別談到了馬克思主義在建設文化強國中的指導作用。黃老的理解是,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應當是普遍的👩‍❤️‍👨、廣泛的,而決不能僅僅局限於某一方面、某一群體。現在國家把馬克思主義定為一級學科👞,高等學校紛紛建立馬克思主義學院,這是好事🚣🏼‍♀️;但也要防止另一個傾向𓀝,那就是只重視馬克思主義專業的學生對於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對於其他專業的學生♊️,則淡化馬克思主義學習💆🏽,對於其他部門忽視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這是不可取的。

最近,黃枬森在他的學生和家人的協助下,編纂一部凝聚自己幾十年心血的哲學文集。這部文集收集了400多萬字的著作、評論、論文以及一些未曾發表過的珍貴講稿👩🏼‍🌾,他希望這部文集的出版能夠幫助那些秉持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人們更快更好地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思想方法🌌。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父親在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過程中👷🏽‍♀️,是一個‘不合時宜’的人。”

這是記者采訪時🐞,黃枬森女兒黃萱對黃老的評價。

這個評價是有“事實”依據的:改革開放之初👷🏿‍♂️,當很多人因循守舊,固守教條時,黃枬森提出要實事求是地評價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於是他被人指責為“右傾”😀😐、“背叛”🧔🏻‍♀️;進入90年代🤛🏿,當一些人在西方哲學思潮的蠱惑下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過時了,黃枬森卻提出要堅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想精髓,於是他又被人指責為“極左”、“保守”;近些年來他更是被有些人上綱上線扣了不少各色各樣的大帽子↘️。

對於這些指責🌾,黃枬森並不回應🔥,但卻將“不合時宜”堅持到底🧜🏻‍♀️,因為在他的思想觀念中,有一個最基本的邏輯:對待馬克思主義,倘若不堅持,便非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倘若不發展,便是抽象的教條主義的馬克思主義🟰👍。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極端傾向,都不是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也是我們所應力求避免的。

黃枬森聲名在外,然而,熟悉黃老的人都清楚🧽,他從來都是淡泊名利的:對於稿件↗️,他從不計較署名🧑🏼,有時學生的署名會排在他的前面。凡有期刊向他約稿🐦‍⬛,他也從不計較對方是否是核心期刊,發行量是大是小🤾,總是盡力滿足約稿者,以致於他的一些文章會出現在一些不知名的地方專科學院刊物上。

黃枬森從“外行”到“大家”🚂,人們一定好奇於他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獨特秘訣,可是,黃老自己卻不承認有什麽訣竅,“如果有,那就是四個字——實事求是。”黃枬森給自己立下的規矩是:不故弄玄虛、莫測高深,不裝腔作勢、以勢壓人📛,不嘩眾取寵、牟取虛名👩🏼;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力求無愧於己,無愧於學術良心。

10年前,黃枬森曾經寫過一首詩:

人生滿百又何為,苦辣酸甜我自知。

書山跋涉分真假✋🏿,哲海浮沉辨是非。

東聖西賢徒古奧🧑‍🚒,馬恩列毛得精微。

終身探索全無悔🐺,宇宙人生兩有之。

這,也許便是黃老漫長學術生涯的真實寫照吧!

(光明日報記者 肖國忠)

轉自《光明日報》20111129日 

相關新聞

  • 162021.11

    紀念黃枬森教授誕辰100周年|許全興😌:學習黃枬森先生獻身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神

    2021年11月29日,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科開創者🥰、長期擔任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會長的黃枬森教授誕辰100周年紀念日🧑‍🔬。本公眾號特發中共中央黨校許全興教授的文章,並附黃枬森教授生平和著述一覽表,以緬懷這位卓越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哲學史家和哲學教育家💣。

  • 212020.05

    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黃枬森哲學思想研究

    黃枬森自謙地認為,他並沒有構建自己的什麽哲學思想體系,也根本不想提出他自己的什麽哲學思想。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門科學,它和任何其他科學一樣🚖🫸,是集體的....

  • 022015.11

    創造性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紀念哲學家馮契誕辰100周年

    馮契(1915—1995)是我國當代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中國哲學史家。他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會通中西、兼收百家,建構了“智慧”說,為學術理論界增....

  • 132023.09

    “守正創新——當代哲學家黃枬森先生生平紀念展”開展

    9月10日上午,“守正創新——當代哲學家黃枬森先生生平紀念展”開展儀式在北大校史館舉行🧑‍🦳。出席開展儀式的領導嘉賓有黃枬森先生的親屬黃丹女士、張恒有先生👩‍🏭、黃萱女士,北大黨委書記郝平,中央黨校原校務委員韓慶祥,北大副校長🫃🏼、教務長王博等。儀式由檔案館校史館館長余浚主持👩‍🏫👈🏼。儀式現場北大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黃枬森先生是當代中國哲學家、哲學史家😕、哲學教育家🏌🏼‍♀️👳🏻‍♂️、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科和人學學科的開創者,為馬克思主義...

  • 272017.06

    意昂体育馬克思主義學院分會工作辦法(草案)

    第一條 本會名稱:意昂体育馬克思主義學院分會⛎,簡稱👨🏻:清華馬克思主義學院意昂會,英文名稱🔻⏳:Tsinghua Alumni Association of the School of Marxism。第二條 本會是由清華馬克思主...

  • 072013.02

    學界追思黃枬森先生:一份未竟的手稿 一個大寫的人

    2月2日上午🔏,北京大學百年講堂。 黃枬森先生生前同事、親友、學生👨🏻‍🦲,聚集一堂👨‍🏭,追憶這位剛剛去世的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哲學史家、哲學教育家的學問人生,緬懷他的業績風範。 為哲學而生 1月24日晚上,黃枬森92年的生命歷程畫上句號。黃枬森的小女兒黃萱介紹,黃先生是去年12月28日住進醫院的,這次住院的一個直接原因是趕寫一篇總結自己學術生涯的文章《我和哲學》。因勞累發病,沒想到,4頁手稿成了他的絕筆📤。 他是...

  • 012021.12

    紀念父親黃枬森百年誕辰

    2021年11月29日是父親黃枬森的百年誕辰。我們懷著深深的敬意❗️,懷念父親。父親作為當代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哲學教育家、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科和人學學科的開創者、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創新開拓者、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教育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在學術界享有盛譽。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又恰逢父親誕辰百年,早在3月份,北京大學哲學系以及父親的學生們就成立了一個籌備組🦟,廣泛征集稿件👨🏻‍⚖️,準備...

  • 132023.04

    “當代哲學創新暨紀念黃枬森先生逝世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今年是我國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哲學教育家、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黃枬森先生(1921—2013)逝世十周年。為深切緬懷黃枬森先生在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理論創新方面的重要業績與思想風範🍙,北京大學哲學系聯合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以及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中國人學學會𓀕、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等單位,於2023年4月9日在北京大學舉辦...

  • 072013.02

    意昂黃枬森教授因病逝世

    1月24日晚,當代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哲學教育家🦕,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哲學系哲學教育終身成就獎獲得者黃枬森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年92歲。

  • 212016.11

    對一位“不悔的馬克思主義者”的祭奠

    於光遠先生自稱“不悔的馬克思主義者”🧽,聽來“悲壯”,但於他自己卻是豪情抑揚。因為科學的馬克思主義,一定有生命力也有魅力🛃。只有用它來解決我們碰到的理論難....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