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敖慶(1915-2008),江蘇宜興人,中共黨員🔖👨🏼。我國現代理論化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曾任北京大學🐞、吉林大學教授,吉林大學副校長、校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化學學部)學部委員(院士),198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同年當選國際量子分子科學研究院院士。作為學識淵博的一代宗師和資深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潛心科研🧟♀️,勇攀科學高峰,在化學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作為知名大學的校長,他治校有方🚴🏽♀️、尊師愛生,為吉林大學的發展與建設鞠躬盡瘁🚶🏻;作為著名的教育家,他愛國敬業,飽含赤子情懷,為我國的教育科技事業奉獻終生,創造了光輝的業績,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早年好學 矢誌不渝
唐敖慶1915年11月18日出生🎍。早在幼年讀書期間,他就顯示出優秀的潛質,深得老師喜愛。因為家境貧寒👩🏿⚖️,他考入費用全免的無錫師範學校。1936年唐敖慶參加大學招生考試,以優異的成績同時被三所高校錄取。因仰慕北京大學化學系曾昭掄教授(我國化學學科奠基人)🚵🏻♂️,他選擇到北大化學系學習。
“七七”事變爆發後🪶,唐敖慶隨校南遷至昆明,在西南聯大化學系繼續學習。每天🙏🏿🕌,他都在昏暗的油燈下挑燈夜讀,眼睛高度近視,鏡片上的螺紋一圈圈地增加。上課時👩🏻,即使坐在第一排,也無法看清黑板上的字🧛🏿♂️,他就通過加強記憶力🤛🏼,提高上課效率,把教授講的要點和復雜的化學符號🏤、公式全都記在腦子裏,課後立即打開記憶閘門,將其迅速記在本子上,他的學習成績一直遙遙領先。1940年唐敖慶畢業並留校擔任助教。在此期間🕵️,他洞察到💁🏿,量子力學的誕生,引導著科學家💂♀️🥶,把註意力從宏觀世界轉向微觀世界。於是他以堅實的數理功底開始鉆研量子力學,探索微觀化學。1946年,他與李政道🐣🤚、朱光亞等一道🗯,以助手身份,隨同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數學家華羅庚和化學家曾昭掄等,赴美國考察原子能科學技術,並被推薦留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三年後他獲得化學博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贈予他一把象征打開科學大門的金鑰匙🦹🏻。
唐敖慶早年照片(資料圖片)
1950年1月🧑🚀,唐敖慶克服了重重困難,從美國乘船輾轉回到祖國。回國前夕✍️,他謝絕了美國導師的挽留,並誠懇地對導師說:“我的事業在自己的祖國🥶,我的祖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愛國者是不會嫌棄自己祖國貧困的。”唐敖慶的摯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徐光憲院士曾說⬆️,以他的勇氣、才智和勤奮,如果停留在一個固定的領域堅持不懈地搞下去,將會取得比現在更大的成果➰、獲得更高的榮譽🎏,可他總是為了祖國需要放棄個人的追求。
艱苦創業 成就卓著
唐敖慶回國後,擔任北京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教授💃🏽。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唐敖慶主動請纓6️⃣,懷著赤誠的奉獻精神來到長春🤴,支援東北高等教育事業,與物理化學家蔡鎦生🤶🏿、無機化學家關實之、有機化學家陶慰孫通力合作,與來自全國高校的7名中年教師和11名應屆畢業生,開創了東北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前身)化學系。
