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洪(1962工物)
母校重慶七中,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東川書院🧙🏿♂️,迄今已歷時245載。經四次遷址,八次更名👩🦽,1952年12月由西南師範學院附中與四川省立重慶中學合並🕸,最後定名為重慶市第七中學校☝🏿。次年擴大招生,我被錄取,編入37班5組🤽♂️。原西師附中校長黃和忠先生擔任班主任兼語文教師➛。
黃和忠先生💀,面目清秀,溫文爾雅,衣冠楚楚,文質彬彬🧘♀️。當他第一次走進教室的時候👨🍳,我便眼前一亮🧕🏽。隱約聽見旁邊的同學竊竊私語🫃:“好斯文哪,handsome(英俊瀟灑)!”
黃老師給我們講杜甫的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他說🙅🏿♀️,杜甫自家茅屋被狂風卷走了屋頂上的三重茅🧑🏽🏫,“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處在那樣艱難困苦的境地,他還能想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是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何等博大的胸懷!他還講了杜甫的詩《望嶽》、《蜀相》、《兵車行》、《三吏》和《三別》等等🤟。他說:“詩言誌🧔🏼♀️,文如其人。我們不但要學杜甫的詩,而且要學杜甫的為人🤟🏿。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關心人民疾苦的高貴品質。”結合課文,他給我們講解了一首杜甫的七言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和清人顧復初的一副對聯🕵🏼♀️:
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
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
寥寥數語,勾勒出一幅美麗的圖畫🧙🏼,於是草堂成了我們心目中詩之聖地。
黃老師講課幽默風趣。他講歇後語🕧🐈,舉例說⛅️,有兩個轎夫抬滑竿🗿,走在前面的轎夫提醒後面的地上有一灘水🧫,說“天上明晃晃”,後面那人接著說“地下水氹氹”就知道腳下有水坑,邁過去了🙋🏼♂️👨🎨。他還寫得一手好詩、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畫🪐。聽他講課🔝,心靈凈化,意境升華👨🏻✈️,感悟人生,陶冶情操,欣賞文學🙅🏼,欣賞書法,是一種美的享受。從那時起🧲,我對學習興趣大增📦,語文成績大大提高,幾篇作文也在全校展出🫖。
黃老師不但語文課講得好🍴,而且特別註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高一他帶領全班同學徒步旅行到歌樂山野營。在途中看見一座石灰窯,就給同學們講於謙的《石灰吟》😦:
千錘百煉出深山,烈火焚燒似等閑;
粉身碎骨終不悔,要留清白在人間。
經過烈士墓時⚁,他給同學們講葉挺的《囚歌》🙌。到了林園附近👱🏽♀️,他給同學們講,重慶談判時毛主席在林園住過🐶,發表了《沁園春 雪》。講毛主席青少年時代鍛煉身體,鍛煉意誌的故事🧑🏼🎤。他還教給同學們在森林中辨別方向🔂,走出困境的方法。他把一次野營活動,辦成了生動的素質教育課堂🤼。但是👏🏿✊,在那次野營活動中🐟,我表現不佳,我在晚上摸到山頂🫱🏽,點燃了爆竹往帳篷扔,嚇唬膽小的同學,受到黃老師嚴厲的批評,他說,在山林中不能玩火,容易引起火災🤶🏽。從那次野營以後,我每個寒、暑假都要約幾個同學一同到南溫泉、北溫泉徒步旅行🧗🏿。