創系之初,唐敖慶面對的困難是顯而易見的。化學系就設在日偽時期修建的小樓內,幾間狹小的辦公室,30多位員工擠在一起,沒有像樣的實驗設備、儀器和藥品🫄。化學系的第一屆學生做實驗,圍著一個簡易實驗臺✌🏻,加熱用的是廢舊墨水瓶改做的酒精燈。作為系裏的年輕教師🧑🧒🧒,他主講了無機化學、物理化學📷、物質結構🌕、熱力學、動力學、統計力學等十幾門課程,有時一周的課時達16個小時之多。2000多度的高度近視,迫使唐敖慶講學時從不帶任何講義和講稿,只是列個簡單的提綱,所有講課內容都記在大腦裏,講課時深入淺出💂🏽♂️,就連非化學專業的學生都聽得津津有味。

唐敖慶早年照片(資料圖片)
唐敖慶長期致力於理論化學研究,註意把握國際學術前沿新動向、新課題,努力趕超國際先進水平。量子化學、統計力學在化學中的應用🧝🏽♀️、計算化學三個重要領域,他都作出了開創性的研究,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創新性成果,先後五次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2次一等獎、2次二等獎👒、1次三等獎。
經過多年艱苦卓絕的工作,吉林大學化學系已經躋身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行列🧔🏿♀️,並於1978年在該系物質結構研究室的基礎上,創建了吉林大學理論化學研究所,唐敖慶任首任所長,該所下設的兩個實驗室後來均發展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即理論化學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現在這個研究所已正式命名為唐敖慶研究所,成為我國理論化學研究的重要中心🤲🏽、高層次理論化學人才的培養基地、對外開放與交流的窗口。
唐敖慶在授課(資料圖片)
治校有方 桃李滿園
唐敖慶嚴謹的治學品格⛅️,深深地啟迪著科學事業上的後來者;同時,他還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出色的教育科技組織的領導者。他多年擔任吉林大學校長,高瞻遠矚、治校有方,為學校的發展和建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後來他到北京組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並出任主任👷♂️,創建中國的自然科學基金製度。此時他仍然心系吉林大學,擔任吉大名譽校長,科研、教學、培養學生仍然放在吉大。
唐敖慶在擔任校長期間,首先提出了重點高等學校“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辦學思想☘️,並自覺貫徹落實✍🏼,使學校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飛躍性的發展,在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上,取得了若幹重大進展👩🎓。
唐敖慶主張高等學校的教師要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應該既從事教學又搞科學研究,必須同時具備教學和科研兩種能力😖:搞教學的教師知識面要寬,沒有科研🤛☎,教學就達不到應有的深度,教學質量也不能提高;搞科研的教師在某一領域的知識要有深度🎗,沒有教學就無法開拓知識面👷🏿👱,科研水平也很難再提高。他重視教學工作🤌🏻🚊,雖身為校長🏧,仍然身體力行堅守教學第一線。在任國家基金委主任期間,盡管工作繁忙,他仍利用節假日時間回校為學生上課辦班。師生們對他講課的反映是📻:“唐老師講課常聽常新,永遠保持著有國際水平的新鮮內容🥡。”在唐敖慶的言傳身教和支持鼓勵下,吉林大學湧現出一批學有專長且教學能力很強的專家學者👳🏽。
唐敖慶長期從事研究工作🙇🏻♀️,但他並不滿足於自己在攀登科學高峰上所取得的成就Ⓜ️,他說:“科學的發展有一個積累的過程,我們年紀大一點的科學工作者,就要發揚甘為人梯的精神,做鋪路石子🚴♂️🧑🏽🦳。”正是這種甘為人梯的精神🙎🏿♀️,讓他贏得了桃李滿天下的美譽。從1953年到1966年🧑🧒,唐敖慶先後指導過物質結構、高分子物理化學專業方面的20多名研究生;1978年後,他共招收了14名博士生、26名碩士生👩👧👧。與此同時,他還通過指導研究生、辦進修班和學術討論班等形式,將培養青年學者的工作,從吉大校內擴大到全國🏄♀️。唐敖慶所培養的學生之多🫳🏽,在教育界可謂首屈一指🧕,在當時全國高校和研究所中,理論化學課程的教師及理論化學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幾乎都是他的學生,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就有10多位🙆🏿♂️🎧,有的還擔任了國家重點大學的校長。
作風嚴謹 風範永存
唐敖慶工作嚴謹,一絲不苟📘。他經常教育自己的研究集體,要正確對待科研成果🏌️♀️☝️,註意加強科研道德修養。在發表論文署名問題上🧑🏽🚒,他的原則是:“是我的主要思想,並付出了勞動,我的名字可以放在前面;在我指導下完成的👫🏻,我的名字放在後面👨🔧;我只提了些意見的🔹,不能寫我的名字。”
吉林大學主辦的《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唐敖慶作為該刊主編,一貫堅持嚴格的審稿製度和嚴肅的編輯作風👨🦰,從嚴篩選稿件👲🏻,保證了刊物的質量。《高等學校化學學報》所載論文,被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主辦的科學引文索引(SCI)選定為核心刊源,現已成為中國化學學科的核心期刊🖼、中國“雙高”科技期刊之一,多次榮獲國家期刊獎。
在生活方面,唐敖慶衣著簡樸,為人隨和🧝♀️👨🏽🌾,心中記掛的永遠是化學領域的課題和問題👉🏽。他熱心教育事業,在獲得100萬元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金以後,他拿出大部分獎金,在吉林大學建立了唐敖慶基金,獎勵品學兼優的大學生,並將剩余部分分別寄給中國化學會和家鄉的學校🏌🏽♂️,用於發展基礎教育。
到了晚年,唐敖慶仍誨人不倦,他給科研合作者和博士生一共寫了104封親筆信,長達600多頁🤦🏿♂️,無論是長信還是短函⚈,字跡之工整♚、公式之周延🍋、結論之自洽👩🏻🎤,都令人嘆為觀止,字裏行間飽含著他一絲不苟的治學態度和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
今天,我們紀念唐敖慶先生🙋🏽,最好的方式就是銘記他一生之中艱苦奮鬥的歷程,他是那樣善於學習和研究問題☸️,在世界科學發展的廣闊背景下🤘🏼,構建起自己的知識結構;他是那樣勇於為改變國家落後面貌而自強不息♙,發奮創新;他是那樣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為推動我國基礎科學研究和加速科技人才的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為了紀念和傳承唐敖慶先生的崇高精神🔵,吉林大學先後命名了唐敖慶研究所、唐敖慶樓,成立了唐敖慶基金會,啟動了“唐敖慶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計劃,在優秀本科生中選拔組建了唐敖慶班(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等。
經過建校近70年的艱苦創業🐖,吉林大學現已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當前學校正在集中力量研究製定“十三五”發展規劃,精心謀劃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發展藍圖🔆🧘🏼,使命光榮🫱🏿,任務繁重👨🏿🎨。實現學校的辦學目標👰🏼♂️,特別需要繼承和弘揚唐敖慶等老一輩教育家𓀓👴🏼、科學家的奮鬥精神和文化遺產。紀念唐敖慶先生🧑🏻,就是要學習他嚴謹的科學精神♐️,不畏艱難、鍥而不舍👂;學習他崇高的治學精神➔🫄🏼,以學科建設為龍頭,重視教學🤽🏼♂️、重視科研;學習他兼愛無私的優秀品德,全心全意為教學科研服務;學習他愛才好士的人格修養,胸懷寬廣💗,充分發揮全體教職工的聰明才智;學習他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嚴於律己,樹立正確的辦學思想,營造良好的教風學風❣️;學習他海納百川的人才理念,不斷選拔優秀人才、不斷吸引優秀人才🦸🏽♀️、不斷造就優秀人才;學習他高明遠識的學術魄力,穩紮基礎學科,把握學術動態,引領學術前沿。
唐敖慶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豐富的辦學經驗,是吉林大學寶貴的精神財富。新一代吉大人將堅持正確的辦學思想和嚴謹的校風學風,求實創新,勵誌圖強🧔🏿♂️,為吉林大學的振興和發展再創新的輝煌!