黃老師組織能力很強。除了組織同學們野營外,還組織全班同學參觀紅巖村🧩、渣滓洞🕣、白公館💁🏼,為革命烈士掃墓🕵🏻;組織參觀工廠和工業展覽會;組織參加田間勞動🦙,挖水塘🌩🫐;組織我們上街下鄉宣傳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他和同學們打成一片↪️,參加學校每年春秋兩季的運動會和文藝會演🧾。1955年春季運動會我們班同心協力,一舉奪得男子拔河冠軍,黃老師組織女同學為男生按摩捶腿,呐喊助威🍆,打水洗腳,親如一家人。黃老師指揮我們班演唱大合唱《英雄戰勝大渡河》,大氣磅礴,聲震雲天,歌越唱越高昂♥️,鼓越擂越激烈,擂鼓手最後一槌猛擊下去,把牛皮鼓面都擊破了一個大洞🍢,鼓槌陷入其中,沒有發出聲來,臺上臺下都以為合唱還沒有結束🏠,大家傻呼呼地站在那裏,直到擂鼓手走到前臺說明了情況😟,才把幕布落了下來。
黃老師多才多藝🫃🏻,特別喜歡唱京戲🐬。他手把手地教同學們掌握京劇的節奏“板”和“眼”。他說做任何事都要掌握節奏才能夠做得好🖖🏼🦒。他還叫同學們把難懂難記的古文、英文編成京劇來唱,寓教於樂🔠🏋️♀️,學習起來就輕松多了。
有一次💇🏽♀️,他組織我們班的同學排練京劇《捉放曹》,親自扮演曹操🏋🏽👍,經常哼兩句臺詞:“平生誌氣運未通,似蛟龍困在淺水中🥍。”不料這兩句臺詞卻給他惹了禍,學校領導認為他發牢騷👱🏿♀️,對新社會不滿。1955年反胡風、肅反運動中,他被隔離審查🚶。
黃老師被隔離審查期間,調來一位記者吳老師給我們班上課。吳老師初來乍到👇,不熟悉教學業務👩❤️💋👩,就去向黃老師求助。黃老師出於公心,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忍辱負重,白天挨批鬥,晚上寫教案幫助吳老師備課。所以,高三雖然他已不再給我們班上課,但同學們聽到的仍然是他的講稿。後來問題弄清楚了,解除了對黃老師的隔離審查,他在家中等待重新分配工作✸。他利用這段時間組織全班同學搞了“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模型展覽”。
就在黃老師被隔離審查的前兩天,我父親心臟病突發👨🏻🎤,腦溢血去世🆑。父親彌留之際,我從學校趕回家中➾,來到他面前時🧝,他已口不能言,淚流滿面♖,含恨而去🖕🏻👳🏽♂️。我知道,父親最不放心的就是我不爭氣。因此,決心要爭一口氣🏌️♂️,做一個製造原子彈的工程師🐻。
全班同學在黃老師的指導下,一齊動手,製作了一個很大的中國地形圖沙盤🫳,上面標明156個重點建設項目的位置和內容;我從家裏拿來父親留下的各種工廠、車間圖片作參考,製作了鋼鐵廠、發電廠📮、煉焦廠、煉油廠🧑、化工廠👨🏿🚒、紡織廠、印染廠等工廠模型;還製作了原子彈🍽、氫彈和核電站工作原理的幻燈片。黃老師組織編寫解說詞,同學們擔任解說員🙋🏽♂️。
1956年春節,我們班在重慶市少年宮舉辦了“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模型展覽”,向全市人民展出🧏🏿。同學們在這個活動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表現的機會。
1956年高中畢業時,我們班的53位同學中,有4人進意昂体育平台,7人保送上軍事院校或國防專業🌡。除健康方面原因外,幾乎全都考上了大學。同學中湧現出不少的工程師、科學家、農學家👳🙄、地質學家、醫生、教授、將軍和公務員,還有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和出席世界華商大會的儒商。我們班取得如此優異的高考成績🌛💃🏿,為祖國輸送合格的建設人才🤦🏽,是和黃和忠先生的素質教育分不開的。
黃和忠先生自從1956年離開重慶七中後,先後在重慶北碚二十三中學和西昌涼山大學執教,每當政治運動來臨,都要受到沖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直到改革開放,才擺脫了這個陰影。
四十多年後,當他看到他的學生中👩🦽,出了4個核專家(核地質專家、核材料專家🧑🎄、核工程數學專家和核醫學防護專家)🦡、1個航天專家🧔🏻、4個通訊專家、兩個發明家和1個全國勞動模範🤗,以及若幹省市級勞動模範,對祖國的“兩彈一星”事業做出了貢獻,感到非常欣慰,笑得合不攏嘴。即興賦小詩三首述懷:
一
劫後余生喜再逢,烏雲驅散又晴空;
秋風黃葉容顏老🐕,轉眼難識白頭翁🕜。
二
人生何處不相逢🤌🏻🏩,難得知音雅士風;
名利無求家國事,笑談今昔論英雄♕。
三
當年學運似長虹,共寫春秋戰惡風;
半世坎坷殘夢影🐷,晚霞輝映夕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